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420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5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docx

新编财务管理第五版答案解析

学习情境一财务管理基本认知

学习子情境一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A4、B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BCD3、ABCD4、BD5、ABCD

三、简答

1.企业财务管理是研究一个企业如何组织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提高财务效率的学科。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财务管理有不同的范畴分类。

从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划分,主要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股利分配管理等;从财务管理的层级来划分,主要分为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等;从财务管理的地域划分,主要分为一般财务管理和跨国财务管理等;从财务管理的广义主体划分,可分为宏观财务管理和微观财务管理;从财务管理的狭义主体划分,可分为所有者财务管理、经营者财务管理和财务经理财务管理等。

2.所谓企业价值就是企业总资产的市场价值,也是企业债务价值与所有者权益价值(股东财富)之和。

投资者在评估企业资产的价值时,一般以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折现值来计量,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潜力或预期获利能力。

其优点表现在:

(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2)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3)有利于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4)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学习子情境二财务管理环境分析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2、ABCD3、ABC

三、简答

1.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按其存在的空间,可分为内部财务环境和外部财务环境。

内部财务环境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本实力、生产技术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者的素质等方面。

外部财务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教育环境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

2.财务管理机构是指在企业中组织、领导、管理和控制财务活动的机构,是财务管理的主体。

财务管理机构设置通常有两种:

(1)不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

不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是指企业设有一个财务与会计机构,这个机构集财务管理职能和会计职能于一身,但往往以会计职能为主,财务管理职能为辅。

(2)半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

半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是指企业将财务管理部门从单一的财会机构中分离出来,财务管理工作不再由会计机构负责,而是独立出一个专业的部门来负责。

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同等重要,均由CFO(ChiefFinancialOfficer)或总会计师、财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分管。

财务管理机构由财务经理或财务长、财务主管领导,会计机构由会计经理或会计长、会计主管领导。

学习情境二财务管理基本技能

学习子情境一资金时间价值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B4、B5、C6、D7、A8、B9、D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2、ABDE3、ACE4、BCD5、AC6、ABD7、ACD

三、简答

1.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时间价值一般表现为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由于竞争的存在,各部门的投资利润率将趋于平均化,保证企业的投资项目至少要取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否则就会投资于其他项目和其他行业。

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通常表示为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2.年金就是系列收付款项的特殊形式。

它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每间隔相等的时间收付相等金额的系列款项。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几种。

四、计算

1.P=40000×(P/A,15%,6)=40000×3.784=151360元因为设备带来的收益的现值大于设备的买价,所以应该购买。

2.一次性支付P=500000元

分期付款P=50000(P/A,5%,20)=623110元

所以应选择一次性支付现金方式。

3.A=500000(A/P,10%,10)=81372.26元

4.P=2000000(P/A,10%,12-4)(P/F,10%,4)=7287473.4元

5.

(1)P=45000/(P/F,10%,6)P=25402.5

(2)45000-A=A[(F/A,10%,6+1)-1]A=4743.23

6.方案一:

P=50000[(P/A,8%,5-1)+1]=215605元

方案二:

P=230000元

所以应选择方案一。

学习子情境二风险价值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4、B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DE3、BC4、BCD5、BD

三、简答

1.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风险主要是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或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按风险能否分散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按风险形成的原因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2.首先计算期望值,其次计算标准离差,最后计算标准离差率。

在期望值相等的情况下,使用标准离差衡量风险,标准离差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在期望值不相等的情况下,应用标准离差率比较风险大小。

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程度就越大。

3.风险收益是指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又称投资风险收益或投资风险价值,可以用风险收益额或风险收益率来反映。

风险收益额与投资额的比率即风险收益率。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关系,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越高。

用公式表示如下:

=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系数×标准离差率

=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四、计算

1.

=0.1××500+0.2×400+0.4×300+0.2×200+0.1×100=300元

=109.54元

V=109.54/300=0.365

K=6%+0.3×0.365×100%=16.95%

2.

=0.4×18%+0.5×15%+0.1×(-5%)=14.2%

=6.55%

V=6.55%/14.2%=0.4615

 

学习情境三筹资管理

学习子情境一筹资方式的选择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4、C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CD3、ABD4、BCD5、ABD

三、简答题

1.普通股筹资的优点

(1)无固定股利负担。

普通股股利并不构成公司固定的股利负担.

(2)无固定到期日,无需还本。

(3)普通股筹资的风险小。

(4)普通股筹资能增强公司偿债和举债能力。

普通股筹资的缺点

(1)普通股的资本成本较高。

(2)普通股的追加发行,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3)普通股的追加发行,有可能引发股价下跌。

2.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优点

(1)资本成本较低。

(2)公司可以获得股票溢价利益。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缺点

(1)业绩不佳时债券难以转换。

(2)债券低利率的期限不长。

(3)会追加费用。

3.债券筹资的优点

(1)资金成本较低。

(2)可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3)保障股东控制权。

债券筹资的缺点

(1)财务风险较高。

(2)限制条件多。

(3)筹资数额有限。

四、计算题

1.

(1)2013年公司需增加的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10000/20000=50%

流动负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3000/20000=15%

增加的销售收入=20000×30%=6000(万元)

增加的营运资金=6000×50%-6000×15%=2100(万元)

(2)2013年需要对外筹集资金量

增加的留存收益=20000×(1+30%)×12%×(1-60%)=1248(万元)

对外筹集资金量=148+2100-1248=1000(万元)

2.

(1)收款法下的实际利率=8%

(2)贴现法下实际利率=8.57%

3.

(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下的发行价格:

500×(1+10%×5)×(P/F。

8%,5)=510.75(元)

(2)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利息每年年末支付一次方式下的发行价格:

500×(P/F,8%,5)+500×10%×(P/A,8%,5)=540.15(元)

(3)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方式下的发行价格:

500×(P/F,4%,10)+500×10%÷2×(P/A,4%,10)=540.78(元)

4.

(1)每期租金=1300000/(P/A,6%,5)=308613元

(2)每期租金=1300000/[(P/A,6%,5-1)+1]=291147元。

学习子情境二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C4、A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B3、AB4、BCD5、AD

三、简答题

1.资本成本是指资本的价格。

从资本的供应者角度看,它是投资者提供资本时要求得到的资本报酬率;从资本的需求者角度看,它是企业为获取资本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资本成本具体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

资本成本在财务管理中一般用相对数表示,即表示为用资费用与实际筹得资金(筹资总额减去筹资费用)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2.

经营杠杆系数(

)=

财务杠杆系数(

)=

3.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企业采用的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各种筹资方式的不同组合决定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

企业的筹资方式虽然有多种,但主要分为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大类。

资本结构的问题主要是指债务资本的比例问题。

所谓最佳资本结构就是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企业可以通过用息税前利润(

)——每股收益(

)分析法或者比较资本成本法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四、计算

1.

(1)

(2)

(3)

(4)

2.

(1)

(2)

△EPS=0.2025元

则明年的每股收益为0.5+0.2025=0.7025元

3.

(1)增发的普通股股数=2000/5=400万股利息=1000×8%=80万元

(2)利息=1000×8%+2000×8%=240万元

(3)

EBIT=2240万元

预期的EBIT为2000万元,小于2240万元,所以应该发行普通股筹资。

4.各方案资本成本的计算:

甲方案:

50/500×6%+100/500×10%+350/500×15%=13.1%

乙方案:

100/500×6%+150/500×10%+250/500×15%=11.7%

丙方案:

150/500×6%+200/500×10%+150/500×15%=10.3%

丙方案的资本成本最低,应该选择丙方案。

5.

(1)M=10×10000-3×10000=70000

(2)EBIT=70000-20000=50000

(3)

(4)

代入数据得

所以

(5)

DCL=1.4×1.25=1.75

学习情境四投资管理

学习子情境一项目管理投资决策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选题:

1、A2、C3、D4、C5、B

二、多选题:

1、CD2、ABCD3、AB4、ABC5、CD

三、简答题:

1.净现值的优点:

一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二是考虑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三是考虑了投资风险性,因为折现率的大小与风险的高低有关,风险越高,折现率也就越高。

因而用净现值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缺点是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投资报酬率是多少,当各个投资方案的投资额不相同,单纯看净现值的绝对值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因此,就应采用其他方法结合进行评价。

2.相同:

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属于折现指标;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麻烦。

不同:

现值指数可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弥补净现值在投资额不同方案之间不能比较的缺陷,使投资方案之间可直接用现值指数进行对比。

其缺点除了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外;内含报酬率能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且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

3.都属于折现的决策评价指标,它们之间存在以下数量关系,即: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设定折现率;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设定折现率;

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设定折现率;

四、计算题:

1、

(1)各年折旧额:

第1年:

(200000-8000)×5÷15=64000(元)

第2年:

(200000-8000)×4÷15=51200(元)

第3年:

(200000-8000)×3÷15=38400(元)

第4年:

(200000-8000)×2÷15=25600(元)

第5年:

(200000-8000)×1÷15=12800(元)

(2)净现值=(50000+64000)×0.909+(50000+51200)×0.826+(50000+38400)×0.751+(50000+25600)×0.683+(50000+12800+8000)×0.621-200000

=149207.2(元)

(3)该投资方案现值指数=1+149207.2÷200000=1.746

2、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量现值=9000+3000×3.791=20373(元)

采用新设备的现金流出量现值=20000+1000×3.791=23791(元)

差量=23791-20373=3418(元)

评价:

由于使用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多发生现金流出3418元,因此不应购置新设备。

3、

(1)计算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

①计算年折旧额

甲方案年折旧额=20000÷5=4000(元)

乙方案年折旧额=(30000-4000)÷5=5200(元)

②列表计算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现金净流量

单位:

甲方案

-20000

7600

7600

7600

7600

7600

乙方案

-33000

9280

9160

9040

8920

15800

(2)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

甲方案:

NPV=7600×(P/A,12%,5)-20000=7600×3.605-20000=7398(元)

乙方案:

NPV=9280×0.893+9160×0.797+9040×0.712+8920×0.636+15800×0.567-33000

=3655.76(元)

(3)计算两个方案现值指数。

甲方案:

NPVR=

PI=1+0.37=1.37

乙方案:

NPVR=

PI=1+0.11=1.11

(4)计算两个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①甲方案每年现金流量相等,设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原始投资相等。

甲方案:

(P/A,I,5)=20000÷7600=2.632

甲方案内含报酬率:

25%+[(2.689-2.632)÷(2.689-2.436)]×(30%-25%)=26.13%

②乙方案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使用“逐步测试法”。

测试i=16%时,

NPV=9280×0.862+9160×0.743+9040×0.641+8920×0.552+15800×0.476-33000

=44.52(元)

测试i=18%时,

NPV=9280×0.848+9160×0.718+9040×0.609+8920×0.516+15800×0.437-33000

=-1541(元)

乙方案内含报酬率=16%+[44.52÷(44.52+1541)]×(18%-16%)

=16.06%

(5)计算两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甲方案投资回收期=20000÷7600=2.63(年)

乙方案投资回收期=3+5520÷8920=3.62(年)

(6)由以上计算得知,甲方案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均大于乙方案,投资回收期小于乙方案,所以应淘汰乙方案,选用甲方案。

4、

(1)债券成本=10%

(2)每年折旧额=(1550-50)÷3=500(万元)

(3)2011年的净利润=2000+(1000-400-500)×(1-40%)=2060(万元)

2011年经营净现金流量=(2060-2000)+500=560(万元)

2012年净利润=2180万元

2012年经营净现金流量=680万元

2013年净利润=2300万元

2013年经营净现金流量=850万元

(4)净现值=-1550+560×0.909+680×0.826+850×0.751=159.07(万元)

5、

(1)年折旧额=(150+10-10)÷5=30(万元)

NCF0=—150NCF1=—30

NCF2-5=(200-50-30-20)×(1-25%)+30+20=125

NCF6=125+10+30=165

(2)PP=180/125=1.44年

NPV=125(P/A,10%,4)(P/F,10%,1)+165(P/F,10%,6)-150-30(P/F,10%,1)=276.089万元

NPVR=

PI=1+NPVR=2.5574

因为NPV〉0,NPVR〉0,PI〉1,此项目可行。

学习子情境二证券管理投资决策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选题:

1、A2、D3、C4、D5、A

二、多选题:

1、AC2、ABCD3、CD4、ABD5、BC

三、简答题:

1、债券投资的优点在于:

(1)本金安全性高。

与股票相比,债券投资风险较小。

其本金的安全性非常高,通常被视为“金边债券”。

(2)收入稳定性强。

债券票面一般标有固定利息率,债券的发行人有按时支付利息的法定义务。

(3)市场流动性好。

政府及大企业发行的债券一般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迅速出售,流动性较好。

缺点是

(1)购买力风险较大。

由于债券面值和收入的固定性,在通过膨胀时期,债券本金和利息的购买力会不同程度受到侵蚀,投资者名义上虽然有收益,但实际上却有损失。

(2)没有经营管理权。

投资债券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而无权对债券发行企业施加影响和控制。

2、股票优点

(1)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普通股票的价格虽然变动频繁,但从长期来看,优质股票的价格总是上涨的居多,只要选择得当,都能取得优厚的投资收益。

(2)能适当降低购买力风险。

与固定收益证券相比,普通股能有效的降低购买力风险。

(3)拥有经营控制权。

普通股股东属于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有权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缺点是

(1)求偿权居后。

普通股对企业资产和盈利的求偿权居于最后。

企业破产时,股东原来的投资可能得不到全额补偿,甚至一无所有。

(2)价格不稳定。

普通股的价格受众多因素影响,很不稳定。

这也使股票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

(3)收入不稳定。

普通股股利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其有无、多寡均无法律的保证,收入的风险也远远大于固定收益证券。

3、证券投资组合,是指在一定市场条件下,由不同类型和种类,并以一定比例搭配的若干种证券所构成的一项资产。

证券投资组合的目的,在于将各种不向类型和种类的证券进行最有效的搭配,以保证在预期的收益率前提下使投资风险最小,或在既定的风险前提下使投资收益率最大。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既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1)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又叫可分散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等。

这种风险可以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

(2)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又叫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这些证券将影响所有的证券,因此,不能通过证券组合分散掉。

四、计算

1、

(1)PV=10×5%×(P/A,7%,10)+10×(P/F,7%,10)=8.5948万元

(2)因为8.5948万〈9.2万元,所以不应购买。

(3)9.2=10×5%×(P/A,K%,10)+10×(P/F,K%,10)

K=7%,PV=8.5948万元

K=5%,PV=10万元

K=

2、

(1)

(2)A股票7.42〈8,B股票6.25〉6,所以应购买B股票。

3、

(1)PV=(1000×10%×3+1000)×(P/F,8%,3)=1031.94〈1080

所以购买此债券不合算。

(2)

4、

(1)PV=100×8%×(P/A,10%,2)+100×(P/F,10%,2)=96.524

(2)

(3)

(4)利华公司应投资A公司债券和B公司股票,不应购买C公司股票。

学习情境五营运资本管理

【职业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B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3.ABD4.ABC5.ABC

三、简答题

1.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持有现金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

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时,主要考虑与现金持有量直接相关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

存货模式是引入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源于计算存货经济批量的基本模型。

这种方法主要考虑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对短缺成本不予考虑。

2.所谓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ABC分类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先将存货分为A、B、C三类,其分类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

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巨大,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较少。

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

B:

C=0.7:

02:

0.1

3.加强对客户信用要求的审批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信息反馈管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

四、计算题

1.

=89442.72元

机会成本=3577.71元,转换成本=3577.71元

交易次数=8.94次,交易间隔期=40.27天

2.

项目

A方案(N/30)

B方案(N/60)

C方案(N/90)

年赊销净额

变动成本

4800

3120

5300

3445

5600

3640

信用成本前收益

1680

1855

1960

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

收账费用

小计

52

72

26

150

115

159

36

310

182

280

59

521

信用成本后收益

1530

1545

1439

经比较B方案的信用成本后的收益最大,所以选择B方案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0%*10+20%*20+30%*50=24(天)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5300/360*24*65%*20%=45.9(万元)

坏账损失=5300*1.2%=63.6(万元)

收账费用=26(万元)

现金折扣=5300*(2%*50%+10%*20%)=63.6(万元)

信用成本后收益=5300-5300*65%-63.6-45.9-63.6-26-=1655.9(万元)

经比较D方案的收益大于B方案所以选择D方案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