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0140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划

(2011年-2030年)

文本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一年七月

组织编制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制技术负责单位: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学院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一条规划目的1

第二条规划依据1

第三条规划内容2

第四条规划范围和期限2

第二章海岛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形势3

第五条海岛基本情况3

第六条海岛自然资源3

第七条保护与利用现状6

第八条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7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9

第九条指导思想9

第十条基本原则9

第十一条总体目标10

第十二条近期(2011-2020年)目标11

第十三条展望期(2021-2030年)目标12

第四章海岛分类保护13

第十四条海岛分类保护体系13

第十五条有居民民海岛保护规划15

第十六条有居民海岛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规划16

第十七条有居民海岛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16

第十八条有居民海岛周边海域生态保护措施17

第十九条有居民海岛防灾减灾措施18

第二十条无居民海岛分类保护规划19

第二十一条适度利用类无居民海岛利用的时序安排22

第二十二条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规划24

第二十三条无居民海岛保护措施25

第五章海岛功能分区保护规划26

第二十四条北海涠洲岛、斜阳岛海岛功能区26

第二十五条钦州湾海岛功能区27

第二十六条防城港湾海岛功能区27

第二十七条大风江口河口湾海岛功能区28

第二十八条廉州湾南流江口海岛功能区28

第二十九条铁山港湾海岛功能区28

第三十条珍珠港湾海岛功能区28

第六章海岛保护与利用重点工程29

第三十一条无居民海岛资源和生态调查与评估工程29

第三十二条海岛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工程29

第三十三条海岛整治修复工程29

第三十四条海岛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30

第三十五条海岛可再生能源建设工程30

第三十六条偏远海岛开发和利用工程30

第三十七条海岛防灾减灾工程30

第三十八条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建设工程30

第七章海岛规划实施和保护措施30

第三十九条行政管理与行政保障措施30

第四十条经济保障措施32

第四十一条社会保障措施33

第四十二条技术保障措施34

第四十三条监察保障措施34

第八章海岛规划附则35

第四十四条海岛规划效力35

第四十五条海岛规划附件效力35

第四十六条本文本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负责解释3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海洋功能区划》,《广西海洋产业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广西海岛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特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家海洋局的部署,特组织编制《广西海岛保护规划(2011年-2030年)》。

第二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管理办法》(2010年8月)等。

2、技术规范及标准

《海岸保护与利用技术方案》、《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2010年8月)、《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4)、《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海洋调查规范》(GB3097-1997)、《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岛调查技术规程》、《海岛界定与数量统计方法》、《关于编制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的若干意见》、《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等。

3、相关规划与区划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广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广西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2009-2020年)》、《广西海洋产业规划》,《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北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09-2020年)》、《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8-2020年)》、《防城港市海洋功能区划(2008-2020年)》、《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年)》、《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年)》、《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年)》、《北海港总体规划(2005-2030年)》、《钦洲港总体规划(2007-2020年)》、《防城港总体规划(2007-2020年)》等。

第三条规划内容

广西海岛保护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划目的、依据、范围、期限;

2、海岛保护现状与形势;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4、海岛分类保护;

5、海岛分区保护;

6、海岛保护与利用重点工程;

7、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四条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沿岸海域范围内的所有海岛,共有海岛513个。

包括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其中有居民海岛12个,无居民海岛501个。

2、规划期限

本海岛保护规划期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20年,展望期为2021-2030。

第二章海岛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形势

第五条海岛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沿岸海域的海岛共513个,其中有居民海岛12个,无居民海岛501个,主要分布于钦州湾、防城港湾、大风江河口湾,廉州湾南流江河口、铁山港湾、珍珠港湾,涠洲岛-斜阳岛等7个海区,只有涠洲岛、猪仔岭岛、斜阳岛属于远离大陆的海洋岛,其余均为近岸海湾中海岛。

广西海岛总体特征是:

有居民岛少,无居民海岛多;近岸海岛多,远岸海岛少;大部分岛屿小而分散,开发程度低,很少海岛能形成独立的社会经济单元;人口数量少、分布集中,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有居民海岛北海市管辖6个:

涠洲岛、斜阳岛、南域围岛、更楼围岛、七星岛、北海外沙岛;钦州市管辖4个:

龙门岛、西村岛、沙井岛、麻蓝岛;防城港市管辖2个:

针鱼岭岛、长榄岛。

无居民海岛北海市管辖55个,钦州市管辖218个,防城港市管辖228个。

第六条海岛自然资源

广西沿岸海岛主要集中分布于钦州湾、防城港湾、大风江河口湾,其次为南流江河口湾、铁山港湾、珍珠港湾,所有这些海湾中的海岛都属于近岸岛;仅涠洲岛、猪仔岭岛、斜阳岛属于远离大陆的海洋岛。

根据海岛集中分布的地理区域和特点,划分七大海岛区,即涠洲岛—斜阳岛海岛区、钦州湾海岛区、防城港湾海岛区、大风江河口湾海岛区、廉州湾南流江河口海岛区、铁山港湾海岛区、珍珠港湾海岛区。

1、涠洲岛—斜阳岛海岛区主要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种类有25种,游动物种类有浮游动物10类41种(类),潮间带生物109种,底栖生物279种,游泳生物鱼类共80种。

(2)港口资源:

涠洲岛南岸南湾避风、泥沙淤积少,可建1千吨以下泊位码头;西北岸梓桐木-后背塘沿岸平缓,5-20m等深线离岸较近,可建1千-5千吨和1万吨以上大型泊位码头。

(3)渔业资源:

涠洲岛、斜阳岛海区位于著名的北部湾渔场的北部,渔业资源丰富,鱼类种类和数量均较多。

(4)旅游资源:

火山地貌、海蚀海积地貌、沙滩、珊瑚礁。

(5)珊瑚礁资源:

造礁石珊瑚10科22属46种。

(6)鸟类资源:

鸟类有50科179种,其中繁殖鸟19种,候鸟48种,旅鸟112种。

2、钦州湾海岛区主要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有43种,浮游动物83种,潮间带生物85种,底栖生物53种,游泳生物鱼类40种。

(2)港口资源:

三墩岛沿岸深水岸线可建10-30万吨级泊位,观音堂岛群岸段可建设3.5-5.0万吨级泊位,龙门岛、沙井岛港渔、商港兼备。

(3)渔业资源:

钦州湾鱼类资源种类较多,有底栖鱼类153种,游泳鱼类27种。

(4)旅游资源:

七十二泾群岛、麻蓝岛沙滩与防护林带、海岛岸滩红树林。

3、防城港湾海岛区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有38种,浮游动物23种,潮间带生物26种,底栖生物25种,游泳生物鱼类30种。

(2)港口资源:

暗埠口江沿岸海域海岛港口岸线可建设50个多个5万吨级的深水泊位。

(3)渔业资源:

防城港湾及附近海区内共捕获鱼类38种,头足类5种,虾类5种,虾蛄类和蟹类分别为3种和7种,渔获总种类数达到58种。

(4)旅游资源:

防城港西湾针鱼岭岛屿-长榄岛南部红树林、洲墩岛、北风脑岛、龙孔墩岛、将军山岛等岛与海湾、海岛跨海大桥、港口景观;沙扒墩岛沿岸沙滩与岛上防护林带。

4、大风江河口湾海岛区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有48种,浮游动物46种,潮间带生物33种,游泳生物20多种。

(2)渔业资源:

大风江河口湾内海岛区海域的渔业资源主要是海水养殖资源,该海岛区沿岸多为沙泥滩和淤泥滩及红树林滩,水质优良,有利于养殖近江牡蛎、对虾、弹涂鱼、青蟹等品种。

5、廉州湾南流江河口海岛区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种类共有66种,浮游动物75种,潮间带生物37种,底栖生物21种。

(2)渔业资源:

有鱼类20多种。

(3)土地资源:

廉州湾南流江河口海岛区属于河口堆积岛类型,其中南域围岛、更楼围岛、七星岛等海岛,均为村级农业岛,土地资源最为突出,面积达42.98km2,岸线长95.07km。

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和海水养殖,是发展农林牧渔业的优越海岛。

6、铁山港湾海岛区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共有52种,浮游动物15种,潮间带生物19种,底栖生物15种。

(2)渔业资源:

有鱼类20多种。

7、珍珠港湾海岛区自然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种类有46种,浮游动物种类40种,潮间带生物共有66种,底栖生物共有84种,

(2)旅游资源:

珍珠港湾内海岛区东南部海域有龙珍台岛、珍珠墩岛、大双墩岛、小双墩岛、蛤墩岛,还有珍珠养殖,具有海岛、海湾、生态养殖、垂钓等海岛旅游资源。

第七条保护与利用现状

1、海岛自然保护现状

目前,广西沿岸海岛中只有涠洲岛、斜阳岛海岛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各1个,其中,国家级1个,即“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自治区级1个,即“广西涠洲岛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海岛港口资源利用现状

(1)涠洲岛、斜阳岛港口资源开发现状

涠洲岛南湾沿岸建有客运码头,渔、商兼用码头各1个;岛的西北岸建有中海油南海西部公司码头和新奥客运码头及中石化原油码头各1个。

斜阳岛西北灶门湾和东南婆湾各建有一个简易小型码头。

(2)北海外沙岛港口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已建有1000吨级泊位2个,200吨级泊位1个,1000吨级客运滚装泊位1个。

(3)龙门群岛港口资源利用现状

龙门岛南部沿岸已开发成为渔、商港兼用港口,是国家一级渔业港,建有渔业码头两个,商贸码头1个。

(4)沙井岛港口资源开发现状

位于沙井岛西南岸已开发成为渔、商港兼用港口,建有500吨级渔、商港兼用码头2个。

3、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涠洲岛旅游度假区:

包括国家地质公园、滴水丹屏、石螺口景区、观日出、五彩滩景区、猪仔岭、珊瑚礁生态潜水等。

(2)钦州湾七十二泾生态旅游区、仙岛公园、麻蓝岛旅游度假村。

(3)沙耙墩岛已开辟为旅游景区,六墩岛旅游度假区。

(4)防城港湾西湾海岛旅游区

4、渔业资源开发现状

广西沿岸近岸海域的海岛现有相当一部分海岛,通过人工堤坝或填海工程连接各岛屿围海建成海水养殖场,如铁山港、大风江河口湾、钦州湾、防城港湾等,有部分海岛周边已围海开发建成池塘海水养殖场;在有深水和避风条件的海岛则建设渔业码头,如钦州湾西岸龙门岛南部沿岸建设有龙门渔港,涠洲岛南湾渔港、北海外沙渔港、珍珠港湾的双墩岛东岸建有双墩水产码头。

第八条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1、面临的形势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由地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广西海岛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沿海地区港口建设、临海工业和城市排污工程、围填海工程等建设迅速发展,工程用海范围不断扩大,与海岛及周边海域、海岛独立的自然生态等矛盾日益突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严峻,给广西海岛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存在的问题

(1)连岛围海开辟海水养殖场

二十多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沿海地区将近岸分布的岛屿采用人工海堤连接方式,围垦滩涂开辟海水养殖场,使部分岛屿失去了岛屿独立于海中的自然属性。

铁山港海岛区、钦州湾中部西岸、茅尾海、大风江河口湾、防城港湾、珍珠港湾等港湾中部分海岛均存在连岛围海开辟海水养殖场的情况。

(2)部分海岛被推毁或炸毁,海岛数量减少

在钦州港和防城港建设过程中,钦州湾中部东岸的鹰岭岛、虾塘岛、老颜车岛、鲎壳山岛等海岛已推毁填海建设成码头和临海工业区,渔万半岛的西南部的亚公墩岛以及西北部的珠砂港大岭、长山尾岛、葫芦岭岛等已被推毁填海建设成防城港码头和城镇工业区。

(3)海岛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挖沙采石、破坏海岛红树林、采挖海岛海底珊瑚及珊瑚石的行为等损害海岛生态环境的现象频发,使生物栖息地丧失,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岛滨海湿地退化,部分海岛生态破坏严重。

(4)海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处理

在有居民海岛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海岛拥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使海岛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处理。

(5)临海重化工业的建设,使海域环境压力增大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重点规划了钦州港工业区、企沙工业区、铁山港工业区等三个临海重化工集中区。

其中,钦州港工业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桨纸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企沙工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修造船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随着这些临海重化工规划的实施,将给钦州湾和防城港湾海岛区带来严峻的环境压力。

(6)海岛公共的服务设施薄弱

海岛公共的服务保障能力薄弱,海岛居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落后,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7)海岛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和管理

海岛保护、利用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和管理,无居民岛屿资源尚无统一规划,缺乏合理开发、保护与综合管理措施,大部分无居民岛处于无序管理状态,开发无偿、无度、自主性强、盲目性较大,造成海岛资源浪费和破坏。

(8)海岛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海岛滨海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足。

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单一,以观光旅游为主,而度假、疗养、海上运动、潜水、休闲渔业、生态农业等多样性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导致旅客的人均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

海岛旅游还没有形成特色,更没有自己的旅游品牌;整个海岛旅游环境挡次不高。

(9)部分海岛海岸侵蚀与淤积严重

渔万半岛西侧的防城港湾西湾海岛区淤积严重,年淤积率为5-10cm;涠洲岛南岸东侧的猪仔岭岛海岸侵蚀、崩塌;钦州湾的大庙墩、青菜头岛、亚公山岛等海岛南岸侵蚀严重。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第九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为指导,《省级海岛保护规划技术导则》依据,全面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开发开放战略,统筹海岛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

以保护为主,分类管理,权益优先,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强化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生态及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海岛有居民基本生活生产水平,努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海岛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全区海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条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2、坚持保障权益原则;

3、坚持因岛制宜、紧扣特色、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

4、保障海岛重点工程原则;

5、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

6、法制建设与综合管理原则。

第十一条总体目标

1、海洋权益、国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特殊用途海岛得到有效保护。

确定特殊用途海岛及其保护范围,设置特殊用途海岛的标志,完善海岛的助航、导航等公益设施。

特殊用途海岛及其公益性设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2、海岛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适应海岛保护与利用的要求,重点区域海岛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护,海岛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海岛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海岛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得到改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大大提高,海岛利用日益规范,社会安定,生态环境良好,海岛经济社会实现持续迅速发展。

3、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秩序得到规范和管理。

编制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确保有序、有偿、有度、科学合理用岛,使围海填海、海岛旅游、渔业养殖、港口码头、临海工业等用岛类型协调利用,严格遵守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4、受损的海岛得到有效修复,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效果。

针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海岛实施有效修复,使海岛的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

5、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

海岛居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如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

6、海岛减灾防灾能力得到加强。

制定海岛减灾防灾应急预案,建设海岛防台风、防浪、防海岸侵蚀工程。

加强海岛城镇防洪排涝设施、重要港口防护设施、城镇消防和抢险救援设施建设,提高海岛预防台风、风暴潮、地震、洪涝、赤潮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

完善海岛地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

7、有居民海岛周边海域水质得到控制。

根据广西有居民海岛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确定各个有居民海岛所在海区的水质等级。

控制指标如下:

①涠洲岛、斜阳岛海域海水水质控制在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而在港口码头区控制在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②防城港湾渔万半岛周边海岛海域海水水质控制在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③防城港湾针鱼岭岛—长榄岛周边海域海水水质控制在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④钦州湾龙门岛、西村岛周边海域海水水质控制在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钦州湾簕沟-果子山港口码头区控制在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⑤南流江河口区海岛周边海域海水水质控制在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⑥大风江河口湾内的大墩岛周边海域海水水质控制在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8、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涠洲岛、斜阳岛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将其转化可利用能源。

9、海岛植被得到有效保护

海岛植被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灾减灾、鸟类栖息、濒危动、植物保护、海岛旅游景观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海岛植被保护,使水土得到有效保持,保障海岛经济的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十二条近期(2011-2020年)目标

1、有居民海岛

(1)开发利用目标:

加强对海岛利用的干预,引进先进技术,吸引企业主体,使海岛利用主体多元化。

规范海岛资源开发、圈海养殖行为。

(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海岛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海岛沙滩、鸟类、滨海湿地受到破坏的趋势得到遏制,重要岛屿的生态得到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护;海岛垃圾和污水基本得到达标处理,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海岛环境所容纳的污染物要保证不破坏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自然生态系统;保持环境承受的有机体碳含量不超过限度;污染物的含量不超过负荷,环境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容许值。

(4)权益与管理目标:

制定海岛利用与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规。

此外,在海岛管理体制方面,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海岛管理的主管部门。

建立健全的海岛管理法律制度体系;海岛的区(县)、镇(乡)政府对海防安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无居民海岛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海岛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海岛沙滩、滨海湿地受到破坏的趋势得到遏制,重要岛屿的生态得到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护;建立海岛自然保护区划1个,海洋特别保护区1-2个,完成海岛的生态修复工程7-9个。

(2)权益与管理目标:

海岛功能和保护与开发的责任权利基本得到确认;海岛的区(县)、镇(乡)政府对海防安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特殊用途海岛

对海岛保护区内的海岛等具有特殊用途或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岛,实行特别保护。

第十三条展望期(2021-2030年)目标

1、有居民海岛

(1)开发利用目标:

政府按相应的法律法规指导海岛的开发利用,大量企业参与海岛的建设。

海岛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海岛利用趋于规范化。

(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区海岛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成为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区;受损生态得到修复,海岛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状态;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海岛管理体系适应海岛的保护与利用,使海岛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生态良好。

(3)权益与管理目标:

海岛利用与保护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海岛主管部门根据海岛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对海岛进行利用;海岛的区(县)、镇(乡)政府对海防安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处置能力达到较好水平。

2、无居民海岛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海岛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受损生态得到很好的修复,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状态,海洋特别保护区1-2个,完成岛屿的生态修复工程8-10个。

(2)权益与管理目标:

海岛利用与保护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海岛主管部门根据海岛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对海岛进行利用;海岛的区(县)、镇(乡)政府对海防安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处置能力达到良好水平。

第四章海岛分类保护

第十四条海岛分类保护体系

根据广西海岛分布、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实际情况,将广西海岛划分为2个一级类,3个二级类,13个三级类(表4-1)。

具体划分如下:

一级类2个:

有居民民海岛、无居民海岛。

二级类5个:

特殊用途区域、优化开发区域、特殊保护类、一般保护类、适度利用类。

三级类13个:

特殊用途区域、优化开发区域、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海岛、保留类海岛、旅游娱乐类用岛、交通运输类用岛、工业类用岛、仓储类用岛、渔业用岛、农林牧业用岛、城乡建设用岛、公共服务用岛。

表4-1广西海岛功能分类保护体系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定义

有居民海岛

特殊用途区域

特殊用途区域

是指设置在有居民海岛上的领海基点、海洋自然保护区所划定的保护区区域。

优化开

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

是指有居民海岛上适宜开展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和开展利用活动的区域,包括旅游娱乐、交通运输、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优化开发区域。

特殊

保护类

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海岛

是指位于国家和地方自然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