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743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docx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对污(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气筒、固定噪声污染源扰民处和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实行标准化治理,依据国家和省环境爱护法律、法规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爱护图形标志》(GB15562.1-1995,GB15562.2-1995)等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

上述所述污(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气筒、固定噪声污染源扰民处和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以下简称“排污口”。

其次条本方法适用于对我省辖内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含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建立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单位)排污口的治理。

第三条排污单位必需按《江苏省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治理方法》的规定,照实向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排污口数量、位置以及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或产生的公害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等状况。

第四条排污口应符合“一明显,二合理,三便于”的要求,即环保标志明显;排污口设置合理,排污去向合理;便于采集样品、便于监测计算、便于公众参加监视治理。

第五条经标准化整治的排污口,必需根据国家环保局制定的《〈环境爱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国家环境爱护局环监[1996]463号)的规定,设置与排污口相应的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

第六条对于不符合本方法规定的排污口,视同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到达国家规定的要求,由环保部门根据治理权限下达限期整治通知。

逾期未完成的,按环保法律、法规中关于污染防治设施监视治理的有关规定,予以惩罚。

第七条建立工程需设置排污口,必需经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审查批准。

凡需在水利工程治理范围内设置废水排污口的建立单位,还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报批手续。

环保部门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必需明确允许设置排污口的数量、位置和标准化建立要求,并作为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八条未经环保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的扩大排污口,有以下状况之一必需变更时,须履行排污变更申报登记手续,更换标志牌和更改登记注册内容。

(一)排放主要污染物种类发生变化的;

(二)位置发生变化的;

(三)须撤除或闲置的;

(四)须增加、调整、改造或更新的。

环保部门应在接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视为同意。

第九条排污单位要依据国家和省环境爱护档案治理的有关规定,建立排污口根底资料档案和监视检查档案。

第十条排污口有关建筑物及其监测计量装置、仪器设备和环保图形标志牌等都属环境爱护设施,排污单位应将其纳入生产经营治理体系,建立维护保养制度。

各地环保部门应根据环境爱护设施监视治理规定,加强现场日常监视治理。

 

其次章污(废)水排放口标准化整治

第十一条合理确定污(废)水排放口位置:

(一)凡在城镇集中式生活用水地表水源一、二级爱护区、国家和省划定的自然爱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的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其他有特别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爱护区,以及海疆中的海洋特殊爱护区、海上自然爱护区、海滨风景旅游区、盐场爱护区、海水浴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需要特别爱护的水域内,不得新建排污口。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爱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限期撤除。

(二)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准爱护区、一般经济渔业水域和风景扫瞄区内的水体等重点爱护水域,从严格掌握新建排污口。

第十二条凡生产经营场所集中在一个地点的单位,原则上只允许设污水和“净下水”排污口各一个;生产经营场所不在同一地点的单位,每个地点原则上只允许设一个排污口。

个别单位确因特别缘由,其排污口设置需要超过允许数量的,须报经环保部门审核同意。

排污单位已有多个排污口的,必需结合清污分流和污水合理的流向进展管网归并整治。

第十三条凡排放含《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类污染物的单位,应对产生该污染物的车间或车间废水处理设施特地设置标准的排污口。

第十四条应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12997-1996)的规定,对一类污染物的监测,在车间或车间废水处理设施排污口设置采样点;对二类污染物的监测,在排污单位的总排污口设置采样点。

第十五条采样点上应能满意采样要求。

用暗管或暗渠排污的,要设置能满意采样条件的阴井或修建一段明渠。

污水面在地面以下超过1米的,应配建取样台阶或梯架。

压力管道式排污口应安装取样阀门。

 

 

 

第十六条凡排放一类污染物或日排放废水100吨以上的排污单位以及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单位,必需在特地设置的一类污染物的排污口和单位总排污口上游能对全部污水束流的位置,修建一段特别渠(管)道(测流段),以满意测量流量的要求:

(一)对于排污渠道,测流段应符合以下规定:

1、选用堰槽法或基于堰槽的流量计测流,须修建一段满意《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GJ/T3008.1-5-93的明渠)

2、选用流速仪汉测流,须修建一段截面底部硬质平滑、截面开头为规章几何形,长度不小于3-5米的平直过水段,设计水深不小于0.1米、流速不小于0.05米/秒。

详细要求以流速仪使用说明为准。

3、选用浮标法测流,应有一段横断面规章、沟底纵向无坡度、无弯曲、水流平稳、有肯定液面高度的不少于10米的明渠。

4、选用容器法测流,溢流口与受纳水体应有适当落差或能用导水管形成落差,且流量较小。

(二)对于排污管道,测流段应依据选用的仪器设备(文氏管、孔板、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实施。

 

第十七条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掌握的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应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仪,1998年底前必需安装污水流量计和化学需氧量在线监测仪。

一般排污单位的排污口也应尽量安装污水流量计,有困难的可安装堰槽式测流装置或其它计量装置。

第十八条确因情意特别,不能修建测流段并安装污水流量计的排污单位,应向环保部门申明缘由,其污(废)水流量计算方法应得到环保部门的认可。

第十九条选用污水流量计和污染物在线监测仪,必需持有计量部门的质量认证证书和国家、省环保局推举的证书。

污水流量计设入运行后,排污单位每年应向当地计量部门申请检定,领取计量检定证书。

其次十条排放污水的,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原则上应设在排污口四周醒目处。

若排污口隐藏或距厂界较远的,则标志牌也可设在监测采样点四周醒目处。

 

第三章废气排气筒(烟囱)标准化整治

其次十一条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如国家和省划定的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爱护的地区,不得新建排气筒(烟囱)。

 

其次十二条排放同类污染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气筒(烟囱)(不管其是否属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影响生产、技术上可行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合并成一个排气筒(烟囱)。

其次十三条有组织排放废气的排气筒(烟囱)高度应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或对排放废气进展进一步处理,或对排气筒(烟囱)实施整治。

其次十四条对有破损、漏风的排气筒(烟囱)必需准时修复。

其次十五条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凡有条件的,均应加装引风装置,进展收集、处理,改为有组织排放。

新扩改工程,原则上不得设置无组织排放的设施。

其次十六条排气筒(烟囱)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

有净化设施的,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口。

其次十七条采样孔、点数目和位置应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和《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废气局部)》([82]城环监字第66号)的规定设置。

其次十八条在国家划定的酸雨掌握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掌握区内,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掌握的排污标准以及日排放二氧化硫0.6吨以上的排气筒(烟囱)应安装二氧化硫在线监测仪。

所选用的监测仪必需持有计量部门的质量认证证书和国家、省环保局推举的证书。

其次十九条排放废气的,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应设在排气筒四周地面醒目处。

 

第四章固定噪声污染源扰民处标准化整治

第三十条固定噪声污染源(即其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固定噪声源)对边界影响最大处,须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的规定,设置环境噪声监测点,并在该处四周醒目处设置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边界上有若干个在声环境中相对独立的固定噪声污染源扰民处,应分别设置环境噪声监测点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

 

第五章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标准化整治

第三十二条国家和省划定的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爱护区、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补给带和其他需要特别爱护的区域,制止建立各种固体废物(含生活垃圾)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和填埋场;已建立的贮存、堆放场应马上停顿使用,并实行污染防治措施。

第三十三条露天贮存冶炼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废矿石、尾矿和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设置专用的贮存设施或堆放场地。

易造成二次扬尘的,应实行不定时喷洒等防治措施。

第三十四条经监测分析确认无危急、无利用价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应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场所填埋。

第三十五条危急废物必需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设施、专用堆放场所集中处置或贮存。

制止将危急废物混入百危急废物中贮存。

第三十六条各种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堆放场所和填埋扬,必需有防火、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不符合国家环境爱护标准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的,限期改造。

 

 

第三十七条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的渗滤污(废)水达不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必需进展处理。

第三十八条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全部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须在其四周设置监测井(孔),用以监测地下水的水质变化。

(一)背景值监测井(孔)与固废贮存(处置)场所最大距离不超过3公里,深度应在地下水面3米之下。

(二)饱和带监测井至少应包括三口井(孔),一口井远离固废贮存(处置)场所,供应溶出液集中稀释数据,另二口井靠近固废贮存(处置)场所,用于供应直承受场所影响的地下水数据。

(三)充气带或非饱和带监测用渗水器可沿场所四周设置。

第三十九条一般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占用土地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应在其边界各进出路口设置标志牌;面积大于100平方米、小于1平方公里的,应在其边界主要路口设置标志牌;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应在醒目处没1个标志牌。

危急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无论面积大小,其边界都应采纳墙体或铁丝网封闭,并在其边界各进出路口设置标志牌。

 

 

 

第六章排污口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

第四十条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分警告和提示标志牌两类。

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和表4中序号为8、9、24-52的其次类污染物排放口,光气、氰化氢和氯气等剧毒大气污染物以及其它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口或危急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树立固定式警告标志牌。

对一般性污染物排放或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挂平面固定式提示标志牌,或树立式固定提示标志牌。

第四十一条环境爱护图形标志牌根据国家标准《环境爱护图形标志》(GB15562.1-1995,GB15562.2-1995)衽定点制作并由省环保局监制。

(一)标志牌的形式及尺寸

警告标志牌外形为三角形边框,提示标志牌外形为正方形边框。

平面固定式标志牌形状尺寸:

警告标志牌边长0.42米,提示标志牌长0.48米、宽0.3米;立式固定式标志牌形状尺寸:

警告标志牌边长0.56米,提示标志牌长0.42米、宽0.42米,立柱高度为标志牌最上端距地面2米、地下0.3米。

(二)标志牌采纳1.5-2毫米冷轧钢板,立柱采纳38*4无缝钢管,外表采纳专用防伪膜。

 

(三)标志牌颜色

警告标志牌的背景和立柱为黄色,图案、边框、支架和帮助标志的文字为黑色;提示标志牌的背景和立柱为绿色,图案、边框、支架和帮助标志的文字为白色,文字字型为黑体字。

(四)标志牌帮助标志内容格式:

第一行为排污单位名称,其次行为标志牌名称,第三行为排污口编号,第四行为排放主要污染物名称。

标志牌帮助标志内容必需与排污申报登记表中相关内容全都。

排污口编号格式统一规定如下:

污水WS——******

废气FQ——******

噪声ZS——******

固体废物GF——******

编号的前两个字母为排污类别,第一至第四位为排污单位挨次编号(与排污申报登记号第九至第十二位全都),第五至第六位为排污口挨次编号。

多个排污口的编号挨次,污(废)水排放口以排污单位的主大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废气排气筒(烟囱)以生产主装置到帮助装置,按工艺流程排列;固定噪声污染源扰民处监测点与污(废)水排放口列方法一样;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按使用时间先后和出入口顺时针方向排列。

 

标志牌帮助标志内容由当地环保部门规定。

标志牌制作单位按规定内容负责填写。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排污口设置及标准化整治治理除应执行本方法外,还应遵守国家和省现行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标准的规定。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方法有关规定的,将根据国家和省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惩罚。

第四十四条本方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省环境爱护局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