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与矛盾1.docx
《残缺与矛盾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缺与矛盾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残缺与矛盾1
残缺与矛盾
——萧萧命运探析
李华宇
摘要:
沈从文笔下的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女性,听从自然人性的召唤。
生活在一个停滞、静态的自我社会里,残缺与矛盾构成了萧萧的命运,残缺的儒家礼法和生殖能力的崇拜导致了她人生的转折,自我意识的缺失和蒙昧自足的乡村环境造成了她生命的悲剧。
关键词:
残缺 ;矛盾;萧萧 ;悲剧
第一部分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童养媳是旧中国的一种婚姻习俗。
作为一种文学写作题材被许多作家所关注。
虽然这类似的小说很多,但是很少有人深层次的进一步揭示导致童养媳命运的根源。
沈从文以乡土作家的身份和写作风格树立了其在文坛上的地位。
他同样关注这类题材,但作家所揭示的不仅只是童养媳境遇及其不幸自身,其笔触更多的是对准这些卑微人物人性的赞美。
二、文献综述
小说《萧萧》是沈从文湘西小说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童养媳为题材的作品已经不觉新鲜,但由于沈从文自身的出生背景和人生经历,其理论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和我们不尽相同,他以细腻的笔调揭示童养媳的悲苦人生以及导致萧萧命运转折的根源,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和儒家残缺的礼法的残存,在自给自足的生命形态背后,依然存在的是人性的不觉、精神的蒙昧。
同时颂扬了真诚、宽容的人性美。
三、研究意义
为了更深层次的进一步理解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体会在封闭落后的旧社会作为童养媳的女性所遭受的不幸,从残缺与矛盾的两个方面探析导致她们悲苦命运的根源,从而更好、更深的认识这一类作品。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查现代汉语词典,残缺的本意是:
缺少一部分,不完整。
在本文中的隐义是萧萧没有父母,爱情心理和意识的缺失等。
矛盾的本意是: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
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既对立又统一的趋势、倾向和方面。
这样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这样的矛盾反映到思想中所形成的思想上的矛盾,是思想所固有的,是思想发展的动力。
文中主要表现在萧萧向往新生活却又不敢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残缺与矛盾是本篇研究论文的主题,主要是以矛盾为主线,挖掘小说中萧萧跌宕起伏的遭遇以及导致她人生命运转折的根源,从这一新颖的角度来探析文章的主题。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儒家思想贯穿于在中国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封闭落后的旧中国,这种思想的影响更是显著,不过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残缺的一面,在约束人们的行为的同时也禁锢了他们的思想。
小说《萧萧》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修饰语,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童养媳的不幸。
主人公充满矛盾的生活境况导致了她幼小的生命力无法抗拒生存境遇给定的悲剧宿命。
以残缺和矛盾为视点对小说进行评析,从而更深的认识和解读作品。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萧萧残缺的人生
2.萧萧矛盾的生活境况
3.萧萧矛盾性的命运
三、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进行研究,首先阅读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以及作家的生活背景和其他作品,再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作比较。
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从中选出一个方面来研究,接下来收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证观点,写出论文。
是思路,不是方法
第三部分正式文体
沈从文以描写故乡湘西人事命运的乡村题材小说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文坛小说家的地位,他192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萧萧》赋予了湘西乡民集中而突出的勤劳、诚实、善良、朴素等共同性特征。
他们的生命带有原始的色彩,具有野性活力,未曾被现代文明所浸染,呈现出自在自足的态势,但在“自然人性的光辉和魅力背后,也凸显着这样生命形态的态势和弱点。
即理性精神的萎缩、缺失和随之而来的心灵的悲剧及人的生命价值的失落和抽空。
”[1]
女主人公萧萧是封闭、落后、蒙昧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无知少女,没有父母,从小寄养在伯父家,清贫的生活并没有在她童年遗留下任何不快乐的痕迹。
当她还没有明白出嫁意味着什么就糊里糊涂的做了别人的媳妇。
从萧萧的出嫁开始,以十二岁的儿子娶媳妇进门结尾,小说在带有喜剧意味的故事情节下,令人悲悯的是萧萧一类乡村少女的生命悲剧。
一代复一代的生命轮回中,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操纵着她们的命运。
萧萧知道自己违反触犯了乡间的规矩,而她想逃走“并非是对乡间理论习俗的正确性的怀疑与权威性和反抗,而是对乡风民俗和乡间理论观念中的男权思想权威性的认同和屈服”[2]她向往女学生所隐射的自由生活,却不敢做出实际的行动。
触犯封建礼教,但最终的命运却不是“沉潭”也不是“发卖”,因生儿子而得到婆家人的宽恕。
几经转折,萧萧的人生中充满着矛盾,而导致她命运悲剧的根源就是残缺的儒家礼法和封建礼教。
一、残缺的人生
1.孤苦的童年
小说的开篇就写了乡下人做媳妇的风俗,写萧萧出嫁与他人不同的地方,反应了萧萧幼小而纯真的一面。
作者却只以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萧萧的生活背景,从小没有父母,但没有交代她父母双亡的原因。
从这点来说萧萧是不幸的,没有父母的疼爱与关怀,这是她人生的一大残缺,也是导致她被嫁做童养媳的原因以及之后的遭遇根源。
伯父虽然是个善良的庄稼人,但却因为贫困不得不把幼小的萧萧嫁出去,少一份口粮少一份负担。
温饱问题常常使人们做出一些不情愿的决定。
2.自我意识的缺失
“本能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动力,每一种本能都是需要的心理代表,”[3]随着时光的流逝,萧萧 “像一株长在院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叶大枝,日增茂盛,这小女人简直是不为丈夫设想那么似的,一天比一天长大起来了。
”[4]丈夫只是个三岁大的孩子,萧萧充其量也只是个刚进入少年期的女孩,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萧萧与小丈夫毫无爱情可言,她不明白爱情的意义,也没有做媳妇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所以当别人做媳妇大哭时她不哭也不害羞。
随着时光的逆转,萧萧长大了,已经发育成熟。
快到听歌的年龄,歌中的意思她也大致领会得出。
帮工花狗给她唱“十岁娘子一岁夫”的山歌,对她说“我为你睡不着”的花言巧语。
歌中有明白直露的性爱意向,萧萧被歌声唱开了心窍,变成了妇人。
作者只以叙述性的口吻说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和结果。
懵懂的萧萧似乎缺少一个伴随成长的自我认定过程。
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她不具备真正、纯粹的自我意识,始终是浑浑沌沌的一个自然女性,然而“情欲是个人自身欲望的产物,也是文中决定萧萧现实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以情欲而不是爱情来对该序列加以命名,是因为这种内驱力不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爱。
”[5】
萧萧并没有爱情意识的自觉性和爱情心理的成熟,花狗的挑逗启蒙了萧萧的情欲,她们的“野合”并不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神圣爱情。
仅仅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对情欲的无知,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她没有强烈的贞洁观,这当然不能看作她对封建礼教的挑战,而应理解为“萧萧心中蕴含的性本能的莫大冲动,以至于促使她冲破中国几千年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的‘禁地’”[6]这是她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因此导致了她要被“沉潭”或是被“发卖”厄运。
3.无自主权的婚姻
童养媳的风俗在中国由来已久。
很多关于这类的小说都反映出她们悲惨的命运,那是贫苦人家或是没有父母的女孩的归宿,她们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
十二岁的萧萧嫁的丈夫是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萧萧过门时还不曾断奶。
“依地方规矩,过了门,她喊他弟弟,她每天应做的事是抱弟弟到村前柳树下去玩,饿了,喂东西吃,哭了,就哄他。
”[7]这样男小女大的夫妻组合,她兼了做姐姐、保姆、甚至母亲的角色。
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萧萧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
而婆婆家给儿子娶一个大九岁的媳妇,更多的是可以有一个帮手,绩麻、纺车、洗衣、照料丈夫,凡是都要学,凡是都得做。
在小说里,“女人对时间,对自然的遵从主要体现在性与劳动两个方面,女性在未成熟之前,自然地受到日月精华的恩赐,在雨露的滋养中成长,待到发育成熟,女人接受男女之欢,继而繁衍生命哺育生命。
”[8]
二、矛盾的生活境况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小说中多次写到萧萧的梦境,童年之梦——女学生之梦——无梦。
萧萧的梦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梦是被认为对潜在意识的真实状态的一种自发和象征性的自我描述”。
[9]萧萧从伯父辈的笑谈中朦胧的感觉到女学生所代表的新生活与封闭的乡村世界有所不同,女学生的生活在萧萧心中升起一种模糊含混的愿望,对那个未知的全新世界充满向往。
在《萧萧》中,对女学生的叙述完全是虚写,她们就像是小说的后景,不停地从庄子边“过身”,农人有着关于她们的种种荒诞不经的传闻,他们对女学生的感情是复杂而有趣的,夹杂着歆羡与轻蔑,而对于这群他们不了解的人,他们不了解的生活,保持着距离与好奇。
对萧萧来说,女学生完全就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在她要逃走的时候,她却是要从“女学生走的那条路”走的,虽然她不可能真正地踏上这样的旅程。
女学生和童养媳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代表,女学生有自由,做一些岂有此理的行为;童养媳的命运受人支配,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生活。
在祖父辈人的意识里,女学生不知饱暖,随意同男子睡觉,不要媒人,也不要财礼,不被人唾弃,那叫自由。
当萧萧知道一时的糊涂造成大错之时,她曾想与花狗一起私奔逃到城里去自由,当初信誓旦旦的要为她负责的花狗不敢带她走,却一个人悄悄的逃了。
这使得萧萧对爱情的最后一丝期冀也给斩断了,留下萧萧独自面对严酷的惩罚。
可见,她们之间并没有同生共死的伟大爱情。
在约定俗成的规矩下,爱情脆弱得不堪一击。
花狗走后,听说有女学生过路,萧萧睁着眼睛做了一阵子梦,对着日头出处痴了半天,在潜意识里,她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并对今后的生活幻想促使她做出跟着女学生去的举动,但没有动身即被发现,唯一一次大胆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在一个被给定的封闭、蒙昧的文化圈子里,她和大多数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一样,渴望自由又冲不破禁锢的笼。
萧萧没有了梦想,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她已经是无数有生命而等于无,按照命定把日子过下去的与自然同存的乡间妇女中的一名,她和自开自谢的花草没有区别,是有生命而无意识的劳动工具了。
”[10]
十六年后,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的榆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安宁祥和的乡村生活世界处于蒙昧的巨大黑暗中,蒙昧造成自在自足的乡村女性对生命悲剧的无所知觉,她不仅是第二代萧萧生命悲剧的旁观者,也是自身命运的局外人。
长久的无知麻木与压抑在无法抗拒的命运之下可怕的轮回着。
2.婚外情与遭遇
心理与生理逐渐成熟的萧萧受到花狗的引诱失身怀孕,花狗却弃她而去了。
萧萧急了,到庙里许愿吃香灰,又常常到溪里去喝冷水,但这些方法都没有打掉腹中的孩子,她尝试逃走又被家人发觉。
事情败露后,一家人都乱了手脚,有的哭,有的骂,按照本分乱下去。
对于这样有悖于礼法天地不容的大罪孽,在约定俗成的规矩下自有相应的惩罚。
花狗逃了,自有他不得不逃的原因,他没有勇去站出来承担责任,留下来等待他的将是更严酷的刑法,类似的地方规矩在沈从文另一篇乡土小说《巧秀和冬生》中有所叙述,被逮住的男子两只脚被当众锤断,生不如死的摧残,所以,他生存的唯一选择就是逃走。
“沉潭”还是“发卖”?
于是婆婆家族的祖父就请萧萧的伯父来选择,伯父是没有读过“子曰”的老实人,不忍心把萧萧当作牺牲,“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爱面子才做出的蠢事,伯父不要面子,厚着脸皮选择了“发卖”,是他给萧萧第二次生命。
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中,终于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也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这样的风俗大家莫名奇妙,只是照规矩逼到这样,不得不做。
究竟是谁定的规矩,是周公还是周婆,没有人说得清楚。
”[11]故事之外有一个立场模糊的声音,这一叙述声音是对闭塞蒙昧状态下的乡民们看似情非得已的温和批评。
3.生子与逆转
萧萧人生的再一次转折是在等待“发卖”的时间里生下一个团头大耳的儿子,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得到了族人的宽恕,不仅没有受到惩罚,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
把母子二人照顾得好好的。
留下萧萧,实际上是留下儿子,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是否生了男孩,传宗接代香火的延续只有男人才能担当。
所以有了儒家: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
上至母凭子贵的王孙贵族,下至平常的一般家庭。
但是,如果萧萧生下的是女儿,那么,她的命运又如可?
得不到丈夫家人的宽恕,仍然要嫁出去,而且条件还更差,没有哪一个好人家会娶这样名声差的女人。
那么等待萧萧的将会是另一种苦不堪言命运。
三、命运的转折
1.闭塞的乡村生活
小说在萧萧的命运悲剧中四次穿插女学生的故事或行踪,她们像闪电一样飘然而过。
因为在顽固、保守、蒙昧的乡土社会里,启蒙者的力量是微弱的。
安宁祥和的乡村生活世界处于蒙昧的巨大黑暗里,造成自在自足的乡村心灵对于女性命运悲剧无所知觉,并制造着女性的悲剧。
“蒙昧依然渗透在乡间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盘踞在乡间灵魂的深处,左右着他们的观念意识,支配决定着他们的行为”[12]静谧闭塞的山村如一潭湖水,“五四运动”的新思想像影子隐隐飘过,如一粒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少许涟漪片刻之后便是波澜不惊。
祖父一辈的旧文化代表觉得具有新思想的女学生的行为是不可理喻,在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里,凡是与之不同的行为都是荒唐可笑的,遵循了代代相传下来的规矩,在自我的世界中自足的生活着,乡土社会以强大的舆论力量和自我标准把女学生贬得一文不值。
2.残缺的儒家礼法
“萧萧所处的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所信奉的也是一种残缺偏差的儒家伦理标准。
”[13]萧萧做了与儒家礼法相悖的行为,被世俗观念所不容。
威严守旧的族人要将她“沉潭”或是“发卖”,这样一个无知少女触犯规矩的行为要接受残酷的惩罚,反应出了封建礼教、男权意识的横行奔突。
也说明了蒙昧落后的乡村确实存在着许多泯灭人性的风俗习惯。
可是,事发后,她虽然害怕家庭的责难和惩罚,但是这段时间并不长,而且,也没有在她身心留下什么损害的痕迹。
萧萧的行为用世俗的眼光去看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她不守妇道,不够贞洁,不仅没有受到唾弃被沉潭,最后还被丈夫家人所接受。
这不仅体现人性“善”的一面,也在于所处的社会儒家礼法的残缺。
3.对生殖能力的崇拜
在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中,有许多用鱼来代替“匹偶”或“情侣”的隐语。
为什么喜欢用鱼来象征配偶而不选其他生物呢?
这主要是它们产卵多,繁殖快。
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环境下,人们只有靠群体的力量战胜其他动物或部落才能生存下去,而且平均寿命短,所以,种族的延续是很重要的。
在原始人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件大事,而传种是结婚的唯一目的,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
而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人们把一个人比做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他是最好的人。
在神话的起始,是作为女性形象的女娲创造了人类,母系氏族也统治人类一段时期。
女人由于具有生殖能力而变得伟大。
在旧中国,庞大的家族势力是不可轻视的,自成一个体系,儿孙多了便是福,就算日子过得清贫也是满足的,一个大宅院住着由上至下的几世同堂,组成一个复杂的金字塔结构。
萧萧因为生下的是个儿子,成了一个母亲,显示了作为生殖机器的能力和生儿子的成绩后,她的生存价值才得到了肯定,所以免受了被“发卖”的命运。
留下萧萧,实际上是留下儿子。
这也反应了乡土中国家庭观婚姻观的实质:
种族的延续是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对人类生殖能力的一种崇拜。
对女人来说,结婚生子便是一生的事业和追求,从女儿做了媳妇,成了母亲当上婆婆,女人的一生早已在冥冥中规划设定好。
如一只蚕,吐丝就是她们的使命,力尽丝绝之时便是它们生命光辉的极致。
残缺与矛盾构成了萧萧的命运。
同时,从萧萧个人来看,她还只是个未长大的女孩。
封建社会女性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从媳妇到婆婆,她们只是生育的工具,少年时的梦想被一步步泯灭,变得麻木顺从,安于现状的生活。
然而,既便沈从文是将矛盾都尽量淡化,在冲突的弱化中进展情节,但他还是不得不写进了残酷的现实与制度。
萧萧的命运带有这样大的偶然性,她仿佛是幸运的,可她的一生却只能服从于外在力量的摆布,从来没有过对于自己的命运的自主的权力。
她的快乐里头,潜伏着无知与麻木,人性的力量是天然的,却带着蒙昧的面目。
“萧萧没有成就一个精神史诗式的悲剧性反抗结局,她天真蒙昧的心灵中那一点点未泯灭的对改变命运的憧憬被给定的牢固而严密的千年农村文化习俗吞噬掉了。
”[14]文章是以萧萧抱着新生的儿子作为看客在热闹中看着下一代的“新萧萧”过门而结尾的。
她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将来娶个女学生来完成对象征自由的城市的梦想,“女学生”的意向最后出现,已不再是萧萧最初意念的再现。
而是代以另一种转折的意义。
“女学生”童养媳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多次在文章中放在一起构成对比反讽意味,而残缺与矛盾的混杂,使萧萧幼小的生命力无法抗拒生存境遇给定的悲剧宿命。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注释:
[1][2]胡冬汶.《精神蒙昧与女性悲剧》[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1期.
[3]廖健春.《人生美观照下的倔强女性》[J].桂林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4][7][11]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12页、20页.
[5][9]罗维.《潇潇的叙事结构及其深沉意蕴[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0][14]罗维.《潇潇的叙事结构及其深沉意蕴[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6][12]胡冬汶.《精神蒙昧与女性悲剧》[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叶晓青.《时间形式蕴含的两重叙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
[1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费虹.论沈从文的苗族文化心理[J].贵州民族研究学刊,2007年第6期.
[4]吴效刚,王玉括.《论沈从文小说的叙述形态》[J].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11月第35卷第6期.
[5]胡冬汶.《精神蒙昧与女性悲剧》[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1期.
[6]央泉,彭金定.《论道家美学对沈从文及梭罗创作的影响》[J].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7]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五部分后记
对文学的酷爱促使我阅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因为阅读不够投入和仔细,多数已记不清故事情节。
接触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是在高中时代,对沈老先生的进一步的了解是上大学以后,查阅了他的生平经历和阅读了他的多数作品后,崇拜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而我选择沈老作品中的一篇作为研究对象来写论文,一方面是出于个人的喜爱,另一方面是论文导师赵臻老师的指导。
通过撰写本篇论文,我不仅知道了写作论文的要求,也清楚了如何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结论,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论文。
由于赵老师的学识的渊博和治学的严谨,我们的论文经过反复的修改,这也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来不得半点模糊。
在论文写作期间,赵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授写作技巧,假期间也不忘提醒我们收集论文相关材料,上交的初稿总是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们修改后返回来。
打开手稿,总能看到老师用红色笔勾画的地方,细心到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正是由于赵老师这样辛苦辅导,才促使我早日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
通过对本篇论文的写作,增长了我对写作论文的知识,也体会到了老师的厚爱。
但是由于我本人知识的有限和语言的空乏,本篇论文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有负老师的厚望。
在此,我深感自责。
很荣幸大学的四年里有赵老师您的指导,真心的地说一句:
老师,谢谢您!
李华宇
2010年3月于汇川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