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493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9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docx

新高考理综物理七校联考考前交流卷及答案解析docx

新课标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考前交流试卷

一、选择题

1.(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在经典力学建立过程中,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

C.

牛顿认为站在足够高的山顶上无论以多大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D.

伽利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并用实验验证了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2.(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

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B.

在2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C.

在2t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

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0

3.(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巳紧急调动多颗卫星,利用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可见光拍照等技术对搜寻失联客机提供支持.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低轨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半径比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半径小得多)和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可能大于7.9km/s

B.

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重合

C.

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D.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

4.(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x轴上且长为2L,高为L,纸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导线框中的电流﹣位移(I﹣x)关系的是()

A.

B.

C.

D.

5.(6分)(2007•江苏)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

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6.(6分)(2009•上海)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

对于某种金属()

A.

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

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C.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D.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7.(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4:

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5V

C.

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都减小

D.

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

8.(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A、B两个离子同时从匀强磁场的直边界上的P、Q点分别以60°和30°(与边界的夹角)射入磁场,又同时分别从Q、P点穿出,如图所示.设边界上方的磁场范围足够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为正离子,B的负离子

B.

A、B两离子运动半径之比1:

C.

A、B两离子速率之比为1:

D.

A、B两离子的比荷之比为2:

1

9.(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A.

圆环机械能守恒

B.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C.

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h

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圆环动能最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6分)

10.(2011•山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11.(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一个刻度没标数值的电压表量程约为9V,内阻Rx约为6kΩ,现要较为准确地测其内阻Rx,且各仪表的示数不得少于满量程的

.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

量程3mA,内阻约50Ω

B.电流表A2:

量程3A,内阻约0.2Ω

C.电压表V1:

量程1.5V,内阻r1=1kΩ

D.电压表V2:

量程60V,内阻r2约50kΩ

E.定值电阻器R1:

阻值R1=5.1kΩ

F.定值电阻器R2:

阻值R2=30Ω

G.电源:

电动势约15V,内阻约0.5Ω

H.滑动变阻器0~20Ω

I.导线若干、单刀单掷开关一个

(1)除被测电压表、G、I肯定需外,最少还需器材(填序号);

(2)用你所选最少器材以及G、I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原理图;

(3)根据所画原理图,写出Rx的表达式(用某次电表的测量值、已知量表示)Rx=,并指明表达式中所设物理量是哪些仪表测量时的示数.

12.(18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M点沿y轴正方向以某一速度射人,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0时间从N点射出.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M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经

时间恰从圆形区域的边界射出.求粒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3)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M点射入,且速度为原来的2倍,请结合

(2)中的条件,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13.(18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9”字形内壁光滑的钢管轨道内径很小,轨道最高点C离底部高度H=1.2m,轨道上半部四分之三圆弧半径R=0.2m,管道出口端D的切线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Q点,Q、P是传送带水平部分的端点,QP长度L=3m,两传动轮的半径为r=0.1m.传送带以v=2m/s速度顺时针匀速传动.现有一个质量m=0.2kg可看成质点的物块A,以初速度v0=12m/s从“9”字形轨道的底端射入,并在轨道出口端与停在此处质量与材料都与A相同的小物块B发生正碰,碰后粘在一起,滑上传送带,若两物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求:

(1)滑块A在最高点C受到的弹力大小和方向;

(2)滑块A与B正碰后,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3)AB粘合体离开传送带右端后落地点到P轮轴心的水平距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在经典力学建立过程中,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

C.

牛顿认为站在足够高的山顶上无论以多大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D.

伽利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并用实验验证了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考点:

物理学史.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

A、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故A正确;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故B错误;

C、牛顿曾设想,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的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

如果抛出速度足够大,物体不会落回地面,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故C错误;

D、伽俐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用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

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B.

在2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C.

在2t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

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0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满足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这些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

解:

A、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先沿正向减小,后沿负向增大,故A错误.

B、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在2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D、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v=﹣v0﹣v0=﹣2v0≠0,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对图象的识别,重点要看清坐标轴,其次要看斜率,要注意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不仅要关注它们的大小,还要注意它们的方向.

3.(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巳紧急调动多颗卫星,利用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可见光拍照等技术对搜寻失联客机提供支持.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低轨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半径比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半径小得多)和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可能大于7.9km/s

B.

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重合

C.

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D.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

考点:

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专题:

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进行判断,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在赤道平面内,且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解答:

解:

A、根据

得,v=

,第一宇宙速度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所以低轨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故A错误;

B、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在赤道平面内,所以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不一定重合,故B错误;

C、根据地球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

T=

,所以地球同步卫星比低轨卫星的转动周期大,故C错误;

D、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周期相同,相对地球静止,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但由于它距地面较远,照片的分辨率会差一些.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理论,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以及知道同步卫星的特点.

4.(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x轴上且长为2L,高为L,纸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导线框中的电流﹣位移(I﹣x)关系的是()

A.

B.

C.

D.

考点: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专题:

电磁感应与图像结合.

分析:

将整个过程分成三个位移都是L的三段,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由感应电动势公式E=Blv,l是有效切割长度,分析l的变化情况,确定电流大小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

位移在0~L过程:

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正值.

I=

l=x

则I=

x

位移在L~2L过程:

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先为顺时针方向,为正值,后为逆时针方向,为负值,故ACD错误.

位移在2L~3L过程:

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负值.

I=

(2L﹣x)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对感应电势势公式E=Blv的理解.l是有效的切割长度,可以利用排除法做此题.

5.(6分)(2007•江苏)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

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理想气体.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由温度的变化可知内能的变化;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两部分气体间热量的传递方向.

解答:

解: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与分子质量无关,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A错误;

松开固定栓至系统达到平衡过程中,先是氢气对氧气做功,内能减少,氧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由于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最后两者温度相同,故氧气内能又减小,等于初始值,所以两种气体的内能与初始时相同.故B错误,C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要注意理想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故不计分子势能,分子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则内能及分子的平均动能均相同.

6.(6分)(2009•上海)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

对于某种金属()

A.

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

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C.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D.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考点: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电效应.

分析:

只要明确光电效应的特点就能顺利解决本题.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于光照强度无关,其条件是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解答:

解:

A、每种金属都有它的极限频率ν0,只有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ν0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无论光照强度多强,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正确;

B、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ν0,与光照强度无关,故B错误;

C、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hν﹣hν0,可知入射光子的频率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hν﹣hν0可知,故D正确.

故选:

AD.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直接考察了对光电效应的掌握情况,明确光电电流的大小和初动能的大小决定因素是不同的.

7.(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4:

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5V

C.

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都减小

D.

P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

考点: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

专题:

交流电专题.

分析:

根据瞬时值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

解:

A、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所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所以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原线圈的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可知,电压的有效值为:

,所以B正确;

C、P左移,R变大,副线圈电流减小,所以原副线的电流变小,故C正确;

D、由C分析可知,原副线的电流变小,而电压不变,故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另外还要清楚变压器各量之间的制约关系.

8.(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A、B两个离子同时从匀强磁场的直边界上的P、Q点分别以60°和30°(与边界的夹角)射入磁场,又同时分别从Q、P点穿出,如图所示.设边界上方的磁场范围足够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为正离子,B的负离子

B.

A、B两离子运动半径之比1:

C.

A、B两离子速率之比为1:

D.

A、B两离子的比荷之比为2:

1

考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

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粒子的电性,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几何知识可以求出粒子的轨道半径,然后求出半径之比.根据半径公式得出粒子的比荷之比.

解答:

解:

A、A向右偏转,根据左手定则知,A为负离子,B向左偏转,根据左手定则知,B为正离子,故A错误.

B、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几何关系可得r=

,l为PQ距离,

,则A、B两离子的半径之比为

,故B正确.

C、离子的速率v=

,时间相同,半径之比为1:

,圆心角之比为2:

1,则速率之比为2:

,故C错误.

D、根据r=

知,

,因为速度大小之比为2:

,半径之比为1:

,则比荷之比为2:

1.故D正确.

故选:

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分析清楚粒子运动过程,掌握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以及掌握粒子在磁场中的半径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9.(6分)(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A.

圆环机械能守恒

B.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C.

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h

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圆环动能最大

考点:

功能关系.

分析:

分析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的受力和做功情况,只有重力和弹簧的拉力做功,所以圆环机械能不守恒,但是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沿杆方向合力为零的时刻,圆环的速度最大.

解答:

解:

A、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对圆环做功,即环的重力和弹簧的拉力;所以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如果把圆环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选项错误,

B、弹簧的弹性势能随弹簧的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图知弹簧先缩短后再伸长,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再减小后增大.故B选项正确.

C、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圆环的机械能减少了mgh,那么弹簧的机械能即弹性势能增大mgh.故C选项正确.

D、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圆环的速度等于零,故D选项错误.

故选:

BC

点评:

对物理过程进行受力、运动、做功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是一道考查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基础好题.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6分)

10.(2011•山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cd.

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考点: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专题:

实验题;压轴题;摩擦力专题.

分析:

由于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说明小球和滑块的运动时间相同,由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自由落体的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得加速度的比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几何关系即可求得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μ的数学表达式就可以知道能引起实验误差的因数,还要注意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也会造成误差;

解答:

解:

①由于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说明小球和滑块的运动时间相同,

由x=

at2和H=

gt2得:

所以

=

②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sinα=

,cosα=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α﹣μmgcosα=ma,且a=

联立方程解得μ=

③由μ得表达式可知,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长度x、h、H测量时的读数误差,同时要注意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也会造成误差,故选cd.

故答案为:

③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要求同学们能学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

11.(2015•潮阳区校级模拟)一个刻度没标数值的电压表量程约为9V,内阻Rx约为6kΩ,现要较为准确地测其内阻Rx,且各仪表的示数不得少于满量程的

.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