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7371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docx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初中美术模拟卷二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

初中美术

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雕塑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时期。

A.旧石器B.新石器C.夏D.商

2.六朝时,谢赫所著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美术史论专著在画史上享有不朽声誉。

A.叙画B.古画品录C.历代名画记D.画山水序

3.下图作者是()。

A.沈周B.文征明C.唐寅D.仇英

4.如图,该书法作品是()。

A.韭花帖B.中秋帖C.蜀素帖D.伯远帖

5.以细致富丽的画风,图写珍奇花鸟的五代花鸟画家是()。

A.徐熙B.崔白C.王冕D.黄筌

6.()以山水寄恨,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

A.张仁B.朱耷C.石涛D.髡残

7.宋代罗汉题材的雕塑以彩塑最为著名的是保圣寺和()。

A.灵隐寺B.灵岩寺C.华严寺D.清净寺

8.圣马可大教堂位于威尼斯市中心,其建筑风格主要为()。

A.哥特式B.巴洛克C.罗马式D.拜占庭式

9.雷诺阿是印象派中以描绘()出名的画家。

A.动物B.景物C.肖像D.山水

10.下图作者是()。

A.约丹斯B.哈尔斯C.伦勃朗D.鲁本斯

11.作品被描述成一个充满儿童般乐趣的世界超现实艺术大师()。

A.蒙克B.达利C.杜尚D.米罗

12.14~16世纪欧洲的()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A.文艺复兴B.巴洛克C.资产阶级大革命D.民族解放

13.美术教师应准确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师角色定位的是()。

A.人类文化的传承者B.人格的塑造者

C.教学活动的组织者D.画家的缔造者

14.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的是()。

A.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B.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C.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D.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

1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6.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精神的培养。

A.创新B.开拓C.改革D.钻研

17.美术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下列选项中属于校内课程资源的是()。

A.艺术家工作室B.艺术作坊C.学校图书馆D.博物馆

18.在观察图片、标本或实物时多凭经验或兴趣,容易离开观察目的,这一般是()的特点。

A.小学低年级学生B.小学高年级学生C.初中生D.高中生

19.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呈现问题,并由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来探索,寻找结论,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

A.研究性学习B.接受性学习C.直观性学习D.实践性学习

20.下列选项中,美术教学对学生美术学习评价方式不恰当的是()。

A.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B.画得和老师一样的就是最好的作品

C.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D.运用学习档案袋、展示等质性评价

21.在7-9年级美术课程中“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感情”属于的学习领域是()。

A.欣赏•评述B.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D.造型•表现

22.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美术学习中的()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统一,尤其是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A.客观事实B.虚拟世界C.想象世界D.技术表现

23.某老师在上《诗情画意》一课时,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渲染等步骤详细讲解并逐步示范,使学生对树的画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请问,该老师在此处运用了()教学方法。

A.演示法B.示范法C.练习法D.情境法

24.范老师在《小舞台》一课教学中,拟让学生了解舞台的构成形式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教学行为是()。

A.教师举例讲解小舞台设计过程B.师生互相交流、讨论

C.教师结合课件欣赏各种形式的舞台D.教师详细讲述舞台美术设计准则

25.教学工作评价只根据平常的表现和观察给教学工作做出的评价称为()评价法。

A.定量评价法B.定性评价法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

26.学校选取一位授课较好教师的课程,并把此课定位优质课,以此为标准与其他教师课程进行比较,凡接近或超过优质课的作为优秀课,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

A.相对评价法B.绝对评价法C.自我评价法D.观察评价法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共28分)

27.简述元代画家赵孟頫。

28.试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29.《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中,第二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是什么?

30.如何理解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在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第1课《小伙伴》的美术课上,教师首先通过展示照片,设置“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张面孔的特点,并从脸型、表情、发型、头饰、服装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接着讲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形体结构、透视等共性规律,学习与探究头像写生的基本方法,为创作表现做铺垫。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画出身边小伙伴的形象特征,注意所画人物的身体比例及重心是否稳定。

(1)该教师的教学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2)分析该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32.李老师在上《纸板的创想—坐椅设计》一课时,通过提问研讨,使学生认识坐椅设计的原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好的椅子设计,体验生活的乐趣。

观看教师演示并分析教具,分析坐椅设计的方法原理,进一步形成纸立体坐椅的创意。

在练习阶段采用研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方式进行艺术实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几个人合作设计一系列椅子。

最后分享同学的设计成果,学会分析欣赏新产品设计,用语言阐述自己的设计构思。

问题:

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思考李老师的课程设置合理吗?

为什么?

 

四、教学设计题(共1题,每题30分,共30分)

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三个课堂提问。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答案

初中美术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D。

22.【答案】A。

23.【答案】A。

24.【答案】D。

25.【答案】B。

26.【答案】A。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赵孟頫是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其绘画功力深厚,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

他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的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南宋院体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认为“书画本来同”,将书法用笔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疏林秀石图》。

28.【参考答案】“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

它分为三个层次;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

(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29.【参考答案】

(1)目标

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2)学习活动建议

用写生(含速写)、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

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

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

(3)评价要点

对造型表现活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

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

认识和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

30.【参考答案】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是以《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理论和目的为核心的,是进行评价操作的前提,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不仅要看教师教了多少知识,还要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

这种“以学论教”的评价方法,不仅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结果,更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的状况。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1)该老师在导入时采用了游戏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张面孔的特点,并从脸型、表情、发型、头饰、服装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既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与探究头像写生的基本方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为创作表现做铺垫,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观察、表现的能力。

(2)课堂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在教学过程环节中并未涉及到,教学目标并未达成,上课时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学生并没有主动地参与其中,自己去分析和总结知识点,而是一味的由老师引导讲解,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环节缺失,在课程的最后没有教学评价环节,该教师也没有设置板书设计。

32.【参考答案】合理。

(1)李老师在课堂上观看教师演示并分析教具,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体现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2)在练习阶段,几个人合作设计一系列椅子。

学生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体现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3)李老师通过提问研讨,使学生认识坐椅设计的原则,在练习阶段采用研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方式进行艺术实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几个人合作设计一系列椅子。

体现出李老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

【参考答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学会欣赏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方式搜集我国传统民居图片,体验并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难点】

认识种类多样的传统民居,区分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

三、教学方法

展示法、讲授法、交流合作法。

四、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多媒体器材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挑选并展示一组同学老家窑洞的图片进入本节课,并对同学们提出问题“这些造型特别的建筑有什么居住优点?

”“大家觉得这些朴实的窑洞外形好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由此引出板书《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直观感知

展示福建土楼与广东开平碉楼的图片,学生们欣赏比较他们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并发言。

老师总结学生发言“福建土楼是圆形,碉楼是长方体楼式建筑”“福建土楼和碉楼在居住之外都有一定防御功能的设计意图”它们都饱含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情。

具体分析

展示北京四合院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讨论“四合院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有哪些寓意”并发言。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分为正房、厢房、中心院落、中门、大门组成。

四面房子都朝中心院落打开,给居住者一种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感受

(二)欣赏入门,直观感知

继续展示上海石库门、蒙古包、藏族碉楼图片,并分小组讨论,传统民居的美感来源于哪里?

从造型,寓意,色彩,居住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讨论总结“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造型流畅,结合舒适性和实用性功能”

(三)环环相扣,具体分析

提供更多传统民居图片,让每个小组选出自己喜欢的民居进行小讨论,“如果让大家选择,那么你愿意住哪种民居,从多角度分析这件民居的艺术感受”

讨论结束,学生推荐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传统民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尊重与传承”

(四)回忆探索,小结拓展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传统民居相关知识内容。

鼓励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周末到附近古镇地区欣赏传统民居的美感。

六、板书设计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北京四合院:

正房、厢房、中心院落、中门、大门。

福建土楼:

水井、祖堂、房间、侧门、大门门厅。

广东开平碉楼:

穹顶、山花、柱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