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3494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5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docx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修改

北方地区

考点:

1.运用各类图表,分析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与气候特征。

2.结合矿产与城市分布图,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

参照地图册,在上图中画出以下经纬线:

①5条经线:

105°E110°E120°E130°E

②3条纬线:

35°N40N45°N50°N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如图大致位于A____________岭和青藏高原以东,___________高原以南,B_____岭---C________河以北,东临_______海和黄海,大致位于33°N以北.

(2)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为主

地势整体西高东低(跨我国第二、三阶梯)

(3)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季节

风向

气压中心

气候特点

冬季

西北风

____________

寒冷干燥

夏季

________风

夏威夷高压

高温多雨

(4)水文特征:

以_________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

主要地形区

“黑土地”

“黄土地”

D东北平原

E华北平原

F黄土高原

地表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表沟谷发育

气候特征

冬季寒冷,夏温较高(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600---800毫米,集中于夏季

地处湿润、半湿润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年降水量200---600毫米),集中于夏季

植被

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多为次生灌丛、矮林,植被覆盖率低

土壤类型

黑土、黑钙土

棕壤和褐土

黄土

农业生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主要农

作物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冬小麦、棉花、玉米

谷子为主

存在问题

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旱涝、盐碱、风沙

水土流失、低温冻害

2、三大地形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差异

3、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

(1)东北地区丁字形骨架:

A滨洲线、B滨绥线、C哈大线。

(2)华北地区以D北京为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E京沪线、京包线、F陇海线等。

(3)运煤专线:

①大秦线、②神黄线、

③焦日线。

4、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发达

(1)矿产资源: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2)工业基地:

如图,甲京津唐工业基地,乙辽中南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中心

地位

有利条件

京津唐

北京、天津、唐山

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技术雄厚

辽中南

沈阳、大连、

鞍山、本溪

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拓展归纳]

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分析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条件是形成旱涝、盐碱和风沙最基本的自然基础。

再加上这里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洼地众多,使这里极易发生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具体如下所示: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气候

地形

干旱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不足

不合理开垦土地,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洪涝

降水集中(7、8月份),且变率大,夏季多暴雨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蓄洪、泄洪能力低

不合理开垦土地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风沙

春季大风日数多,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表干旱,易起风沙

地势低平,缺乏风力屏障

不合理开垦土地,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出现沙荒地,风沙肆虐

盐碱

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盐分向地表聚集

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

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一、

南方地区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2)主要地形区: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

(3)气候: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2、水田为主的农业

(1)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到三熟

(2)主要农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3、资源:

常规能源短缺,但水能、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4、工业基地:

如图,甲沪宁杭工业基地、乙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重要铁路线及交通枢纽:

①成昆线,②成渝线,③川(渝)黔线④贵昆线,⑤焦柳线

⑥京九线E株洲,F柳州。

扩展归纳

1、对比我国南方地区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气候的不同及成因

南方地区虽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却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

对比如下:

2、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l)原因

①自然因素:

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②人为因素:

人地关系紧张,由于能源短缺,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2)危害:

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严重的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土地难以利用;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

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流水流不畅,湖泊调洪能力降低,使洪涝、干旱灾害加剧。

(3)治理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③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一、单项选择题

图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读图完成1~3题。

1、山脉东侧的河流是()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2、这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我国1月0℃等温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影响了繁忙的水运

B.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作物一年一熟或两熟。

C.该线以北园林小巧玲珑,有著名的水乡。

D.该线以南屋顶坡度大,注意防寒保暖。

4、“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我的家应该()

A在秦岭-淮河以南B在秦岭-淮河以北

C在青藏高原上D在西北地区

5、某中学初三

(1)班的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如表,其中“真”的是()

①北方居民食以米饭为主②北方居民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

③北方居民房屋,都注意通风散热④北方居民房屋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原创题)“最喜北方的秋色,白云蓝天,疏风淡影。

满目‘随风而逝’的榆钱儿,槐针儿,梧桐大片,淡红浅黄,斑驳陆离……”。

这是某散文集中对北方景色的描述,依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下列各省区轮廓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7、下列语句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夜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8—10题。

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

9.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D.酸性较强

10.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11、来哈尔滨打工的小李说:

“我的家乡多种植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能种植两到三茬作物呢”小李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地区(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春节时,在南方旅游的北北,为了使好朋友晶晶尽早与自己分享在南方的所见所闻,发了一份电子邮件给晶晶,下列有关邮件的内容不可信的是()

A.我看到了满山遍野绿油油的水稻、油菜、棉花。

B.在海南街头我见到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

C.我参观了菠萝园和香蕉园。

D.我参加了赛龙舟比赛,我的划船技术有了进步。

某地区与众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被其他地区的人们称为“怪”,陕西和云南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

云南十八怪:

四季服装同穿戴,鲜花四季开不败,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十八怪:

面条似腰带,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带……据此回答

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

据此回答13--15题

13、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生物多样性

14、在传统的民居中,陕西的房子“半边盖”,而云南却出现底层空置的竹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陕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废弃的煤井便成了居民的房子

B.云南竹子多,且竹子可以驱蚊防虫

C.陕西人多地少,云南人少地多

D.陕西气候干燥,黄土具有直立性,适宜建窑洞

15、出现云南“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面条似腰带”的主要原因是

A.云南盛产大米,陕西盛产小麦、玉米B.云南降水丰富,陕西气候干燥

C.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D.云南水蚀严重,陕西风沙危害严重

16.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赛龙舟——金沙江B.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D.赛牦牛——东北平原

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

18.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读图5,回答9~11题。

19.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20.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21.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

A.西欧平原  B.湄公河三角洲C.五大湖沿岸    D.墨累-达令盆地

22.右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D.丙、丁、甲、乙

23、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图,据图判断最有可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BCD

24、能反映江南水乡特征的景观是(    )

25.关于右图中①、②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均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两地区都长期遭受旱、涝、碱和风沙的威胁

C两区发展农业生产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有利条件

D两区多为旱地,且①区以红壤为主,②区以黑土为主

26.下例关于红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南方平原地区的冲积土

B含有机质多,是我国南方高产土壤之一

C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发育的,主要分布在江南丘岭地区

D茶树适宜在红壤这样的碱性土壤中生长

读图16.35回答下面两题。

27、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长绿阔叶林

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

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28、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A.一年两次汛期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通航能力强D.分属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目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二、综合题

1、读中国分区图和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是

一线,它穿越了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

该线大致与我国毫米等降水量线和冬季1月_________等温线相当。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甲所示的景观在我国地区分布较普遍;图乙所示的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地区。

②形成这两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我国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4)中国分区图上的①②③三个地区中,樟脑产量最大的是,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5)写出中国分区图中A、B、C、D所示四个工业区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哈尔滨、广州气温降水资料图”和“中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哈尔滨、广州分别位于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

(南方\北方)

2)读两个城市的降水柱状图,我国降水多集中在季节,并且南方雨季比北方____(长\短)。

3)我国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___(多、少),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 (多、少)。

4)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是因为(  )

A.南方降水较多,北方降水较少B.南方降水较少,北方降水较多

C.南方降水季节变化很少,北方降水季节变化很大

D.南方人口稀少工农业用水少,北方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用水多

5)为解决水资源的南北分布不均匀,有效的办法是()

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无限制使用水资源D拒绝用水

3、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1、作为较大尺度的区域,A、B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

试结合所给材料简要说明两地干旱出现的季节和原因

2、作为较小尺度的区域,①地区降水较多但干旱严重,试结合当地地质条件简析其原因。

3、C入冬以来遭受雨灾雪冻天气的影响,随着冰雪的融化可能诱发哪些地质灾害?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A

B

C

D

B

C

D

B

A

B

A

D

题目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B

B

A

D

C

B

C

C

C

B

C

A

D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指引答案

二、综合题

1、

(1)秦岭—淮河8000℃

(2)①南方西北

②南方地区降水多;西北地区干旱,降水少。

(3)三江源(4)D①高山

(5)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2、1)北方南方2)夏秋长3)多少4)A

3、

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是春季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地主要是伏旱(7、8月份),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指引答案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1少2、低3、高4、煤炭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2.能源煤炭基地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1、储备条件: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分布范围广:

40%②煤种齐全③大同煤田河东煤田④开采条件好

2、市场条件广阔③煤炭

3、运输条件适中,便利

读左下图,回答问题。

(1)山西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古

(2)煤炭能源(3)大同沁水霍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煤炭资源,开采加工转化。

2.措施:

①煤炭开采量

②晋煤外运能力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大秦线神黄线焦作线

③煤炭的加工转换

坑口电站,煤电力;炼焦业(图3.5)。

阅读课本P44的材料,思考: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将面临哪些挑战?

(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思考山西省虽然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是长期以来这里的工业结构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煤价低廉,收益较少,不能成为经济强省。

⑵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A.煤炭开采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

B.原料工业采掘工业升级

C.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阅读:

万家寨太原大同朔州

活动:

我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省是内蒙古自治区

读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BA

(2)煤电(3)内蒙古黄土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4)生物工程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⑴生态问题;

⑵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煤的利用技术:

技术创新洁净煤技术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①深加工、高附加值。

②重化工业。

⑶“三废”的治理

①空气污染:

A.消烟除尘;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②废水:

沉淀净化。

读图回答问题。

1、当地的煤炭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气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

1—5CCCAB6—10DDCBA11—15CCCCB16---20BCDBA21—23CDD

二、双项选择

24.BC25.BD26.AD

三、综合题

27.

(1)大同大秦

(2)华北(3)侯村和神头的东侧为太行山脉,交通不便

28.

(1)D

(2)①沿大秦铁路线(大秦线);②沿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线(或焦日线)

  上述通道主要到达我国的主要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如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海南经济特区。

这些地区工业发达但能源短缺,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就要大量从能源产区输入能源,才能满足当地工业发展的需求。

(3)问题:

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破坏;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运力不足。

  解决:

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发展坑口电站,进行铁路和输气管道的改造和建设

(4)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