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3945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docx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老版教案汇总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人人小时候都有理想,以前小学生时会说想当科学家,想当飞行员,想当老师。

今天的读大学的你,理想是什么?

2、理想似乎是很虚无飘渺的东西,在现在这个讲求实际利益的年代,理想有存在的意义吗?

课程导入

曾看到过一首打油诗,内容说的是关于猪的理想:

“天上纷纷掉饲料,一天到晚睡大觉,天下人人都爱猪,所有屠夫都死掉”。

这对猪来说,可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理想了。

这当然不是说猪真的会有什么理想,而是讽刺那些无所事事的懒汉。

人和动物的不同,就是人是有理想的,人生在世,既离不开对物质的依赖,更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

富于理想,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之一,可以说理想使成其为人,理想是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既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又把人从动物提升为人,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先哲们曾把理性确定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而人的理性不仅包括思辨和思考能力,而且包括想象设计未来的能力。

因而,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使自己等同于一般动物。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奋斗的人,其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

莎士比亚说:

“人要是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饱睡足,他还算个什么东西?

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牲!

”此话虽然尖刻,但却道出一个道理:

人活着总有对生活的想法,也即理想,理想人皆有之。

那么什么是理想?

著名诗人于沙有一首名为“理想”的诗,诗中写道: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能漂滩,能斩浪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也看得见光亮

无它,纵然在大白天眼前也一片迷茫

它的名字——叫理想”理想有什么样的作用?

流沙河也有一首诗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

“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我们从孩提时代,思想当中就不断地被输入“理想”一词,我们也有许多属于儿时的美好愿望,我们的青春也大都与理想做伴!

但是现在,对于坐在大学课堂当中的你们,你的理想又是什么?

在上一节课上,很多同学反映大学生活虽然轻松丰富得多,但是,却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这种状态是否与缺乏理想有关呢?

究竟什么是理想,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什么是信念,如何坚定正确的信念,是些都是我们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

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即是这个含义。

今天,理想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

有人这样比喻过,说理想是远处山岗上的一棵树,首先这课树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不是虚幻的;其次,这棵树于我们是有距离的,我们要想到达它的位置,必须要经过艰苦的跋涉。

在此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人很快就找到了通往这棵树的捷径,而有的人需要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道路,更有一些人需要自己亲自去开辟出一条新的路。

但不管怎样,只要坚持下去,或早或晚,都会最终触摸到这棵树。

这就是理想的内涵所在。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古代的人,很难想到现代人的电灯电话电视电脑汽车等现代化的消费品。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现象,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社会的时代特征。

当代诗人流沙河在诗歌《理想》中写道: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如2003年,受到“非正义战争”祸害的伊拉克人民盼望拥有安定与和平;受到“非典型肺炎”传染病祸害的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更加强烈而又迫切地感到拥有卫生与健康的极端重要性。

最近几年,天灾不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我们盼望灾害少一些,人民能安居乐业。

“安定与和平”、“卫生与健康”就成为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理想目标。

理想与社会实际、时代特征总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意识形态,理想只能是时代的产物,呈现时代的特征。

对一个人来说,婚礼是其一生中能碰到的最重要的世俗仪式,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社会变迁、人们生活的变化在婚礼当中都能得到反映。

大致上,建国后我国的婚礼仪式的变化以十年为限,历经了五个阶段。

无论是婚礼的形式、内容或者是气氛都会变得不同。

用老百姓的话总结就是,?

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

?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结婚作为人生大事,其?

请客?

的形式也在不断?

升级换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革命夫妻?

没有婚假,两床被子合一块儿就算是一家。

那时的婚宴特别简朴,一般老百姓结婚就是发一点水果糖和花生给亲友。

领导也不过是在食堂加两个菜、包顿饺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

豪华婚车?

是三轮,婚宴虽?

俗?

但亲朋好友的祝福真挚。

那时的婚礼主要内容是新娘点烟、当众?

啃?

苹果、亲戚朋友一起哄闹新房。

八十年代后期,才出现以亲朋好友中普通话说得好的、能活跃气氛的人担当司仪的,真正意义上的婚宴。

如今,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专业的婚宴酒楼往年火爆的景象渐渐开始消退,而星级宾馆成为婚宴的新宠。

一份调查显示,90%以上的都市年轻人都有举办婚礼的打算,但他们期盼拥有真正自我的婚礼,在格调和档次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优美的四五星级酒店具备良好的场地条件,成了新人们的首选。

虽然婚宴不是星级酒店的主要业务,但五百到六百元一桌的中档婚宴出现在了宾馆的菜单上,迎合了多数都市新婚族的消费需求。

婚宴被请进了高雅的地方,婚礼的品位也有了提高。

现在连策划、组织都得由专业的婚庆公司负责,根据新人的特点策划各种活动,既让客人玩得尽兴,又给新人以美好的记忆。

为了开辟市场,婚庆公司开始和酒店等联手,共同引领婚庆消费。

据了解,当前个性化婚宴已成为拉动婚姻消费的主力。

应新人的要求,婚庆公司已经设计了不少特色婚宴,有热门喜庆的轿子婚宴,有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度假村举办的绿色婚宴,还有在欧式庭院进行的室外自助餐婚宴,到郊外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种下结婚纪念树也是一种受欢迎的形式。

时尚青年热衷的四大婚宴形式

TOP婚宴:

选择豪华饭店办终身大事,费用固然不菲,却可享有至高无上的服务与朋友的艳羡。

全方位的服务、一流水准的美味,足令宾主尽欢,令一生中重要的时刻成为永恒。

舞会式晚宴:

这样的晚宴很洋化、很优雅、很随兴。

自助式餐饮,轻歌曼舞,充满雅致气氛,记忆延续一生。

烛光式晚宴:

结婚喜宴不一定要灯火辉煌,备些银烛,让大家在饭店里不再尴尬,不再喧闹,朦胧中透着温馨,留下足够的浪漫回忆。

自助式婚宴:

此自助不同彼自助,这是完完全全的两人世界,你一杯我一杯,在卿卿我我中完成两人的?

大业?

小农经济时:

两亩水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解放后: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唏哩哗啦(彩电冰箱洗衣机)

1978年那时的?

三转一响?

,是指自行车、板车、手推车、收音机。

80年代,三轮车、拖拉机、赛车、电视机,成了农民追求的新?

三转一响?

90年代后追求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

三转一响?

也有了新变化,农民出门

“保尔热”。

但时下青年在传统理想教育中已经不再仅仅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他们更多地将传统的时代英雄与现代社会中被人们推崇的风云人物相比较,希望从看似冲突的两类人物中找出共同点,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间,获得更多的人生启示。

比尔.盖茨便是一个与保尔有着巨大精神反差却又能同时被中国青年认可的时代英雄。

他们一个是战士,以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而名垂青史;一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杰出人物,为自己挣得财富和名声的同时,大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思考讨论:

为什么保尔和盖茨在今天能够同时成为当代中国青年钦佩不已的理想楷模?

案例评析:

二者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理想的追求。

革命战争年代,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安危而献出自己的热血青春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在和平年代,抓住时代发展契机,用知识和科技推动世界发展并创造出巨大财富已经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所以说,保尔和盖茨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都顺应了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步伐,他们都是自己时代的英雄。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奋斗的精神动力。

雷锋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这说明,人的一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

(2)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

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理想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或幻想。

理想、幻想和空想。

这三个概念都有一个?

想?

字,这正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即都是人们的一种想法、一种意志,都具备?

意识?

的主观形式。

它们的区别在于内容。

理想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幻想的内容是对客观的更高超越,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尚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但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比如古人曾经幻想?

嫦娥奔月?

,当时是不具备条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类已经能用航天飞机把人送上月球,幻想也就变成了现实;空想的内容则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是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因此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们应当树立理想,可以有幻想,但不能有空想。

理想与空想有着严格的区别。

空想是一种没有客观根据、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

与空想相比较,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科学性,经过努力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有的幻想具有潜在的实现可能性,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也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如“嫦娥奔月”,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幻想,现在由于航天工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

因此,我们确立自己理想的时候,一定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朱光潜有句名言,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

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启示小故事:

小鸡和母鸡

小鸡看见一只苍鹰在高高的蓝天上飞过,十分羡幕就对母鸡道:

?

妈妈,我们也有一对大翅膀,为什么不能那样高飞呢?

?

真是个小傻瓜。

?

母鸡回答道?

飞得高有什么用,蓝天上没有谷粒,也不会有虫子啊!

?

启示:

你应该有高远的目标,但不要脱离实际,要知道有些事别人做起来可能很风光,却可能不宜自己。

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你可能希望自己在毕业之后几年内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财富,也不否认在座的有些同学具有那样的实力,但从现实来讲,远没有以成为一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更实际些。

更多的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位臵,树立适合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

一位记者和一个放牛娃的对话.

记者问:

"你为什么放牛啊?

"

娃娃答:

"为了攒钱呗!

"

记者又问:

"那攒钱干嘛呀?

"

娃娃说:

"为了讨老婆."

记者继续问:

"为什么要讨老婆呢?

"

娃娃又答道:

"为了生娃!

"

记者追问着:

"为什么要生娃呢?

"

娃娃思考了几秒,答道:

"为了放牛啊!

"

(3)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

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民的要求和追求的理想也就不一样,理想一旦确立,就会反过来对实践产生作用。

它一方面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向导,另一方面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

理想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实现。

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反复实践。

(4)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关于未来“应怎样”的设想,而现实是现在实际“是怎样”。

事实与应当、“是怎样”与“应怎样”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

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生活在对未来的追求之中;人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蓝图不断地推动着现在的变化,改造着现实。

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

“将来如何如何?

?

”。

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

这正是人高于其它动物之处。

马克思曾指出,蜘蛛织网与工人的纺织相似,而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甚至使建筑工程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更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动手建造一个建筑物之前,已经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同时,与现实相比,理想是更为美好的。

人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而与理想相比,现实则显露出其缺陷。

正因如此,理想对人们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吸引着人们通过自己的奋斗,不断地改造现实,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补充资料:

对理想的错误认识

1.?

无用论?

?

人生何必有理想,我没有理想,不是也生活得很好吗?

?

实际这正是他的?

理想?

,只不过理想的性质不同罢了。

2.?

实惠论?

?

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

这种理想只能是低层次的?

燕雀之志?

,是不足取的。

人生本应HAPPY,何必苦苦STUDY,找个漂亮LADY,生个胖胖BABY;远大理想:

农妇、山泉、有点田

3.?

分离论?

?

理想是明天,现实是今天。

今天该玩就玩,何必想那么远?

?

把理想与现实截然分开,是消磨生命的惰性反映。

?

流行语:

?

共产主义理想是远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空的,科学技术是硬的,黄金钞票是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聪明人,不想远的,丢掉空的,掌握硬的,大捞实的。

?

4.?

空想论?

?

理想理想,不由你想?

、?

理想理想,一场空想?

,一些青年实现理想的主客观条件没有充分考虑,没有把理想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

?

共产主义是美好,可惜太遥远了,不过是渺茫的幻想?

3、理想的分类

理想根源于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时多方面的,因此,人生理想也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层次。

一般说来,从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个层次。

其中,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系列中的最高层次,规定并制约着其他层次的理想的内容。

(1)社会政治理想

对未来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计,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社会理想的内容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变化。

在西方: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认为国家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是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财产公有的“理想国”。

“空想社会主义奠基者”的托马斯?

莫尔,目睹16世纪英国人民在封建压榨下的困苦生活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愤然写就《乌托邦》一书,虚构了一个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的理想社会。

19世纪初,针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经济危机和人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现实,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无情批判,幻想建立一个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按效定能、依能取酬、普及教育的理想社会。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完全暴露,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确立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使劳动群众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第一次建立真正科学的根基之上。

在中国,几千年来人们也在为实现理想社会孜孜以求。

“大同”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追求的社会理想的总特征。

在《礼记》中,孔子描述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既是孔子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局面,对尧舜禹三代的称颂,更是广大劳动人民对无阶级、无剥削、财产公有、平等互助、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的企盼。

以后历次的农民起义,都把大同思想作为一面旗帜,反抗剥削、反抗压迫、争取光明和进步。

清末太平天国制定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纲领,无不渗透着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它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适合或暗合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于是很快为国人所接受。

中国共产党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确定为最高理想,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到现阶段形成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是沿着马克思指引的共产主义方向,指导当代中国人民历史前行的社会理想。

(2)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人们道德追求的最高标准和境界。

道德不只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规则,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就是树立做人的准则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既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又是生活幸福的根本。

把自己锻炼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这就涉及道德理想的问题了。

正如有学者指出,人生两件事:

学做人,学做事。

两者密不可分,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从道德的意义上说,做人大致有这样几个层次:

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个清白人,不损人,不做坏事,不当坏人;

其次是做个合格的公民,争取地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

(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一章教案12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再次是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对国家有所贡献;

最高的要求是做个先锋战士,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开拓进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做人的这几个不同层次,其实就是道德理想的不同要求。

道德理想是个历史的范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比如在中国,孔子的道德理想是“君子”,即重视“礼”强调“仁”,仪容庄重,慎言敏行,好学崇德,而君子中的佼佼者则为“圣人”。

孟子把“大丈夫”作为理想人格,他认为这种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引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后代又不断有人把孔、孟尊为“圣人”、“万世师表”,奉为最崇高的道德理想的化身。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培育了大批道德高尚的模范人物,凝聚了崭新的道德理想。

正如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他说: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把自己塑造成有德之人。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大胆革新、乐于奉献到呢个,正是今天我们倡导的理想人格。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2011年9月20日晚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

他强调,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1名)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0名)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0名)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2名)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1名)

济南市推荐的刘延宝、冯思广荣获?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荣誉称号。

?

刘延宝,男,1949年12月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农民,济南市道德模

范提名奖获得者,2011年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为了?

俺能行?

的诺言,刘延宝祖孙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传,63载诚心守护烈士墓园,谱写了一曲忠义守信的赞歌。

1948年济南战役,当时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5位解放军战士的遗体被抬到神武村,刘延宝的爷爷刘修芝与部队官兵一起掩埋了5位烈士。

事后,部队有关领导对刘延宝的爷爷说:

?

这几名好战士牺牲在草山岭的一次战斗中,只知道一个人的籍贯在浙江省仙居县,你能照看着他们吗?

?

诚朴的刘修芝只说了三个字:

?

俺能行!

?

承诺的事,再难也要办到。

刘家节衣缩食,花钱请人制作了5块墓碑,刻上介绍烈士事迹的碑文,立在墓前,并栽上了松柏,以昭示后人铭记烈士的事迹。

1976年6月,守护墓地28年的刘修芝老人去世前,把儿孙们叫到床前,再三嘱咐?

要世世代代守好烈士墓?

1982年,烈士墓所在的田地被分给别人。

为此,刘延宝的父亲三番五次找到村干部,经过协商后,用一块好地换回了烈士墓地。

此后,刘延宝和父亲在墓地四周种上树木,把墓园整理得更加齐整、肃穆。

刘延宝在父亲患病后毅然接过接力棒,担起了第三代义务护墓的重任。

每逢春节、清明节等节日,他都同两个弟弟一起,搀扶着老父亲到烈士墓前祭奠、培土。

1995年,他见原来的墓碑已十分破旧,就定做了一座高1.5米的新墓碑。

看到墓地荒凉、无遮无掩,他动员全家在墓地周围垒起围墙,把烈士墓保护得更加完好。

1999年,村里修公路时,又发现两位烈士的遗骨。

刘延宝听说后,主动提出申请,将两位烈士

的遗骨安葬在墓园里。

目前,共有7位烈士长眠在此。

几年前,刘延宝患病后行动不便,儿子刘增龙主动承担了祭奠先烈、整理墓园的责任,继续践行着祖辈当年的承诺。

?

冯思广(1982.1-2010.05.06),男,1982年1月生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肖家庄乡冯营

村,2001年9月考入山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2005年6月招飞入伍,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飞行学院,2009年荣立三等功,是一名新一代优秀飞行员。

2010年5月6日晚,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驾机在连续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骤然停车,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把个人生死臵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英勇牺牲。

?

他用28岁的宝贵生命,书写了一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时代颂歌!

?

冯思广所在济空航空兵某师师长詹仁明介绍。

(3)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设计和追求,是人生理想中最具体最实在的一部分。

职业理想有三个构成要素:

承担社会义务、发挥才能和维持生活。

它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人们希望自己能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第二是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第二个方面其实就是事业理想,它是职业理想的核心内容。

目前社会现实是:

职业日益分化、就业岗位多样化、人员流动大,总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因此在这样一个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不在于一生中选取某一种最理想的工作,而在于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把它当作一种理想来追求。

当然,职业理想的确立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树立职业理想,首先要对自己的素质、性格、特长、能力、潜力等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是自己顺利地、尽快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案例】

案例:

中日儿童职业理想比较

有人发现,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在职业理想方面有巨大差异。

中国孩子的职业理想都很大,不是科学家、音乐家,就是外交官、总经理,而一海之隔的日本孩子志向则似乎小得多,无非是司机、护士、售货员、加油站的加油员等等。

思考:

这能否说明日本人没有职业理想呢?

案例评析:

我在确立职业理想之时应该脚踏实地,以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是好高骛远。

许多中国人到日本后发现,日本人一般很少豪言壮语,但都能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工作。

他们对工作执著和认真、精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