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611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docx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secret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两路口换乘站及控制中心位于重庆市两路口中山二路、中山三路、长江路交叉口处,地处重庆的大型客流集散中心,该处历来是重庆交通枢纽地段。

本车站为轻轨三号线和地铁一号线的换乘站。

车站三号线车站横跨中山三路,一号线车站位于长江路北侧,原重庆市教委院内。

两站主体呈“V”型在端部斜交,三号线路在一号线路下方,两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层,通过端头厅换乘。

在这里还有三号线与一号线共用的控制中心,车站与控制中心地下部分合建,同步实施。

该换乘车站土石方工程为深基坑开挖,经充分论证采用明挖施工,基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开挖最大深度为26米,最小深度为20米,基坑内分成二至三个台阶。

土石方总方量约30万立方米。

地下车站结构在基坑成型后施工,车站结构侧墙与基坑挡墙表面仅有15cm的调整空间,因此,保证基坑一次成型对保证车站结构质量及节约成本、工期有重要意义。

 

基坑平面示意图

二、QC小组简介

轨道交通两路口换乘站项目部“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QC小组成立于2008年10月,小组类型为现场型。

小组成员共8人,平均接受QC教育60小时以上。

该小组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具有QC成果全国诊断师2人。

其中组长xxx为公司总工兼项目部总工。

1、小组概况

小组概况表表一

小组名称

重庆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轨道交通两路口换乘站项目部QC小组

课题名称

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

成立时间

2008年10月1日

小组类型

现场型

组长

xxx

注册编号

 

注册日期

2008年10月20日

活动时间

2008年11月~2009年6月

活动频次

2次/月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8年11月10日

2、小组成员情况简介

小组成员表表二

序号

组内

职务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务

职称

QC教育学时

1

组长

本科

总工

高工

90

2

副组长

本科

项目经理

高工

90

3

副组长

本科

技术助理

助工

90

4

组员

本科

施工负责人

工程师

60

5

组员

大专

测量负责人

工程师

60

6

组员

大专

质检负责人

助工

60

7

组员

本科

工长

助工

60

8

组员

大专

资料员

助工

60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8年11月10日

3、小组活动情况

小组活动概况表表三

活动内容

活动次数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出勤率(%)

QC知识培训

5

8

8

100

规范学习

4

8

8

100

分析交流

5

8

8

100

总结自评

2

8

8

100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9年6月20日

三、选课理由

QC小组成员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踏勘了解后,一致认为基坑开挖成型效果不够理想,对工程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造成很大影响,必须着手进行改进,提高一次成型质量。

我们分析后决定

制图人:

xxx制图时间:

2008年11月20日

四、现状调查(P)

2008年11月10日,QC小组全体成员对目前本工程开挖形成的基坑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得出以下调查分析表:

基坑成型质量检查统计表表四

序号

项目

检查项目名称

检查人员

方法

点数

不合格点数

合格点数

合格率

1

A

基坑边坡平整

xxx

广线/卷尺

50

20

30

60%

2

B

基坑底部标高

xxx

全站仪

50

16

34

68%

3

C

基坑边线位置

xxx

全站仪

50

8

42

84%

4

D

基坑边坡垂直度

xxx

线垂/卷尺

50

4

46

92%

5

E

基坑底部宽度

xxx

钢尺

50

2

48

96%

6

合计

250

50

200

80%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8年11月15日

基坑成型质量不合格点统计表表五

序号

项目

检查项目名称

频数(点)

累计频数(点)

频率(%)

累计频率(%)

1

A

基坑边坡平整性差

20

20

40

40

2

B

基坑底部标高误差大

18

36

32

72

3

C

基坑边线位置偏差

8

44

16

88

4

D

基坑边坡垂直度差

4

48

8

96

5

E

基坑底部宽度误差大

2

50

4

100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8年11月15日

根据统计表内容,我们绘制了排列图,并由此找出影响基坑成型质量主要问题:

底部宽度误差大

边线位置偏差

边坡垂直度差

边坡平整性差

底部标高误差大

 

基坑成型质量问题排列图

制图人:

xxx制图时间:

2008年11月15日

由以上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基坑成型质量的主要问题是边坡平整性差、底部标高误差大,其累计频率达72%,属A类因素,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象。

五、QC小组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目标确定

QC小组通过对现场的调查分析并结合新技术的使用及设计要求,确定对“基坑边坡平整性差”和“基坑底部误差大”两种主要问题进行攻关,使基坑一次成型合格率从活动前的72%提高到90%。

目标设定柱状图

制图人:

xxx制图时间:

2008年11月20日

2、目标可行性分析

 

 

制图人:

xxx制图时间:

2008年11月20日

六、原因分析、要因确认

1、原因分析

通过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基坑一次成型质量的主要问题为基坑边坡平整性差和基底标高误差大。

QC小组于2008年12月初进行多次讨论,并征集集团公司各工种技术专家意见,运用“5M1E”的原则,针对“基坑边坡平整性差和基底标高误差大”两个问题绘制出因果分析图,如下图:

 

因果分析关联图

制图人:

xxx制图时间:

2008年12月10日

2、要因确认

QC小组成员对以上各末端因素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确定了3个要因,详见要因论证表:

要因论证表表六

序号

末端因素

要因确认

负责人

确认方法

是否要因

1

培训机制不健全

炮工等主要工种工人均持证上岗,工作经验较丰富

xxx

现场调查

2

操作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经调查,30%操作人员在现场对质量控制意识比较淡薄,对边坡成型及基底深度控制不严谨

xxx

现场调查

3

管理机制不严格

项目部机构及责任明确,管理力度比较强

xxx

现场调查

4

未进行光面爆破实验

在开工前仅进行了普通爆破实验,未进行边坡光面爆破实验,对爆破参数控制不到位

xxx

现场调查

5

技术交底不到位

施工前全部进行了详细技术交底

xxx

现场调查

6

测量设备未定期校正

所使用测量仪器在开工均校验过,尚未过期

xxx

公司调查

7

测量设备性能不足

目前所使用的全站仪为索佳500,对基坑开挖精度能够满足

xxx

现场调查

8

放样控制方式欠佳

目前在现场施工中对基坑边坡及基底标高放线采用设置控制点的方式,28%控制点定位不细化、明显,必须要改进。

xxx

现场调查

9

炮机陈旧

目前使用的炮机生产日期为2000年,维护较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xxx

公司调查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8年12月10日

七、制定对策

针对影响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的要因,QC小组经过多次专项研究,制定了相关对策,详见对策表:

对策表表七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1

质量意识不强

建立培训教育制度及奖惩制度,定期进行考核

保证操作人员学习培训达16次,95%以上工人有较高质量意识

进行培训及教育,每月考核质量情况进行奖惩

现场会议室和现场

2008年12月20日~2009年3月1日

xxx

xxx

2

未进行光面爆破实验

进行光面爆破实验

总结出最合理的爆破参数,形成指导作业书,确保边坡成形合格率达90%以上

在现场进行多次光面爆破实验,达到理想效果后总结数据和方法,形成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并对炮工进行交底

施工现场

2008年12月16日~2008年12月20日

xxx

xxx

3

放样控制方式欠佳

改进放样方式,跟踪开挖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所有开挖位置随时能够有明确的开挖目标

为基坑开挖提供明确的位置及高程

施工现场

2008年12月20日~2009年6月20日

xxx

xxx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8年12月15日

八、对策实施

实施一、针对工人质量意识淡薄的要因:

质量意识的提高是保证QC目标实现的基础,项目部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进行:

1、质量意识教育培训

QC小组于2008年12月20日、2009年1月15日和2009年3月1日召开质量意识教育培训会议,会议由项目经理xxx主持,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讲解,要求管理人员及班组必须提高质量意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及工期。

2、宣传和观摩学习

项目部加强对质量意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于2008年12月20日在工地醒目位置设置了提高质量方面的相关横幅和宣传画报,同时于2009年1月30日组织相关班组对本公司其他基坑工程项目现场进行观摩、学习。

3、制定奖惩制度,按制度每月底进行考核。

每月底,由QC小组统计本月相关人员现场质量管理情况,并进行考核,按照制度进行奖惩。

实施效果:

项目部于2009年3月15日对以上措施的落实后的效果进行检查,所有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质量意识明显提高。

实施二、针对未进行光面爆破实验,边坡爆破效果差的要因:

此次光面爆破实验由QC小组组长xxx牵头,实施情况如下:

1、2008年12月16日~2008年12月17日,进行现场基坑岩性勘察分析,结合以往光面爆破经验及规范进行试爆参数的确定。

由xxx、xxx负责落实。

2、2008年12月18日~2008年12月19日,进行了三次光面爆破实验,实验由xxx、xxx负责指挥实施,由王思国负责相关数据记录,由xxx、xxx负责爆破参数的调整。

其中2008年12月19日进行的最后一次实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3、2008年12月20日,由xxx整理光面爆破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爆破参数制定了光面爆破作业指导书,于2008年12月20日下午对爆破工人进行了全面交底。

实施效果:

通过精心组织,光面爆破实验圆满成功,获取了能够保证光面爆破效果的光面爆破参数,为后期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确保了边坡平整性。

实施三、针对放样控制方式欠佳的要因:

QC小组针对基坑开挖放样提出了“放样精确、一目了然、随时复核”的要求。

QC小组成员兼项目部测量负责人xxx于2008年12月30日完成了基坑放样控制方案的编制,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落实,要点如下:

1、针对本工程基坑边坡为垂直开挖,在开挖前对基坑边线进行放样布点,各点距离不超过15m,对各点进行立桩固定。

在边坡修整时,从桩点吊入铅垂,使边坡边线一目了然。

2、针对基坑底部标高控制问题,基坑从顶部每下降3米左右进行标高测定,用红油漆将标高标注在边坡上,在离基坑底部还有5米左右时,采取每下降一层(爆破一轮)测量一次的方式。

在距离基坑底部标高1米以内,沿基坑四周设置标高控制点,对基坑内按照2mx2m方格网测定各部位标高。

3.测量组应与施工班组及时交底和沟通,保证施工人员对任何部位的开挖范围和深度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要求爆破班组在距离基坑底标高6m时精确计算每次爆破深度,以达到最好的爆破效果。

实施效果:

通过测量方案的编制和交底,并严格实施,测量人员及作业工人能够在基坑开挖时对基坑边线位置及标高非常清楚。

九、实施效果

1、通过以上各项对策的落实,有效地保证了深基坑一次成型质量。

本工程一号线车站基坑于2009年6月底全部开挖完成,在重庆市质量监督总站、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对车站基坑进行了验收,抽查点数200个点,合格184个点,合格率达92%。

检查结果表明,我们的QC目标实现了!

同时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对我公司的施工质量给予很高的评价,为公司赢得了多方赞誉,也为本工程后续结构施工创造了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

 

活动效果对比效果图

制图人:

xxx制图时间:

2009年6月30日

2、工期效益

随着基坑一次成型质量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边坡修整、基底超挖回填等烦琐工序,基坑全部完工日期提前了20天,为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赢得了重庆市建委、建设单位的好评。

3、提高了施工队伍素质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及施工人员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QC知识有了全面了解和提高,对质量、进度意识有很大的增强。

用统计表和雷达图表示如下:

小组成员及施工人员活动前后状态的自我评价表表八

项目

自我评价情况

活动前

活动后

质量意识

3

6

个人能力

4

5

QC知识

2

6

解决问题的能力

4

6

团队精神

4

5

制表人:

xxx制表时间:

2009年6月30日

QC活动效果雷达图

制图人:

xxx制图时间:

2009年6月30日

4、经济效益

通过此次QC活动,在经济效益方面减少了基坑超挖土石方、超挖混凝土回填、边坡及基坑底部人工修整,节省成本构成如下:

减少基坑土石方超挖:

基坑边坡及底部总面积为10600m2,按照减少超挖平均30cm计算,减少土石方开挖及外运量为:

10600x0.03=318m3,按照均价100元/m3,节约成本为:

318x100=31800元;

减少超挖混凝土回填:

混凝土按照350元/m3计算,节约成本为:

318x350=111300元;

节省人工:

根据活动前后边坡、基底修整工程量对比,活动后工节省人工工日200个以上,节约成本:

200x40元/工日=8000元;

另外,工期提前20天在人工费和设备费用上也节约了成本,在此不作计算。

合计节约成本:

151100元以上。

十、巩固措施

由于本工程开展的QC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部将本次QC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形成了《深基坑开挖一次成型质量控制》工法,归档到公司工法库(编号:

CQSZII-039),以期能在其它同类项目中推广、应用。

同时QC小组组长xxx以公司总工的名义号召公司各项目部学习本次QC小组活动经验,积极开展QC活动,以QC活动带动项目的良性发展,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十一、活动体会和今后打算

通过次此QC活动,圆满地完成了工程内容,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锻炼出一大批QC活动开展者,在接下来的工程中,我们要将QC小组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针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精度高的要求,我们小组将把《提高地铁车站梁柱节点一次成型质量》作为下一次QC活动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