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673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docx

新闻学博士培养方案doc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50301)

一、学科简介

1.一级学科简介: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除以往主要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外,本学科的研究对象还包括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领域。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等四个学科方向。

本学科的前身是1964年获准设立的新闻专业,1995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1996获准设立新闻学硕士点,2000年获准设立传播学硕士点,2006年获准设立新闻学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1年、2006年新闻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11年新闻传播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目前,本学科在发展新闻学、新闻史论、新闻法学、媒介文化等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

2.学科方向简介:

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个部分。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新闻传播学科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探讨和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启发人们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时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自觉意识;新闻传播史致力于梳理新闻传播历史变迁,以史为鉴,从中西合壁的视角探讨新闻传播事业演进的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新闻传播实务立足新闻传播发展前沿,致力于探讨当代新闻传播实务运作的规律、方法、媒介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以及新媒体在新闻传播实务中的运用。

二、培养目标

了解新闻传播实践基本规律,掌握厚实的新闻传播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基本知识,熟悉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国际化视野。

能够深刻把握本学科的重要理论、核心概念及其历史脉络;能够跟踪学术前沿,把脉学科发展方向,进行理论思考和创新;能够独立开展新闻传播及相关理论研究或解决新闻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质量标准

总体要求:

掌握新闻传播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基本理论,了解新闻传播实践基本规律,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可以独立展开学术研究并撰写原创博士学位论文,具有人文关怀和科学探究精神。

具体要求:

1.全面掌握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中外新闻传媒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现代传媒实践的基本知识,了解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对新闻传播及其他领域的社会现象具有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遵守基本学术规范,自觉拒绝学术不端行为;

3.具有独立进行文献查阅、调查分析等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具有本学科研究成果学术价值的学术鉴别能力,具有独立撰写学术论文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以及与学术界分享研究成果的交流能力。

4.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应解决本学科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理论性和创新点,致力于解决重要问题,能够推进本学科知识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创新和现实指导意义。

四、学制与学分

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七年。

总学分为2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

五、培养方式

1.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和项目建设,引导博士生研读经典文献,为其创造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2.注重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有效设置培养环节,努力创造国内外交流的机会,以提升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创新能力;

3.采取主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主导师负责督促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导师组亦可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导博士生展开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六、培养环节

1.入学后二个月内,博士生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计划,由导师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2.在读期间,博士生应至少参加1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宣讲论文,同时在学院层面主持1次以上学术报告会或学术沙龙,共计2学分(要求递交学术论文、邀请函或者会议议程、相关图片资料)。

同时,本学科鼓励博士生申请联合培养或赴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访学和研修。

3.第三学期开学后,对博士生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课程学习情况和科研能力等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不通过率在15%左右。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初,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中期考核不通过者,就于6个月内再次进行考核,且毕业时间做相应推迟。

4.开题通过后,博士生须尽早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环节,导师组对论文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查。

5.博士生应根据学校相关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符合《南京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授予学位科研成果要求的规定》,方能申请学位。

七、课程设置

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

1.必修课程包含:

公共学位课(6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4学分);

基础学位课(不少于3学分):

修读不少于1门,其中至少需修读一门方法类课程;

专业学位课(不少于3学分):

修读不少于1门;

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活动与交流。

2.选修课程包含:

方向选修课;跨学科、跨层次选修课;补修课:

硕士阶段学位课2门,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者修读,不计算学分,成绩需合格。

方向选修课和跨学科、跨层次选修课修读不少于2门,累计不少于6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教师)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学位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1

第一外国语

4

1、2

基础学位课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

3

1

修读不少于1门

媒介与社会研究

3

1

专业学位课

新闻法治理论研究

2

2

修读不少于1门

新闻传播史研究

2

1

新闻传播实务研究

2

2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与交流

2

1-5

专业选修课

媒介文化专题研究

2

2

修读不少于1门

政治传播研究

2

2

媒介理论专题研究

2

2

新闻传播学经典选读

2

2

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

2

2

中国新闻法制文献研读

2

2

新媒体专题研究

2

2

现代图像专题研究

2

2

广播电视专题研究

2

2

跨学科选修课

须选修新闻传播学科以外任意学科1门课程

2

1或2

补修课

新闻理论研究

\

1

西方新闻传播学说史

1

八、学位论文

本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学校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1.选题和开题

入学两月后,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

选题经导师同意后,博士生进入课题的预研阶段。

第一学期结束前,须向导师提交参考文献目录;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等;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

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领域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

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少于50%。

论文选题经开题确定后,不得任意更改。

因特殊情况需更改选题者,需再次经过开题报告和论证程序。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须反映博士生已经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必须体现为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是具有理论创新、材料创新和方法创新的学术成果。

新闻学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循的学术规范,包括引文规范、注释规范、方法规范和语言规范。

学位论文的格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论文字数一般不低于6万字。

3.学位论文审查

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和完成情况审查,三是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

博士学位论文实行预答辩和校外专家盲审制度,只有通过预答辩和盲审的学位论文,才能参加答辩。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博士学位。

十、阅读书目与期刊目录

下面所列本学科重要阅读书上与期刊目录,学生可根据各自特点选取,也可不受此目录限制。

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0部著作。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

出版者

备注

1

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

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2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

方汉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

中国新闻舆论史

林语堂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

卓南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

中国新闻史新修

吴廷俊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

赵玉明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7

中国传播史论

李敬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8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李彬

新华出版社,1999

9

宋代新闻史

朱传誉

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

10

元代传播考——概貌、问题及限度

李漫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1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

尹韵公

重庆出版社,1990

12

清代前中期新闻传播史

史媛媛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13

清代报人研究

程丽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4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徐培汀、裘正义

重庆出版社1999

15

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

胡太春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6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

童兵、林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7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

单波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8

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卷

徐培汀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9

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陈力丹

开明出版社2002

20

美国新闻史:

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

[美]埃默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1

传播学史:

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2

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美]舒德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3

传播理论史:

一种社会学的视角

[法]埃里克·麦格雷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4

论出版自由

[英]约翰·密尔顿

商务印书馆1958

25

论自由

[英]约翰·密尔

商务印书馆1959版

26

新闻学

徐宝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7

主体与喉舌

童兵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8

华夏传播论

孙旭培主编

人民出版社1997

29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张国良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0

传者图像: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黄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1

媒介分析:

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

张咏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2

符号透视:

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

李彬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3

效果研究:

人类传受观念与行为的变迁

周葆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4

新闻事实论

杨保军

新华出版社2001

35

新闻心理学原理

刘京林

新华出版社2012

36

传播与社会:

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赵月枝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7

文人论政:

知识分子与报刊

李金铨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8

报人报国:

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

李金铨编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

39

超越西方霸权:

传播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

李金铨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40

交流的无奈:

传播思想史

[美]彼得斯

华夏出版社2003

41

作为话语的新闻

[荷]梵迪克

华夏出版社2005

42

作为文化的传播

[美]凯瑞

华夏出版社2005

43

传播政治经济学

[加]莫斯可

华夏出版社2000

44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

[美]舒德森

华夏出版社2010

45

做新闻

[美]塔奇曼

华夏出版社2008

46

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

[美]丹尼尔·切特罗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7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

[美]赫伯特·席勒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48

新闻:

政治的幻象

[美]班尼特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49

传播理论

[美]小约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0

文化与帝国主义

[美]爱德华·W·萨义德

三联书店2003

51

媒介论争:

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

[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等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52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加]麦克卢汉

商务印书馆2006

53

公众舆论

[美]李普曼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4

消费社会

[法]鲍得里亚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5

媒介建构:

流行文化中的大众媒介

[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6

揣测与媒介:

媒介现象学

[德]鲍里斯·格罗伊斯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7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法]鲍得里亚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8

景观社会

[法]居伊·德波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9

文化社会学:

浮现中的理论视野

[美]黛安娜·克兰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0

解读大众文化

[美]约翰·菲斯克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1

消费文化:

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

[英]弗兰克·莫特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2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

[美]伯格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3

电视与社会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4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荷]麦奎尔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5

当代新闻学核心

[美]卡琳·沃尔-乔根森;托马斯·哈尼奇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66

文化研究基础理论

[澳]杰夫·刘易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7

媒介素养

[美]詹姆斯·波特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8

人类传播理论

[美]李特约翰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9

传播法:

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

[美]约翰·D·泽莱兹尼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0

消失的地域:

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美]梅罗维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1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美]拉斯韦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2

传播的偏向

[加]伊尼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3

帝国与传播

[加]伊尼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4

机器新娘:

工业人的民俗

[加]麦克卢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5

传播与社会影响

[法]塔尔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6

传媒的四种理论

[美]西伯特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7

传播学简史

[法]阿芒·马特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8

模仿律

[法]塔尔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9

传播学概论(第二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0

移民报刊及其控制

[美]帕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1

比较媒介体制:

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

[美]哈林、[意]曼奇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2

大众传媒革命

[美]查尔斯·斯特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83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

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美]约翰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4

新闻学原理

[美]卡斯珀·约斯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85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美]拉斯韦尔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86

变化中的时间观念

[美]拉斯韦尔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87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加]麦克卢汉

译林出版社2011

88

麦克卢汉如是说:

理解我

[加]麦克卢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9

麦克卢汉精粹

[加]麦克卢汉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0

莱文森精粹

[美]莱文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1

数字麦克卢汉:

信息化新纪元指南

[美]莱文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2

思想无羁

[美]莱文森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3

软利器:

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

[美]莱文森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94

理解新媒介:

延伸麦克卢汉

[加]罗伯特·洛根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95

字母表效应:

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

[加]罗伯特·洛根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96

娱乐至死

[美]波兹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7

技术垄断:

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波兹曼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8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

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

[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9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语词的技术化

[美]沃尔特·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0

媒介环境学:

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

[美]林文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1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英]约翰·斯道雷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2

无声的语言

[美]爱德华·霍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3

超越文化

[美]爱德华·霍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4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

[美]科瓦齐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5

传播学批判研究:

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

[美]汉诺·哈特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6

文化对话:

跨文化传播导论

[美]迈克尔·H.普罗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7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

[美]伊莱休·卡茨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8

发现社会(第7版)

[美]兰德尔·柯林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9

批判性读本:

媒介与性别

[英]卡特;

[美]斯泰纳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0

信息批判

[英]斯各特·拉什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1

传播理论史:

回归劳动

[美]丹·席勒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12

数字化生存

[美]尼葛洛庞蒂

海南出版社1997

113

网络社会的崛起

[美]曼纽尔·卡斯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4

千年终结

[美]曼纽尔·卡斯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5

认同的力量

[美]曼纽尔·卡斯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6

网络星河:

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

[美]曼纽尔·卡斯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7

网络社会:

新媒体的社会层面

[荷]简·梵·迪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18

从界面到网络空间:

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

[美]迈克尔·海姆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19

未来是湿的

[美]克莱·舍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0

认知盈余:

自由时间的力量

[美]克莱·舍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21

爆发:

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

[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22

大连接:

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美]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23

手机:

挡不住的呼唤

[美]莱文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4

新新媒介

[美]莱文森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25

删除:

大数据取舍之道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26

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27

大数据:

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

徐子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28

数字眩晕

[美]安德鲁·基恩

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129

隐私不保的代

[美]丹尼尔·沙勒夫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30

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

[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1

第二媒介时代

[美]马克·波斯特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2

关于电视

[法]布尔迪厄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3

新媒体技术:

文化和商业前景

[美]约翰·帕夫利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4

互联网怎么了?

[美]马克·波斯特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135

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

[美]杰克·富勒

新华出版社1999

136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

夏德元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37

沉浸传播:

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

李沁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38

文化的解释

[美]格尔茨

译林出版社1999

139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德]哈贝马斯

译林出版社1999

140

现代性的后果

[美]吉登斯

译林出版社2003

141

风险社会

[德]贝克

译林出版社2004

142

象征交换与死亡

[法]鲍得里亚

译林出版社2006

143

社会行动的结构

[美]帕森斯

译林出版社2012

144

文化生产:

媒体与都市艺术

[美]戴安娜·克兰

译林出版社2001

145

现代性的后果

[英]吉登斯

译林出版社2000

146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英]费瑟斯通

译林出版社2000

147

社会学的想象力

[美]米尔斯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148

关键词:

文化与社会的语汇

[英]威廉斯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149

想象的共同体

[美]安德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