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616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docx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

高考作文人物阅读素材:

我的M型人生(王石作品九篇)

我的M型人生

王石

我的人生可以用字母M来概括。

M有5个点。

第一个点在平面上是最低点,人从这里出生,生而平等,无论是怎样的家庭都要死。

当然,死会在另一个点上。

我们都希望往高走,达到人生的高点。

从第一点到第二点,其间千辛万苦都只有自己清楚。

上珠峰对我来说是一次偶然,1995年,我发现腰椎有问题,医生诊断随时可能瘫痪。

当时我还能活动,就想着一定要去趟西藏,以后如果坐轮椅去很不方便。

在西藏的一个月时和朋友长聊,他们建议我可以去登雪山。

回来后我就开始锻炼身体。

我想,只要还没瘫痪就可以试试自己能登多高。

我暗暗许给自己一个生日礼物,2001年50岁生日时要达到国家登山运动健将标准。

结果很顺利。

登珠峰对我来讲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我不满意;因为当时给我的评价是年纪最大的登顶珠峰的中国人,好像伟大是因为年纪大还能登顶。

国际上有个叫三浦雄一郎的日本人,70多岁创造了两次登顶纪录,我开始不服气,结果人家80岁的时候又上去了,我一看就服了。

有时候还真别较劲,适可而止。

这是我的第一个顶点。

顶峰是相对的,真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服不行,否则是和自己过不去。

一个人成功不成功、成熟不成熟,衡量的标准是看从辉煌跌到低谷时的表现,看这时候的反弹力。

2008年,我的人生跌到低谷。

当时职位、身份没有改变,更多是受到心理上的打击。

那年的捐款门把我从所谓的著名企业家,从被大家崇拜的地位打翻在地,还恨不得再踩上一脚。

如果那种舆论继续下去,影响了万科的销售、股价或团队的情绪,出于任何一个原因我都会辞职,我要对公众有个交代。

而这对我的影响是,我突然被归零了,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57岁的我像一个青涩的苹果,重新认识自己。

在行业上,拐点论也得罪了地方政府和同行。

这一年我和万科的日子都非常不好过,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和万科成熟起来。

我们看到高点,也应该看到低点。

如果你有这样的格局,低点将是你的财富。

如果没有,低点对你就是一个灾难。

反弹力让人生出现第二个高峰。

到哈佛没一年,我就放弃再次登珠峰了,因为发现在学校学习对我来讲像登山一样,不过是知识的山。

登珠峰难不难呢?

难,但是没有想的那么难。

而就我的经历和背景,在大学求学比登珠峰还难。

求知的道路很漫长。

人生苦短必须要进行选择,我放弃物理登山,选择去登知识的高峰,这对于我来讲是又选择了一个高峰。

有生之年,我还有一座高山。

70岁之前学习和教书,70岁后的目标是去戈壁沙漠上办农场。

中国的国土资源27%是戈壁和沙滩,我们要向以色列学习,把它们变成良田。

2004年我有幸成为阿拉善的发起人,这为我实现未来的愿望、征服最后一座山做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一个点是人生的回归,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对死亡的恐惧,怕死是人类的天性,但面对死亡的态度却不大一样。

登山使人没办法回避死亡,尽管一进山就头疼——我吃饱了撑的,下次再来登山就不是人,但你下次又来了。

面对死亡,你会很坦然地想身后的事,会更珍惜你的一切,珍惜生命,好好思考生命怎么过。

用经历,定义自己

王石

2011年底《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给我打来,杂志社合作方克莱斯勒想在中国物色一名形象代言人,为全新的Jeep大切诺基拍摄一部视频广告。

想来想去,觉得在认识的人当中,跟Jeep品牌的精神气质最符合的还是王石。

有意思,我已经很多年不开车了。

几乎是前后脚,瑞士手表品牌百年灵也邀请我参加一年一度的飞行节,并且探讨广告合作事宜。

知道百年灵,是主打航空的手表,崇尚冒险、自由精神、精确性。

此前曾有另一家瑞士名表找到我,婉拒了,因为对方是顶级奢华的形象,和我一贯风格不同。

百年灵呢?

我表示:

喜欢飞滑翔伞,也有滑翔机驾照,但没有动力飞行器驾照,不可能驾驶动力飞机。

瑞士人回复:

可以先教会王石先生开飞机,再拍广告!

自2000年开始接拍广告,感觉每次参与都是新的体验,获得报酬全部做慈善公益,何乐不为?

收到拍广告的邀请,什么邀请接,什么邀请不接?

我的原则很简单:

第一,双方品牌必须是帕累托最优,精神气质配合,互相给对方加分;第二,既然广告收入要捐给公益,做广告的产品不能与公益内容有冲突。

多年前接的途锐、中移动是这样,今年接的深航加入星空联盟广告,则是出于为深圳企业加油助力。

拍摄安排在北京,导演和摄像是2010年金马奖最佳导演钟孟宏,台湾。

广告公司暗地里叮嘱我:

请到钟导拍广告可不容易!

接触之后,感受到钟导团队非常专业,为我拟订了详细的拍摄计划,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一清二楚。

拍摄前给我准备了三种风格的服装备选:

正式西装,休闲西装和登山服,还特意叮嘱我带一套自己的深色西装,以防他们准备的服装尺码不合适。

重视细节的专业态度,让我非常欣赏。

第一天在石京龙滑雪场拍摄登山画面,给我安排的到场时间是早晨8点,工作人员6点多就到了现场。

登山画面拍完,紧接着拍汽车在路上奔驰的各种场景,还有路牌等元素。

第二天移师怀柔篱苑图书馆,拍摄读书镜头。

这是清华大学李晓东教授设计的一个公益图书馆,依山傍水,钢架结构,全玻璃外窗,建筑四周以几万根柴火棒环绕,既可以透光,也避免强光的暴晒。

内部宽大的空间和错落有致的台阶设计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最后片子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第二天去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拍摄,最后用到的镜头是我逆着进站的机场轻轨列车行走,这个镜头的意思很明显,所以是成片里的最后一个镜头。

片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我端坐,凝视着桌子上一条被激怒、昂着头的眼镜蛇。

导演介绍:

计划入镜的我和眼镜蛇分别拍摄,后期合成凝视对峙的画面。

不能一次完成吗?

我问导演。

你不害怕被毒蛇咬吗?

钟导演反问。

你不招惹蛇,它是不会进攻的。

怕什么?

导演采纳我的建议,镜头一次拍摄完成。

成片主线是我的画外音叙述:

当你仰视着我,你看到的是王石,还是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充斥着,被世俗反复夸耀的成功,却跟我毫无关系。

真正靠近自己,你明白那些融进你生命里的,不是万科,不是珠穆朗玛,或是乞力马扎罗,而是走向它们,和告别它们时,留下的脚印,正是这样的经历,而非名字,决定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和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用你的经历,定义自己。

广告播出后,许多朋友和同行问我,这段话是不是我亲自执笔撰写?

嘿,我哪里来这么好的文笔?

大家公认,这是最符合王石个人气质的一则广告,而这段画外音,如同心声。

大切诺基选择了欧洲杯战火时段播出广告,万科同事发来短信:

看欧洲杯,中场休息时间,突然出现老板的广告,感觉好像是在加班!

不少企业通过朋友渠道来打听:

哪位导演拍的广告?

能不能介绍给我们?

遗憾,据说钟导演志不在此,一年只接一两部广告,一拍完,就进山去继续追求他的电影艺术了。

不确定的时代,如何拼自己

王石

我当过兵,当过工人,当过工程师,当过机关干部,这样做到32岁。

当时我在广东的外贸部门,在别人来看,这个职业非常非常好,但是我已经看到我人生的最终会走到哪里去。

这样的生活,我当然不甘心。

我没有严格的人生计划要当一个企业家,甚至当年的我对于做商人这件事是非常讨厌的。

我只是希望改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就这样去了。

我既不喜欢做企业,也不喜欢做生意,我曾公开说我不喜欢房地产。

但是今天,我非常喜欢房地产,非常喜欢房地产行业,因为它牵涉到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造福于消费者、造福于人民,我后知后觉地突然发现,我正在从事着一个我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职业,我由衷地喜欢上了我原来根本不喜欢的工作。

不要急于大学一毕业,就马上要找到一个如何发财、如何终身相伴的职业,不要着急,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就把你所在的工作做好,所在的你不愿意的行业做好。

可能工资不随你的心,可能待遇不随你的心,可能所处的环境,那些人员不随你的心,但是你要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人生下来所谓的自由选择,它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过程当中,你仍然要把它做好。

我的身体不是很强壮。

有人说,身体不强壮怎么登上珠峰的?

我说正因为我登上了珠峰,我的身体才强壮了起来。

我感到最恐惧的是1995年,我突然感到我的左腿剧疼,医生非常清楚地说,你腰椎间有一个血管瘤,你必须马上减少行动,最好是坐轮椅,否则你随时可能瘫痪。

我当时脑袋一懵,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44岁的时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医生宣布我可能瘫痪。

所以我想,无论如何,在瘫痪之前,我要去一趟西藏,要去一趟珠穆朗玛峰。

2003年我去了西藏,记得在登顶下撤的途中,在8800的位置上,天气非常不好,阴天、刮风、下雪,我特别想坐下来,但我受过的登山训练告诉我,我不能坐下来,我要是坐下来,我就起不来了。

我到山脚下和医生谈的时候,医生说你遇到的就是濒临死亡的感觉。

登到8000米以上的山峰时,只有两种废弃物是没人理的,一种是空氧气瓶,再一个就是遇难者的尸体,你免不了会看到遇难者的表情,没有痛苦,没有狰狞,没有死亡之前的挣扎,都很安详,好像进入天堂一样。

我曾说,我一生要三次登顶珠峰,2003年是第一次,2010年是第二次,我想我差不多在我70岁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的时候,我要再登一次顶。

但当我到哈佛之后,我才意识到,哈佛是我的第三次珠峰,和这两次珠峰完全不同的是,这座山峰没有物理高度。

很多人问我,说登珠峰难不难,我说当然难,比想象的还要难。

第一个学期特别累,要记太多单词,失眠,想睡也睡不着,做作业做到两点钟,八点钟起来,我曾经几次想打退堂鼓。

我想我和很多人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比他们聪明,也不在于我比他们更运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有这样一个认准的目标,坚持下去。

说了坚持,我还想讲讲放下,第一是放下金钱,第二是放下权力,第三是放下虚荣。

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当时公司形成4100万规模。

当时我就声明,我放弃分到我名下的股权。

第一,我觉得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不用控制这个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

第二,在中国社会当中,尤其在80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

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钱。

所以在名和利上,你只能选一个,你要想出名,你就不要得利,你要想得利,你不要出名。

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

这是我想放弃财富。

1999年,48岁的时候,我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开始只当董事长,真正的不管公司的事儿。

这是我想放弃权力。

第三个放弃,就是放弃虚荣。

实际上这回去哈佛,很多人都很好奇,说你王石到哈佛去干什么,首先就问,你到那儿带翻译吗?

第二,你上的是老年大学吧?

更多的朋友之间一见面,那就是猛夸,铆劲地夸,太佩服你了,就是太这个字拉好长时间。

我说你表扬我还是骂我,这样表扬。

确实,一个中国的著名企业家,上市公司老总,年纪又过了60岁,你开始学英文,你能不能拉下脸,能不能放下面子,是个问题。

我的人生经历当中,我怎么也没有想到2008年对我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打击,一个拐点论,一个捐款门,弄得我狼狈不堪,祖宗八辈子都骂到了,一天谩骂的帖子三四十万,删都删不过来。

但之后我给了几个感谢,第一感谢股民对我的这种唾骂,让我归零,让我认识我是老几,我重新认识自己。

很多人非常羡慕80年代的一代人,我现在想起来,我也很羡慕,因为80年代当时不觉得,事后越想越觉得那是一个黄金时代。

可能你们会感叹现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全球的不确定,中国未来的不确定,你们很感叹,没有机会了。

现在讲拼爹,我相信在座能这样交流的,拼爹的不多,都是拼自己。

但如何拼自己,怎么拼呢?

我想说的是,如果什么都确定了,你要想出人头地,想有所作为,那是非常非常难的。

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才给了你机会。

你没有变强只因你一直很舒服

王石

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

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

职业生涯很长,对企业而言,它需要你成为一个专才,但从职业发展来看,你需要成为一个全才,方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阻碍你成为全才的不良习惯有很多,有时候我们喜欢趋利避害,拖延症更是让自己定下来的目标难以实现。

从现在起,你要努力去寻找各种让自己变得不舒服的环境、习惯,别害怕痛苦,伴随着痛苦的出现,才会有成长的空间。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

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

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

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等。

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让自己遍体鳞伤。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们应该让自己舒适一些,但是后来我明白有一些不适有时并不是件坏事。

事实上,你可以学会享受这种不适,例如,我每天都会做一些力量训练,虽然这点不适不会严重到令我讨厌的地步,但是人就是这样的,能逃避的困难,我们总能找到借口。

我制订计划表格,让这点不适参与我的生活,形成一种习惯。

每当我完成15个引体向上,就会在引体向上那一栏写上15,每个月我都会换新的纸张,并总结上个月的情况。

不经意间,几个月时间我已经做了1000个引体向上了。

我发现任何只要是有一点不适的事情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然后你会离不开它,觉得这点小痛苦其实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一种调味料。

这件事由不适变得舒适,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具体的方法如下:

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这件事情会让你有点小不适,但是做成了以后你会收获很多。

例如:

健身。

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分解成1000个独立的事件,要确保每个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适程度内。

你可以先测试一下你尽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后减去20%,从这个值开始。

例如,我想要做10000个引体向上,那么分成1000份,就是每次10个。

开始去做,并且不要强迫自己,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去挑战。

随着你的能力增强,逐渐增加分量,例如一个月后,你可以做到15个,3个月后,你可以做到25个。

所以,10000个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事实上,你可能9个月就搞定了。

这个方法的精髓在于把一个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适,然后将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养成习惯,将不适变成舒适。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这种方法,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提升,改变一些坏习惯,培养一些好习惯。

1.

拖延的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拖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要做的事情令我们感到不适。

所以,我们的头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借口和诱惑,来促使我们去做更容易的、更舒服的事情。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定义为不舒适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不想去做它,想方设法拖延到明天。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痛苦分解成1000份,变成可以忍受的程度,那么事情就变得容易了。

我们可以制订一个表格,叫做战胜拖延。

每次有想要拖延的想法的时候,就立刻去做,完成任务之后就在表格上+1,当完成1000+的时候,拖延的习惯就根除了。

2.

健身的习惯。

我们不去健身是因为感到不舒适,但是如果每次有意识地让自己承受一些不适,会逐渐提升自己的忍耐力,一旦养成一种习惯,我们会依赖于这种不适带给自身的有利刺激,让自己感到更有活力。

3.

阅读的习惯。

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会把读书看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如果你能够建立一个表格,每读完一个章节就在上面写上+1。

逐渐养成习惯以后,改成阅读一本书写上+1,你会发现一个月你甚至能够读上5本书。

然后阅读会变得不再痛苦,而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

当你能够跟别人谈起你阅读的著作以及你的看法,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4.

早起的习惯。

要培养早起的习惯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早起的目的。

而且这个目的会让你很期待第二天的早晨快点到来。

如果你是一个吃货,不妨睡前准备好一顿丰盛的早餐食材,等早上起床给自己做一顿很好吃的早餐。

我给自己设定的早起目的是玩半个小时游戏(很神奇吧),这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于是,如果我想要6点半起床,那么我会把闹铃定在6点,然后快速起床,开机时间我会搞定刷牙洗脸,然后热一杯牛奶,一边打游戏,一边听着英语广播。

通过这个方法,我将不适换为舒适,让本来很难的事情变得容易而且备受期待。

5.

写作的习惯。

读书再多如果不写出来,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如果不能向别人说出来,就不能得到修正与反馈,也无法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写作是一个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将平时阅读中的论点整理出来,加以思考,总结成自己的话语。

这样,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加强。

当然,写作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绪,并且组织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

而且,当你对着电脑的时候,还要排除各种杂事的干扰,这对专注力也是一种锻炼。

在剑桥

王石

如果说在哈佛有一种熬的感觉,那么在剑桥的感觉很滋润,像梦幻一般。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自2013年10月到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3个月之后,这样描述他的感受。

王石在上介绍过他某一天的经历:

清晨5:

30起床,喝一杯果汁,骑自行车8分钟抵达CULRC(轻量级赛艇俱乐部),6:

00开始一小时强度体能训练,7:

30返回公寓,吃早餐。

平时,他在剑桥的路径是公寓—指导教授—图书馆—学院食堂—就近超市。

环境更适合他读书、思考,更多了一份思古幽情。

王石讲了自己2013年在剑桥的三个故事。

故事之一华人院士的中国胃

剑桥大学有一位颇有成就的华人,在剑桥大学工作十几年,当上了院士,很不容易。

但我发现他与学院内其他英国同事缺少交流。

我去学习3个月,就与英国老师们很熟了,进入了他们的圈子,见面都会熟悉地打招呼。

这位华人院士感到很奇怪,问我怎么会与大家这么熟悉,说他自己在剑桥这么多年,与这些英国老师都没有多少交往。

这位院士为什么难以进入英国老师们的圈子?

我想,是因为华人院士的中国胃。

华人院士不吃西餐,每顿饭都要回家吃中餐;而英国老师们多在俱乐部吃饭,吃饭时就是交流聊天的时候,有时一顿晚饭会吃到晚上10点。

吃饭就是思想和情感交流最好的时候。

我每到一个新国家、新地方,都坚持吃当地的食物。

想拥抱世界,要有一个拥抱世界的胃。

拥抱世界的胃,帮我很快融入了剑桥大学的教师圈子。

故事之二剑桥的等级森严

在哈佛学习期间,体会到哈佛的自由与奔放。

刚到剑桥时,感到剑桥太传统,一个有800多年历史积累的学校,清规戒律多,等级色彩重,担心适应不了。

随着深入其中,慢慢体会到,这些清规戒律中表现出来的等级森严,不是行政和人格的等级制,而是一种学术等级,是对知识的尊重。

例如,只有院士才有停车位,只有院士才有资格在草坪上踏草行走。

正式集会场合,从穿着打扮就能看出不同人在知识成就上的等级。

这些传统,有的是正式制度,有的是约定俗成的。

剑桥的等级制,是学术等级制,是对知识贡献者的尊重。

剑桥大学里对知识贡献高度敬重的氛围,有一种特别的文化力量。

故事之三在剑桥始终如在梦中

在剑桥,有种做梦的感觉,似乎现在仍沉浸在梦中。

我喜欢划赛艇,在波士顿参加过比赛,在日本参加比赛还得过奖。

一天,院长对我说:

听说你喜欢划赛艇,你在剑桥当访问学者期间,愿不愿参加赛艇俱乐部?

我说好啊。

院长就作了安排,告诉我何时何地去找谁训练。

我按照院长的指示去了,他们没有让我下水划,而是先接受训练。

教练训练了我1个半小时,那个累!

很久没有这样累过,腿都抽筋了。

训练完后,我推着自行车,一拐一拐回宿舍,嘴里哼着歌——是哼着歌回去的,那个舒畅。

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太好了!

我跟别人说起这事,人家说:

剑桥有三十几个俱乐部,你查一下那个俱乐部的情况。

我就上网查了一下,剑桥大学赛艇俱乐部有百年的历史,有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艇队,是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俱乐部。

你说,这是不是在做梦?

走过一个学院,那是三一学院,那里有棵苹果树,那棵启发了牛顿的苹果树!

那是牛顿走过、停留过的地方。

我现在还在梦中,还没有从梦中缓过劲儿来……

谈判的本事是登山练出来的

王石

目的

假如硬要说有什么目的的话,是我可以借由登山远离我的公司。

如果我不远离它,就会折腾它,折腾我的员工。

折腾员工是不对的。

效应

1999年登珠峰之前,只要我一进山,股价就微跌;只要我一出山,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换言之,市场对我的登山行为是不认可的。

收获

正因为我有登山的经历,谈判时我往那儿一坐就有优越感,我在山上一待就是一个月,你能吗?

无论从意志上还是体力上你都磨不过我。

心态

人生来就是怕死的,生来就是希望永存的,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登山虽然有危险,但关键看你喜欢不喜欢,只要你喜欢,其他都是次要的。

2009年1月7日,我在北京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演讲。

现场有人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王总,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为了工作,尤其像您,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在这个市场千变万化、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公司做得再大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决策者要随时随地待命做出应对。

那么,是什么让您放得下心去登山呢?

更何况,登山那么危险。

您有没有想过万一出意外怎么办?

我想了想,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回答了他:

因为我不喜欢做生意,不喜欢当生意人;我赚钱,是为了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我一登山股票就跌

是的,我喜欢做冒险的事情,不能因为我的地位高了、钱赚多了,反而成为我的束缚。

当我觉得在事业上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偶然发现原来登山挺具挑战性的,于是,便开始登山。

我登山的目的是什么呢?

没有特殊的目的,就是喜欢挑战。

假如硬要说有什么目的的话,是我可以借由登山远离我的公司。

公司的任何决定,或对或错都是相对而言的,我的决定未必对,别人的决定未必错。

所以我要出走,远离公司,远离员工。

可是,当我宣布我要去登山的时候,出于安全方面的担忧,公司管理层有人反对。

他们的理由是:

你不应该去登山,你去登山是对我们股东不负责任,因为你可能会摔死。

你回不来了,我们的股价就会跌。

我说:

第一,我不能为了你而委屈我自己,我首先是我自己,而不是董事长,这是从个人角度来考虑;第二,从道德上讲,我登山前已经告诉过你,我不是偷偷摸摸去登山的,那就没问题了。

然而,不容否认,我的行为对股价确实是有影响的。

1999年登珠峰之前,只要我一进山,股价就微跌;只要我一出山,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换言之,市场对我的登山行为是不认可的。

直到2003年出现一个例外—那年闹非典。

我们登珠峰期间,全国很多地方都不上班、不上学了,人们没事做就在家里看电视,看登珠峰的现场直播,队员中有万科的董事长王石。

在非典期间,大家认为登珠峰很勇敢,能鼓舞士气,我登珠峰的行为对万科投资者产生了正面影响。

所以在那时,整个市场都不好,万科的股票却在升,一直到我下山,还在升。

诚然,登山可能会遭遇很多危险,甚至可能会丧命。

比如我登珠峰快到山顶的时候,正准备一鼓作气冲上去,突然发现我的氧气瓶快没氧气了,连下山补给都不够用。

怎么办?

我仍然坚持要先登顶再下山,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

真到了下山的时候,我只好捡先前登山者丢弃的废旧氧气瓶,像接力棒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换,勉强撑到山下,才算捡回一条性命。

下山之后就有记者问我:

万一你捡不到氧气瓶呢?

我觉得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没必要回答,实际上我就是捡到了,于是跟他开玩笑说:

好在登顶的队员不全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很仔细,是不会遗留氧气瓶在半路上的。

既然登山这么危险,为什么我还要坚持去登山呢?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人总是要死的,你不去登山就可以避免一死吗?

根据数字统计,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交通事故。

那么,我们是不是因为怕被车撞死,就不去上班、上学了呢?

我们不是照样去吗?

有人会说概率不一样,毕竟出车祸而死比登山而死的概率小。

况且,有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乘车,乘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登山是可以避免的。

我想强调:

我喜欢登山。

只要你喜欢,其他都是次要的。

正因为我有登山的经历,谈判时我往那儿一坐就有优越感,我在山上一待就是一个月,你能吗?

无论从意志上还是体力上你都磨不过我。

登山的对手是虚荣

很多人都好奇登顶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我的感觉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