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669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20.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docx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

第十二章羧酸(P32-33)

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1)3-甲基丁酸

(2)

3-

对氯苯基丁酸

(3)间苯二甲酸

(4)

9

,12-十八碳二烯酸

(5)4-甲基己酸CH3CH2CH(CH3)CH2CH2COOH

(6)2-羟基丁二酸HOOCCH(OH)CH2COOH

 

(7)2-氯-4-甲基苯甲酸

 

(8)3,3,5-三甲基辛酸

2.试以反应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4.指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第四版保留)

(1)C6H5CH2Cl

干醚

C6H5CH2MgCl

(1)CO

2

Mg

(2)H2O

C6H5CH2COOH

SOCl2

C6H5CH2COCl

 

4.完成下列转变:

 

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

 

6、解:

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按lewis酸碱理论:

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

(1)按酸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①酸性:

水>乙炔>氨;

②酸性:

乙酸>环戊二烯>乙醇>乙炔

(2)按碱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离子:

①碱性:

CH3>

HCC>CH3O

②碱性:

(CH3)3CO

>(CH3)2CHO>CH3O

9.解:

化合物A有一个不饱和度,而其氧化产物B含有两个不饱和度。

产物

DC5H10有一个不饱和度。

从题意可知:

D的结构式可能为环戊烷;C的结构为

环戊酮;B的结构为己二酸;A的结构式为环己醇。

10.解:

 

(1)由题意:

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n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

故二元酸为

CH3CH(CH2COOH)COOH

11.由题意:

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

D的IR谱图:

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键的伸缩振动。

1680为共扼羧酸的>

C=O的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再由化学性质知D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121±1,故D的分

 

子量为122,因此,

又由题意:

E为氨基酸,分子量为

75,

所以E的结构为H22

COOH

NCH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P77-78)

 

1.说明下列名词:

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酯:

是羧酸分子和醇分子间脱水形成的产物。

油脂:

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醇酯。

皂化值:

是指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KOH的质量(以mg为单位)。

干性油:

是指那些在空气中放置后能逐渐变成有韧性的固态薄膜的油。

碘值:

是指100克油脂完全加成时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以克为单位)。

非离子型洗涤剂:

此处实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即在水溶液中不离解出正负离子的表面活性剂(此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主要的洗涤去污作用)。

2.试用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由氯丙烷合成丁酰胺;

 

(2)由丁酰胺合成丙胺

 

(3)由邻氯苯酚、光气、甲胺合成农药“害扑威”

 

或先醇解后氨解也可。

3.用简单的反应来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解:

前一化合物与水几乎不反应,而后一化合物因水解而冒烟。

(2)丙酸乙酯与丙酰胺

解:

分别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并加热,有氨气放出(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者为丙酰胺,否则为丙酸乙酯。

(3)CH3COOC2H5和CH3CH2COCl

解:

前一化合物与水不反应,而后一化合物因水解而冒烟。

(4)CH3COONH4和CH3CONH2

解:

在常温下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有氨气放出(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者为乙酸铵,否则为乙酰胺。

注:

此试验不需加热,否则乙酰胺因水解也有氨气放出。

(5)(CH3CO)2O和CH3COOC2H5

解:

用适量热水试之,乙酸酐因水解而溶解于水,乙酸乙酯因难以水解而不溶于水。

或用碱性水溶液彻底水解,再将水解液进行碘仿反应,呈阳性者为乙酸乙酯,呈

 

阴性者为乙酸酐。

 

4.由合成

 

解:

 

5.由丙酮合成(CH3)3CCOOH

解:

种用酮的双分子还原,片呐醇重排反应和碘仿反应进行合成。

 

6.由五个碳原子以下的化合物合成:

解:

顺式烯烃,最常用的合成方法是炔烃的顺式还原,用Lindlar催化剂最好。

 

7.由ω-十一烯酸(CH2=CH(CH2)8COOH)合成H5C2OOC(CH2)13COOC2H5。

解:

目标产物比原料增加了碳原子,为此必须选用合适的增长碳链方向。

 

8、由己二酸合成

 

解:

从6个碳缩成为5个碳,正好是一个α位碳进攻酯基碳的结果,宜用酯缩合反应。

目标分子中的乙基酮的α位,可以用卤代烃引入。

 

9.由丙二酸二乙酯合成

解:

分析乙酸单元后可见,目标产物只需在丙二酸分子中引入亚乙基即可。

合成

路线如下

 

10.由合成

解:

 

 

11.由合成

解:

硝酸具有氧化性,易将酚类氧化,需先进行“保护”。

 

12、由合成

 

解:

目标产物是在原甲基的邻位再导入烃基,显然要用上苯环上的烷基化反应或

酰基化反应,即以Freidel-Crafts反应为主。

 

13.由合成

 

解:

 

14.由苯合成

解:

 

15.某化合物A的熔点为85°C,MS分子离子峰在480m/e,A不含卤素、氮和硫。

A的IR在1600cm-1以上只有3000~2900cm-1和1735cm-1有吸收峰。

A用NaOH

水溶液进行皂化,得到一个不溶于水的化合物B,B可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

出来。

萃取后水相用酸酸化得到一个白色固体C,它不溶于水,m.p.62~63°C,

B和C的NMR证明它们都是直链化合物。

B用铬酸氧化得到一个中和当量为242

的羧酸,求A和B的结构。

解:

(1)MS分子离子峰在480m/e,说明化合物分子量为480;

(2)题目已知醇为直链醇,酸为直链酸;

(3)A能皂化,说明A为羧酸酯;

(4)B氧化后所得羧酸的分子量为242,则其式量符号下式关系:

CnH2n+1COOH=242,解得:

n=14

所以B为:

CH3

2

14

,式量为

(CH)

OH

228

(5)C的分子量为480-227+17=270

,则C的式量应符合:

CnH2n+1COOH=270,解得:

n=16

所以C为:

CH3(CH2)15COOH。

综合起来,化合物A的结构为:

CH3(CH2)15COO(CH2)14CH3

1735处为C=O伸缩振动吸收,3000~2900处为饱各C—H键伸缩振动吸收。

 

(注:

此题有误,中和当量为242的羧酸改为中和当量为256)

 

AC15H31COOC16H33B的结构为C16H33OH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P125-129)

 

1.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写出结构式:

(1)对硝基氯化苄

(2)1,4,6-三硝基萘(3)苦味酸

 

(4)(6)3-氨基戊烷(7)2-氨基丙烷或异丙胺

 

(8)二甲基乙基胺或N,N-二甲基乙胺(9)N-乙基苯胺

 

(10)顺-4-甲基环己胺(11)N-甲基间甲苯胺

 

(12)2,4-二羟基偶氮对硝基苯或对硝基偶氮-2,4-二羟基苯

 

(13)3-氰基-5-硝基氯化重氮苯

 

2.按其碱性的强弱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吸电子基使碱性降低,供电子基使碱性增强,所以有:

 

(2)吸电子基使碱性降低,供电子基使碱性增强,所以有:

 

2.比较正丙醇、正丙胺、甲乙胺、三甲胺和正丁烷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解:

五种化合物中,按形成氢键的可能、能力可推知其沸点从高到低的次序是:

正丙醇>正丙胺>甲乙胺>三甲胺>正丁烷

97.447.836.52.5-0.5

4.如何完成下列转变:

 

(1)

 

(2)

 

(3)

 

(4)

5.完成下列反应,并指出最后产物的构型是(R)或(S):

解:

反应的前两步都不涉及到手性碳,反应的第三步为Hofmann重排,转移基

团在分子内转移,其构型保持不变。

由于分子组成而变了,旋光性可能改变,也

可能不变,此处测定结果为左旋。

 

6.完成下列反应:

 

(1)

该题如果改换一下甲基的位置,则情况不同,如下:

 

(2)

 

(3)

 

(4)

 

 

(5)利用Hofmann重排反应(降级反应)来完成缩碳:

 

(6)利用卤代烃的氰解来增加一个碳原子:

 

(7)

 

(8)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先加成后消去:

 

(9)不对称酮形成烯胺后,再进行烃基化时,烃基化主要发生在取代基较少的α位。

与普通碱催化反应正好相反。

 

(10)含β-H的氧化叔胺在加热时发生顺式消除反应(协同反应)生成烯烃和

R2NOH:

7.指出下列重排反应的产物:

(1)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

 

(2)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

 

(3)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

片呐醇重排反应:

 

(4)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

片呐醇重排反应:

 

(5)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

片呐醇重排反应:

 

(6)Wolff重排:

 

(7)Beckmann重排:

 

(8)Baeyer-Villiger重排:

 

8.解释下述实验现象:

(1)对溴甲苯与NaOH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几乎等量的对和间甲苯酚。

(2)2,4-二硝基氯苯可以由氯苯硝化得到,但如果反应产物用NaHCO3水溶液洗

涤除酸,则得不到产品。

解:

(1)溴苯一般不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该反应是经过苯炔中间体历程进行的,表示如下:

 

解:

(2)氯苯可以直接硝化生成2,4-二硝基氯苯,但2,4-二硝基氯苯因两个硝基的吸电子作用,使其很易水解,生成2,4-二硝基苯酚,所以得不到2,4-二硝

 

基氯苯的产物。

 

9.请判断下述霍夫曼重排反应能否实现,为什么?

(原第四版)

 

解:

该反应不能实现,因为仲胺分子中N原子上没有两个可被消去的基团,无法形成氮烯中间体.

9.完成下列反应的反应历程。

 

(3)

 

解:

 

本题为Hofmann重排类型的题目。

只是反应体系发生了变化,NaOH水溶液改

变了CH3ONa的甲醇溶液,所以最后形成的是较稳定的氨基甲酸甲酯,,而不

是易分解的氨基甲酸。

10.从指定原料合成:

(1)从环戊酮和HCN制备环己酮;

(2)从1,3-丁二烯合成尼龙-66的两个单体-己二酸和己二胺;

(3)由乙醇、甲苯及其他无机试剂合成普鲁卡因

 

(4)由简单的开链化合物合成

 

(1)解:

 

(2)解:

 

(3)解:

 

(4)解:

 

11.选择适当的原料经偶联反应合成:

 

(1)2,2′-二甲基-4-硝基-4′-氨基偶氮苯(第四版)

 

第五版:

2,2′-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

 

(2)

 

解:

 

12.从甲苯或苯开始合成下列化合物:

(1)间氨基苯乙酮

 

(2)邻硝基苯胺

 

(3)间硝基苯甲酸

 

(4)1,2,3-三溴苯

 

(5)

 

(6)

 

13.试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1)PhNH2、PhNHCH3和PhN(CH3)2的混合物:

 

(2)

 

14.利用简便的化学试剂鉴别丙胺、甲基乙基胺和三甲胺

试剂

丙胺

甲基乙基胺

三甲胺

(1)对甲基苯环磺

生成白色固体

生成白色固体

不反应

酰氯

(2)NaOH溶液

白色固体溶解

固体不溶解

 

15.某化合物C8H9NO2(A)在NaOH中被Zn粉还原产生B,在强酸性下B重排生成芳香胺C,C用HNO2处理,再与H3PO2反应生成3,3-二乙基联苯(D)。

试写出A、B、C和D的结构式。

解:

 

16.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7N,其核磁共振谱无双重峰,它与2mol碘甲烷

反应,然后与Ag2O(湿)作用,接着加热,则生成一个中间体B,其分子式

为C10H21N。

B进一步甲基化后与湿的Ag2O作用,转变为氢氧化物,加热则生成三甲胺、1,5-辛二烯和1,4-辛二烯混合物。

写出A和B的结构式。

解:

能与两摩尔碘甲烷反应,说明为一个仲胺。

根据产物烯的位置可推知:

 

NMR无双重峰,说明其旁没有单个H。

这句话排除了如下结构式的可能:

 

16.化合物A分子式为C15H17N,用苯磺酰氯和KOH溶液处它没有作用,酸化该化合物得到一清晰的溶液,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谱如下图所示,试推导出化合物A的结构式。

 

解:

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7N,不饱和度为8,分子中可能含2个苯环。

结合NMR谱图可得:

 

18.请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芳香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第十五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P163-165)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硫酸二乙酯

(2)甲磺酰氯

 

(3)对硝基苯磺酸甲酯(4)磷酸三苯酯

 

(5)对氨基苯磺酰胺(6)2,2’-二氯代乙硫醚

 

(7)二苯砜(8)环丁砜

 

(9)苯基亚膦酸乙酯(10)苯基亚膦酰氯

 

(11)9-BBN(9-硼双环(3,3,1)-壬烷)

 

9-BBN

2.命名下列化物:

 

2-羟基乙硫醇巯基乙酸

 

对磺酸基苯甲酸对甲苯磺酸甲酯

 

羟甲基乙基硫醚或乙硫基甲醇碘化二甲基环己基锍

 

氯化四羟甲基鏻N-甲基-对甲苯磺酰胺

 

苯基膦酸二乙酯或

 

O,O-二乙基苯膦酸酯

 

甲基乙基亚膦酰氯

 

(11)(C6H5)3SiOH

(12)(CH3)3O-Si(CH3)3

 

三苯基硅醇

三甲基叔丁氧基硅烷

 

3.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

 

(1)

 

(2)

 

(3)

 

(4)

解:

(1)乙硫醇能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而二甲硫醚不溶。

(2)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有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为乙磺酸,无则为甲磺

 

酸甲酯。

(3)硫醇可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而醇不溶。

(4)前者不易水解,后者更易水解,后者不潮湿的空气中会水解冒烟。

4.试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解:

(1)

(2)

 

(3)(4)(5)

5.完成下列转化:

 

(1)

 

(2)

 

(3)

 

(4)

 

(5)

 

(6)

 

(7)

 

(8)

 

6.使用有机硫试剂或有机磷试剂,以及其他有关试剂,完成下列合成:

 

(1)

 

(2)

 

(3)

解:

(1)

 

(2)

 

(3)

 

第十七章周环反应

1.推测下列合物电环化时产物的结构:

 

2.推测下列环加成反应的产物的结构:

 

3.马来酸酐和环庚三烯反应,给出的产物如下。

试说明这个产物的合理性。

 

环庚三烯的π电子是4n+2体系,加热是进行对旋电环化,然后再与马来酸酐进行(4+2)环加成反应,由于环状二烯的LUMO相互作用,可产生对称性允许的次级效应,有利于形成内型过渡态,最后生成内型产物。

4.指出下列反应过程所需条件:

 

5.试说明下列反应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过程:

 

该反应是反应经过两次碳的(1,5)同面迁移,且C*构型保持。

 

6.自选材料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下列化合物。

 

7.自选材料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下列化合物。

 

8.下面的反应按光化学进行时,反应产物可得到哪一种(I或II)?

 

解:

(1)反应物π电子数属4n体系,光照下对旋是允许的,产物是I。

(2)反应物中起电环化反应的π电子数属4n+2体系,光照下顺旋是允许的。

产物是II。

9.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条件,下列反应能得到给出的结果。

 

10.通过什么办法反-9,10-二氢萘转化为顺-9,10-二氢萘?

 

11.确定下列反应在加热反应时所涉及的电子数。

 

6个π电子电环化反应

 

4个π电子电环化反应

 

[4+2]环加成反应

 

[4+2]环加成反应

 

12.解释下列现象:

(1)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时,2-叔丁基-1,3-丁二烯反应速率比1,3-丁二烯快。

(2)在-78℃时,下面反应(b)的反应速率比(a)快1022倍。

 

(3)

 

解:

(1)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双烯体是用其HOMO轨道提供电子的,属亲核部分,双烯体上有供电子叔丁基的存在时,使反应速率加快;

(2)(a)2+2环加成反应的逆反应,(b)4+2环加成反应的逆反应,温度有利于4+2反应,光照有利于2+2环加成反应。

 

(3)化合物是一个π-π共轭体系,本身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不是芳香

环,而甲苯是一个芳香环,,从非芳香环重排成芳香环因芳香体系的形成将放出大量的热量。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P232)

 

1.命名下列化合物:

 

2.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

试解释之。

解:

五元杂环的芳香性比较是:

苯>噻吩>吡咯>呋喃。

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呋喃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3.5)较大,π电

子共轭减弱,而显现出共轭二烯的性质,易发生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和吡

咯中由于硫和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分别为2.5和3),芳香性较强,是闭

合共轭体系,难显现共轭二烯的性质,不能发生双烯合成反应。

3.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试解释之。

解: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环状结构,是闭合共轭体系,同时在杂原子的P轨道上有一对电子参加共轭,属富电子芳环,使整个环的π电子密度比苯大,因此,它们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4.吡咯可发生一系列与苯酚相似的反应,例如可与重氮盐偶合,试写出反应式。

 

5、比较吡咯与吡啶两种杂环。

从酸碱性、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取代反应

及受酸聚合性等角度加以讨论。

解:

吡咯与吡啶性质有所不同,与环上电荷密度差异有关。

它们与苯的相对密度

比较如下:

 

6、写出斯克劳普合成喹啉的反应。

如要合成6-甲氧基喹啉,需用哪些原料?

4-甲氧基苯胺、甘油、浓硫酸、硝基苯

 

7、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8、解决下列问题:

(1)区别吡啶和喹啉;

(2)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噻吩;

(3)除去混在甲苯中的少量吡啶;(4)除去混在吡啶中的六氢吡啶。

 

解:

(1)吡啶溶于水,喹啉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这是由于多了一个疏水性苯基

的结果。

(2)噻吩溶于浓H2SO4,苯不溶。

用分液漏斗振荡后分液。

(3)吡啶溶于水,甲苯不溶。

(4)苯磺酰氯与六氢吡啶生成酰胺,蒸出吡啶。

或根据六氢吡啶的碱性比

吡啶的碱性强得多,将混合物先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的酸,将六氢吡啶和酸生成的盐沉淀出来。

9、合成下列化合物:

 

解:

(1)

 

(2)

 

10.杂环化合物C5H4O2经氧化后生成羧酸C5H4O3,把此羧酸的钠盐与碱石灰作

用,转变为C4H4O,后者与钠不起反应,也不具有醛和酮的性质,原来的C5H4O2是什么?

 

11.写出下列Friedl?

nder反应机理。

 

Friedl?

nder合成(Friedl?

ndersynthesis),又称Friedl?

nder喹啉合成邻氨基苯甲醛或酮和任何含有-CH2CO-原子团的脂肪族醛或酮缩合生成喹啉衍生物。

反应以德国化学家PaulFriedl?

nder(1857-1923)的名字命名。

 

反应可用三氟乙酸、对甲苯磺酸、碘或其他路易斯酸催化。

 

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有两种可行的机理。

一是邻氨基苯甲醛或酮

(1)与羰基化合物

(2)发生

羟醛加成生成(3)(速控步),然后消除水生成不饱和羰基化合物(4)并再次失

水亚胺化,得喹啉(7)。

另一种是

(1)先与

(2)缩合成亚胺,然后再发生分子

内羟醛并失水,生成(7)。

 

注:

R1:

-H,R2:

-CH3R3:

-COOC2H5

 

12.用浓硫酸将喹啉在220~230°C时磺化,得喹啉磺酸(A),把(A)与碱共熔,得喹啉的羟基衍生物(B)。

(B)与应用斯克劳普法从邻氨基苯酚制得的喹啉衍生物完全相同,(A)和(B)是什么?

磺化时苯环活泼还是吡啶环活泼?

解:

磺化时苯环比吡啶环更活泼。

A、B的结构如下:

 

13.α、β-吡啶二甲酸脱羧生成β-吡啶甲酸(烟酸),

 

为什么脱羧在α-位?

 

解:

脱羧是以偶离子的形式进行的,可表示如下:

 

脱羧时涉及到碳-碳键的异裂,吡啶环持有负电荷。

碳-碳键断裂时(联想一下该决定速率步骤的过渡态),负电荷处在α-位能被电负性大的氮所分散,负电荷处在β-位则不能被有效的分散。

因此,脱羧发生在α-位。

14.毒品有哪几类,它的危害是什么?

解:

(一)种类

1.兴奋剂如:

肾上腺素、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