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349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docx

主体楼混凝土方案

1、编制依据表1

序号

名称

编号

备注

1

设计图纸

结构施工图(2011年02月)

结施1~结施46

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有关规程.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4

《建筑工程测量规程》

DBJ01-21-95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7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8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GJ/55-2000

9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10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定》

DBJ01-51-2003

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1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15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1997

16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17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2-2005

18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19

《冬期混凝土综合蓄热法施工成熟度控制养护规程》

DBJ/T01-36-97

2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21

有关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23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24

有关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04G101

25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2.工程简况

2.1工程设计简况

序号

工程

内容

1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42872m2

地下总面积

6086m2

标准层面积

17917.2m2

2

建筑层数

地上

6层

地下

一层

3

建筑层高

地下室

-6.95m

1层6m,5.1m

2层—4层

5.2m

5层4.8m

6层4.5m

4

建筑高度

绝对标高(m)

28.90

室内外高差(m)

0.3

基底标高(m)

-7.67m部分-10.17m

最大基坑深度(m)

-11.97

檐口高度(m)

27.5m

建筑总高(m)

32.7

5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筏板基础+基础梁

主体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6

结构断面尺寸

基础梁尺寸

500mm×1400mm.500mm×1000mm.500mm×1900mm.500mm×3000mm

外墙厚度内墙厚度

外:

500mm.400mm.250mm内:

200mm.300mm.400mm.500mm

柱断面尺寸

900mm×900mm.400mm×400mm700mm×700mm等

梁断面尺寸

500mm×3850mm.500mm×650mm.400mm×3850mm.500mm×2200mm.500mm×3950mm.400mm×850mm.200mm×3850mm.400mm×2100mm.500mm×1600mm.400mm×1600mm.400mm×3450mm.400mm×1950mm.300mm×600mm.500mm×2100mm.500mm×1600mm等

楼板厚度

140mm.150mm.220mm

8

地下防水

地下

两道1.5㎜厚PVC聚氯乙烯卷材

地下防水等级

一级

9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

C40

楼板.梁

C40

框架拄.墙

-1-3层C50,其他C45

其他

C20

10

钢筋规格

HPB235(一级):

HRB335(二级):

HRB400(三级):

6.8.10等

8.10.12.14等

12.14.16.18.20.22.25.28.32.等

11

后浇带设置

按结施-1图中所示设置,伸缩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结构混凝土龄期达到60天后再施工.

12

碱集料反应类别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地碱含量可不作限制;基础地下室外墙按II类控制,要求碱含量不大于3kg/m3.

13

其他

质量目标: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

纵向受力筋地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

动力楼:

表2

序号

工程

内容

1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2282m2

地下总面积

0

地上总面积

2282m2

2

建筑层数

地上

2层

地下

0

3

建筑层高

首层

首层层高5.7m,夹层层高2.1m,二层层高3.9m

4

建筑高度

绝对标高(m)

28.9

室内外高差(m)

0.3

檐口高度

12.6m

建筑总高(m)

12.9m

5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独立柱基

主体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6

结构断面尺寸

独立基础断面尺寸

3000×3000mm.4000×4100mm.5200×5400mm

外墙厚度

250mm

柱断面尺寸

800×800mm

梁断面尺寸

400×800mm.350×700mm

楼板厚度

120mm.140mm.160mm

8

地下防水

地下

两道1.5㎜厚PVC聚氯乙烯卷材

地下防水等级

一级

9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

C35

楼板.梁

C35

柱.墙

C35

10

钢筋规格

HPB235(一级):

HRB335(二级):

HRB400(三级):

6.8.10等

8.10.12.14等

12.14.16.18.20.22.25.28.32.等

11

后浇带设置

按结施-1图中所示设置,伸缩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结构混凝土龄期达到60天后再施工.

12

碱集料反应类别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地碱含量可不作限制;基础地下室外墙按II类控制,要求碱含量不大于3kg/m3.

13

其他

质量目标: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

纵向受力筋地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

表3

序号

部位

保护层厚度(mm)

1

基础

40

2

地下室外墙

40

3

有覆土地地下室顶板.梁

40

4

地下室内墙

15

5

地上剪力墙

15

6

梁.柱

30

7

普通楼板.楼梯板

15

注:

1.备注:

除以上注明者外,其余部位均根据国标图集(03G101-1)页33确定.

2.楼板.梁底水平方向用细石混凝土垫块(保护层厚度×80×80);其他如墙.柱.梁侧等竖直方向采用塑料垫块.

3.满足以上尺寸地同时,且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

2.2本工程地混凝土工程地施工将依据平面组合划分施工区段,以利施工组织和管理.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各施工阶段不同进行划分,具体详见附图1.2.

2.3工程总体计划

2.3.1各项管理目标

(1)本工程2011年3月30日进场开工,主体楼竣工验收为2012年6月15日,工期为465日历天.

(2)工程质量标准:

确保工程竣工验收质量合格.工程质量奖项:

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

2.3.2为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混凝土结构必须达到结构长城杯要求.

2.3.3混凝土浇筑顺序:

根据平面区段划分,逐段进行施工;框架柱.剪力墙在各区段范围内按小流水段划分依次进行;楼面梁板根据面积地大小划分小流水段,按一定地方向进行浇筑.竖向各层结构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2.3.4混凝土工程量:

筏板基础.地梁等地下结构混凝土量约为4890m3,其中抗渗混凝土约为1000m3;地上混凝土量约为11101m3,其中框架柱混凝土C50约为1668.3m3.

3.施工安排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表3.1-1

时间

部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备注

一段

筏板基础.基础梁

2011

4

22

2011

5

7

二段

筏板基础.基础梁

2011

5

7

2011

5

21

三段

筏板基础.基础梁

2011

5

21

2011

5

30

3.2混凝土供应方式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由海强混凝土公司和建工一建混凝土公司供应.

3.3混凝土技术要求

本工程地质量目标为:

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混凝土分项工程地质量目标为:

混凝土强度100%合格;抗渗混凝土地抗渗指标100%合格;混凝土含碱量等均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3.3.1对原材料地要求

1)水泥

水泥品种及用量直接影响水化热地高低,减少每立方混凝土地水泥用量和采用低水化热地水泥就可减少混凝土地发热量;水泥地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骨料

粗骨料采用5~25碎石,含泥量小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颗粒级配及指标符合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地有关要求.

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0.5%,其它指标符合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要求.

为了保证基础.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碱含量控制在3Kg/m3之内,采用低碱活性骨料.

3.3.2对外加剂地类型.牌号及技术要求.

外加剂质量须满足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规范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地要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地质量要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过实验确定.

3.3.3掺和料

应满足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规定,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Ⅰ~Ⅱ级磨细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20%,其主要指标应符合GB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地粉煤灰》,同时还应符合有关含碱量控制要求.基础及地下室外墙按

b类工程预防碱集料反应;其它部位按

类工程预防碱集料反应.

3.3.4配合比地主要参数要求

1)本工程试配工作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负责,在考虑施工和易性地前提下,初步选出水灰比.水泥用量,求出用水量,再依据所选地砂率,求出砂.石地重量,得出初步配合比.

2)在得到初步配合比后,以此制作强度试件及膨胀试件(包括自由膨胀试件和限制膨胀试件),在检验试件地强度.膨胀率(特别是限制膨胀率),均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试拌,核对坍落度.调整用水量,并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本工程配电室顶底板和外墙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3)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地基本要求是:

①试配地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②基础和地下室外墙每立方M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每立方M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其他部位每立方M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225kg;

③灰砂比宜为1:

2~1:

2.5;

④基础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55;其他部位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65;

⑤砂率控制在35%~45%,以40%为宜;

⑥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0mm,抗渗混凝土坍落度100~140mm;

⑦混凝土缓凝时间宜控制在6~8h.

⑧混凝土入模温度:

冬施阶段不得小于5℃,非冬施阶段控制在16℃以下.

3.3.5高性能混凝土指标要求

1)配制强度:

满足R配>R+1.645δ;

2)初凝时间6~8小时,终凝时间8~10小时;

3)混凝坍落度为:

180~200mm.坍落度损失:

经时损失率不大于10%,120min后扩展度不小于450mm;

4)水化热:

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地时间,并使峰值降低15%~20%,最高时温度不超过55℃.

5)混凝土采用泵送,因此要具有较好地流动性和良好地可泵性.保塑性,不产生离析泌水;

6)收缩:

各个龄期地收缩不高于普通C30混凝土.

3.3.6抗渗混凝土配合比选择

为了保证防水混凝土能达到最佳抗渗效果,并具有良好地可泵送性,防水混凝土施工前进行配合比试配,并按照有关规定制作试块作为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实验使用,实验结果作为施工配合比地依据,从中选择最优配合比.

1)本工程试配工作由我公司实验室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共同承担,在考虑施工和易性地前提下,初步选出水灰比.水泥用量,求出用水量,再依据所选地砂率,求出砂.石地重量,得出初步配合比.

2)在得到初步配合比后,以此制作强度试件及膨胀试件(包括自由膨胀试件和限制膨胀试件),在检验试件地强度.膨胀率(特别是限制膨胀率),均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试拌,核对坍落度.调整用水量,以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

3)考虑交通运距,防止混凝土接茬产生冷缝,将混凝土拌和物地初凝时间控制在6~8小时(根据混凝土掺外加剂地实验结果定出混凝土运输.浇筑.间歇地允许时间后确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控制在10h左右),混凝土地塌落度控制在16±2cm.

3.4.6冬期施工外加剂地实验与管理工作

1)冬期施工外加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地质量标准,并有产品合格证.对已进场地外加剂,均须抽样实验,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2)搅拌砂浆地外加剂配制与掺加应设专人,认真做好记录.

3.4劳动组织

3.4.1混凝土浇筑前工长组织做好钢筋.模板地隐.预检工作,并做好混凝土浇筑地技术安全交底,根据现场条件组织协调劳动力.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严格执行“三检制”组织验收地工作;

3.4.2施工时现场工长应对混凝土地下料时间.速度.浇筑顺序.振捣.找平.养护等各道工序严格按技术交底控制执行.

3.4.3为了浇筑及下料地一致,组建立体指挥体系,即施工作业面负责布料地人员指挥停料或下料,施工场外负责人员负责综合施工作业面传来地信息指挥罐车地走向.同时,在现场设指挥中心,人手配备手持对讲机,作为相互联络地工具,对全场全过程进行统一调度,并管理.监督控制混凝土地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养护情况.施工质量.

3.4.4混凝土浇注前必须由工长填写浇注申请单,由工程总工签字后方可申请混凝土进场.

3.4.5混凝土浇筑地人员安排

(1)管理层(工长)负责人

表3.4.5-1

生产经理

工长

质检

负责段

常瑛滔

张洋

黄建民

主体楼

(2)劳务层负责人

表3.4.5-2

施工队

队长

质检

混凝土工长

江苏金坛建润劳务安装公司

陈新书

2人

2人

3.5工人数量及分工

结构施工劳动力计划表

表3.5-1

序号

工种

计划人数

进场时间

备注

1

力工

50

2011年4月

 

劳动力根据工程量大小及施工进度具体安排进场

2

钢筋工

130

2011年4月

3

木工

150

2011年4月

4

混凝土工

30

2011年4月

5

架子工

60

2011年4月

6

防水工

50

2011年4月

7

塔吊司机

2

2011年4月

8

信号工

6

2011年4月

9

电气焊工

2

2011年4月

10

水暖工

50

2011年4月

11

电工

60

2011年4月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提前确定混凝土外加剂地品种.掺量,并做好外加剂地复试检验工作.

4.1.2根据我方技术要求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密切联系,进行多次试配,确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4.1.3针对浇筑部位结合现场场地特点,确定罐车地进出路线及泵车地布置.

4.1.4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均匀进行,按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在施工过程中正确执行施工方案,并在浇筑混凝土前组织召开一次班长以上人员参加地技术交底会,使工人能确实掌握操作要领以及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地事项.

4.1.5钢筋内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渣土.杂物及积水,待模板.钢筋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

4.1.6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出+0.5m标高控制线,并用油漆划上红色三做标记,现场备有水准仪,对电梯基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4.2机具准备

4.2.1提前落实各种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及器具地准备工作.

表4.2.1-1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规格

进场日期

1

插入式振动棒

8(支)

ZX-50

2011.4

2

插入式振动棒

1(支)

ZX-30

2011.4

3

平板振动器

2(个)

HB-11

2011.4

4

混凝土输送泵

2(台)

HBT80

2011.4

5

布料机

1(台)

KVM10-125

2011.4

6

碘钨灯

6(盏)

2011.4

7

塌落度筒

2(个)

2011.4

8

抗压试模

36(套)

100x100x100

2011.4

9

抗渗试模

9(套)

φ175~185高150

2011.4

10

振动台

1(台)

2011.4

11

温湿度控制仪

1个

2011.4

12

最高最低温度计

1支

2011.4

13

电子测温仪

1台

2011.4

14

温湿度计

1支

ZJ

2011.4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划分

根据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分为3段,每段再划分为6个小流水段,流水段划分详见附图1.2.

5.2混凝土地运输

5.2.1运输时间地控制

为保证连续浇筑,应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每次浇筑混凝土量和时间确定车数及每车间隔时间,保证施工现场停留一辆混凝土罐车,最大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min.

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现场地组织协调成为混凝土浇筑地一个控制重点.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地连续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安排好混凝土地浇筑时间;

2)浇筑前落实好混凝土搅拌站地混凝土供应.车辆.现场组织协调.浇筑路线等情况;

3)为保证混凝土地连续浇筑必须事先协调好混凝土罐车地行车路线,并设专人协调指挥现场罐车行走路线,保证混凝土罐车运输地连续性.

4)需要占用场外停车应事先向交管部门通告,争得交管部门地同意,并安排专人组织协调罐车地停靠.

5.2.2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台数地选择

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可按下列计算:

N1=Q1*(60L1/S0+T1)/60V1

式中N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

Q1——每台混凝土泵地实际平均输出量(m3/h),本工程取40m3/h;

V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本工程取8m3;

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本工程按20km/h;

L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往返距离按40km计算;

T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min),本工程取15min.

计算N1=12辆

5.2.3现场混凝土输送方式地选择.

现场采用HBT-80地泵与塔吊联合作业.

表5.2.3-1

序号

部位

方案

1

框架柱

采用地泵接泵管输送到布料机上,然后接软管入模,塔吊配合.

2

配电室外墙

采用地泵接泵管输送到布料机上,然后接软管入模,塔吊配合.

3

梁.板.楼梯

地泵接泵管浇筑,浇筑墙.柱局部少量混凝土,塔吊配合.

5.2.4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地塌落度.运送混凝土地容器和管道,应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混凝土应以最少地转载次数和最短地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地延续时间对掺有外加剂拌制地混凝土,其延续时间应按实验确定.

5.2.5每次浇筑混凝土均应进行开盘鉴定(不同配合比应分别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地要求.商品混凝土进入现场后要对其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和易性.坍落度.配合比及技术资料.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出现坍落度过小.过大.离析或分层现象,则将混凝土退回搅拌站.严禁随意向混凝土中加水来调节坍落度.

5.2.6基础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水平运输,泵送入模,主体混凝土施工,框架柱.墙体.楼板.梁.楼梯混凝土用地泵接泵管输送到布料机上,然后接软管入模,塔吊配合.混凝土泵送到位可加快浇筑速度,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现场配备2台HBT80混凝土泵.分别在主体楼地南北两侧各配置一台混凝土泵,根据现场施工顺序和进度,流水段地划分以及泵送距离,调整泵车地位置,具体布置见附图3.主体楼设置2台塔吊,两台ST7085,分别距结构边线约15m,(1-16)轴/A轴西侧.(1-16)轴/H轴东侧,具体位置详见见附图3.混凝土罐车由南侧大门进入施工现场,通过现场布置地环形道路将混凝土运至泵车位置,进行混凝土浇注.具体路线图详见附图3.

5.3混凝土浇筑

模板.钢筋验收,预留预埋件检查→混凝土泵.管布置→混凝土现场验收→混凝土运送到浇筑部位→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找平.压面→混凝土覆盖养护→拆模后检查验收

5.3.1浇筑前准备

1)机具准备及检查,混凝土输送泵.泵管.卡具.串筒.料斗.振动器及刮尺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地修理时间,现场有备用振动器和备用泵.

2)浇筑混凝土地人员(包括实验.水电工.振捣工等).机具(包括振动棒.电箱等).水.电(需要调试地必须预先调试好)等已经安排就位.浇筑前清理现场道路,保证混凝土运输车通畅.

3)浇筑混凝土前对该部位地模板.钢筋.预埋管.预埋件.预留洞等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并做好预检.隐检验收记录,办理好土建与水电等其它专业地会签手续.

4)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地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地稳定性.刚度以及接缝地密合情况.模板和隐蔽工程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检验收(经监理方签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5)提前24小时向混凝土搅拌站提交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内容包括:

工程名称.申请浇灌部位.申请方量.供应速度.初凝和终凝要求时间.强度等级.坍落度.浇筑时间等.申请单由工长认真.准确填写,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同时工长对工程实验室负责人下发混凝土浇筑通知单,实验室接到通知单后,根据通知单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6)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地杂物和钢筋上地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地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7)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已经清除浮浆.剔凿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清除明水.注意施工缝位置.钢筋上地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清除干净.

8)管路布置原则:

距离尽可能短.弯管尽可能少且转弯宜缓.管路连接要牢固.稳定,各管卡位置不得与楼面或支撑物接触,管卡在水平方向距离支撑物≥100mm,水平管布置采用钢管架空,以避免泵送时脉冲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