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2262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青州市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

量评估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书法展示(5分)

一、(5分)

下面语段出自荀子的《劝学》,请用正楷字体正确、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要求笔画规范,结构匀称,大小协调,行款整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

二、(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娉婷(pīn)亵渎(xiè)冠冕堂皇自惭形秽

B.恪(kè)守箴(zhēn)言娇揉造作心无旁骛

C.愧赧(nǎn)脚踝(huái)箪食壶浆面面厮觑

D.恣睢(suì)褴褛(lánlǚ)形削骨立附庸风雅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九年级四班的“大力士”们正在热情高涨地参加热身运动,观众席上的同学们更是信心百倍,看样子,这次拔河比赛再次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B.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多积累,如此以来,才能够对诗歌、小说或者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准确地断章取义。

C.整整二十年过去了,这两个当年班里的高材生在车站不期而遇,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欢乐之情不言而喻。

D.屡战屡败的我曾不止一次地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可是一想到母亲的叮嘱,我就再次鼓足了勇气。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和虹相类似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

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

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

小的晕又名光环,是由低云所成。

,。

,。

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①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

②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

③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

④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

A.②①④③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倘若有人问我:

“百行什么为先?

万恶什么为首?

”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B.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

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杭州三个小伙子先盗窃后救人的感人事迹,到底该赏还是该罚,引起了网友热议。

B.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倍受世人瞩目。

C.鉴于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同志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杰出贡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漪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D.青岛胶州湾大桥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施工建设和规划设计,于2011年9月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桥梁”。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的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者“加冠”表示年龄已经二十岁。

B.“倘若”和“如果”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只要……就……”和“不是……而是……”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C.《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

鲁迅曾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D.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

小说题材多样,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三、(13分)

7.名篇名句填空。

(8分,任选四题作答)

(1),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行人莫问当年事,。

(许浑《咸阳城东楼》)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8.根据下列《水浒传》回目回答问题。

(3分)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林教头刺配鲁智深大闹

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九回林教头风雪陆虞侯火烧

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1)第七、九两回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大名府五台山蜈蚣岭瓦罐寺

B.沧州道野猪林山神庙草料场

C.沧州道五台山山神庙瓦罐寺

D.大名府野猪林蜈蚣岭草料场

(2)请从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或“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两个事件中任选一件,简要概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2分)

 

9.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2分)

这周学道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己心里想道:

“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屈了真才。

”……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周学道看在心里,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童生上来交卷,因翻一翻点名册道:

“你今年多少年纪了?

”A道:

“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

”学道道:

“你考过多少回数了?

”A道:

“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

(1)该选文出自长篇小说《》。

(1分)

(2)选文中的人物“A”指的是(人名)。

(1分)

四、(3分)

10.阅读下面二则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3分)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请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2018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东江中学集中开展了以“古典诗词伴我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本次比赛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26日—4月8日)各班级初赛;第二阶段(4月9日—10日)各年级复赛;第三阶段(5月1日—4日)全校决赛。

东江中学统一组织评委对参加决赛的同学现场评分,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

本次比赛参与面广,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

(1)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1分)

(2)请你为【材料二】拟写一个合适的新闻标题。

(1分)

(3)假设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1分)

第三部分阅读(37分)

五、(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1—12题。

(5分)

【甲】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乙】行香子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①,鹭点烟汀②。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③。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①藻(zǎo)鉴:

亦称藻镜,指背面刻有鱼、藻之类纹饰的铜镜,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

②烟汀(tīng):

烟雾笼罩的水边平地。

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小洲。

③严陵:

东汉人,帮助刘秀打天下。

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

11.对这两首词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上阕“绕”“满”二字显见春意之浓,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下阕“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啼”“舞”“忙”三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春的生命活力。

B.【甲】运用白描的手法,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表达出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清高情怀。

C.【乙】“一叶舟轻,双桨鸿惊”两句描写了小舟的轻快,如惊飞的鸿雁一样掠过水面,反映了词人内心的轻松与惬意。

D.【乙】该词上阕写水,下阕写山。

词人把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入在一片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12.两首词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词内容简要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曹刿论战》)

【乙】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

卫④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孔子闻而记之曰:

“攻原得卫者,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

原国;②裹:

携带;③金:

锣;④卫:

卫国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

(3)遂与大夫期十日期:

(4)左右谏曰谏:

1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将鼓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C.孔子闻而记之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分)

(2)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2分)

16.你如何看待【乙】文中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请谈谈理由。

(2分)

六、(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0分)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A。

①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

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②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

阳光总是那样的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

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

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B。

③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④C,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

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

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

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

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

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⑤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

她会告诉我们:

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⑥D,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

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

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

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⑦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

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

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⑧当然,更明白了:

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

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7.文章第⑤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

为什么?

(2分)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

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19.“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文中A、B、C、D哪个地方最合适?

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

20.写“母亲”的角度有很多,本文为什么单单选择写“窗前”的母亲?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10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

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

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

由于他们不曾认真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

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21.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22.请谈一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2分)

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23.请你根据自己对第⑤段的理解,为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分)

24.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中学生怎样做才能印证本文“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

(2分)

 

第四部分写作(50分)

七、作文(50分)

25.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

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选取一个侧面或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不得抄袭或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4)其中书写分5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书法展示(5分)

一、(5分)

可按以下标准考量,综合书写情况赋分(错字或漏字每字扣0.5分):

一类:

4—5分段落格式正确,标点规范,所有字结构匀称,笔画规范,大小合适,行款整齐,清楚工整无涂改。

二类:

3—4分段落格式正确,标点规范,结构匀称,笔画基本规范,大小合适,行款整齐,清楚工整。

三类:

2—3分段落格式正确,标点规范,基本做到结构匀称,笔画规范,字迹清楚。

四类:

2分以下结构基本匀称,笔画不够规范,大小不够协调,字迹不够清楚。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

二、(12分,每小题2分)

1.C(A项“娉pīng”;B项“矫”;D项“睢suī、销”)

2.B(“断章取义”指的是不顾全篇的内容,只是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者一句的意思,此处不合句意)

3.A(根据说明的前后逻辑关系确定)

4.D(把书名号改为引号)

5.C(A项“引起了网友热议”的内容表述不清;B项“增进”和“桥梁”搭配不当;D项“施工建设和规划设计”不符合逻辑顺序)

6.A(B项“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C项“笔记体小说”;D项“文言短篇小说集”)

三、(13分)

7.(8分,任选四题作答,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燕然未勒归无计

(2)千树万树梨花开;山河破碎风飘絮

(3)故国东来渭水流;能谤讥于市朝

(4)为赋新词强说愁;故患有所不辟也

(5)会挽雕弓如满月;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8.(3分)

(1)(1分)B

(2)(2分)示例一: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看菜园子,一群闹事的泼皮被鲁智深痛打后买来酒菜赔礼(1分)。

门外杨柳树上乌鸦叫个不停,鲁智深乘着酒性,将碗口大的杨柳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目瞪口呆(1分)。

示例二: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高俅暗中派人卖宝刀给林冲,然后诈说看刀,令林冲带刀进高府(1分);高俅指使陆谦将林冲领入白虎节堂,诬陷他带刀进节堂有行刺之心,将林冲发配(1分)。

9.(2分)

(1)(1分)《儒林外史》

(2)(1分)范进

四、(3分)

10.(3分)

(1)示例: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意义重大。

(1分)

(2)示例:

东江中学成功开展第二届中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1分)

(3)示例:

寻找身边的美食文化;长征精神在我心中;勤俭节约是美德等;春联大家谈。

(1分)

第三部分阅读(37分)

五、(17分)

(一)(5分)

11.(2分)B(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12.(3分)示例:

【甲】上阕结尾写桃花、李花、菜花,下阕结尾写莺、燕、蝶,画面一静一动(1分);【乙】上阕写水清、波平,鱼翻、鹭点、溪急,动静结合(1分);这样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生机盎然(1分)。

(二)(12分)

13.(4分)

(1)目光短浅

(2)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3)约定(4)劝谏、劝告(每字1分)

14.(2分)B(B项都是“凭借、用、靠”;A项“动词词尾/主谓之间”;C项“承接关系/转折关系”;D项“他的,他们的/加强语气”)

15.(4分)

(1)“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2分)

(2)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

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会那样做。

”(2分)

16.(2分)示例一:

赞成晋文公的行为。

晋文公的可贵之处是非常讲究信用(1分),正因为讲信用才能够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

示例二:

反对晋文公的行为。

晋文公错在不能够随机应变(墨守成规)(1分),因为原国已经“食竭力尽”,如果一鼓作气,就可以攻取原国(1分)。

六、(20分)

(一)(10分)

17.(2分)不矛盾。

“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子女的角度来说的(1分)。

母亲成天待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来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

这样写,突出了母亲生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