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881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新疆喀什区第二中学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喀什二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试卷分值: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答题时,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0g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70℃

C.中学生手掌的宽度约为30mm

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5s

2.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3.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0.5s时的速度大小是

A.0.4m/sB.2.5m/sC.12.5m/sD.40m/s

4.跟狮子的叫声相比,翠鸟的叫声()

A.响度大,音调高B.响度小,音调高

C.响度大,音调低D.响度小,音调低

5.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6.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

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9.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10.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

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

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

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

11.在一个竖立的平面镜前3m处站着一个1.7m高的人,镜子的上下长度是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与像的距离是3mB.人在镜中像的高度为1m

C.人与像的距离是6mD.人在镜中像的高度为3.4m

12.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14.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铁

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B.由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ρ,当用完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密度为0.5ρ

15.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

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游码刻度是3g.该物体的质量是()

A.90gB.93gC.87gD.73g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请将图中二种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写在对应的空格处.

(1)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2)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17.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升空。

在升空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长征五号是______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_的。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行驶。

如图反映了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根据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0﹣20s内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它的速度为_____m/s=_____km/h;

(2)以地面为参照物,10s后乙车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9.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度直线运动。

甲、乙的速度之比是3∶2,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若通过相同的路程,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_。

20.悠扬的笛声是______(选填“空气”或“笛子”)振动产生的,笛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耳朵的。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1.向手上呵气,呵出的水蒸气遇到冷手会发生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放热,因此手会感觉暖和;夏天吃冰棒能够解热是因为冰棒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人体的热量。

22.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______;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桃花上时,发生了______的缘故。

23.如图所示,渔夫在叉水中的鱼时,看到的是鱼的______(选填“实像”“虚像”),鱼叉应瞄准______(选填“看到的鱼的方向”、“看到的鱼的上方”或“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24.小红同学的质量是50kg,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则小红的体积大约是____。

在你答卷的过程中,笔中墨水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_。

(后两空选题“变大”、“不变”或“变小”)

25.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4,乙的体积是甲的3倍,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若将乙物体削去一半,则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27.如下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8.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上。

(2)图甲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图甲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两空均选填上或下),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5)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后,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我们将看到烛焰____(A.上半部分B.下半部分C.全部,用代号填写)的像,像的亮度将____(选填变亮、变暗、不变)。

(6)图乙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和物距u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时,物体移动速度v1与像移动的速度v2的大小关系是:

v1____v2。

(选填>、<或=)

30.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___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5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是____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内,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是____kg/m3,小明用此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填大或小)。

(4)实验结束后,小李同学利用此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的其他器材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为78.4g

②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cm3

③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kg/m3。

五、计算题(29题5分,30题6分,共计11分,答案要有必要的过程和文字说明)。

31.一列长为600m的火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驶过一长直隧道,车内某乘客坐在位置上测得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60s求:

(1)隧道的长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

32.小军买了一大桶可乐,标有“

”的字样,他刚学了密度的知识,想知道可乐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他找了一个玻璃瓶,测出其质量为

,将其盛满水测得总质量是

,然后把水倒干净,盛满可乐测得总质量为

求:

(1)这个玻璃瓶的容积;

(2)这种可乐的密度;

(3)大桶可乐中可乐

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0g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70℃

C.中学生手掌的宽度约为30mm

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5s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详解】A.两个苹果的质量约250g,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50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手掌宽度约8cm=80mm,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100m短跑速度在7m/s左右,时间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内的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

3.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0.5s时的速度大小是

A.0.4m/sB.2.5m/sC.12.5m/sD.40m/s

【答案】B

【解析】

【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已知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

【详解】物体的速度v=

=2.5m/s;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则它在前0.5s内的速度一定是2.5m/s.故选B.

4.跟狮子的叫声相比,翠鸟的叫声()

A.响度大,音调高B.响度小,音调高

C.响度大,音调低D.响度小,音调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狮子与翠鸟

叫声相比较,狮子的叫声洪亮,强度较大即声音的响度大,翠鸟的叫声比狮子尖锐,即声音的音调高。

故选B。

5.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海巡01”利用声波震慑、驱赶海盗,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发射高分贝的声波可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

D.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从熔化曲线可以看出,冰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冰为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从熔化曲线可以看出,冰的熔点为0℃,故B符合题意;

C.冰从2min开始熔化,到4min完全熔化,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2min,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液体沸腾条件:

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

【详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最终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D.

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

B.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B错误;

C.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9.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故B正确;

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C错误;

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所以,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10.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

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

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夹角为90°,则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45°,则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应为45°,应将镜面逆时针旋转15°即可,故选D。

11.在一个竖立的平面镜前3m处站着一个1.7m高的人,镜子的上下长度是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与像的距离是3mB.人在镜中像的高度为1m

C.人与像的距离是6mD.人在镜中像的高度为3.4m

【答案】C

【解析】

【详解】AC.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因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所以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m,故A错误,C正确;

BD.人的身高是1.7m,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人的大小始终相同,则像的高度为1.7m,故B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C正确;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故D错误;故应选D.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

折射能力增强或眼睛的前庭过长,使像成于视网膜前方,由图知,乙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故选D。

14.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B.由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ρ,当用完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密度为0.5ρ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密度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B错误;

C.水的密度是水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但与状态无关,如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了,故C错误;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ρ,当用完一半后,质量减半,体积不变,钢瓶中氧气的密度为0.5ρ,故D正确。

故选D。

15.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游码刻度是3g.该物体的质量是()

A.90gB.93gC.87gD.73g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根据题意知道,当物体放到了右盘时,应是砝码质量等于物体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所以砝码质量是

50g+20g+20g=90g,

故有

90g=m物+3g,

所以

m物=90g-3g=87g,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请将图中二种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写在对应的空格处.

(1)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2)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答案】①.2.50②.-4

【解析】

【详解】[1]刻度尺

分度值是1mm,物体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3.50cm刻度正对,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L=3.50cm-1.00cm=2.50cm

[2]由图知温度计上小格表示1oC,即分度值是1oC,温度计上的示数自下而上减小,所以表示的是零下,读数为-4oC。

17.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升空。

在升空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长征五号是______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_的。

【答案】①.静止②.运动

【解析】

【详解】[1][2]在升空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长征五号,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行驶。

如图反映了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根据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0﹣20s内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它的速度为_____m/s=_____km/h;

(2)以地面为参照物,10s后乙车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①.甲②.2③.7.2④.静止

【解析】

【详解】

(1)[1][2][3]由图知,甲车的s﹣t图象始终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s﹣t图象开始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然后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乙车开始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处于静止状态。

甲车的速度为

v甲=

=2m/s=7.2km/h

(2)[4]由图象可知,10s后乙车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19.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度直线运动。

甲、乙的速度之比是3∶2,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若通过相同的路程,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_。

【答案】①.6:

5②.2:

3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