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118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docx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3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

第一单元血液的一般检查

一、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

(一)参考值

血红蛋白(Hb)男:

120~160g/L;女:

110~150g/L。

  红细胞(RBC)男:

(4.0~5.5)×1012/L;女:

(3.5~5.0)×1012/L。

(二)临床意义

1.贫血分级及其血红蛋白值

贫血分级

血红蛋白(Hb)值

轻度

>90g/L

中度

60~90g/L

重度

30~60g/L

极重度

<30g/L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贫血的诊断标准:

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2)生理性减少:

见于妊娠中、后期,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老年人

(3)病理性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如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些慢性疾病。

②红细胞破坏过多: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如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③红细胞丢失过多:

如各种失血性贫血等。

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1)绝对性红细胞增多:

①继发性:

生理性见于新生儿、高山居民;病理性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②原发性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见于大量出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崩症等引起的血液浓缩。

  

    

4.红细胞形态异常(大小和形态)的临床意义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一)参考值

1.白细胞总数成人:

(4~10)×109/L。

2.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60%~70%,酸性粒细胞0.5%~5%,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二)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见于新生儿、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

②病理性见于:

(2)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

中性粒细胞减少

1

感染

病毒感染、伤寒、疟疾等

2

血液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3

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等

4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

药物及理化因素损伤

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甲状腺药物、X线及放射性核素等。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①核左移:

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

②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正常人以3叶者为主,若5叶者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2.嗜酸性粒细胞

(1)增多: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药物过敏、血清病等。

②寄生虫病:

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

③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2)减少:

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休克、库欣综合征等。

3.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

(1)增多:

①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鲁菌病。

②某些血液病:

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增多,但绝对值不增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2)减少:

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药物、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5.单核细胞:

增多见于①某些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

②某些血液病:

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三、血小板检测

1.参考值:

(100~300)×109g/L

2.临床意义 

血小板>400×109g/L称为血小板增多。

<100×109g/L称为血小板减少。

(1)增多

①反应性增多:

见于急性大出血及溶血之后、脾切除术后等。

②原发性增多: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2)减少

四、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为外周血内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参考值:

百分数0.005~0.015(0.5%~1.5%),绝对值(24~84)×109/L

2.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骨髓造血的功能状态

(1)增多:

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明显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

  

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指标:

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可轻度增多,给予铁剂或叶酸治疗3~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天达到高峰。

治疗后2周逐渐下降。

观察病情变化:

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网织红细胞逐渐减低,表示溶血或出血已得到控制;反之,如持续不减低,甚至增高者,表示病情未得以控制,甚至还在加重。

五、红细胞沉降率测(血沉)检查

1.参考值:

成年男性:

0~15mm/h;成年女性:

0~20mm/h

2.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

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增快:

①各种炎症:

如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

②损伤及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等。

③恶性肿瘤。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

⑤贫血和高胆固醇血症。

第二单元血栓与止血检查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

1.检查方法

前臂屈侧肘窝下4cm画一直径5cm的圆圈(先把已有的出血点标出),然后在上臂用压脉带加压至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持续8分钟后,解除压迫。

5分钟后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数出新出的血点的数目。

2.参考值:

男性<5个,女性和儿童<10个。

3.临床意义: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见于①毛细血管壁异常:

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中毒性损害,如败血症、尿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②血小板数量量与质异常:

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

③血管性血友病等。

二、出血时间测定

1.参考值:

不同检测方法正常值不同。

2.临床意义

 

延长

出血时间(BT)

①血小板显著减少: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血小板功能不良:

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③毛细血管壁异常:

如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④凝血因子严重缺乏:

如血管性血友病。

DIC。

三、凝血因子检测

(一)凝血时间(CT)测定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

四、纤溶活性检测

(一)D-二聚体测定

1.参考值 胶乳凝集法:

阴性ELISA法:

<200μg/L。

2.临床意义:

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的产物,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本试验为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症的重要指标。

继发性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见于DIC,恶性肿瘤,各种栓塞,心、肝、肾疾病等。

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

D-二聚体增高对诊断肺栓塞、肺梗死有重要意义。

(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1.参考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受检血浆中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复合物,则鱼精蛋白使其析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此则阳性反应结果。

此试验特异性强,敏感度低。

阳性见于DIC的早、中期。

阴性见于正常人、晚期DIC和原发性纤溶症。

五、血小板聚集试验

1.参考值:

因加入的血小板致聚剂不同,参考值不同。

2.临床意义:

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PAgT减低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

第三单元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实验

一、交叉配血实验

1.实验内容

主实验:

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红细胞悬液。

副实验:

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红细胞悬液。

2.实验结果

①主、副实验均无凝集反应,可输血。

②主实验有凝集反应,不可输血。

③主实验无凝集反应,副实验有凝集反应,病情紧急可输少量血(不超过200ml)。

第四单元骨髓检查

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1.确定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对各型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等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2.辅助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对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类白血病反应等,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3.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

如疟疾、感染性心内膜炎、伤寒,某些代谢疾病、某些骨髓转移癌(瘤)等。

4.鉴别诊断:

原因不明的发热、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关节痛等。

二、骨髓增生度分级

  骨髓内有核细胞的多少反映骨髓的增生情况,一般以成熟红细胞和有核细胞的比例判断骨髓增生的程度。

增生程度

成熟红细胞:

有核细胞

有核细胞(%)

常见病因

极度活跃

1:

1

>50

各种白血病

明显活跃

10:

1

10~50

增生性贫血、骨髓增值性疾病

活跃

20:

1

1~10

正常骨髓、某种贫血

减低

50:

1

0.5~1

非重型再障、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

极度减低

200:

1

<0.5

重型再障

第五单元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一)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STP)60~80g/L;白蛋白(A)40~55g/L;球蛋白(G)20~30g/L;A/G(1.5~2.5):

1。

(二)临床意义

STP<60g/L或A<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STP>80g/L或G>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

1.肝脏疾病

①急性或局限性肝损害:

血清蛋白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②慢性肝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可有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A/G比值减低。

③A/G比值倒置:

表示肝功能严重损害,如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

④低蛋白血症:

常出现严重水肿及胸、腹水。

2.肝外因素

①低蛋白血症:

①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②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急性大出血等。

③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

②高蛋白血症:

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见于①慢性肝病:

肝硬化、慢性肝炎。

②M球蛋白血症:

骨髓瘤、淋巴瘤。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

结核病、疟疾等。

二、胆红素代谢检查

1.正常胆红素代谢

2.黄疸实验室检查鉴别表

三、常用血清酶检查

1.肝脏常用的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包括: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2.参考值

①谷丙转氨酶ALT10~40U/L;谷草转氨酶AST10~40U/L;ALT/AST≤1。

②成人ALP40~110U/L;儿童ALP<250U/L

③GGT0~50U/L

④LDH(连续检测法)104~245U/L;LDH(速率法)95~200U/L

3.临床意义

(1)ALT、AST:

ALT主要分布在肝脏,AST主要分布在心肌。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

两者均显著升高,ALT升高更明显。

ALT/AST>1。

急性重症肝炎AST明最升高,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②慢性病毒性肝炎:

ALT与AST轻度增高或正常,ALT/AST>1;若AST增高明显,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

③肝硬化:

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性坏死程度。

④非病毒性肝病及肝内、外胆汁淤积:

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

⑤急性心肌梗死:

6~8小时后AST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4~5天恢复正常,若再次增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或有新的梗死发生。

(2)碱性磷酸酶(ALP):

ALP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血清中大部分ALP来源于肝脏与骨骼,ALP经胆汁排入小肠。

增高见于:

①肝胆系统疾病;②骨骼疾病:

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等。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

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

增高见于:

①胆道阻塞。

③肝脏疾病:

肝癌明显增高,可高达正常的10倍以上;急性肝炎γ-GT呈中等度升高;γ-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4)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见于:

①肝脏疾病:

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时LDH显著升高。

②急性心肌梗死。

四、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检测项目

阳性(+)意义

HBsAg-表面抗原

感染HBV,见于HBV携带者或乙肝患者。

无传染性。

抗HBs-表面抗体

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曾感染过HBV,目前HBV已被清除者——保护性抗体。

HBeAg-e抗原

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抗HBe-e抗体

HBV大部分被清除或抑制,传染性降低。

抗HBc-核心抗体

曾经或正在感染HBV,是诊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2.大三阳与小三阳临床意义

大三阳(135)

小三阳(145)

HbsAg

(表面抗原)

阳性

HBV正在大量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

HbsAg

(表面抗原)

阳性

HBV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HbeAg

(e抗原)

抗-Hbe

(e抗体)

抗-HBc(核心抗体)

抗-HBc

(核心抗体)

第六单元肾功能检查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1.参考值:

成人(体表面积以1.73m2计算)80~120ml/min。

2.临床意义

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根据Ccr一般可将肾功能分为4期:

①肾衰竭代偿期:

Ccr51~80ml/min。

②肾衰竭失代偿期:

Ccr50~20ml/min。

③肾衰竭期(尿毒症早期):

Ccr19~10ml/min。

④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

Ccr<10ml/min。

Ccr测定还可指导临床用药,Ccr30~40ml/min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Ccr≤30ml/min,用噻嗪类利尿剂无效,改用袢利尿剂;Ccr≤10mL/min,袢利尿剂无效,应做透析治疗。

二、血肌酐(Cr)测定

1.参考值:

男53~106µmol/L,女44~97µmol/L。

2.临床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敏感性优于血尿素氮,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三、血清尿素氮(BUN)测定

1.参考值:

成人3.2~7.1mmol/L  

2.临床意义: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N增高,而且常受肾外因素的影响。

3.血清尿素氮升高的因素

分类

疾病

肾前性因素

肾血流量不足:

脱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等。

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

急性传染病、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结核和肾肿瘤等。

肾后性因素

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引起的尿路梗阻。

四、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

1.参考值:

总GFR100±20ml/min。

2.临床意义:

肾小球滤过率是判断肾小球功能的敏感指标。

GFR与年龄、性别、体重有关。

GFR减低常见于急性和慢性肾衰竭、肾小球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及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的晚期。

GFR增高常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肾病早期等。

五、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测定

1.参考值:

22~31mmol/L

2.临床意义:

①CO2CP下降:

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腹泻;呼吸性碱中毒,如支气管哮喘、脑炎、癔症。

②CO2CP增高:

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如急性胃炎、幽门梗阻所致的剧烈呕吐;呼吸性酸中毒,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广泛肺纤维化等。

六、血清尿酸(UA)测定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

肝脏是UA生成的主要场所,除小部分被肝脏分解或随胆汁排泄外,剩余的均从肾脏排泄。

UA可自由经肾小球滤过入原尿,但原尿中90%左右的UA在近端肾小管处被重吸收,故正常情况下UA排出率很低。

因此,血尿酸浓度受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影响。

1.参考值:

男性268~488µmol/L,女性178~387µmol/L

2.临床意义:

血UA增高见于①肾脏疾病。

②痛风。

③白血病和恶性肿瘤。

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UA减低见于①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重吸收UA功能损害。

②肝功能严重损害所致的UA生成减少。

七、浓缩稀释试验

主要反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1.参考值:

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夜尿量<750ml;尿液最高比重>1.020,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0.009。

2.临床意义

①尿量少比重高:

见于肾前性少尿(肾血容量不足)、肾性少尿(急性肾炎)。

  

②夜尿多比重低:

提示肾小管功能受损,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③尿比重固定在1.010(等张尿):

见于肾脏病变晚期。

④尿量明显增多(>4L/24h),而尿比重均<1.006,为尿崩症的典型表现。

第七单元常用生化检查

一、血糖测定

1.参考值:

空腹血糖(FBG)测定①葡糖糖氧化酶法:

3.9~6.1mmol/L。

②邻甲苯胺法:

3.9~6.4mmol/L。

2.临床意义

(1)FBG增高:

生理性增高见于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突发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等,常为一过性。

病理性增高见于:

①糖尿病。

②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③应激性因素:

如颅内高压、心肌梗死等。

④肝脏和胰腺疾病。

⑤其他:

如呕吐、脱水、缺氧、麻醉等。

(2)FBG减低:

生理性降低见于饥饿、长时间剧烈运动等。

病理性减低见于:

①胰岛素分泌过多。

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缺乏:

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等。

③肝糖原储存缺乏。

④急性酒精中毒。

⑤消耗性疾病。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OGTT的适应证:

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或FBG异常。

②无糖尿病症状,但有糖尿病家族史。

③有糖尿病症状,但FBG未达到诊断标准。

④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者。

⑤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

⑥原因不明的肾脏疾病或视网膜病变。

2.参考值

①FBG3.9~6.1mmol/L。

②服糖后0.5~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在7.8~9.0mmol/L,峰值<11.1mmol/L。

③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

④服糖后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3.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

具备以下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①FBG>7.0mmol/L;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2hPG>11.1mmol/L。

③随机血糖>11.1mmol/L,同步尿糖阳性,有糖尿病症状者。

(2)判断糖耐量异常:

FBG<7.0mmol/L,2hPG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间延后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长至2~3小时后,同时伴尿糖阳性者为糖耐量异常,其中1/3最终转为糖尿病。

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三、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

1.GHb不受血糖浓度暂时波动的影响,是糖尿病诊断和监控的重要指标。

GHb对高血糖,特别是血糖和尿糖波动较大时有特殊的诊断意义。

2.GHb增高提示近2~3个月糖尿病控制不良,GHb水平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程度的监控指标。

四、血脂检查

五、血清钾测定

(一)参考值:

3.5~5.5mmol/L。

(二)临床意义

六、血清钠测定

(一)参考值:

135~145mmol/L。

(二)临床意义

1.高钠血症:

-体液容量减少,如脱水。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钠潴留。

-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脑损伤。

2.低钠血症:

-消化道丢失。

-肾脏丢失。

-其他体液丢失。

-长期限制钠盐摄入的病人。

七、血清氯测定

(一)参考值:

95~105mmol/L

(二)临床意义

1.高氯血症: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有Cl-潴留。

-碳酸氢盐丧失,会有Cl-增高。

2.低氯血症:

-摄入不足。

-呕吐腹泻,丢失过多。

-某些利尿剂。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醛固酮分泌不足,随着Na丢失。

-呼吸性酸中毒,血HCO3-增高,使氯的重吸收减少。

八、血清钙测定

(一)参考值:

2.25~2.58mmol/L

(二)临床意义

1.高钙血症: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急性肾功能不全,钙排出减少。

-摄入过多和吸收增高

2.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维生素D缺乏。

-肾脏疾病。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九、血清磷测定

(一)参考值:

0.97~1.61mmol/L。

(二)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①磷排出减少;②吸收增加;③磷从细胞内释出;④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等血磷升高。

2.减低 见于①摄入不足;②吸收减少和排出增加;③磷丢失过多;④其他:

如佝偻病活动期、骨质软化症及糖尿病等。

十、血清铁测定

(一)参考值:

男性11~30μmol/L,女性9~27μmol/L

(二)临床意义

1.血清铁减低:

①铁缺乏:

如缺铁性贫血。

②慢性失血:

如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慢性炎症、恶性肿瘤。

③需铁增加:

如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生育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等,机体需铁量增多而摄入不足。

2.血清铁增高:

①铁利用障碍;②铁释放增多;③铁蛋白增多;④摄入过多。

第八单元酶学检查

一、血清淀粉酶(AMS)测定

1.参考值:

Somogyi法:

血清800~1800U/L。

2.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①急性胰腺炎:

发病后6~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72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

②其它胰腺疾病:

如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癌等。

③非胰腺疾病:

急性胆囊炎、流行性腮腺炎、胃肠穿孔、胆管梗阻等。

二、血清心肌酶

心肌酶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1.AST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见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2.CK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1)参考值:

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

(2)临床意义:

①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发病后数小时即开始增高;②心肌炎和肌肉疾病;③手术;④溶栓治疗。

3.CK-MB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CK有3种同工酶,其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肠组织中。

正常人血清中以CK-MM为主,CK-MB少量,CK-BB极少。

CK-MB对AMI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参考值CK-MM:

94%~96%。

CK-MB:

<5%。

CK-BB极少。

(2)临床意义:

①急性心肌梗死:

CK-MB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CK,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阳性检出率达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