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7894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沙洋夜景工程建设项目

沙洋供电公司

附表: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沙洋夜景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沙洋供电公司

项目负责人: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4项目投资额:

731万元

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三河林业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1.6.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1.6.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1.6.3《沙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沙洋人民政府,2006);

1.1.6.4《沙洋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

1.1.6.5《沙洋统计年鉴(2008)》;

1.1.6.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1.1.6.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1.6.8《夜景工程管理与夜景工程技能设计、施工、维护技术标准指导手册》;

1.1.6.9三河工程咨询公司收集的资料;

1.1.6.10沙洋供电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

1.1.7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上述依据性文件资料及规范,本报告将论证“夜景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可行性,即对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对节能、环保、劳动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估算建设项目的总投资,确定投资来源和工程实施进度;对项目进行社会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1.2可行性研究工作情况

三河林业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接受沙洋供电公司的委托,编制该管理所“夜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随后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标准等,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沙洋凤岗街道办的滨河路、建国路、三优街、中山路和虬江街道办的水南路、水南工业区共六条城区道路。

1.3.2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拟在沙洋凤岗街道办的滨河路、建国路、三优街、中山路和虬江街道办的水南路、水南工业区共六条城区道路安装配套夜景照明及夜景霓虹灯。

安装配套夜景工程,含灯具共计764套,共敷设电缆44640米,安装电气控制箱20台,并进行其它辅助工作的施工。

1.3.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选址位于某省沙洋凤岗街道办和虬江街道办,凤岗街道办和虬江街道办是沙洋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交通极为便利、环境条件良好、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施工条件具备,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需要。

1.3.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为731万元,拟全部由地方财政配套解决。

1.3.5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期为5个月,其中项目前期工作2个月,建设期3个月。

1.3.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1-1。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731

2

项目工程量

2.1

侧位、组装、接线

764

2.2

立灯杆

764

2.3

地笼开挖

816

2.4

地笼现浇

m3

816

2.5

电缆沟开挖

3935.2

2.6

电缆敷设

44620

2.7

破路面

700

2.8

浇路面

700

2.9

控制箱安装

20

3

项目建设工期

5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承办单位是沙洋供电公司,现有干部职工59人,大专以上学历16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15人,党员30人。

2008年该所被沙洋县政府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被三河市授予“夜景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沙洋供电公司担负着沙洋城区夜景工程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工作。

十几年来,沙洋供电公司克服资金短缺、设备落后、任务繁重等困难,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和克难奋进的工作作风,抓紧时间施工和检修,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程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沙洋供电公司将在县委、县政府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美化、亮化城市为己任,大力加快夜景工程建设,竭尽全力维护检修夜景工程,为建设金沙洋做出应有的贡献。

2.1.2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沙洋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地处东经117º32'~118º6',北纬26º6'~26º40',东邻南平,西近三河,南连尤溪、大田,西北与明溪、将乐交界,北接顺昌,距省会福州市约200公里,距三河市和南平市分别为20公里、60公里。

全县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辖6镇4乡2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开发区,18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4万人。

沙洋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面积19.58万亩;林地面积2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9%;竹林面积42万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

是发展肉鸡养殖业的有利地形,通过肉鸡饲养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沙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已建县1600多年,古称沙村为当时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盛极一时。

沙洋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48个苏区县之一,全国双文明县市,全国主要的毛竹生产基地之一。

项目所在地沙洋凤岗街道和虬江街道是沙洋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位于沙洋城区,版土面积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万人。

2009年,凤岗街道和虬江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财政收入15000万元,农业总产值3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200元,位居全县前茅。

2.1.3沙洋夜景工程照明设施现状

城市照明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

在城市建设初期,沙洋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动作。

随着2009年国家卫生部列入全国双文明城市,沙洋县委、政府以“小吃旅游兴城”战略的确定,沙洋某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才开始大步前进。

截止到2010年2月28日,沙洋某城区安装夜景工程和景观灯的街道和景点共有47条(处),全长66公里,有灯杆1916盏、灯具3557盏。

其中:

主次干道有23条,总长33公里,灯杆1132盏、灯具1962盏;背街小巷16条,总长23公里,灯杆368盏、灯具368盏;重要景点有8处,总长10公里,灯杆416盏、灯具1227盏。

今日沙洋的夜晚,东西大桥、悬索桥、中山大道、步行街、三优街、滨河路、金沙园等各条主次干道夜景工程火辉煌、璀璨夺目;淘金山风景区、府前广场、滨河路、客运站转盘等8处重要景点的夜景工程、宫廷灯、中华灯、椰树灯、水晶灯、LED彩灯等各种新型灯具异彩纷呈、五彩缤纷;政府大楼、绿园宾馆、豪景酒店等高层建筑空中强力探照灯划破长空、光芒四射;16条背街小巷的夜景工程驱除黑暗,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夜间出行和学生上下晚自习,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交通安全和构建和谐某做出了贡献。

2.1.2项目背景

随着我市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网络逐步形成,但城市道路配套照明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沙洋城区目前尚有城西二路、城北西段、迎宾大道、环城路等共六条近年新建的道路未配套建设相应的夜景工程照明设备。

由于这些道路基本都位于城市新区或城区边缘,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流量及车流量日渐增大,每到夜晚就漆黑一片,非常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

2.2建设的必要性

2.2.1城市建设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倾斜的背景下,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建设投资的增幅远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但是由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看作“非生产性”领域或消费性事业,投资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太多,设施建设起步水平低下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制约,也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

同时,由于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投资总量及建设水平仍然不高。

夜景工程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繁荣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

夜景工程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面貌,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城市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发达程度。

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极大的方便市民生活。

随着人们提高生活水平及环境质量的要求,城市道路照明和城市的夜景照明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沙洋某城区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方便城市居民必备的生活条件,是再塑和美化城市形象、鼓舞民心、振奋精神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2.2.2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所在的沙洋凤岗和虬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大量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是福建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小吃旅游城市,这些优势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我县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对于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城市需要一枚“徽章”,一个城市的道路形象是城市整体形象最强有力的“形象代言”。

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

街道是最物化的外表,也是一座城市气质的符号。

因此,街道的美化工程与城市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我县建设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具有显而易见的、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省沙洋凤岗和虬江街道办,本项目拟在沙洋凤岗和虬江街道办的六条城区道路安装配套夜景工程,共安装灯具764套。

沙洋位于福建省中部,闽江上游,沙溪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东与三河市交界,西与南平市接壤,南与尤溪县为邻,北与将乐县毗连,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电力充沛。

距三河市区21公里,东至南平市60公里,全县版土面积1815平方公里,是闽西北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和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自然环境条件

3.2.1.1气候条件

沙洋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能充足,日照时间长,雨热同季,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什。

山、丘、河流均有,地形比较复杂,所以各地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

总的特点是:

热量资源丰富,降水量多,光能资源充足。

3.2.1.2自然资源状况

A、农业气候资源。

沙洋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1℃~2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8℃~10.2℃,极端最低气温-5.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2℃~38.1℃,极端最高气温40.3℃,≥10℃积温5745℃~6693℃;年均降水量1804.6mm—2457.1mm、无霜期262d—317d,年日照时数1465.4~1659.5h。

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得天独厚,适宜粮经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长与繁衍,是建设粮经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与畜牧业养殖基地的理想地点之一。

B、水文。

沙洋属闽江沙溪水系,水力资源丰富。

C、农业土壤。

沙洋农业土壤有7个土类19个亚类49个土属,土壤类型以红壤、黄红壤、黄壤为主,山地土壤绝大多数土层较深厚,有机质较丰富,物理性状良好,水肥和水热条件较好,有利于森林植被生长;耕作土壤适宜性强,水热条件好,有利于粮经作物的丰产栽培。

3.2.1.4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1964年最大为81%,1956年最小为72%;月平均相对湿度以7月最大为81%,1月最小为71%;历年月最大相对湿度是1964年9月、10月为89%;月最小相对湿度是1963年1月仅为50%。

3.2.1.5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偏多,是三河地区的高值区。

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112.1千卡/cm2,年内各月分布呈单峰型。

年际变化不大,最大的1959年为120.4千卡/cm2,最小的1980年为104.1千卡/cm2。

辐射量在地理分布上,南部为107.7至108.6千卡/cm2,中部为108.9至112.4千卡/cm2,北部为106至108.4千卡/cm2,年平均日照日寸数在1930.8至2114.3小时之间,年日照百分率为48%。

在空间分布上,大体是以高砂镇为高值中心,向南北两方递减。

在季节分布上,以夏季最多,辐射量占总量的36.4%,冬季最少,辐射量占总量的16.2%,日照时数占总时数的12.8%。

全市光能利用率很低,只在l%左右。

3.2.1.6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某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地质特征为褶皱断块山地,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形成低山或丘陵,发育着残积坡积物、洪积冲积物、河流阶地等丹霞地貌景观。

沙洋区域内地层出露较全,从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分布。

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所覆盖,其成因类型主要为冲积、冲湖积,厚度大于16.Om,常具二元结构或多元结构,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长石砂岩。

在沙溪河纵贯全县47公里的河段上,呈叶状分布着端溪、双溪富溪等4条水系。

这些河流,每年都有大量客水过境。

据沙洋水文站多年观测资料计算,沙溪河年均过境客水量为482.25亿立方米,4条支流年过境客水量为4.49亿立方米,客水的分布具有面广线长的特点。

3.2.1.8地震裂度

沙洋地震属浅震,震源深度一般在6公里左右,震级亦不大,地震烈度为6度。

3.2.2社会经济条件

3.2.2.1社会环境条件

A.经济条件

2009年,三河市实现生产总值45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

以三明市物流成本占其GDP18.3%(2009年全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值:

《2009-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来计算分析,每年三明市用于物流管理和组织的费用将达到82.64亿元左右,因此,三河市具备发展现代物流基本的经济规模条件,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对三河市及周边辐射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B.经济结构条件

2009年,三河市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3.5:

40.7:

35.8,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第三产业相应发展的结构。

这种产业结构,造成三河市在福建省区域内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产生了许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的进出,形成彼此的供需关系和物流渠道,以及大量的钢铁、水泥、建材、机械、化工等物资商品的运输和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及信息服务等多功能、多层次的物流服务需求,为物流的发展创造了产业结构条件。

3.2.2.2交通运输条件

沙洋县,距三河市区21公里,东至南平市60公里,处福建省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公共设施齐全,给排水方便。

3.2.2.3原材料供应

项目所需夜景工程及其配套设备均可立足本县及周边县市供应,以本县供应为主。

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劳务、技术、建筑力量等其它都可以立足于沙洋解决,所需的少量建筑材料也都可以在本地市场解决,而其质量、价格方面都有一定优势,这样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也可以提高建设效益。

3.2.2.4政策支持

本项目是城市照明工程属社会公益性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其建设和运营有利于提高沙洋整体形象,保证城市正常照明工作的需要,对交通及社会治安方面也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该项目的建设也是沙洋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能改善城市的硬件环境,亮化城市。

本项目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有利该项目尽快建成。

3.3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本项目为一般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评估分级级别为三级。

通过地层、构造、地震、水文、粘土等特征的综合评估,认为本区内发生地质灾害或潜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还是应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第四章工程方案设计及设备方案

4.1规划设计原则及依据

4.1.1原则

4.1.1.1道路及特殊地点应有照明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提高运输效率,防止犯罪活动。

并对美化城市环境产生良好效果。

4.1.1.2道路照明的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

4.1.1.3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前期工作准备要充分、施工组织协调措施要落实。

4.1.2依据

4.1.2.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4.1.2.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1.2.3《夜景工程管理与夜景工程技能设计、施工、维护技术标准指导手册》

4.2建设规模与目标

4.2.1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在沙洋凤岗街道办的滨河路、建国路、三优街、中山路和虬江街道办的水南路、水南工业区共六条城区道路安装配套夜景照明及夜景霓虹灯。

安装配套夜景工程,含灯具共计764套,共敷设电缆44640米,安装电气控制箱20台,并进行其它辅助工作的施工。

4.2.2目标

为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各种车辆的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项目建设需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降低犯罪率和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4.3技术要求

4.3.1照明标准

4.3.1.1道路照明分类

⑴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城市道路照明可分为主要供机动车使用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和主要供非机动车与行人使用的人行道路照明两类。

⑵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级。

本项目各条道路照明均按次干路进行设计。

4.3.1.2道路照明评价指标

⑴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面亮度均匀度和纵向均匀度(或路面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

⑵人行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价指标。

4.3.1.3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

⑴设置连续照明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4-1的规定。

⑵在设计道路照明时,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诱导性。

⑶对同一级道路选定照明标准值时,应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本项目可选择表4-1中的低档值。

⑷对同一级道路选定照明标准值时,交通控制系统和道路分隔设施完善的道路,宜选择表4-1中的低档值,反之宜选择高档值。

表4-1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

道路类型

路面亮度

路面照度

眩光限制

阈值增量T1(%)

最大

初始值

环境比

SR

最小值

平均亮度

Lav

(cd/m2)

总均匀度

Uo

最小值

纵向

均匀度

UL

最小值

平均照度

Eav(lx)

维持值

均匀度

UE

最小值

快速路、主干路

(含迎宾路、通向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位于市中心或商业中心的道路)

1.5/2.0

0.4

0.7

20/30

0.4

10

0.5

次干路

0.75/1.0

0.4

0.5

10/15

0.35

10

0.5

支路

0.5/0.75

0.4

8/10

0.3

15

注:

1.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

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约30%。

根据本标准附录A给出的平均亮度系数可求出相同的路面平均亮度,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别需要的平均照度。

2.计算路面的维持平均亮度或维持平均照度时应根据光源种类、灯具防护等级和擦拭周期,按照本标准附录B确定维护系数。

3.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4.表中对每一级道路的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给出了两档标准值,“/”的左侧为低档值,右侧为高档值。

4.3.1.4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⑴交会区照明宜采用照度作为评价指标。

交会区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4-2的规定。

⑵当各级道路选取低档照度值时,相应的交会区应选取表4-2中的低档照度值,反之则应选取高档照度值。

表4-2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交会区类型

路面平均照度

Eav(lx),维持值

照度均匀度

UE

眩光限制

主干路与主干路交会

30/50

0.4

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80°和9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30cd/1000lm和10cd/1000lm

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

主干路与支路交会

次干路与次干路交会

20/30

次干路与支路交会

支路与支路交会

15/20

注:

1.灯具的高度角是在现场安装使用姿态下度量。

2.表中对每一类道路交会区的路面平均照度给出了两档标准值,“/”的左侧为低档照度值,右侧为高档照度值。

4.3.1.5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

⑴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混合使用的商业区、居住区人行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4-3的规定。

表4-3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

夜间行人流量

区域

路面平均照度

Eav(lx),维持值

路面最小照度

Emin(lx),维持值

最小垂直照度

Evmin(lx),维持值

流量大的道路

商业区

20

7.5

4

居住区

10

3

2

流量中的道路

商业区

15

5

3

居住区

7.5

1.5

1.5

流量小的道路

商业区

10

3

2

居住区

5

1

1

注:

最小垂直照度为道路中心线上距路面1.5m高度处,垂直于路轴的平面的两个方向上的最小照度。

⑵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与机动车道没有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照明应执行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与机动车交通道路分隔的非机动车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度值的1/2。

⑶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人行道路照明,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混用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与非机动车道路相同。

当人行道路与飞机动车道路的分设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非机动车道路的照度值的1/2,但不得小于5lx。

4.3.2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要求

4.3.2.1光源选择

⑴光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应采用高压钠灯;

②居住区机动车和行人混合交通道路宜采用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

③市中心、商业中心等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机动车交通道路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

④商业区步行街、居住区人行道路、机动车交通道路两侧人行道可采用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细管径荧光灯或紧凑型荧光灯。

⑵道路照明不应采用自镇流高压汞灯和白炽灯。

4.3.2.2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

⑴机动车道照明应采用符合下列规定的功能性灯具:

①快速路、主干路必须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灯具;

②次干路应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③支路宜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⑵商业区步行街、人行道路、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以及有必要单独设灯的非机动车道宜采用功能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灯具。

当采用装饰性灯具时,其上射光通比不应大于25%,且机械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GB7000.1的规定。

⑶采用高杆照明时,应根据场所的特点,选择具有合适功率和光分布的泛光灯或截光型灯具。

⑷采用密闭式道路照明灯具时,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环境污染严重、维护困难的道路和场所,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

灯具电器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

本项目防护等级为IP65。

⑸空气中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含量高的地区或场所宜采用耐腐蚀性能好的灯具。

⑹通行机动车的大型桥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