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54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docx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总复习同步导练

 

  

叶老师中学课堂

1月15日

一、综合性学习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 )

初中语文学霸提分笔记,初中提分必备

¥30 淘宝 购买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 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 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

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

 如: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

“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参考答案】

(1)C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B项两句中,“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

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

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

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1.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

2.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

示例:

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二)汉字书写。

3.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碧水 剔透 晶莹 清澈

【参考答案】

(一)1.示例:

小明,请把你的半瓶水带走好吗?

这水还可以用,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

2.示例:

以“请带走你的半瓶水”为主题制作黑板报或手抄报;以“节约半瓶水,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征集“请你带走半瓶水”活动宣传标语;召幵“我的半瓶水”主题班会。

(二)3.(评分标准:

楷书:

准确、规范)

三、语文综合运用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仅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

茫茫暗夜……”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

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识国学

按要求填写书名。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 》《 》等。

(2)赞国学

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

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

(3)荐国学

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参考答案】

(1)《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礼》《易》《春秋》《唐诗》等。

(2)爱国学完善自我 品美文润泽心灵(对仗不工整酌情扣分)

(3)小杨你好!

中考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

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你说对吧。

(有称呼,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文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活动一:

 。

活动二:

 。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

(要求: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示例:

活动一:

经典诵读(好书伴我行) 活动二:

书目推荐(读书交流会,小百家讲堂等)

(2)示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

培根曾说:

“读书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要想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来读书吧!

下面我们开启今天的“悠悠书香伴我行”之旅。

五、综合探究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一颗钉子惹的祸

国王查理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国王派一个马夫去给自己最喜欢的战马打铁掌,他要骑着这匹马打头阵。

打铁掌的铁匠钉到最后,发现少了一颗钉子。

正准备去找,马夫不耐烦的说:

“算啦,等不及了,就少用一颗吧。

”铁匠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让一只马掌少钉了一颗钉子。

两军交锋了,国王冲在最前面。

战争进行到最关键处,国王战马的那少钉了一颗钉子的马掌突然掉了,战马受惊,国王被掀在地上,士兵见国王落马,军心大乱,国王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

事后,国王痛心的说:

“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一匹马!

也许国王永远不知道,导致他失败的并不是一匹马,而仅仅是一颗钉子!

【参考答案】

细节决定成败;越是紧要时刻,越要严谨认真;对人对事负责是做人根本。

2.综合运用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

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

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讲东行】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手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3)【偶像介绍】

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

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

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

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

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活动三:

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3)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六、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活动一:

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

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

示例:

网名:

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

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薪的天地。

表现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网名:

由来和含义:

②活动二: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结合本段材料,清将下面个性签名补充完整。

个性签名:

拥有青春五彩梦,

【参考答案】

①示例一:

网名:

小桥流水

由来和含义:

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

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生机勃勃,蕴含了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

示例二:

网名:

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

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出自其它文学作品或典故等,亦可。

②示例一:

莫让年华付水流 示例二:

谱写青春无悔歌

19:

51:

03

我心永恒 2019-3-14 19:

51:

03

解缙出口对道:

“一马陷足污泥中,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其人当众出丑,羞愧而去。

3.夜贴对联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

临除夕,不得不又写了一副。

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

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

这样,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

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

“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考点:

对联的识记、辨别和填写。

重难点:

对联的拟写。

易错点:

词句使用不恰当、对仗不工整、意思不合等。

题模一:

选择题

例1.1.1 

(1)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

小明的妈妈和小华的妈妈分别想开一间裁缝店和书店,你能帮她们从下列行业联中分别挑选出一副对联供开业时使用吗?

①酌来竹叶凝杯绿,饮罢桃花上脸红。

 ②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

③石池春暖人宜浴,水阁冬温客更多。

 ④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⑤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⑥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

裁缝店:

_________ 书店:

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用线条将下列民俗节日的相关内容连结起来。

春节 赏月

清明 赛龙舟

端午 舞狮

中秋 踏青。

【答案】 

(1)裁缝店②;书店⑤;

(2)春节﹣﹣舞狮

清明﹣﹣踏青

端午﹣﹣赛龙舟

中秋﹣﹣赏月

【解析】 

(1)①适合酒肆;②适合裁缝店;③适合洗浴中心;④适合理发店;⑤适合书店;⑥适合茶庄.

(2)根据平时的经验连接即可.

例1.1.2 3.2016央视猴年春晚开场,主持人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五副春联,其中一副的上联是“蓝天日丽,九州千里秀”,与之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 )(2分)

A. 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 B.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

B. 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 D.大地春回,草原锦绣天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对联题目,注意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结构、平仄关系,还要注意与上联的内容相对。

题模二:

填空题

例1.2.1 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

居陋室陷淤泥如莲清净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处深山立幽谷似兰芬芳

【解析】 观察上联“如莲清净”可知需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表达的是在不好的环境中能洁身自好.

我心永恒 2019-3-14 19:

51:

04

2019中考语文对联专题讲练

 

  

叶老师中学课堂

1月2日

一、要点梳理

(一)对联的概念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初中语文学霸提分笔记,初中提分必备

¥30 淘宝 购买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

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

1.按用途

(1)通用联:

如春联。

(2)专用联:

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3.按修辞技巧

(1)对偶联:

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

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

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4.按联语来源

(1)集句联:

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

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

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

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二、方法点拨

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它能很好地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

解答对联题,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考生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此,考生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技巧。

这里谈一种对对子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拆合法。

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

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

考生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展、破、树、立、起、乘、积”等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两辈、五暑、亿回”等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怪癖、陋风”等等。

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

同理,“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

“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人民——生活——美”“社稷——日月——新”“乾坤——日月——新”“黎民——心情——爽”“大地——气象——新”“百姓——喜事——多”等等。

以上“拆合法”是考生做对联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考生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

考生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1.多读多记名言警句

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句子的练习吗?

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

2.多关注一些对句名家高手的佳联、妙对

像王勃、苏轼、解缙、纪晓岚、郑板桥、郭沫若等的佳联妙对。

如:

王勃的千古绝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3.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4.平时,可采用口头比赛或书法才艺展示等形式进行对联的训练

对近年来对联题的命题内容进行研究,不难发现逐渐形成了三个明显的材料内容指向,即深挖课文内容、直取经典阅读、巧用人文资源。

现各举一例:

例1:

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例2:

《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

A.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岗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例3:

请你为长沙的名胜古迹选择合适的对联,将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提示]:

麓山寺,位于岳麓山,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寺院,至今已有1700多年。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号称千年学府。

天心阁,位于城南,今天心公园内,是旧长沙的制高点,可俯瞰全城。

杜甫江阁,位于湘江边,为纪念杜甫晚年漂泊湘江而建。

A.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省 B.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最关心

C.江流楚韵阁驻唐风 D.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

①岳麓书院②天心阁③麓山寺④杜甫江阁

答:

1.世外桃源;2.D;3.①A②B③D④C。

鉴于此,我们除了解熟悉对联有关常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和深挖教材课文内容外,还要强化名著的阅读(回目、关键人物、重要情节等)、提高鉴赏能力(内容、情感、哲理、语言),还要积极关注与当地有关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以此拓展自己的视野。

三、拓展延伸

(一)经典对联

1.上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代徐渭所作。

上联指年少时好(hǎo)读书却不爱好(hào)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2.上联:

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下联:

八音齐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3.上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

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

4.上联:

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

尔人你,伪为人,裘求衣,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5.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6.上联:

蚕为天下虫

下联:

鸿是江边鸟

此联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人江淹所对。

7.上联: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下联: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8.上联:

一盏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下联:

五言绝诗 施施施施主之才

9.上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下联: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10.上联:

因荷(何)而得藕(偶)

下联:

有杏(幸)不须梅(媒)

(二)对联故事

1.拆字联:

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清朝有个小学童叫史致俨(yǎn),他九岁那年去县里参加考试?

考官叫他试试对对子,出的上联是:

闲看门中月;

“闲”,是“闲”的繁体字。

是说,坐在院里,悠闲地从院门里看着那亮晶晶的月亮。

这还是个拆字联,“闲”字可以拆成“门”和“月”,“月”正好在“门”里。

上联从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不错。

史致俨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

思耕心上田。

2.大才子巧对

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才思敏捷,他的对联新巧别致,如: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一同僚嫉妒解缙,蓄意当众讥讽,出了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出口对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