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118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讲稿.doc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入)

1、国办发明电〔2013〕1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按照     的总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

A.安全第一B.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C.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对于“事故苗头”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A.重要视对“事故苗头”的分析 

B.对于“事故苗头”可采取无所谓态度

C.“事故苗头”又不是事故,何必大惊小怪,注意点就是了

3、进入厂区生产现场后,无论何人都遵守厂纪厂规。

A.可以B.必须C.不一定

4、无视规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行为,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A.物的因素B.人为因素C.人和物的综合因素

5、“机械设备带病运转”、“使用安全装置失灵”,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A.物的因素B.人为因素C.管理的因素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

人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

 

 A、5年B、10年C、终生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l亿元以下B、1亿元以上C、2亿元以上

8、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由缴纳。

A.生产经营单位为职工缴纳B.生产经营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C.职工缴纳

9、禁止标志是用色与图象符号构成的,用以表示禁止或制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安全信息。

 

 A.黄色B.红色C.蓝色

10、加强从业人员自身()的培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是消除事故人为因素的唯一办法。

A.安全素质B.文化水平C.操作技能

11、戴好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物体打击伤害B.预防日光暴晒C.保护头部清洁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

A、间隔运行B、处于正常运行状态C、全天候运行

13、使用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行灯的安全电压一般不得超过。

 

  A.36VB.220VC.110V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

A、生产条件B、工作条件C、安全生产条件

15、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行为作业。

A.10米B.2米C.3米

16、发生火灾必须具备个条件。

 A.二B.三C.四

17、电器设备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该应用灭火器扑灭火灾。

A.干粉灭火器B.酸碱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18、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B、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C、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19、事故调查结束后,对于事故发生单位的有关人员,构成犯罪的处理意见。

A.加重罚款B.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发生触电事故以后,首先应该迅速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如触电者心跳、呼吸均已停止,应立即。

A.打“120”呼叫救护大队送医院救治

B.立即采取人工呼吸今兴心肺复苏术抢救,为医生抢救作好前准备

C.立即派车将触电者送往医院让医生抢救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A我国境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B外方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不适用本法;

C民营企业不适用本法。

2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防患于未然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3.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政府B用人单位C、从业人员

24.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政府B、从业人员C、用人单位

25.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签章。

A、原件B、复印件C、原件和复印件

26.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每次不得少于学时,保证作业人员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能力。

A24B16C8

27.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年。

A3B2C1

28.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监测记录应当准确、完整并保存。

A、建档B、存档C、归档

29.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

A综合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

30、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的,每发现一人处元的罚款。

A、2000B、3000C、5000

31、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处三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

A、2B、4C、5

32、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的死亡。

A、30B、20C、10

3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

34、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职业伤害分为十大类种。

A、100B、110C、115

35、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日接触噪声时间为8小时,其卫生限值[dB(A)]。

A、100B、95C、85

36、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

A要自行办理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B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

C因违章等自身原因造成事故,应由受伤害人自行解决。

37、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以内向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A、24小时B、12小时C、1小时

3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等级。

A、7B、6C、4

39、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40%-80%B、60%-100%C、30%-60%

40、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新技术、新材料B、新流程、新材料C、新技术、新原料

41、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A、进行指导B、统一协调、管理C、综合管理

42、《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在高危行业推行提取安全费用制度。

安全费用由根据国家或者本省确定的标准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A生产单位法人B生产单位C、生产单位负责人

43、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制度。

A、淘汰B、审批C、综合管理

44、生产经营单位在破产或者关闭前,排除重大危险源.

A应当B必须C可以

45、具备发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组.

A氢气、汽油、着火源B空气、汽油、金属钠C汽油、着火源、空气

46、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不可以用于。

A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

B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C为处理本企业经济纠纷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47、日常的安全检查是以为主体的检查形式。

A、基层负责人B、员工C、主管公司负责人

48、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

A.安全第一B.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9、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的目的是为了。

A.提高工作效率B.保证产品质量C.保障人身安全

50、根据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统计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得出,无伤害或事故苗头:

轻伤或微伤:

重伤甚至死亡的比例将

是的结论.

A.300:

29:

1B.299:

29:

C.300:

28:

2

51、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

A.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B.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C.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52、下列选项中,()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A.容易发生事故的人员

B.发生事故次数多的人

C.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

53、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计划。

A.统一编制B.分期编制C.同时编制

54、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

A.物的不安全行为B.管理缺陷C.人的不安全行为

55、《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A.国家安全质检总局B.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C.国务院

56、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

A.企业的机械设备B.企业的教育培训C.企业的每个员工

57、.企业安全承诺的具体体现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求是。

A.安全绩效评估系统B.企业的文化C.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

58、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首先源于法律的授权。

A.强制性B.普遍约束性C.权威性

59、事故发生后,组织调查处理按照的原则,严肃处理事故。

A.“教育与惩罚相结合”B.“领导责任制”C.“四不放过”

60、国务院主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直属机构是。

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1、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对生产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是指。

A.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B.定期安全生产检查C.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62、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造成的伤亡事故属于。

A..起重伤害B.车辆伤害C.机械伤害

63、.防止特大事故的第一步是以为依据,确认或辨识重大危险源。

A.风险评价结果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64、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不包括。

A.心理因素、生理因素B.内部环境C..技术因素

65、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A.准备B.响应C.预防

66、对应急行动的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

A.接警与通知B.统一指挥和协调C.警报和紧急公告

67、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中,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B.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C.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68、因李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称为。

A.伤亡事故经济损失B.直接经济损失C.间接经济损失

69、活动,不仅是连接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活动的环节,也为整个事故预警管理系统提供组织运行规范。

A.组织准备B.日常监控C.组织运行

70、属地为主强调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升级”B.“第一反应”C.“响应”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A、当地B、本单位C、行业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向()报告。

A、当地安监部门B、当地消防部门C、本单位负责人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共计有七章97条,其中条款最多的是。

A.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B、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C、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7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5B、3C、1

7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决定。

A、质监部门B、公安部门C、安监部门

76、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

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之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是工程技术对策中的。

A、薄弱环节原则B、时间防护原则C、能量屏障原则

77、电击是指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A、内部组织B、表皮C、局部

78、成年男子触及工频交流电的平均感知电流为

A、0.7mAB、1.1mAC、1.5mA

79、我国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触电的极限安全电流为。

A、9mAB、30mAC、50mA

80、人触电后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症状,外表呈现昏迷状态,此是要看作是。

A、假死B、死亡C、报告

81、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A、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保护接零、速断保护B、绝缘、屏护、间距C、双重绝缘、加强绝缘、安全电压、电气隔离、漏电保护

82、使用高压验电器时,不能将验电器直接接触。

A、低压带电部分B、低压不带电部分C、高压带电部分

83、临时接地线的装接顺序是,且必须接触良好。

A、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B、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

C、不分先后

84、我国标准规定:

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为。

A、36VB、50VC、120V

85、配电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的接地称为接地。

A、保护B、重复C、工作

86、加强从业人员自身()的培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是消除事故人为因素的唯一办法。

A.安全素质B.文化水平C.操作技能

87、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的目的是为了()。

A.提高工作效率B.保证产品质量C.保障人身安全

88、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A.十五B.十六C.十七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对(√)错(X))

1、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

2、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

3、根据安全生产方针的规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当把生产放在第一位。

(×)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

5、生产经营单位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物的因素”(×)

6、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方面()

7、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

8、安全管理层包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领导班子成员,车间和企业职能部门。

(×)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语。

(×)

10、“三不伤害”就是: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1、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处工作时,只要自己注意安全就可以了,其他人的是不要去管。

(×)

12、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其中黄(警告)色引人注目,主要用于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

(×)

13、在检修设备时,应该在电气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标志。

()

14、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此,每位从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

1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后,不再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16、车间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请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检修。

(×)

17、按照起重作业的有关规定,吊物下面有人不准吊,但吊面站人可以吊。

(×)

18、焊割作业前必须按规定办理“三级动火”手续。

进行焊割作业时,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指派监护人员。

()

19、用人单位有防护措施可以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20、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

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化学抑制法。

()

21、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费用应该由员工个人承担。

(×)

22、发生电气设备火灾,如果附近没有灭火器,可以用水扑救。

(×)

23、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力规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权立即撤离作业现场。

()

24、从业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是: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服从管理的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和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义务。

()

25、生产经营单位下属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分厂等二级单位,符合条件的也应按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 )

26、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是一项特种作业,根据国家规定未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人员,不准独立驾驶。

()

27、企业内机动车辆在车间门前、道路转弯处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

(×)

28、企业单位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

29、大家都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中做个好成员。

()

30、《通知》要求,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

31、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经营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3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

()

3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34、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

35、企业内部要进一步推行“三项制度”建设,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其覆盖企业每个员工、每个工作环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

36、生产经营单位应对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等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

37、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

38、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

40、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

41、国务院23号通知中对企业负责人职业资格否决制度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

()

42、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使应急行动做到应急响应快速、应急措施具有针对性、事故损失最大限度减少。

()

4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月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本人月实际收入的10%。

()

44、重大危险源的等级按其危险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

4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72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按视同工伤对待。

(×)

46、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