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817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docx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word

2019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含答案)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单选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如图各装置能成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A. 装置①:

制取氧气(发生装置)                              

B. 装置②:

由a进气收集O2

C. 装置③:

制取氧气(发生装置)                              

D. 装置④: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

2.利用下列仪器制取相关气体,不能实现的是(  )

A. 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 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D.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3.实验室能用右图装置制取气体,并能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下列实验能选用该装置的是

A. 二氧化锰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 锌粉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D. 碳酸钠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4.下列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A. 用H2O2和MnO2制取收集O2                

B. 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收集CO2

C. 用KMnO4制取收集O2                          

D. 用FeS固体和稀H2SO4制取收集H2S(有毒,能溶于水)

5.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FeS+H2SO4═FeSO4+H2S↑.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形成一种无氧酸,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可用过氧化氢的发生装置制取H2S气体               

B. 可用排水法收集H2S气体

C.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2S气体                          

D. 可用水来吸收H2S气体防治污染空气

6.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Ⅱ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B. 装置I和Ⅴ组合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

C. 装置Ⅱ、Ⅲ组合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

D. 能否选用装置Ⅲ或Ⅳ来收集,只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

7.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0.55倍,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8.欲在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在选择制取和收集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A. 所有反应物的状态                    

B. 反应条件                    

C. 气体的密度                    

D. 气体的颜色

二、填空题

9.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

________.

10.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部分加持装置).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1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__ (填“b”或“c”).

(2)从装置A~D中选择: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图中的 ________ (填字母).

1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

13.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________.

14.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收集装置主要取决于该气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请写出上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

________.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 进行组装(填仪器下方的序号,下同),其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

(3)若用图中⑥装置收集氧气,则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 

16.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下同),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的操作顺序是先将________ ,然后________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的破裂。

(3)在己学过的初中化学知识里,利用A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该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________ 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易被空气氧化,收集NO气体能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

17.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

由________反应物的状态决定:

反应物是________,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________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________,制气体时则用________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

由________决定.

三、实验探究题

18.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中的长颈漏斗还可改为分液漏斗,即可控制反应的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可用________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b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用装置E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用C装置代替B装置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若要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可将气体通过图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

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________,打开活塞________(填a或b,),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20.23.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填字母)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

四、综合题

21.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_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________ .

(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

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________ (填“a”或“b”)端通入;若气体从a端通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应盛装________ (填试剂的名称)来干燥氧气.

(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图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________ (填化学式).若在F装置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得出的结论 ________ .

22.气体的发生装置:

取决于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1)固液不加热型:

例如:

________

(2)固固加热型:

例如: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A、A装置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故应该b进a出,B不符合题意;

C、用装置③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要形成液封,否则生成的气体直接从长颈漏斗跑掉了,C不符合题意;

D、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进行验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根据氧气的制取装置、验满等知识,以及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C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

发生装置仪器的选择:

(1)A、B、D中是有关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均是固、液常温型,可采用相同的发生装置.用到的仪器是锥形瓶、双孔带导管橡皮塞、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

(2)C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是固体加热型,要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单孔带导管橡皮塞;图中仪器缺少酒精灯,因此C错误;收集装置仪器的选择:

无论采用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都要用到集气瓶和玻璃片,四种气体均符合.

综上分析,故答案为:

C.

【分析】

(1)熟悉常见化学实验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如集气瓶、试管、注射器等;

(2)本题主要考查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再根据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选择相应的仪器,没有常规仪器可以采用其它仪器替代法.

3.【答案】B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的变化情况做出推断.该装置是将固体放在有孔塑料板上,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固液相遇开始反应,关闭活塞,试管内压强增大,将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解答】此装置关闭活塞时,随着气体的增多,迫使液体和多孔塑料板上的固体分离,导致反应停止.

A、二氧化锰是粉末,会通过小孔进入下方无法分离,反应不能停止.

B、石灰石是块状固体,稀盐酸是液体,石灰石放在有孔塑料板上,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加入,固液相遇开始反应,关闭活塞,试管内压强增大,将固体分离,反应停止,B正确;

C、锌粉是粉末状,会通过小孔进入下方无法分离,反应不能停止.

D、碳酸钠是粉末状,会通过小孔进入下方无法分离,反应不能停止.

故选B

4.【答案】A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

A、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B、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能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因此不能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D、用FeS固体和稀H2SO4制取收集H2S不需要加热,生成的硫化氢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此不能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故选:

A.

【分析】此题考查了气体的装置和收集方法.从反应装置看,该装置选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和锥形瓶,所以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从收集装置看,用的是排水法,所以收集的是气体难溶于水.

5.【答案】B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

A、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可用过氧化氢的发生装置制取H2S气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H2S气体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形成一种无氧酸,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H2S气体易溶于水,可用水来吸收H2S气体防治污染空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形成一种无氧酸,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答案】B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

A、装置Ⅱ可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装置I和Ⅴ组合,属于固体加热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能用装置Ⅱ制取;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装置Ⅲ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D、能否选用装置Ⅲ或Ⅳ来收集,除了考虑气体的密度,还需考虑能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分析】A、根据装置Ⅱ可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C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由资料提示,该无毒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②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也可用③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

C。

【分析】气体难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8.【答案】D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解析】【解答】解:

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制取的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与气体的颜色无关;故答案为:

D.【分析】从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制取的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去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

9.【答案】试管;长颈漏斗;ACDH;2KClO3

2KCl+3O2↑;ABEF;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集满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解析】【解答】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C、D;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选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选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2KCl+3O2↑;(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的药品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B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收集装置选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集满;

【分析】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10.【答案】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H2O2

2H2O+O2↑;催化;eagd;燃着的木条熄灭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

(1)仪器b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催化作用;(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装药品的试管,固定试管的铁架台,导管g,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分析】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11.【答案】c;BC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

(1)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择有带孔塑料片的c试管,因药品放在塑料片上,不需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导管,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故选:

c;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

BC.

故答案为:

(l)c;

(2)BC.

【分析】

(1)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选择有带孔塑料片的;

(2)根据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

12.【答案】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溶解性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解析】【解答】解: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的选定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如反应物是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需要选用有酒精灯等加热装置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

一般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溶解性.

【分析】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制取”则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定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式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3.【答案】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解析】【解答】解:

因为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如反应物是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需要选用有酒精灯等加热装置的装置.故确定某种气体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故答案为: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分析】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制取”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定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溶解性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解析】【解答】解:

因为发生装置的选定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如反应物是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需要选用有酒精灯等加热装置的装置.故确定某种气体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