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5672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docx

工程测量含沉降观测监理实施细则

新建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工程监理二标工程监理总站

DK59+400~DK187+700

 

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华铁咨询与广东至艺联合体

广珠铁路二监理标工程监理总站

2010年9月

目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测量监量工作范围……………………………………

1.4测量监理工作内容……………………………………

2分则……………………………………………………….

2.1施工测量监理工作……………………………………

3施工过程中测量监理工作……………………………….

3.1路基工程……………………………………………….

3.2一般桥涵工程…………………………………………

3.3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工程…………………………

3.4隧道工程………………………………………………

4竣工预验收测量监理工作………………………………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广珠铁路工程(监理范围内)质量控制目标顺利实现,指导测量监理人员能正确、有序地搞好测量监理工作,制定本细则。

1.2编制依据

《监理委托合同》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广珠铁路公司有关文件;铁路施工系列《规范》、铁路工程验收系列《标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建设技术法规。

1.3测量监量工作范围:

DK59+400~DK187+700。

全长:

128.13km。

1.4测量监理工作内容:

对路基、桥涵和隧道等工程的平面位置及高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对施工前、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所有测量工作进行全过程监控;对承包单位的施工造价人才网测量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2分则

2.1施工前测量监理工作

(1)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及《验收标准》要求。

(2)审查施工单位的测量资质、测量人员技术资格和测量技术人员数量,并建立台帐,归档管理。

确保施工测量的技术人员能满足施工建设需要。

(3)审查施工单位测量仪器的数量和鉴定情况,并建立台帐,归档管理。

确保测量仪器能满足施工需要。

(4)开工前,应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立足于自身的质保措施。

如建立测量多级复核制度(2~3级复核),从施工放样到成果计算,都应保证有第二人复核。

(5)开工前,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递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测量方案,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报总监审批。

(6)应认真审查、复核施工单位《开工报告》中的施工放样数据及施工放样方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7)参加现场交接桩工作,填写“交接桩记录”。

(8)督促承施工单位对所接桩进行全面复测并递交复测报告,测量监理应对其复测工作环保人才网进行旁站。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其复测报告中复测方案的可行性;复测成果的精度可靠性。

审核签署意见,报总监审批、备案。

当施工复测与设计不符值超过规定范围(见表1)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平行检测,当确认所交桩点超限时,以复测成果为准,并重新计算曲线要素,里程关系。

表1施工复测与设计不符值规定范围

项目

水平角

距离

转点点位横向差

(mm)

曲线

横向

闭合差

(cm)

水准点高程闭合差(mm)

中桩

高程

(cm)

不符值

规定范围

±30″

钢卷尺

光电测距

每100m

当S大>400m

1/2000

1/3000

±5

±20

±10

±30K

±10 

(9)指令施工单位做好主要桩橛保护加固工作,当施工确需毁坏时,要求其按等精度恢复并做好护桩。

(10)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协调好相邻标段联系测量工作,确保线路的中线和高程衔接顺畅。

3施工过程中测量监理工作

3.1路基工程

(1)督促施工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检测控制桩橛的位置和高程。

(2)深路堑开挖前,监理应对施工单位商施工放样的边桩、中桩等控制桩按一定的频率进行抽检,每开挖10~15米应抽检一次。

高填方路基填筑前,监理应对施工单位商施工放样的边桩、中桩、水准控制点按一定的频率监理工程师论坛抽检,每填筑10~15层抽检一次。

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

表2路基工程施工放样各项精度要求

序号

项目

要求

中线

控制

控制点点间距离(m)

直线地段

100~200

曲线地段

50

往返丈量距离较差的限差

1/5000

测角检查方向,每个控制点置镜观测两测回,其角度平均值与理论值的限差(″)

±10

水准

控点

水准控点间距离(m)

100

与水准点的高程闭合差的限差(mm)

±20K

3.2一般桥涵工程

3.2.1桥涵施工线路复测

(1)在施工测量放样前,要求施工单位对桥涵施工线路进行认真复测。

(2)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其复测工作进行旁站,应对一般特大桥、大桥的施工线路进行平行检测。

(3)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桥涵线路复测报告,签署意见,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备案。

(4)复测主要技术要求:

当桥梁位于直线时,宜在所有定测转点上设置仪器测量右角;当桥梁位于曲线时,应对整个曲线进行复测。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及观测值限差见表3。

表3施工复测水平角观测回数及观测值限差(″)

仪器型号

测回数

两半测回间较差

各测回间互差

DJ2

2

15

10

DJ6

4

30

20

1直线上,根据转点间复测距离和复测右角计算出转点相对于桥轴线的横距,并调整转点位置至线路上;

2曲线上,当复测转向角与设计转向角不符时,应采用复测转向角重新计算曲线要素。

当不符值较大且转向角又较小时,宜使线路恢复到原设计转向角,以免桥位移动过大。

3.2.2桥轴线测定

(1)审核施工单位提交桥轴线测定方案,签署意见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备案。

(2)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桥轴线测定进行平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改正。

(3)主要技术要求

1当桥轴线长度可用光电测距仪测距或钢卷尺直接丈量(一般适用中、小桥、无水区)时,其桥轴相对中误差按(①式)做估算。

——=——· ………………①

式中:

ML——桥轴线长度中误差;

L——桥轴线长

ΔD——墩中心点放样限差(设为10mm);

N——桥梁跨数

2

当采用三角网测定桥轴线时(一般特大桥、大桥),桥轴线的精度可参照(②式)估算。

——=(—)2+(———)2·—………②

式中:

———基线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图形权倒数

3桥梁控制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确定见表4。

表4桥梁控制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确定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桥轴线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基线相对中误差

0.7

1/175000

1/150000

1/400000

1.0

1/125000

1/100000

1/300000

1.8

1/75000

1/60000

1/200000

2.5

1/50000

1/40000

1/100000

4.0

1/30000

1/25000

1/75000

4中小桥和涵洞施工前的线路复测,距离相对精度不应大于1/2000,曲线横向闭合差不应大于5cm。

3.2.3施工水准测量

(1)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准点进行平行检测;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施工水准测量成果,是否按规范要求的精度、等级来布设施工水准点;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水准控制点。

(2)主要技术要点:

1一般特大桥、大桥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桥两岸各应设置不少于2个水准点。

中、小桥和涵洞水准点设置应符合五等水准测量要求。

2跨越宽度为200m以上的大河或深沟的水准路线,应按跨河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2.4施工放样测量

(1)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放样资料中的数据及施工放样方法,核算其放样数据是否正确,审核放样方法是否科学。

(2)监理应对施工单位的桩顶高程测量、中心位置放样及灌注水下混凝土测量进行旁站。

(3)测量监理应平行检测施工单位中间报验的承台、墩身、顶帽及垫石等中心位置和高程。

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测量放样精度,只有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

(4)架梁前,督促施工单位精密测定墩台中心,测定或丈量实际跨距,当实测跨距与设计跨距的差值超过2cm时,应根据墩设计允许偏差逐墩调整跨距。

(5)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放样时,必须采用重复测量或闭合测量方法进行检核。

3.3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工程

(1)桥梁施工控制网设计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桥梁施工控制网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审批后方可进行桥梁测量工作。

·技术要求:

1平面控制的主网中,跨河的桥轴线和最弱边的边长中误差均不应大于10mm。

2高程控制网中,跨河两水准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满足控制精度和观测条件的要求,并应使其在施工测量中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控制网的图形应满足操作、简单方便。

桥轴线应为控制网的一条边。

在桥轴线方向上,每岸应至少设立1~2个方向控制点。

4当跨河距离大于2km或有变形观测等特殊要求时,施工控制水准网应做专项设计。

5桥轴线长度测量精度按下列公式估算。

a.

钢筋混凝土梁:

mL=——N

b.钢板梁及短跨(l≤64m)简支钢桁梁;

·单跨:

mL=———2+δ2

·多跨等跨:

mL=mlN

·多跨不等跨:

mL=ml12+ml22+···

c.连续梁及长跨(l>64m)简支钢桁梁:

·单联(跨):

ml=

·多联(跨)等联(跨):

mL=mlN

·多联(跨)不等联(跨):

mL=ml12+ml22+···

式中:

mL或ml——桥轴线(两桥台间)长度中误差(mm);

l——梁长;

N——联(跨)数;

n——每联(跨)节间数;

ΔD——墩中心的点位放样限差,为10mm;

Δl——节间拼装限差,为2mm;

δ——固定支座安装限差,为7mm;

1/5000——梁长制造限差。

在估算桥轴线长度中误差时,设计连续梁或长跨简支钢桁梁的梁端预留伸缩空隙,不考虑在测量允许误差之内。

6桥梁控制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确定见表4。

(1)桥梁施工线路复测

·按

(2)、①条执行。

(2)桥轴线测定

·桥轴线控制点必须纠正到设计轴线上,它们的间距必须精密测定,桥轴线控制点必须纳入施工控制网中。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核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桥轴线测量资料,并对桥轴线的控制点进行平行检测。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桥轴控制点固桩护桩工作。

(3)施工控制网测设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控制网的测量进行旁站。

监督其是否按测量设计方案实施。

·审查核算承包商提交的施工控制网成果报告。

(4)控制测量的检查

·桥梁施工过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控制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当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的,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

·技术要求:

1

复测后,控制点坐标或高程的变化值小于2M原2+M复2时,原放样成果仍然有效。

否则,应对原放样的成果重新测算或重新计算,并应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2当控制网中少量控制点发生明显位移,而其他控制点的稳定性又难以判断时,应进行全面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全面复测宜在原定测网的基础上进行;

b.复测精度应与原网定测精度相同;

c.桥轴线方向应与原网保持一致;

d.原坐标系统不得改动。

复测网中轴线上的起算点必须与轴线上的稳定控制点有精密联测关系;

e.高程系统和起算点应与原定测时一致。

3经全面复测后的施工控制网,应采用复测后的平差值。

·复测后,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交复测报告,审查其报告,签署意见并备案。

(5)施工放样测量监控要点

·见

(2).④条。

3.4隧道工程

(1)隧道施工线路复测和测量技术方案审查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对隧道的设计交桩进行复测,复测后及时提交复测报告。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其复测报告,签署意见并备案。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复测工作进行旁站或平行抽检。

·复测工作完成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尽快提交隧道测量技术方案。

·当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km,曲线隧道长度大于0.5km时,应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当隧道相邻两开挖洞口间高程路线长度大于5km时,应要求承包商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隧道测量技术方案(或控制测量设计)审核要点:

1审核施工单位的技术方案(或控制测量设计)是否保证隧道贯通精度要求,见表5。

表5隧道横向和高程贯通精度要求(mm)

序号

位置

横向中误差

高程中误差

相邻两开挖洞口间长度(km)

<4

4~<8

8~<10

10~<13

13~<17

17~<20

1

洞外控制

30

45

60

90

120

150

18

2

洞内控制

40

60

80

120

160

200

17

3

总影响

50

75

100

150

200

250

25

2审查施工单位的隧道复测或联测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

3技术要点:

a.洞外控制网应沿隧道两洞口的连线方向布设,必须把隧道轴线纳入施工控制网内。

b.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和2个高程控制点。

c.由洞外向洞内传算方位的起算边长不宜小于300m,并至少有另一条边来检核方位。

d.当洞外采用导线布网时,导线环个数不宜小于4个;每个环边数宜为4~6条;导线边长最短边长不宜小于300m;相邻边长的比不宜小于1:

3。

e.洞内导线应布设多边形闭合导线环;边长宜选择长边,直线段不宜小于200m,曲线段不宜小于70m。

f.洞内应每隔200~500m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

(2)隧道洞外施工控制测量

·测量监理工程师须对施工单位的洞外控制测量作业进行旁站。

监督其是否按测量技术方案(或设计)实施。

当须改变原测量技术方案(或设计)时,施工单位必须报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递交洞外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其内容包括:

控制测量说明;布网图;观测精度及其计算方法;平差后的精度;边长、坐标和方位角成果;曲线要素;线路里程及其与定测里程关系;控制高程成果及其与定测高程关系;洞口投点的进洞关系;按洞外控制成果精度进行贯通误差预计等。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的洞外控制测量成果报告认真审核,签署意见并备案。

(3)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洞内主控导线、高程控制网进行平行检测。

检测精度按批准的施工单位控制测量技术方案(或设计)要求实施。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递交洞内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其内容包括:

洞内和洞外联系测量资料;斜井(或竖井)的联系测量资料(如有);布网图;观测精度及其计算方法;平差后精度;边长、坐标及方位角成果;控制高程成果等。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核算施工单位的洞内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签署意见并备案。

(4)隧道控制测量检查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隧道的洞外和洞内控制点进行检测及进、出洞和辅助坑道口控制点联测。

当检测或联测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应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

·技术要点:

1

当检测结果与原测结果之差超过2M原2+M检2计算值时,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2当控制网中少量控制点发生明显位移,而其他控制点的稳定性又难以判断时,应进行全面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隧道轴线方向应与原网保持一致。

b.原坐标系统不得改动。

复测网中轴线上的起算点必须与轴线上的稳定控制点有精密联测关系。

c.高程系统和起算点应与原网一致。

d.复测的精度按原控制网精度要求。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递交复测报告,审查其报告,签署意见并备案。

(5)隧道施工放样测量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递交的放样资料中的数据及放样方法。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检测开挖断面。

内容包括断面尺寸、拱顶、起拱线及拱脚标高,以及断面中心偏离线路中心情况。

·采用观察或平行抽检方法,检查施工单位的隧道开挖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隧道二衬工作,必须在施工单位测量自检合格的前提下并经监理人员抽检认可后才能进行。

·施工放样技术要点:

①每次施工放样,都必须进行检测或闭合测量。

2隧道立模衬砌前,必须对所使用的永久中线点和临时中线点进行复测检查。

检查中线点时,其点位横向较差不应大于5mm。

超限时应从相邻点逐点检测至合限的点位,再重新定正中线点位。

3施工用的导线点、中线点、高程点应在使用中定期复测。

4衬砌立模前应在复核中线和高程的基础上测设横断面的十字线方向,并应在断面上标定出拱架顶,起拱线高程和边墙底高程位置。

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与校正工作。

(6)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测量监理工作

·隧道贯通后,测量监理应组织、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测量监理应对贯通误差测定工作进行旁站,做好记录。

·隧道贯通以后,应在未衬砌地段,根据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进行调整。

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交隧道贯通误差测定及调整报告,并审核确认。

·技术要点

1直线隧道的贯通误差,其中线宜采用折线法调整。

当调整而产生的转折角小于5′时,可视为直线线路;当转折角 5′~25′时,应按顶点内移量确定线路及相应衬砌位置,顶点内移量应符合表6规定;当转折角大于25′时,则应加设半径为4000m的圆曲线。

表6隧道顶点内移量规定

转折角(′)

内移量(mm)

5

1

10

4

15

10

20

17

25

26

2曲线隧道,当调线地段全部位于圆曲线时,贯通误差可由两端向贯通面按比例调整中线;当贯通面在曲线的起点或终点附近时,应先调整圆曲线的起点或终点。

3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限差内时,由两端测设的贯通点高程,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按线路长度的比例调整;应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未衬砌地段高程放样的依据。

4竣工预验收测量监理工作

·每一分项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通过自检合格后,应向监理单位提交竣工预验收申请,并呈报相应自检资料。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承包商自检资料,在总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进行竣工预验收测量工作。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按照《验标》要求开展竣工测量工作。

·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收集、整理竣工监理文件中测量方面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