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64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构造复习思考题.docx

构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地质构造?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4.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1.什么是岩层?

什么是地层?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层理?

它有几种类型?

如何识别层理?

3.什么是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4.什么是正常层序?

什么是倒转层序?

如何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层面?

5.正常层序的水平岩层有什么特点?

6.什么是岩层产状?

其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其含义是什么?

7.岩层产状有哪些基本类型?

8.面状构造(岩层面、断层面等)的产状要素有哪些?

其含义是什么?

9.什么是厚度?

岩层的厚度有几种?

各自含义是什么?

如何相互换算?

10.什么是真倾斜、视倾斜?

它们各自几个?

真、视倾斜的关系怎祥?

11.什么叫地质界线?

在地形地质图上水平、直立、倾斜岩层的地质界线形态有什么特点?

由哪些因素决定?

注意读图。

12.在野外,当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时,顺岩层倾向观察,若层序正常,岩层露头有什么规律性变化?

若岩层倒转,露头有什么规律性变化?

绘出相应的示意剖面图,并说出当倾向与坡向相反、或倾向与坡向一致但倾角大于坡角时的情况。

13.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哪几个因素?

分别予以讨论。

14.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基本含义是什么?

各自反映地壳运动的性质、特点?

15.怎样确定不整合的存在?

怎样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16.各类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有哪些表现特征?

用平面和剖面示意图表示出来。

17.分析图l.①求∈2的真倾向和真倾角;②AB、CD分别为岩层∈2顶、底面上500m标高的走向线。

请在图上量出两条走向线之水平距离EF;求∈2的厚度(h=EF·Sinа);铅直厚度(H=EF·tgа)。

③AB为∈2顶面500m标高走向线,OP为∈2底面475m标高走向线,为什么这二条走向线重合了?

图1

18.图2中A、B、C、D是地形地质图,用“V”字型法则判断岩层走向、倾向,并标在图上。

19.分析图3中a、b、c、d各点地形与岩层产状和地质界线的关系(注意:

b、c两点所处微地形,只要加密285m高程等高线,表示出地形细节,便知b、c处地质界线弯曲的原因。

20.分析该图4各地层之间接触关系,恢复该区边亮运动史并做AB示意剖面图。

21.求该图5A、B、C、D点的煤层埋藏深度。

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折的力学基础

1.解释下列名词:

外力、内力、固有内力、附加内力、应力、主应力、正应力与剪应力、应力椭球、主平面与主应力轴、应力椭圆、应力差、应力场、构造应方场、变形与应变、剪应变与线应变、均匀变形与非均匀变形、泊松效应、角剪应变、弹性变形、望性三形、断裂变形、强度、剪裂角与共轭剪裂角、应变椭球、主应变轴与主应变面、单剪与纯剪、递进变形、蠕变与松弛?

2.单轴应方状态下,主应力与正应力、剪应力的关系如何?

3.单轴应力状态下,在任意两个互相垂直的截面上,主应力与正应力的关系如何?

4.双轴应力状态下,主应力与正应力、剪应力的关系如何?

5.剪应力值最大的截面与拉伸与挤压方向的交角为:

<45°、45°、>45°、90°。

6.正应力值最大的截面与拉伸与挤压方向的交角为:

<45°、45°、>45°、90°。

7.无剪应方存在的截面与拉伸与挤压方向的交角为:

<45°、45°、>45°、90°。

8.岩石变形的方式有哪几种?

9.岩石变形分哪几个阶段?

10.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章褶皱

1.解释下列名词:

褶皱、核部、翼部、转折端、皱面、褶轴、枢纽、轴迹、脊、脊线、槽、草线、翼间角、拐点、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对称褶皱、不对称褶皱、平缓褶皱、开阔褶皱、紧闭褶皱、等斜褶皱、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扇形褶皱、挠曲、协调褶皱、不协调褶皱、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隆、构造盆地、相似褶皱、平行褶皱、顶薄褶皱、顶厚褶皱、雁行褶皱、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复背斜、复向斜、中和面、被动褶皱作用、流褶皱、肠状褶皱、无根钩状褶皱、标志层、横剖面、横截面、独立小褚皱。

2.什么是背斜、向斜?

什么是背形、向形?

它们有什么异同?

3.什么是枢纽、褶轴、轴迹、脊线、槽线?

它们相互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什么是倾伏角、倾伏向?

它们是在哪个构造面上量得的?

5.什么是侧伏角、侧伏向?

它们是在哪个构造面上量得的?

6.倾伏、侧伏用来表示什么构造的产状?

通常的记录方式是什么?

7.倾伏向、侧伏向为什么强调“指向该构造线向下一端的方位”?

8.什么是翼间角?

它能否表示褶皱的变形程度?

为什么?

9.怎样测定褶皱的波幅和波长?

其比值有什么构造意义?

10.什么是圆柱状褶皱?

它有什么特点?

11.什么是非圆柱状褶皱?

它有什么特点?

12.什么是圆锥状褶皱?

它有什么特点?

13.褶皱在横剖面上的形态是怎样描述的?

14.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是怎祥描述的?

15.里卡德对褶皱分类,依据哪几个变量?

他把褶皱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各类在空间的形态如何?

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类?

六、七类之间有何异同?

读懂插图4-13、4-14。

16.兰姆赛对褶皱分类依据的参数是什么?

他把褶皱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画出剖面示意图。

17.范海斯对褶皱分类依据什么?

他将褶皱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18.什么是同沉积褶皱?

它有什么特点?

19.某学生由南坡上山,依次见到O、C地层,产状为10°∠30°,在山顶见到P地层;由北坡下山,依次见到C、O地层,产状为190°∠70°,他说这是一个对称褶皱对吗?

为什么?

20.什么是底辟构造?

盐丘的底辟特点是什么?

21.褶皱的组合形式有哪些?

22.褶皱的形成机制的基本类型有多些?

自然界中哪种分布最普遍?

23.什么是纵弯褶皱作用?

它有什么特点?

24.什么是弯滑作用?

它有什么特点?

形成的层间小褶皱有什么构造意义?

25.什么是弯流作用?

它有什么特点?

26.什么是横弯褶皱作用?

它有什么特点?

形成的层间小褶皱有什么构造意义?

27.什么是剪切褶皱作用?

它有什么特点?

28.什么是柔流褶皱作用?

它与弯流作用有何不同?

29.什么是膝折作月?

什么是膝折面?

什么是膝折带?

30.什么是压扁作用?

它对褶皱形态及其中应力分布有哪些影响?

31.影响褚皱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各是怎样影响的?

32.褶皱内部小构造有哪些?

33.什么是从属褶皱?

有什么特点?

34.如何在地质图上研究和判断褶皱形态?

试从两翼产状、露头的宽度、地质界线的收敛或圈闭等方面予以分析。

35.什么是构造层?

36.怎样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

37.地形平坦,各种褶皱的转折端的连线均表示轴迹,对吗?

为什么?

38.图1、2、3为平面地质图,分析各图褶皱的剖面形态、轴面倾向、枢纽倾伏向,并分析褶皱的产状类型(轴面+枢纽),同时绘出各图A—B剖面示意图。

39.图4为一剖面图,请恢复并确定是什么类型褶皱?

其平面图与水平岩层地质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0.分析图5、6各是什么构造?

(提示:

先用V字型法则判断地层产状)

41.图7是一张表示褶皱内各种伴生小型构造示意图,指出这些小构造的类型,分析其成因,说明它们在褶皱分析中的作用。

42.图8是某矿区钻探工程平面图,图上标出钻孔号矿层顶板标高,请做其顶板构造等高线图,并分析褶皱形态及类型。

43.分析图9中有什么类型的褶皱?

指出褶皱的形成时代、分析该区构造变形史,作出A—B剖面图。

44.图10为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分析其地形特征及构造类型,并求倾向、倾角,分析图区内枢纽持征。

45.图11为平面地质图两幅,它们原来都是直立水平褶皱,由于都有一条河流横穿褶皱中部,都使地质界线发生弯曲,分析哪个是正常的背斜或向斜?

哪个是扇形背斜或向斜?

画出剖面图,对比二者差异。

46.图12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两幅,分析其轴面、枢纽特点,各为何种类型褶皱(里卡德分类)?

47.分析图13中,哪个为倾伏向斜?

哪个为倾伏背斜?

二者露头线转折端突出方向与枢纽倾伏方向有什么关系?

49.分析图15,回答问题:

①指出国区内的地形特征;②确定图区的地层产状;③合理填写地层代号;④确定构造类型。

50.分析图16,硫定图区内的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画出轴迹;根据理查德分类,指出其褶皱类型。

51.分析图17,指出图区内地质体的接触关系,画出褶皱轴迹,简述构造发展史。

52.图18为一地形地质图,层序正常,由老到新依次出露有C1、C2、C3、P1、P2、T。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指出图区内地形特征;

②在A、B、C、D处标出地层产状符号,并写出运用“V”字形法则的哪一条?

③依次标上地层产状;

④自西向东,有哪些构造形态?

53.图19中各图均为背斜的一翼,请勾画出背斜的另一翼。

第五章节理

1.解释下列名词:

节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x型共轭剪节理、追踪张节理、雁列节理、雁列脉、雁列带、雁列面、雁列轴、雁列角、雁列脉的左列和右列、缝合线、构造节理、非构造节理、纵张节理、横张节理、节理的密度或频度.

2.节理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剪节理?

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张节理?

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5.为什么共轭剪裂角多小于90°?

在哪条件下共轭剪裂角可能大于90°?

6.根据X型共轭剪节理、雁行剪节理、雁行张节理,绘出应变椭圆、应力椭圆,节理两盘相对动向。

7.平直型雁列脉属何性质?

反映了什么问题?

S型雁列脉属何性质?

反映了什么问题?

8.雁列角的两个高峰值各为多少?

各反映了什么力学性质?

9.什么是节理组、节理系?

如何根据一组剪节理的产状和方位标出与其共轭的另一组剪节理?

10.节理如何分期与配套?

11.简述纵弯褶皱岩层中可能发育的几组主要节理及应力状态?

12.与断层有关的节理有哪些?

其应力状态如何?

如何根据其与断层所交锐角判断断层两盘的相对动向?

13.影响节理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如何表示节理的发育程度?

14.识别图1中A—F的各种节理类型,绘出应变椭圆、应力椭圆,标出剪节理的剪切指向?

15.图2是一个露头上的节理示意图,节理产状直立。

请划分节理组与节理系,绘出应变椭圆和应力椭圆。

16.判别图3各图的剪切指向,如果有与其共轭的另一组节理存在,请画出来(设节理面直立,共轭剪裂角60°)

17.图4中两组雁列构造是共轭关系吗?

为什么?

18.分析图5所示的应变场,以及方解石脉与缝合线的关系。

第六章断层

1.解释下列名词:

断盘、总滑距、走向断层、走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地垒、地堑、阶梯状断层、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雁列式断层、块断型断层、逆冲断层、推覆构造、推覆体、断坪、断坡、叠瓦式逆冲断层、对冲式逆冲断层、背冲式逆冲断层、楔冲式逆冲断层、推覆与滑覆、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构造透镜体、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擦痕、阶步、反阶步、摩擦镜面、擦抹晶体、断层岩。

2.什么是断层?

什么是断层带?

断层与节理有何区别?

4.什么是断层面?

其控制因素是什么?

5.什么是断层线?

其弯曲形态决定于哪些因素?

6.什么是滑距、走向滑距、水平滑距、倾斜滑距?

7.什么是断距、地层断距、铅直地层断距、水平地层断距?

8.什么是视地层断距?

什么是视水平地层断距?

9.什么是倾斜间隔、落差、平错?

画出示意剖面图。

10.按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断层分哪几类?

11.按断层两盘相对动向,分为哪几类?

12.按断层滑动线的倾伏角,怎样组合命名断层?

13.总结正断层、逆冲断层、平移断层的特点(从位移、断层产状、断面特点、断层带岩石破碎情况、伴生构造、组合规律、地质背景等方面总结)。

14.什么是飞来峰、构造窗?

并以平面图和剖面图表示之。

15.什么是顺层断层?

它有什么特点?

16.什么是断层效应?

简述正(逆)断层、平移断层、正(逆)—平移断层、平移—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以及横断层错断褶皱引起的效应。

17.正断层、逆冲断层、平移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与条件是什么(安德森模式)?

18.断层存在的标志有哪些?

19.画图说明走向逆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夏与缺失现象。

20.画图说明走向正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夏与缺失现象。

21.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缺失与不整合造成的地层缺失有何区别?

22.走向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褶皱造成的地层重复有何区别?

23.如何确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24.断层面上的构造有哪些?

试述其在断层研究中的意义?

25.有一NE向右行平移断层,试用应变椭圆分析其可能出现的派生构造?

26.什么是断层岩?

有哪些基本类型?

27.碎裂岩系列与糜棱岩系列有何本质区别?

28.底砾岩与断层岩有何区别?

29.如何确定断层活动的相对时间?

30.什么是同沉积断层?

它有什么特点?

31.在野外,怎祥测量擦痕的侧伏角?

怎样记录测量结果(格式,断面产状/侧伏角、侧伏向)?

32.如何在断层的赤平投影图上判断断层的性质、两盘的运动方向?

33.按下列给出的地质条件,画出一张正规格式地质图:

(12cm×8cm)

①图中部有一条NW一SE走向的不整合界线;

②不整合面上覆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和上统,分布于图区东北部,构成一平缓向斜,岩层走向330°,NE翼倾角25°,SW翼倾角30°;

③不整合面下伏地层为寒武系中统,上统,奥陶系上、中、下统,构成一背斜,岩层走向E—W,两翼产状正常。

N翼倾角38°,S翼倾角67°,轴迹过图中部,背斜南翼有一条早于白垩纪的走向逆断层,背斜N翼有一个早于白垩纪的花岗岩小侵入体;

④图东部有一条S—N向右行平移断层,其形成时代晚于晚白垩世;

⑤自设居民点、图名、图例、比例尺,并标出必要的产状。

34.按下列条件,画一张地质平面图:

①轴面南东倾斜的水平倒转背斜;

②走向NNW的纵向逆断层。

35.已知断层产状为225°∠60°,一组擦痕的侧伏产状为80°S,作该断层及擦痕的赤平投影,并指出断层两盘是以升降为主还是以平移为主?

36.有一水平巷道,自西向东穿过一个走向南北的断层,其产状270°∠40°,巷道中断断层东500m处有一煤层,产状90°∠30°,断层以西700m处同一煤层重复出现,产状未变,求地层断距、铅直、水平地层断距。

(提示:

做垂直断距和岩层走向的巷道剖面图,比例尺1:

10000)、(600m、692m、1200m)。

37.某煤层产状为180°∠30°,一条断层将煤层截断。

断层产状45°∠60°,两盘煤层在水平方向错开600m,如果在30m中段(以地表为准,向下30m处开凿水平巷道),由东向西顺着煤层开凿巷道,穿过断层,进入南西盘,到达B点,由B点向下开暗井,需多少米才能见到煤层?

如自B点向北开水平巷道,需多少米见到煤层?

(绘中段巷道平面图,比例尺1:

10000)。

39.已知煤层底板产状200°∠30°,断层产状110°∠50°,求断煤交线的倾伏向和倾伏角,及其在断面上和煤底板上的侧伏向和侧伏角。

40.有一断层,产状为180°∠40°,断面上擦痕侧伏角为25°W,煤层产状为120°∠36°,上盘煤层沿断层走向向西移动300M,产状未变,求总滑距及断层性质,并说出依据。

比例尺1:

5000。

41.指出图1所示的各断层类型,认识正、逆、平移各断层的符号。

42.图2为一断层的赤平投影,L1、L2为断层面上两组擦痕的投影,分析该断层两次活动的性质。

43.图3为地面水平的地质图,若F为平移断层,a、b之间的组离是什么断距?

若F为正(或逆)断层,a、b之间的距离又是什么断距?

44.在图4中求铅直、水平地层断距。

45.图5为地面水平的地质图,指出各图的断层性贡,并据此示意绘出空白区的地质界线。

46.判别图6A、B、C图的断层性质(正或逆),示意绘出各剖面图,总结其规律。

47.图7,哪些是走向正断层?

哪些是走向逆断层?

在图上标出下降盘,并画出示意剖面图。

48.根据图8中地层出露的不同特点,判断哪个可能是断层造成的?

断层线在何处?

用红线标出并做出断面三种不同产状的剖面图.

49.图9中A、B、C为剖面图,D为平面图,在各图下方,绘出应变椭圆。

50.指出图10中各图伴生构造的种类,判断两盘相对移动方向。

51.指出图11中各图派生构造的种类,判断两盘相对移动方向。

52.分析图12中各图所示断层识别标志,确定断层性质。

53.指出图13中断层性质,并画剖面图。

54.分析图14的构造特征,包括褶皱、断层、岩浆岩、地层接触关系等,确定断层性质、时代、叙述该区构造发展史。

55.分析图15,指出断层类型。

56.分析图16,指出哪个为正断层?

哪个为逆断层?

57.在图17上求铅直地层断距,然后利用公式求其他断距,设两盘地层产状相同。

58.在图18上求水平地层断距,然后利用公式求其他断距,设两盘地层产状相同。

59.分析图19中A、B、C三个剖面,指出各自经历了几次构造运动。

60.分析图20回答问题:

①图区内岩层构成背斜倾伏端,对吗?

为什么?

②求岩层产状,

③求断层的铅直地层断距、水平地层断距、地层断距。

61.图21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请在图上用作图法求出断层的走向、倾向、倾角。

比例尺1:

25000。

62.图23为三幅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

指出哪个为倾向断层、走向断层、斜向断层?

哪个为正断层、逆断层?

(可用复合命名法表示,如倾向正断层等)。

63.在图24上利用作图法求下列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层的铅直断距、水平断距。

比例尺1:

5000。

第七章霹理及线理

1.解释下列名词:

面理、劈理面、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轴面劈理、层间劈理、顺层劈理、断裂劈理、区域性劈理、拉伸线理、生长线理、皱纹线理、交面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杆状构造。

2.什么是面状构造?

什么是线状构造?

举例说明。

3.什么是透入性构造?

什么是非透入性构造?

二者有什么关系?

4.什么是劈理?

它由哪两部分组成?

5.如何利用劈理与层理之间的产状关系,确定大型褶皱的性质和岩层层序?

6.不同地质背景上发育有哪些劈理?

7.已知弯滑褶皱的层面擦痕与岩层走向的锐夹角为70°,求褶皱枢纽的倾伏角?

8.在某地区测得流劈理的优势产状为195°∠85°,请推断流劈理形成时的该区最大主应力轴σ1的方位(15°∠5°)。

9.什么是线理?

什么是a轴线理和b轴线理?

10.小型线理有哪些?

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怎样形成的?

11.大型线理有哪些?

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怎祥形成的?

12.下图是某浅变质岩区一个剖面上的两个劈理观测点(2、4),为层间劈理,其关系如图所示,请恢复该剖面的褶皱构造,用虚线勾出。

第八章岩浆岩体的构造研究

1.解释下列名词:

协调侵入体、岩床、岩盘、岩盆、岩鞍、不协调侵入体、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浆底辟、熔岩被、熔岩流、火山锥、岩浆岩的原生构造、流线、流面、析离体、俘虏体、横节理Q、纵节理S、层节理L、斜节理D、流纹构造、绳状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枕状构造、柱状节理、冷凝边、烘烤边。

2.什么是岩浆岩体的产状?

它与沉积岩层产状含义有何不同?

3.侵入岩体的产状类型有哪些?

喷出岩体产状类型有哪些?

4.什么是侵入宕体的流线、流面?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各自特征及相互关系知何?

5.什么是侵入岩体的原生节理?

有哪些类型?

各自特征和划分依据是什么?

6.如河利用气孔构造判断熔岩的顶、底面及熔浆的流动方向?

7.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几种?

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8.如何确定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

9.图1是一幅地质简图,分析花岗岩岩体的形状、产状类型、接触面产状,及其与构造的关系,并作AB示意剖面图。

10.分析图2,指出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面产状、岩体产状类型、形态、时代、受什么构造条件控制,并作AB示意剖面图。

11.分析图3,指出花岗岩体产状、接触关系、形成时代,并做AB剖面图。

12.分析图4,回答问题:

①断层倾向南西,指出断层性质;

②指出褶皱、岩体、断层的形成时代;

③确定不整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④简述该区构造发展史。

13.分析图5,指出断层性质、确定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和褶皱、断层以及岩体的形成时代。

第九章变质岩区构造研究

1.解释下列名词:

构造层次、残佘构造、新生构造、叠加褶皱、构造置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