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9954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docx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修改版

第一篇: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北京鹿牌都市生活用品有限公司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

我公司的生产工艺为煤制气(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轻,经呼吸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红蛋白的带氧能力,致使人体缺氧而产生中毒。

如果一旦一氧化碳泄漏,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易爆燃,造成人员伤害。

1.2危害程度分析CO的毒性

煤气中毒有时也被称为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CO具有多种引起缺氧的作用,其与血红蛋白(Hb)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能力要比O2与血红蛋白(Hb)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能力大200~300倍,阻断了血液输氧,是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

CO响应浓度

煤气中毒程度取决于CO进入人体后血液中产生的HbCO含量。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HbCO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

当HbCO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后陷入昏迷。

当HbCO含量达到70%时,即刻死亡。

我国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2.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2.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氧化碳、液氨应急救援组负责一氧化碳、液氨应急救援成员:

瓶胆分厂负责人王宗林、王丙河、王振国、张富明a吹制车间负责人:

王丙河b加工车间负责人:

王振国c动力车间负责人:

张富明

d各工段负责人:

各工段的工段长各班组的班组长e夜班负责人:

吹制车间夜班负责人:

刘国宝穆东方加工车间夜班负责人:

王建忠冯玉春联系电话:

总厂电话(厂内):

81868178公司值班室电话:

8206职工医院电话:

8163车队电话:

8200、8201夜间:

8202需人员支持时找护厂队,电话:

8209安全管理部:

8136

4、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煤气站监控

安装煤气泄漏报警系统,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安装电视监控系统,确保及时发现问题,便于事后追踪。

煤气事故预防措施

(1)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1994)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封——严密性,钢管材质、焊缝质量;耐压设计(材料、结构)隔——设可靠隔断装置、逆止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堵——设汽封、氮封,保持压力;防爆电气

泄——设防爆阀、爆破膜、防爆水封、安全阀、泄爆M2/M3不小于1/10,门窗外开;放——设事故放散、调压放散装置、通风排气装置

控——含氧量、CO、压力、温度、流量、柜位、液位检测监控;管理措施

做好消防器材准备,准备好消防沙、应急专用水管、灭火器齐全完好,由安全员负责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比如,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

严格特种作业证制度,尤其是检修过程中,煤气站动火、设备内作业、抽堵盲板等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置换、吹扫、检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加强安全培训,对岗位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消防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掌握岗位风险和应急处置办法。

落实应急救援措施,每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组织落实;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演习,每年1-2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①值班制度:

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各级各类人员应急到位;②检查制度:

公司每月一次,车间每周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救援落实情况和消防设施完备情况;③安全例会制度:

每月一次,分析落实应急救援的管理情况,解决隐患的查处和整改措施的落实。

(3)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爆炸、着火,人员中毒等事故,应该立即按照本应急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预警行动

煤气站发生煤气泄漏、人员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时,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报告。

当班负责人立即将事故情况(包括地点、原因、现状)报告生产部经理,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负责人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5、应急处置5.1响应分级

(1)I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OOO万元以上,或社会危害及影响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2)Ⅱ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2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2人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状态,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公共危害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3)Ⅲ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响公众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或临界状态。

5.2响应程序

应急救援体系响应采取分级响应原则,并逐级响应和上报。

(1)报警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迅速报告车间主任。

在逐级上报的同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行动。

(2)接警

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启动车间应急预案,立即通知车间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如各成员在短时间内不能赶赴现场,则按职务高低和能力大小依次临时安排其他人员担任其相应职务,履行相应职责。

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本单位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考虑因素,决定是否启动厂级应急救援预案。

如果应急事件不足以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则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

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厂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报警。

(3)如何报警

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如不能控制应迅速报警,根据应急事件种类确定报何种警。

首先拨打所报警电话号码(见应急联络表),接通后,报单位、应急事件种类、发生部位、介质、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

5.3指挥程序

应急事件发生初期,当班班长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上一级(车间、厂部、院)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上一级指挥,并听从上一级指挥调度。

指挥的步骤内容有:

(1)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2)及时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及灾害区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络。

(3)快速组织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人员奔赴灾区。

(4)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部门各司其责。

(5)迅速通报灾情,通知相关方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6)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

撤离灾区人员,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

(7)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隔离灾区的措施,转移灾区附近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普遍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8)保护好现场,为开展事故调查做好准备。

5.4处置措施

1、接到车间分厂报告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组织医务人员赶往现场,组织抢救。

2、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松解衣扣,使呼吸通畅,注意保暖。

3、对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吸氧,脑复康注射液静脉滴注,改善组织缺氧,或与三磷酸腺苷、辅酶A混合静脉滴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4、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脑水肿及时用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也可采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循环的作用。

5、对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太深,一时醒不了的及时送往上级医院进行高压氧疗法治疗,可减少心肌及神经系统的继发症。

6、对症治疗:

有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有惊厥抽搐可用镇静剂,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

7、出现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者在抢救的同时通知安全管理部及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处理。

6、应急结束6.1程序终止条件

确认现场危机已经解除,确认现场的环境不会再次发生危险,由相关负责人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

6.2处置现场评估

通过应急处置过程,对各个岗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物资配置空气呼吸器消防枪推车式灭火器手提式灭火器消防带紧急呼吸器

公司成立抢险、抢修、医疗、抢救物质、供应、运输等专业救援队。

消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组要加强训练,针对模拟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并加强救援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演练制度,实战性的综合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确保救援队伍能适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

8、附则8.1演练要求

(1)每年年初,由公司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应急预案专项培训。

培训计划、材料、试卷应报主管单位批准并备案。

(2)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由相关部门安全员、班长进行的安全专项培训。

(3)每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培训要做好记录。

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部门负责人主持。

考试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8.2预案修订和完善

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北京市相关法规规定,当设备、工艺流程、工作岗位设置、作业指导书、施工改造、经营项目和周边环境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提出书面变更申请,经上级公司审批或专业部门重新进行风险评价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第二篇:

3.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一氧化碳(CO)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概述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比空气稍轻。

成人急性吸入中毒剂量约为600mg/(m3·10min),或240mg/(m3·3h);吸入最低致死剂量约为5726mg/(m3·5min)。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

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

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

2.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

2.1现场处臵人员的个体防护

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煤气泄漏未得到控制的事故现场核心区域,或者现场快速检测一氧化碳浓度高于1500mg/m3),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防护服无特殊要求;进入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周边区域,未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尾气等中毒事件现场,须使用可防护一氧化碳和至少P2级别的颗粒物的全面罩呼吸防护器(参见GB2890-2009),并佩戴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废气等现场时,对个体防护装备无特殊要求。

现场处臵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和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

医疗救护人员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2.2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生产工艺流程,通风措施,煤炉、煤气灶、燃气热水器及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以及煤气管道等相关情况,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一氧化碳浓度测定。

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火源和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臵、人员疏散等向现场指挥人员提出建议。

调查中毒病人及中毒事件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及中毒人数,中毒病人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病人姓名、性别、中毒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等情况。

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事件发生过程、抢救过程、临床救治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应作好记录,可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

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现场空气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

一氧化碳的现场空气样品检测设备均带有采气装臵,争取采集中毒环境未开放前的空气样品,必要时可模拟事件过程,采集相应的空气样品。

2.4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2.4.1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一氧化碳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c)中毒现场空气采样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和/或中毒病人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大于10%。

2.4.2中毒事件的鉴别

与急性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甲烷和氰化氢中毒事件相鉴别,同时要注意是否存在混合窒息性气体中毒事件。

2.5现场医疗救援

现场医疗救援首要措施是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

有条件应尽早给予吸氧。

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时,应首先进行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2.5.1现场检伤分类

a)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昏迷;呼吸节律改变(叹气样呼吸、潮式呼吸);休克;持续抽搐。

b)黄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意识朦胧、混浊状态;抽搐。

c)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

头昏、头痛、恶心、心悸、呕吐、乏力等表现。

d)黑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

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2.5.2现场医疗救援

对于红标病人要保持复苏体位,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出现反复抽搐、休克等情况时,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措施。

绿标病人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2.5.3病人转运

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尽可能转送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3.应急反应的终止

中毒事件的危险源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消除或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稳定24h以上。

第三篇: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中毒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

编制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中毒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我矿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承担对他人一氧化碳中毒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

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承担对外人一氧化碳中毒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情况

项目煤气站发生一氧化碳泄漏。

三、演习的时间

演习时间定于2014年3月27日.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组织机构(总指挥)

总指挥:

王乃江

主要责任:

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副总指挥:

鲁长秀主要责任:

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b、协调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c、负责调查、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

李忠吉

主要责任:

a、传达、联络各部门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及现场警戒;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

c、协调与当地医院、公安的沟通,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2、各组职责:

(1)事故处理组:

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人员车辆施救,抢救中暑人员;

(2)医疗救护组:

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中暑人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联络组:

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导交通线路,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的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记录演练全过程。

(4)后勤保障组:

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部领导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练车辆的调派以及应急资金的及时供应。

各组人员组成

事故处理组:

汪德胜、王新刚

医疗救护组:

刘超、崔长春警戒联络组:

王立申后勤保障组:

张红、许莉

五、演练程序:

模拟事故:

由张允胜模拟一氧化碳中毒。

1、事故发生

10点整,发生一氧化碳泄漏,中毒倒在地上。

3、处置过程

1、10时5分组长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车间。

2、10时6分车间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安全负责人李忠吉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

3、10时10分现场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从上风处进入现

场。

立刻切断泄漏源。

将中毒员工抬至空气新鲜处,防止二次伤害,并等待医疗救护组施救。

4、10时13分现场警戒组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保护事故现场。

5、10时15分现场救护组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给输氧。

6、10时30分人员缓慢苏醒。

7、10时40分演练结束。

此次无人员受伤,重在抢救过程。

8、10时50副总指挥鲁长秀向总指挥王乃江报告演练完毕,由总指挥王乃江作简单的演练总结。

六、救援设备及物质

项目救护用车一辆、担架一床、医药箱一只、氧气袋一个。

七、注意事项

1、警戒联络组要认真详细记录演习的时间、汇报时间、人员伤情、现场人员情况等。

2、后勤保障组在演练的当天必须保证在9点之前把所有演习人员及物质运送到演练场所,应急资金和后勤相关物质安排到位。

3、施救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急救工作。

施救结束后将所有人员带出事故现场撤到安全区域。

4、总指挥王乃江作完演练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后,所有演习人员撤出演习地点,恢复秩序。

通过此次演练使我们全体作业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应急救援预案的救援程序。

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有序进行,为救援争取了时间,达到了演练目的。

第四篇: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进入冬季取暖期以来,由于气压低、封闭严、取暖设施设备使用不当等原因,特别是用煤做燃料,如果燃烧不充分,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为防止我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动力车间要加强对锅炉房的巡检,检查排烟状况,保证燃煤充分,定期检查通风设施,保障锅炉房的室内通风,预防煤气中毒。

若闻到异常气味,即有煤气产生,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严禁明火,预防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发生。

二、一氧化碳中毒现象识别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健康情况有关。

早期表现主要是:

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

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

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

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

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三、现场急救措施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

2、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120)呼救。

第五篇: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1.1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3事件分级

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

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

(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含15人)以上。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人(含300人)以上,并出现

-1

60-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50-2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24人。

b.在其所辖的4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4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34人。

b.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c.在其所辖的2个及以上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Ⅲ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4)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

(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5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6-9人。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60-14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

b.在其所辖的2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

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工作。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由天然气、液化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可以致使人体缺氧窒息的气体所造成的中毒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工作。

2监测、报告和预警2.1监测与报告

新区管委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公安、卫生、气象等相关部门开展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主动监测。

我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新区管委会及其卫生部门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情况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2.1.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2.1.1.1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