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86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技术

(二)专业代码:

560302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装备制造

大类(56)

自动化类

(560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

计算机、通信

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3823)

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3829)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3914)

电气控制、

供配电、

自动化技术

电工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电气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管理、调试、维修和改造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素质,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电气自动化、供配电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2.知识

(1)具有大学专科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分析一般电子线路;

(3)掌握工厂电气、供配电、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基本专业知识;

(4)掌握单片机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组态技术、变频技术等工业控制理论和方法,具备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知识;

(5)掌握电子CAD、AUTO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

(6)掌握一般电气标准,掌握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技术;

(7)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

(1)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

(3)查找工程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独立思考、信息加工、创新能力等;

(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电气工程制图、识图能力;

(8)电工电子基本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

(9)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修能力;

(10)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与维护能力;

(11)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12)工业信号检测与常用电工仪表应用能力.

六、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表1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素质、知识、能力)

01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

01—01使用工具和设备装配自动化产品

01-01—01能识读电路原理图、接线图;

01—01—02能识读工艺文件配套明细表、装配工艺卡;

01—01-03能使用常用工具、仪器、仪表;

01-01-04能备齐常用电气材料;

01—01—05能识别、测量和选用合适的电气元件;

01—01—06能完成整机电气连接;

01—01—07能检验整机装接工艺质量。

02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

02—01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02-01—01电气原理图、安装图、接线图的阅读与绘制;

02—01-02电气元件的选择和质量检查;

02—01—03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配电安装;

02—01—04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调试与检修;

02—01—05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02-02PLC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

02—02—01根据设计需求进行PLC选型;

02—02-02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程序编制与调试;

02-02—03PLC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

02—02-04机床电气系统的PLC改造。

03企业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

03—01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03—01—01低压配电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03—01-02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03—01-03供配电系统的综合应用。

03—02变流装置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03—02-01整流设备的使用、调试、维护与检修;

03—02-02开关电源的维护与检修;

03—02—03热工设备的电气系统调试、维护与检修.

04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

04-01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

04-01-01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04—01—01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检修;

04—01—01自动化生产线电气系统技术改造;

04-02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04-02—0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04—02—02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运行维护;

04-02-03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管理。

04-03工业信号检测及

控制

04—03—01各种类型传感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能力;

04-03—02信号采集与处理能力;

04-03-03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04—03—04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

05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

05—01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支持

05—01—01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的选型;

05-01—02机电设备、自动化产品及系统方案设计;

05-01-03销售策略及技巧;

05-01-04技术培训。

七、主要课程简介

1.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安全用电及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线路等。

通过学习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的使用,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具备电路的连接与测试能力等。

2.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基本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等。

通过学习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量及选用,熟悉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掌握电子线路的焊接技术、组装技术,能够识读电子电路图,并进行功能分析,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装接能力,常用芯片的使用及资料查阅能力。

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及使用,电机的运行控制线路,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调试与维修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机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学会安装调试控制线路,具备分析、设计控制线路的能力。

4.PLC控制技术

《PLC控制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PLC的结构与原理,PLC的基本指令及应用,顺控指令及应用,功能指令及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PLC的原理及指令,能够阅读PLC的程序,分析PLC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PLC控制系统,编写PLC控制程序。

5.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原理、低压配电室的结构接线,车间、楼宇供配电系统的接线,工矿企业安全用电、节能技术,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安装及维修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配电运行与管理,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供电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排除等。

6.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文献资料查阅,工程技术手册的正确使用,技术经济比较,系统分析、总体设计与系统实施,计算及数据处理、绘图,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综合系统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7.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八、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140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须取得电工或相关工种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九、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知识、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其中专任教师16人,在校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为20:

1。

专任教师中,专业带头人1人,市级名师1人,高级职称7人,“双师"素质的教师13人,占专任教师的81%;兼职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为行业专家、企业资深工程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善于沟通与表达。

2.教学设施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拥有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PLC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拖动、机器人、中级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化系统应用、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等18个实验实训室。

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约800万元。

每个实验、实训室都按照专业建设标准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富士康科技集团、洛阳三隆安装检测公司、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3.教学资源

学院图书馆不断加强本专业藏书投资力度,本专业图书资料合计三万余册,专业期刊三十多种,生均专业图书近八十册,满足教学需要.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近年来逐步增加电子文献的入藏力度,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电子图书和光盘音像等电子型文献,适应网络环境下学院师生的信息需求.

依托行业、企业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在优先选用近三年优秀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以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结合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编写特色教材、实践指导书。

根据专业需要,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对所设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及考核评价办法,形成相关课程教学资源,并将课程的教学资料、试题、实训指导手册、典型教学案例影像、实训项目、模拟仿真系统等主要内容建成综合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资源使用和教学过程中,保证对现有的课程资源更新和完善,做到资料规范、齐全,更新及时。

4.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实施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使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践探索项目化教学法,教学手段由单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向利用仿真软件教学、实训装置教学、网络教学、信息化应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转变。

5.教学评价

采用了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知识、技能、素质相结合等多元化、多样化、全程化的评价考核方式。

不但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校内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评价、操作技能评价、理论知识评价三部分。

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和协作能力等,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的态度及表现;操作技能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每门课程评价可以是三者相结合,还可以是职业素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或者是职业素养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评价可以选择闭卷,也可以是开卷,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课程的评价方式及比例在课程标准中要体现出来。

校外实践课程(如顶岗实习)采用企业的生产过程评价标准,对学生按照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全面评价,由实习单位、班组、师傅、学校带队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6.质量管理

构建并完善学生就业单位与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持续跟踪毕业生发展轨迹五年以上,根据毕业生回馈、毕业生家长及就业单位反馈的学生就业适应情况,建立第三方评价数据库并不断充实与完善.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教育活动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科学分析,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优化、课程调整与创新、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十、人才培养进程安排

1.专业教学计划表

表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与周学时

课程

类型

开课

单位

考试

形式

理论

实践

1

入学教育

(8)

学生处

2

军事技能训练

2

(60)

2W

C

考查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54

0

3

A

考查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70

2

4

B

考查

5

形势与政策

1

32

32

每学期4课时,

其余讲座形式开设

A

考查

6

※军事理论

2

36

36

(2)

A

考查

7

大学体育

6

108

6

102

2

2

2

B

体育部

考查

8

音乐欣赏

2

36

36

2

A

教育系

考查

9

美术欣赏

2

36

36

2

A

艺设系

考查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36

36

2

A

社科部

考查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36

36

(2)

A

学生处

考查

12

信息技术

2

36

18

18

2

B

信工系

考试

13

素质教育实践

8

(64)

1-4学期开设

C

学生处

考查

14

大学英语(实用英语)

3

60

60

4

A

基础部

考试

15

高等数学(应用数学)

3

56

56

4

A

考试

16

职业人文素养

1

18

18

1

A

教育系

考查

17

通用社交礼仪

2

36

36

2

A

经管系

考查

18

心理学与生活

2

36

36

2

A

学生处

考查

19

公共任选课程

4

64

64

A

考查

20

电工技术

4.5

84

22

62

6

B

考试

21

电子技术

5

90

24

66

6

B

考试

22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3。

5

68

16

52

4

B

考试

23

单片机应用技术

6。

5

119

30

89

7

B

考试

24

供配电技术

5

96

84

12

6

B

考试

25

电工技能训练

1

24

24

1W

C

考查

26

电子技能训练

2

48

48

2W

C

考查

27

电气工程制图

4。

5

85

85

5

B

考查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与周学时

课程

类型

开课

单位

考试

形式

理论

实践

2

1

28

液压与气动技术

1.5

34

10

24

2

B

考查

工业信号检测与控制

29

PLC控制技术

5

96

24

72

6

B

考试

30

机器人运动学

5

96

24

72

6

B

考试

31

顶岗实习

24

576

576

6W

18W

C

32

PLC技术课程设计

1

24

24

1W

C

考查

33

变频器技术

1。

5

32

8

24

8*4W

B

考查

3

1

34

电力电子技术

2

32

8

24

8*4W

B

考试

自动化生产线调试

组态技术

企业课程包(替换33、

34中两门课程)

由企业

订单

确定

考查

35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1

18

18

1

A

校企

合作

与就

业处

考查

36

创新创业基础

2

36

36

2

A

考查

37

创新创业实践

6

(64)

1—4学期开设

C

考查

38

毕业设计

8

192

192

8W

C

电气系

教学计划总计

140

2502

934

1568

22

22

22

18

16

备注:

1.课程类型:

A表示纯理论课;B表示理论+实践课;C表示纯实践课.

2.※表示线上课程.

2.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3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时数

学时数

占总学时

百分比(%)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

百分比(%)

必修课

36

482

19。

2

122

4.8

限选课

11

206

8.2

0

0

任选课

4

64

2.6

0

0

小计

51

752

30

122

4。

8

必修课

32

614

24.6

438

17.5

限选课

1。

5

34

1。

4

24

1

小计

33.5

648

26

462

18.5

必修课

36.5

824

32。

9

768

30。

7

限选课

2

32

1.3

24

1

小计

38.5

856

34。

2

792

31。

7

必修课

17

246

9。

8

192

7。

7

小计

17

246

9。

8

192

7。

7

总计

140

2502

100

1568

62。

7

4.素质教育实践安排

表5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素质教育实践安排表

课程名称

考查学期

学分要求

每学期学时要求

负责部门

素质教育实践

1-4

8

16

16

16

16

学生处

团委

各系部

形式

学期

名称

具体要求

学期

学时

学期

学分

学分

素质

教育

实践

1-4

社团活动

必修

8

0.5

2

项目化

第二课堂

活动

迎新文艺晚会

具体学时认定按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试行)》文件实施

8

1

4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学院科技文化艺术节

大学生足球联赛

大学生篮球联赛

大学生排球联赛

综合素养展示大会

学院运动会

宿舍文化艺术节

趣味运动会

“五四”校园文化成果展演

纪念“一二九"运动合唱比赛

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

艺术节活动

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作品科技大赛

校外实践

活动

社会实践及调研活动

每学期社会实践活动一周以上

赋予综合素养学分0.5分

2

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对素质教育实践实施统一管理,总学分为8学分。

其中社团活动8学时,2学分;项目化第二课堂活动8学时,4学分;校外实践活动2学分.学时学分认定由学生处、团委、各系部负责。

5.创新创业实践安排

表6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安排表

名称

考查

学期

学分

要求

每学期学分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

1-4

4

2

2

学期

项目名称

具体要求

学分

1-2

创新创业报告会

参加者

0。

5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参加者

0.5

创新创业大赛

参加者

0。

5

创新创业项目实施

参加者

0.5

寒暑假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参加者

0.5

系部技术协同创新项目

参加者

0.5

系部创新创业工作室实践活动

参加者

0。

5

创新创业培训

参加者

0。

5

职业生涯规划协会

参加者

0.5

创新创业协会

参加者

0.5

3-4

创新创业报告会

参加者

0.5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参加者

0。

5

创新创业大赛

参加者

0.5

创新创业项目实施

参加者

0。

5

寒暑假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参加者

0.5

系部技术协同创新项目

参加者

0。

5

系部创新创业工作室实践活动

参加者

0。

5

创新创业培训

参加者

0.5

职业生涯规划协会

参加者

0。

5

创新创业协会

参加者

0.5

学院对素质教育实践实施统一管理,总学分为4学分,按学年进行统计,学分认定由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各系部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