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9725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docx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

成果报告

小组名称:

401放化监理部QC小组

 

北京四达贝克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二〇〇九年二月

目录

1

小组概况…………………………………………………

1

1.1

小组简介表………………………………………………

1

1.2

小组成员表………………………………………………

1

2

小组活动计划……………………………………………

1

3

选择课题…………………………………………………

3

4

现状调查…………………………………………………

3

5

设定目标…………………………………………………

5

6

原因分析…………………………………………………

6

7

确定要因…………………………………………………

7

8

制定对策…………………………………………………

9

9

按对策实施………………………………………………

10

10

检查效果…………………………………………………

12

11

巩固措施…………………………………………………

13

12

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13

附件1

质量管理小组登记表……………………………………

14

附件2

证明材料…………………………………………………

15

1小组概况

1.1小组简介表

表1-1小组简介表

小组名称

401放化监理部QC小组

课题名称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

所在部门

401放化监理部

推进者

赵加雪

成立时间

2008年6月10日

小组人数

8人

小组类型

现场型

课题注册

2008年6月10日

活动时间

2008.6.10~12.15

注册编号

BSEM0802

活动次数

13次,出勤率100%

QC教育时间

36小时以上

制表:

吕永飞时间:

2008年6月11日

1.2小组成员表

表1-2小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组内职务

岗位/技术职称

文化程度

1

吕永飞

组长

分部主任/高工

本科

2

许春军

组员

总监/高工

本科

3

刘忠厚

组员

副总监/工程师

本科

4

张永明

组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

5

安会强

组员

助理工程师

专科

6

梅文奇

组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

7

檀冲冲

组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

8

高保健

组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

制表:

刘忠厚时间:

2008年6月12日

2小组活动计划

2008年6月13日,本小组依据放化工程B座施工进度计划制定了《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的活动计划,见下表2-1

表2-1小组活动计划表

阶段

活动步骤

进度计划(2008.6.10~2008.12.15)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P

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原因分析

确定要因

制定对策

D

按对策实施

C

检查效果

A

巩固措施

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制表:

许春军时间:

2008年6月13日第1次小组活动通过

注:

计划实际

3选择课题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保护环境,防治兼施;

遵规守法,诚信务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

 

图3-1课题选择方框图

制图:

张永明时间:

2008年6月15日第2次小组活动通过

因此,我们选择《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作为我们此次QC小组活动的课题。

4现状调查

【现状一】在工程建设领域,钢筋混凝土以其造价低、抗震性能好、施工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工程施工中占有绝对的比重。

但混凝土同样会存在蜂窝麻面、气泡、缺棱掉角、漏筋、孔洞、夹渣、混凝土截面外形尺寸、表面裂缝等方面的外观质量缺陷。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否有效。

【现状二】2008年6月18日到7月2日,小组成员对已施工完成的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B座地下室与一层共362个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缺陷进行了核查统计,见表4-1、图4-2。

 

表4-1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统计表

序号

问题

频数(次)

累计频数(次)

累计百分数

1

蜂窝麻面

29

29

61.7%

2

气泡

8

37

78.7%

3

裂缝

3

40

85.2%

4

混凝土外形缺陷

2

42

89.4%

5

夹渣

1

43

91.5%

6

其它

4

47

100%

 

制表:

檀冲冲时间:

2008年7月3日第3次小组活动通过

图4-2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排列图

制图:

檀冲冲时间:

2008年7月3日第3次小组活动通过

 

从排列图可以看出,B座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主要表现为:

蜂窝麻面。

5设定目标

综上所述,为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业主对监理的满意度,经小组全体成员认真讨论,将《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措施的改进》活动的目标定为:

蜂窝麻面产生率<3%

 

——有利因素:

完成目标不需额外增加太多的资源,本小组中既有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又有充满活力的监理员,且均有一定的现场管理经验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工程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对策;年轻的监理员勤跑现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旁站。

小组成员老中结合,保持业主对现场监理工作的满意度,施工过程中能进行很好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不利因素:

蜂窝麻面可称得上是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在某些程度上说是不能根除的,在施工时只能更好的进行防治,最大程度的减少质量缺陷,保证工程质量。

故本小组在控制蜂窝麻面的产生率上有一定的难度。

 

6原因分析

2008年7月17日,小组全体成员利用所具有的经验,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造成混凝土外观蜂窝麻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经整理后一一列举在因果图上:

缺乏施工经验

蜂窝麻面

质检员不到位工人技术水平低*加工器具不良

夜间照明不足切割用电锯精度低

工人质量意识差振捣器不足

 

模板拼缝存在缝隙施工工艺不当砼不合格

*海绵条塞堵不严施工技术交底不够*模板尺寸偏差

未执行方案模板性能差*

模板龙骨、对拉螺栓分布不均

图6-1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因果分析图

制图:

安会强时间:

2008年7月18日第5次小组活动通过

 

7确定要因

本小组召开QC小组会议,对全部末端原因进行逐一确认。

表7-1确定主要原因表

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方法

确定要因

负责人

要因判断

1

夜间照明不足

现场验证

经小组现场调查,施工现场的照明足以满足施工的要求,不是要因。

刘忠厚

2

模板性能差

调查分析

塑料模板由于其特殊的材质,刚性较差,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形,易漏浆,是要因之一。

许春军

3

混凝土不合格

调查分析

原材料复试合格,计量准确,进场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不是要因。

安会强

4

电锯切割精度低

现场验证

经现场调查,用电锯切割的模板尺寸符合要求,不是要因。

张永明

5

振捣器数量不足

讨论分析

实际施工中振捣器为三用一备,并设专业维修工,能够保证现场施工,不是要因。

高保健

6

施工技术交底不够

调查分析

查看施工单位技术交底情况,资料不齐全,交底不详细、不全面,是要因之一

吕永飞

7

海绵条塞堵不严

讨论分析

海绵条脱落、填塞不实,极易造成蜂窝,是要因之一

张永明

8

龙骨及对拉螺栓布置不均匀

调查分析

现场龙骨和对拉螺栓的分布均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不是要因。

安会强

9

工人技术水平低

调查分析

操作工人多数未经岗前技术培训,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是要因之一。

刘忠厚

10

质检员不到位

调查分析

质检人员责任心强,现场检查及时、到位,不是要因。

许春军

11

工人质量意识差

调查分析

管理制度完善,质保培训记录齐全,能够严格按图纸施工,不是要因。

檀冲冲

制表:

梅文奇时间:

2008年7月28日第6次小组活动通过

 

通过上表分析,确认的主要原因是(在因果图中带“*”的项目):

①模板性能差

②施工技术交底不够

③海绵条塞堵不严

④工人技术水平低

 

8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要因,小组成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见对策表8-1

表8-1制定对策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模板的性能差

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性能较好的模板

模板的性能符合要求

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使用刚度大、性能好的模板

施工现场

许春军

2008.9.30

2

施工技术交底不够

要求施工单位对所有施工工序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100%

检查施工单位技术交底情况,发现问题后向施工单位签发监理通知或监理联系单,并跟踪处理结果

办公室

安会强

全过程

3

海绵条塞堵不严

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海绵条塞堵,以保证缝隙塞堵到位。

模板拼缝处海绵条填塞严实

日常巡视、旁站或见证时发现此问题后及时向施工单位签发质量问题通知单、监理通知或监理联系单,验收中加大对模板拼缝处海绵条塞堵的检查力度。

施工现场

张永明

全过程

4

工人技术水平低

要求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培训,或者更换经验丰富的工人

人员资格合格率100%

检查人员上岗资格,发现问题后向施工单位签发监理通知或监理联系单,并跟踪处理结果

施工现场

高保健

全过程

制表:

梅文奇时间:

2008年8月4日第7次小组活动通过

 

9按对策实施

【实施一】:

塑料使用竹胶板

1、8月18日~8月28日,小组派许春军、檀冲冲现场对塑料模板进行观测、分析,其二人对塑料模板实施每两小时观察、测量,塑料模板受温差影响而产生变形值详见图9-1,其最大变形值为4mm,超出规范要求。

 

图9-1模板变形波形图

制图:

檀冲冲时间:

2008年8月29日

 

2、8月18日~8月28日,小组成员许春军、檀冲冲同时对竹胶板的一块试验模板进行测试、观察,记录受温差影响而产生的变形值,其变形范围详见图9-2。

 

竹胶板变形图

制图:

檀冲冲时间:

2008年8月29日

 

3、9月5日,小组成员许春军根据测试结果和相关信息组织召开模板变形影响的专题会议,会上监理部详细说明塑料模板及竹胶板受温差变形影响的观测结果,业主单位对监理的测量结果表示认可;会上监理协调施工单位对塑料模板进行更换。

4、9月23日,施工单位决定对已支设的塑料模板尽量采取措施加固,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且从二层以上将用竹胶模板替换塑料模板。

活动后,施工单位所用模板均为竹胶板,模板性能满足要求,控制目标达到!

【实施二】:

监督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

1、9月27日,小组成员安会强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技术交底记录,发现技术交底不全面,要求施工单位立即组织工人重新进行交底。

2、9月27日下午,发监理通知(BSEM-JLTZ-2008-007),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技术交底,其技术交底应详细、全面。

并要求施工单位对关键部位、工序进行技术交底时提前通知监理人员,专业监理工程师可视情况参加。

3、9月28日~11月14日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在技术交底前通知监理单位参加,监理共计参加了7次,并不定时对未参加的技术交底资料进行查阅。

活动后,施工单位技术交底为100%,控制目标达到!

【实施三】:

控制模板拼缝的海绵条的塞堵

1、9月23日,小组成员张永明在B座一层顶板模板验收过程中发现,模板与模板及模板与混凝土的接缝处存在海绵条塞堵不到位的问题。

2、9月23号下午,发监理通知(BSEM-JLTZ-2008-006),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模板接缝处海绵条的塞堵工作。

同时提醒施工单位为控制模板接缝,应保证竹胶板模板几何尺寸的加工准确,边角平直。

3、9月25日,小组派张永明、梅文奇对加工成形的竹胶板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几何尺寸准确,边角平直。

4、10月1日~12月3日施工期间,监理人员对二层以上模板进行检查,模板缝隙处的海绵条均塞堵到位,施工缝塞堵不到位的情况得以控制。

活动后,模板缝隙处的海绵条均塞堵严密,控制目标达到!

【实施四】:

要求提高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

1、10月9日,小组派高保健检查施工单位的特殊工种的资质,发现4名振捣工中有1名操作证书有效期于8月30日截止;口头要求施工单位尽快培训及取证事宜;10月10日,小组成员安会强在B座二层墙体混凝土浇筑旁站过程中,发现有1名无操作证书的人员将要进行振捣工作,立刻给予了制止,要求施工单位严格实行持证上岗。

2、10月13日,针对培训问题,发监理通知(BSEM-JLTZ-2008-011),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强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

3、10月16日,施工单位对施工工人进行培训,对部分无证人员进行调整,重新报送3名振捣工的相关资质,小组成员安会强、高保健跟踪处理,该批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振捣时间、振捣方法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活动后,人员资格合格率为100%,控制目标达到!

10检查效果

①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效果

2008年12月4日,小组成员对活动后的B座三、四层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查、统计,共对216个构件进行检查,蜂窝麻面的产生率为1.85%,较活动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见下图),其他外观质量缺陷较活动前也大幅下降,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GB50204-2002的要求,一次性验收通过。

 

制图:

安会强时间:

2008年12月6日

②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各成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成员协同作战的能力。

③社会效益

通过对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B座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业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因此,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了用户满意度的提高,监理公司的知名度也随之扩大。

11巩固措施

为了使活动成果有效保持,2008年12月9日,本小组针对各项对策实施后的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巩固措施:

①在以后的监理过程中对模板的控制将是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对竹胶板的使用信心更加的坚定,对模板拼缝处的塞堵加大检查的力度。

②监理工作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技术专长,督促施工单位对其职工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施工中作业程序,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12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使小组成员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成员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大家的凝聚能力。

——本次活动解决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次活动增强了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使我们监理的服务宗旨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实施。

【下一步打算】

本次活动虽达到提高核燃料后处理放化试验设施工程B座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有效性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不满足于现状。

小组打算将《提高混凝土中一次预埋件的施工质量控制》作为下一步的活动内容。

 

附件1

附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