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810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docx

最新三年级上册法制教育教案

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

教学目标

1.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

2.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二、明白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意义

  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进行初步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观念和权利观念。

  1.了解社会生活中有规则,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要遵守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则。

法律规定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特定条件下能够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

  2.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法律代表公平正义,维护秩序,保障自由,保护人身、财产等权力不受侵犯。

  3.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权利,任何人的权利不可随意剥夺和侵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初步建立宪法意识。

  5.初步了解未成年人权利的基本内容,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受监护权、休息权、隐私权、财产权、继承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应当受到保护,增强权利意识。

6.掌握初步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寻求法律保护,了解寻求法律保护的渠道。

祝:

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遵纪守法

教学目的

通过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教学重点

1.学习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教学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知法守法"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

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知法守法》。

板书课题:

《知法守法》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张小强,那么,张小强是怎样做的呢?

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

问题:

(投影字幕)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

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

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

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

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

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

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

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

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

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

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

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

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

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

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

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

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

小结:

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

(投影字幕)

①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小结: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小结:

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小结:

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国旗,我爱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4.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

(升国旗)

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

第3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

1. 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

"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

为什么有五颗星?

五颗星象征什么?

"

板书:

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

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

设计意图:

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

(课件出示)

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板书:

国歌

设计意图:

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6.提出问题:

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7.分组讨论:

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

(幻灯出示)

8.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小结:

(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

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

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知道从我做起自觉尊敬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0.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

(课件出示)

11.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

12、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认识国徽

1.课件出示国徽。

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

板书:

国徽

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法律法规)

3.课件出示交流苑,讨论:

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

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

为什么?

4.小结:

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在会堂有国徽、***上有国徽。

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国歌、国徽,它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板书:

祖国的象征  骄傲  自豪

让我们齐唱《红旗飘飘》

设计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五、板书设计: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认识国旗

国歌

国旗  祖国的象征  国徽

骄傲   自豪

 

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⒈认识毒品的危害。

⒉通过活动,拒绝毒品的诱惑。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

难点:

在了解毒品危害的基础上,学会抵御诱惑

教学方法

⒈认图法

⒉讨论法

⒊角色扮演法

活动准备

较大的白纸(小组活动时使用)

活动过程

一、毒品的概念

⒈问题:

你们都知道哪些毒品?

(请学生尝试回答)

⒉活动:

看图认毒品——你都能说出这些是什么毒品吗?

(先出示所有的图,学生可以挑选图片回答,最后出示所有的答案)

⒊教师讲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毒品的规定,并讲解毒品类型。

⒋问题:

毒品都有哪些用法呢?

(学生先试讲,教师再说出来)

吸食毒品的方法:

(1)口服

(2)抽服(抽烟式)

(3)鼻吸

(4)注射<皮下><肌肉><静脉>

(还可请学生模仿样子)

二、毒品的危害

⒈讨论:

谈一谈你认为“毒品有哪些危害”?

(请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大白纸,讨论并书写吸毒的危害)

………

随后请每小组派代表上前来发言,找出每组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所有组发言完毕,教师可按课件进行总结。

⒉教师讲述吸毒的危害:

⑴对身心的危害:

(出示图片)

①请同学们画出你心目中吸毒者的形象,并上前来说一说为什么是这种样子。

②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讲述吸毒对身体的危害:

这是一个吸毒者的亲口描述:

1962年,美国最高法院在一次案件的判词里写道:

成为一个真正的吸毒者便意味着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牙齿脱落,没有食欲,消化不良,胆囊发炎,眼睛与皮肤泛黄,鼻粘膜红肿,鼻中隔被侵蚀,呼吸很困难,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支气管炎与肺结核出现。

吸毒者原来的优点在消失,缺点在滋生,性器官受到影响,静脉萎缩的同时还留下青紫色的血痕,皮肤上布满疖疮,体内有剧烈的疼痛,神经崩溃,出现痉挛……这便是一个吸毒者所必须忍受的痛苦。

⑵吸毒者心理变态特点:

请学生“结合你所知道的例子,说一说吸毒的人还有哪些变态想法与行为”

⑶吸毒感染疾病:

静脉注射毒品,极易感染疾病。

吸毒者通常用针筒吸毒,会传播艾滋病、化脓性感染和乙型肝炎。

另外,不洁注射器还会导致各种疾病:

细菌性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症。

抽服、鼻吸毒品极易得肺炎、肺气肿和肺癌。

⑷对社会的危害: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谈论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①对家庭的危害,迫使妻离子散或家破人亡。

②破坏社会环境。

缩小人类生存空间,恶化环境,影响劳动力(生产毒品需要各种有害物质流入河流,破坏生产)。

吸毒者不能正常生活、工作。

影响生产,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③毒品活动扰乱治安,对家庭造成损害,对自己带来伤害,对社会带来扰乱。

不安定因素增加、犯罪活动上升,偷、抢、卖淫等犯罪活动随之猖獗。

三、我们怎样拒绝毒品

⒈问题:

什么情况下可能会有毒品的存在?

(学生自由回答)

⒉设想:

我们可能会面对怎样的诱惑呢?

(1)尝一次吧,这也是一种体验。

(2)尝一次吧,没事的,不会有人知道的。

(3)尝一次吧,特舒服,特带劲儿。

(4)如果你拿我当朋友,就不会拒绝我。

(5)如果你爱我,就不会拒绝我。

提问:

“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会说不吗,怎么说呢?

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假设这样一些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你会怎么办?

(抽签,每小组一个,可以重复)

⒊假设情景,教师用上面的“诱惑”话语提问,学生回答,并适当进行追问:

①在泰国旅游中,导游请当地人来给游客免费吸食毒品。

②一对恋人,其中一人给另一方吸食毒品。

③身体欠佳患了病,朋友给试用。

④受到挫折、心灰意冷,朋友给用。

⑤许多朋友一起出于好奇,试用毒品。

⒋教师总结:

我们要怎样说“不”

①语言表达拒绝:

坚决地说“不”

说“不”,并加以重复

说“不”,并说出一种理由

说“不”,并说出一种借口

说“不”,并给出另外一种选择

说“不”,并用玩笑一笑了之。

②非语言表达拒绝:

后退、摇头

皱眉,并做出厌恶的面部表情

迅速离开

四、总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远离毒品,因为吸毒既有害健康,也为社会道德和法律所不容。

希望我们都能树立自己人生的理想与信念,拒绝毒品的不良诱惑。

 

尊重人格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并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或许就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从而自觉地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

懂得依法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理解人格尊严内容的基础上,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3.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公民有权利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有义务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改变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指的是做人的资格和尊严,包括人的姓名、荣誉和肖像等。

小结:

 我们生在同一个社会的大家庭中,大家彼此友爱、互相尊重,不给别人起外号,更不能以侮辱性的绰号或者编一些谎话去损坏他人的名誉,这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

民法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了民法知识,我们就应该遵守民法的有关规定,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同时也运用民法知识来保护自己。

二、法律法规

《民法通则》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三、案例分析

李杰左腿有点残疾,每天拄着拐杖上下班。

吴兴与他有矛盾,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三只脚”,并经常取笑他。

李杰知道后,与吴兴争吵,吴兴在大家面前说了许多难听和侮辱李杰的话,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你说吴兴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小结:

在本案例中,吴兴严重地侵犯李杰的人格尊严,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吴兴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

四、交流讨论

1.议一议:

生活中还有哪些涉及人格的事情?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小张到相馆照了一张艺术相,相馆的人没经过小张的同意就把他的照片放到橱窗里让人欣赏。

()

(2)小江放在书包里的20元钱不见了,他怀疑是同学小强偷的,就在班上说小强是小偷。

()

(3)王刚在学校采摘花朵被发现了,在德育处登记是时,他却写的是同学小梅的名字。

()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

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

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

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

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

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

(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

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

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

(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三、学唱《小学生安全歌》

   安全像眼睛,时刻陪伴我.

   安全像耳朵,时刻提醒我.

   安全像长绳,处处连着我.

   自我保护很重要.安全常识记心上.

   下课出教室,走向运动场.

   不狂奔不乱跑,楼梯道路礼先让.

   游戏应安全,预防意外伤.

   玩具和棍棒,切莫带身上.

   活动要有序,防止意外伤.

   实验课上认真听,安全事项记心上.

   实验过程用心想,操作细心防受伤.

   信息课上要记住,电源插座莫乱搞.

   食品卫生要记住,不在小摊乱购物.

   你和安全交朋友,身心就会保健康.

   学习才会步步高,生活就会更美好!

四、总结

小学生消防安全法制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增强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2.学习相关消防法知识,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知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的标志,要爱护,不污染不损坏。

3.学会辨析生活中消防安全行为正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一段视频:

一饭店由于消防设施不全,发生火灾时既没消防器材,又没疏散通道,造成人员拥挤混乱,死伤多人,场景惨不忍睹。

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为了防止这类人间悲剧再次发生,国家制定了《消防法》,在这部法律条文中都有什么规定呢?

谁来读一读?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二、学习各类消防标志

首先,我们来了解有哪些消防标志。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

这是什么?

2.师述:

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

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小黑板:

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

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

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

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

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

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

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

(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师简介消防栓。

(三)知道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作用

1.学生任意选择一种标志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它有什么作用。

(指名交流后小组交流)

2.分组讨论:

消防标志的作用?

3.交流小结:

(1)平时有助于随时预防火灾、制止隐患

(2)紧急情况之下有助于疏散和逃生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学会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教学重点

消防安全常识,扑救常识,灭火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灭火方法。

活动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实例。

2.四瓶液化气(小瓶),四个煤气灶(小)。

3.4台小灭火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

案例一

2003年2月23日,河南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七名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电气焊修理部门前玩耍。

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

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轻伤2人。

案例二

2005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2)学生分组讨论(四人小组)“消防安全事故”实例,把所见所闻讲述给同组同学听,以增强火灾预防意识,安全意识。

二、分组讨论“消防安全”应注意的事项,火灾扑救的方法,及逃生方法。

(1)校园防火应注意什么?

(2)如何使用液化气、煤气?

(3)如何使用电器?

(4)外出野炊应注意什么?

(5)发生火灾时应如何报警?

(6)火灾扑救有哪些方法?

(7)人身着火时如何自救?

(8)楼房着火如何逃生?

三、小组代表分题发言。

四、实践活动

1.分4人小组,让学生实例操作怎样安全使用液化气、煤气灶。

2.分4人小组,“用灭火器”演示如何“灭火”,让学生实例操作如何使用“灭火器”

五、教师赠言:

同学们:

火灾无情!

请注意防火!

请注意安全!

请珍惜人生!

板书设计

(一)消防安全常识(略)

(二)火灾扑救常识

火灾报警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

(1)向周围群众报警

(1)隔离法

(1)人身着火时自救

(2)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冷却法

(2)楼房火灾时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