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257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也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

世界经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2.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以及世界经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和状态。

世界经济格局是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一定的世界经济格局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世界经济关系相联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4.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削减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致使世界经济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5.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中所起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当代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里以及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

在综合国力的各要素中,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先导。

6.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复兴欧洲计划”,后来被人们称为“马歇尔计划”。

到1952年6月,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共向西欧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贷款约十分之一,其余部分为赠与。

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盟国的控制。

7.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世界历史中出现的第一个全球性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和以美国提出的“联合国复兴开发银行计划”为基础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即“布雷顿森林协议”。

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比率的双挂钩制,从而确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8.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处理国际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国际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9.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状态。

世界政治格局建立在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主要取决于世界战略力量即充当主角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力量消长与力量对比的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反映了国际关系体系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全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0.雅尔塔体制:

也称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等问题,通过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而建立的战后国际体制。

雅尔塔体制确定美、苏两国在欧洲及远东的势力范围和保持均势的各项措施,从而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按照各自实力瓜分世界的产物,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雅尔塔体制所体现的“东西”关系和美苏对抗,是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核心和主要标志。

11.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

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

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

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12.新东方政策:

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缓和与苏东国家关系的政策。

1969年10月,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组织政府后,认为应该在加强与北约、欧洲共同体国家合作的前提下,对东方国家包括东德实行新的和解政策。

主要内容是:

承认欧洲国家边界现状,承认德波边界,使它与苏东各国关系正常化;承认民主德国为第二个德意志国家,要求建立"一个民族的两个国家"的特殊关系。

其目的是发展双方经济和文化联系,为最终统一德国准备了条件。

1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4月,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葡、意和冰岛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合乎逻辑的发展,是美国称霸世界计划的又一组成部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

14.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主义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对外政策。

戴高乐主义主要内容有:

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的平等地位;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普遍缓和。

争取实现其“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为促进欧洲联合奠定基础。

戴高乐主义实质是民族主义,其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重点。

15.多边自主外交:

70年代日本的外交政策。

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提出并推行“自主多边外交”。

所谓“自主”就是指日本要自主地依据形势的变化和日本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所谓“多边”是指除同美国继续保持密切的关系外,还同中苏等世界上的其他战略力量进行有利于日本自身利益的交往,以利于促进其国际地位的提高。

16.欧洲联盟:

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它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相继建立。

1965年各成员决定将三者的主要机构实行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或欧洲共同市场。

欧盟的一体化经济政策对成员国的经济以及欧洲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和巨大的影响,是区域集团化获得成功的典范。

17.遏制战略:

战后初期,杜鲁门政府采纳了乔治•凯南等人的理论,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出发,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

以帮助复兴为手段,控制以西欧为重点的西方资本主义联盟;以援助落后国家为名,向亚非拉扩张,进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独霸全世界。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也是二战后美国政府第一次正式宣布把“冷战”作为国策。

18.解放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了美国的全球战略:

对社会主义国家,变杜鲁门的“遏制战略”为更有力、更主动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19.尼克松主义:

70年代,美国陷入了内政外交诸多困境时期。

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伙伴关系”、“实力”、“谈判”的原则是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

其实质就是:

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护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企图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20.“以实力求和平”战略:

在国内经济困难和国际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上台的里根政府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关系总战略,打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旗号,对苏联实行进攻性强硬措施,借助中国,抗衡苏联,扭转在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21.超越遏制战略:

布什政府在1989年之后,依据业已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针对苏联和东欧,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实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影响,促使苏联削减军事力量,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最终使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实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

这一战略的核心和灵魂是和平演变。

22.参与和扩展战略: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主要内容:

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在坚持美国“领导地位”的前提下,维护和欧盟与日本的伙伴关系,建立和中国、俄罗斯的“建设性关系”,促进国际经济、安全合作,解决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民主”、“人权”。

23.万隆会议:

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它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组织、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问题,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会议。

它是第三世界兴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4.不结盟运动: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那贝尔格莱德召开.与会各国全力支持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各国人民,要求撤出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消除一切形式上的殖民主义.这次会议标志着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为基本原则和宗旨的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25.七十七国集团:

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内瓦召开,77个发展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

它在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为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推动了南北对话,缓和了南北关系。

26.霸权主义:

所谓霸权主义就是少数大国、强国依仗其实力和强权对期货国家进行干涉、侵略和控制,谋求对某一地区、某一领域甚至整个世界实行统怡的政策和行为。

它是大国、强国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谋求对地区和世界控制权的政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本质是谋求世界霸权,在经济上维护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对垄断’利润的争夺;在政治上以强权政治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谋求对世界政治的主导权。

27.独立自主:

就是不依附于任何国家,反对任何国家对本国的侵略、威胁、控制和干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大小国家,尊重各国决定其内外政策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中国外交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一切国际问题都从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中国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据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外关系指导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核心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已经为许多国际会议、国际文件所接受和确认,成为世界公认的处理现代国际关系和现代国际法的共同准则。

29.世界政治多极化: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30.南北关系:

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因为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大多数位于北半球,故称南北关系。

南北关系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各种关系的综合,而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则是南北关系的两条主线。

二、问答题

1.试论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

美国为了争夺世界经济霸权,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步骤:

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推动各国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推出“第四点计划”,建立“经济安全网”;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通过一系列战略安排及其对外政策,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首先,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下降。

其次,西欧、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经济中心。

再次,苏联经济实力继续增强。

最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明显上升,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发展。

欧洲联盟(EU)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统一大市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

除了以上三大区域组织,还有众多经济集团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涉及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家,有的国家甚至参加了多个经济集团。

2.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国际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政治和军事是核心内容。

而当今国际关系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非国家行为主体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关系,对世界政治和各国政治都产生了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有助于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合作。

(3)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可以加快发展,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4)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优势,从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最大,因此更多地强调“主权过时”的观点,甚至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斗争更加复杂、尖锐。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动荡加剧,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强势文化渗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稳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为获益者,取决于各国自身的实力和把握机遇、战胜挑战的能力。

3.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两种经济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二者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是矛盾的统一体。

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集团内外的待遇存在差别。

这有利于集团内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成员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就整个世界而言,带有浓厚的集团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日益联系紧密的世界经济被人为的分割了,妨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区域经济集团的产品、技术、原料、能源不同程度地仰赖于区域外的经济、技术交往。

各个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事实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隔绝。

而且跨国公司大量进行的是跨地区、跨集团的经济活动,因此,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并没有阻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反,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积极影响:

(1)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

(2)有利于得到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3)使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4)有利于培育竞争意识。

同时也带来大量不利影响:

(1)对国内造成产业冲击;

(2)人才外流;(3)导致国民经济对外依赖性加强,易受控制;(4)国际贸易规则不公平。

中国应对:

(1)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2)开放程度应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有利于己原则;(3)积极学习国际交往经验,努力掌握主动权。

(4)积极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必然性与曲折性?

世界政治多极化方向是一个必然的客观趋势,原因: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推动政治多极化;

(2)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对单极化产生制衡作用;(3)多样性文明是构建多极化世界的社会基础;(4)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求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进程是一个漫长、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1)新旧格局的交替有一个演变过程;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3)国际政治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6.试析美国的“遏制战略”与“超越遏制战略”

(1)遏制战略。

二战后,面对国际间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美国杜鲁门政府制订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

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对西欧和日本,能过马歇尔计划等进行扶植和援助,对盟国控制,形成帝国主义阵营;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经济技术援助,推行新殖民主义。

其实质就是使美国永远领导世界,按照美国的构想来改造世界,称霸世界。

(2)超越遏制战略。

这是美国布什任总统时提出的。

就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改革”之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促使东欧脱离苏联的影响,使苏联和东欧进一步融入西方政治经济体系。

(3)两种战略比较的特点。

与遏制战略相比,超越遏制战略目标更高。

一个是围堵共产主义使其不能进一步扩展,一个是要战胜共产主义,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空间更广,主要是苏联、东欧外部和内外部的区别;手段更多,遏制战略主要是动用军事力量,超越遏制战略还有许多非军事的其他手段。

7.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中,恐怖主义问题尤为突出。

恐怖主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和社会目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目标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破坏活动。

恐怖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

现代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

8.9·11事件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美国霸权主义倾向在增强;

(2)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改善;(3)欧美关系出现裂痕,竞争态势加强,但不致破裂;(3)恐怖主义国际化,上升成为重要的非传统安全威胁;(4)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9.为什么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障碍和阻力,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当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在政治上,少数大国凭借自己的实力优势垄断国际事务,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存在着严重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

冷战虽已结束,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在国际关系中造成紧张和动荡的因素还在起作用。

  

在经济上,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贷币金融体系,以及受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一些国际经济和货币机构,继续从多方面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国际经济关系严重失衡,导致贫者愈贫、富都愈富,南北差距越拉越大。

  

在军事上,使用武力侵略和威胁的现象仍旧存在,军事竞赛并没有完全停止,军事集团政治仍在推行,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形成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核武器的存在和超级大国的绝对的核优势,仍使人们处在核恐怖之中。

  

在思想文化上,一些发达国家极力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政治经济模式,强迫一些发展中国家接受他们的一套,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动荡甚至流血事件的发生。

  

10.简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

基本特征:

  

第一,谋求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第二,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第三,维护西方特殊利益。

这些特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属性即经济的扩张性所决定的。

具体表现为:

  

第一,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维护垄断集团的利益;第二,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使他们的矛盾有所缓和,因而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干涉或控制。

11.试析“人权高于主权”的极端虚伪性  

(1)“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霸权。

北约打着人权、人道等动听的口号,把《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通通踩在脚下,制造新的强权践踏人权的灾难就是证明。

(2)人权高于主权的要害是否定国家主权。

当前世界各国不仅有大、小、强、弱之分,特别是还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存在。

人权亟须靠主权来维护,在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主义统治下,没有主权哪里还有人权。

邓小平说:

国权比人权重要的多。

主权是最大的人权。

(3)各国的情况不同,对人权的认识和实施也各不相同,各国内部存在的问题,应该由各国自己解决,人权问题是本国内政问题。

(4)“人权高于主权”是西方大国把人权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是某些大国强国对小国弱国以“侵犯人权”之罪,实现它们强权政治的借口。

12.论析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本特点有: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13.如何正确认识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就是确立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

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扩张性的全球战略:

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以其强大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推行的是扩张性、进攻性的全球战略。

杜鲁门的国会演说和他所采取的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是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的基础。

(2)调整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由于长期推行侵略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导致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国际收支逆差急剧增加,使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重点经济地位逐渐下降,形成了以美国、西欧和日本为中心的经济多极化格局。

(3)“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和“超越遏制”战略:

里根为了扭转美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的不利局面,重振国威,加强与苏联的争夺,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了较大的调整,提出了“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战略。

1989年布什上台后,根据变化了的国际环境,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

(4)冷战后的全球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与“先发制人”战略:

面对变化的国际形势,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再次调整了美国对外战略和政策,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

把经济安全置于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在全世界推广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构建“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合作”的国际秩序。

布什的全球战略极具进攻性、军事性、强权性。

布什政府将维护美国的国内安全置于对外战略的首位,将恐怖主义作为首要的威胁,确定所谓的“邪恶轴心”,追求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和国家的绝对安全。

14.第三世界对国际社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1)第三世界是促使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不断冲击着两极格局,牵制美苏的侵略,消耗美苏的有限实力,动摇美苏的霸权地位.

(2)第三世界是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力量。

为了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广大第三世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