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025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docx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宁波水利局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白溪流域是宁海县的暴雨中心之一,灾害性洪水发生频率高;白溪水库下游分布有岔路、前童、城关等多个乡镇。

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造成的灾害,贯切“以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库区及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使灾害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结合白溪水库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宁波市防洪条例》和经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的《白溪水库二○○六年控制运用计划》为编制依据。

预案中涉及的技术文件按“白溪水库初步设计报告”的规定进行引用。

1.3工作原则

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明确职责,规范工作;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调动一切力量防洪抗灾,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白溪水库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

如果水库工程由于遭遇超标准洪水、库区水面附近山体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超过设计标准的地震灾害、战争或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而出现险情时,启动该预案进行抗洪抢险。

2工程概况

2.1流域概况

白溪是宁海县境内最大的溪流。

发源于新昌县牛平岗,南流经天台县大同、宁海县白溪村,折东北至水车乡纳大溪,东流至越溪,从白桥港进入三门湾。

白溪主流长66.5公里,河道比降12.8‰,流域面积627km2(其中天台县115.7km2,宁海县506.3km2)。

白溪流域中上游为山地,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部山岭高程一般为800~1000m,最高的华顶山高达1098m。

白溪水库坝址以上大都为山地,流域内植被良好,森林茂盛,水土保持较好。

在水库上游规划并建有黄龙水库、漫湾电站等许多水利工程。

(1)黄龙水库坝址位于白溪水库库区天封坑原桐柏水库天封坑引水堰下游,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9.2km2,占白溪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的11.5%,总库容1625万m3,没有专设防洪库容,水库起到滞洪削峰的作用,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天然洪水的过程。

(2)漫湾水电站坝址在白溪水库上游黄坛镇岗下自然村上游约500.0m的溪谷中,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68km2,总库容95.7万m3;水库死水位338m,相应库容8.3万m3。

电站厂房为引水地面式厂房,尾水直接入白溪水库。

(3)其它小型水库约有14个,总库容48万m3。

2.2工程基本情况

白溪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国家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海县境内白溪流域干流中游,坝址距宁海县城关29km,距宁波市107km。

水库集水面积25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81亿m3。

水库正常蓄水位170m,总库容1.684亿m3,其中调洪库容0.234亿m3,防洪库容0.124亿m3,兴利库容1.35亿m3,水库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性能。

白溪水库为二等工程,工程枢纽主要由拦河坝、溢洪道、发电(引水、供水、放空三结合)隧洞、发电厂房、下游反调节池挡水堤和泄水侧堰等建筑物组成。

拦河坝布置在河床,溢洪道布置在左岸岸坡,发电(引水、供水、放空三结合)隧洞布置在右岸山体,厂房布置在右岸引水洞出口。

下游反调节池设在坝下游,由挡水堤拦断下游河床形成,泄水侧堰位于挡水堤左岸岸边(枢纽工程平面布置见附图2)。

砼面板堆石坝、河岸式溢洪道、发电引水洞进水口为Ⅱ级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电站厂房为Ⅲ级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下游挡水堤与大坝间形成的供水系统的反调节池、挡水堤为Ⅲ级建筑物,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Ⅱ级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坝顶高程177.4m,趾板建基面最低高程53.0m,最大坝高124.4m,坝顶宽10.0m,坝顶长398.0m。

白溪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见附表一。

白溪水库已进入运行管理期。

蓄水安全鉴定、大坝性状分析、竣工工程质量评定及历年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论表明,工程的运行状况良好。

2.3水文

2.3.1暴雨洪水

白溪流域位于浙江省东部,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840.8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梅汛期(4月16日~7月15日)最大一日降水量148.9mm(1990年),最大三日降水量为234.7mm(2001年);台汛期(7月16日~10月15日)最大一日降水量372.6mm(1988年),最大三日降水量为467.2mm(1992年)。

白溪流域洪水一般发生在5—10月,以7—10月的台风暴雨洪水为甚。

当台风(热带风暴)在福建北部和浙江沿海登陆,由于河道走向与台风水汽入流方向对峙,天台山脉地形阻挡起抬升作用,有利于水汽的堆积,因此流域常成为暴雨中心。

流域中上游为山地,河道坡降较大,发生大暴雨时,常形成陡涨陡落的大洪水。

2.3.2水情测报及洪水预报

白溪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于2001年4月全部建成,系统包括1个中心站、6个雨量站、2个水文站(水位、雨量),系统中心站设在电厂,系统主要观测项目是降水量和水位,水情数据可以通过转发设备向宁波市防办和宁海县防办实时发送;2003年6月中心站又增设了防汛卫星通讯系统,实时向国家防总、省防办发送水库水情信息;2006年7月建成第二套水情遥测系统,采用GSM/GPRS传输方式实时向省防办发送水库流域雨水情信息。

水情遥测系统站网分布见2.1中的流域图。

管理局与宁海县气象局签订协议,定时获取相关气象预报信息。

水库现有两套洪水预报调度软件:

一套由南京大学城市资源系于2001年研发投用;一套由河海大学2005年研发,现正在试用。

两套软件均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水文模型,预见期为流域平均汇流时间。

经实际验证,第一套软件预报精度基本可以,还有待改进,第二套软件正在试用。

2.4工程安全监测

水工建筑物的观测项目与测次如下:

(1)面板应力应变、周边缝、永久缝,坝基渗流压力观测按每周一次进行不间断观测;

(2)坝体表面水平位移、沉降每月观测一次;

(3)坝体内部水平位移、沉降按每周一次进行不间断观测;

(4)渗流量观测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每月观测一次;

(5)导流洞堵头每月1-2次观测;

(6)绕坝渗流孔半月一次观测。

大坝观测设施完好情况见下表:

白溪水库大坝观测设施统计表

观测部位

仪器名称

设计数量

现有数量

设备完好率

坝体

水管式沉降仪

21

19

90%

溢洪道高边坡

测斜孔

5

5

100%

坝体

水平位移计

11

11

100%

砼面板周边缝

三向测缝计

21

17

81%

二向测缝计

2

1

50%

面板

单向测缝计

26

24

92%

坝基

渗压计

10

8

80%

面板

无应力计

13

9

69%

应变计

36

29

81%

坝肩

绕坝渗流孔

5

4

80%

导流洞堵头

测缝计

10

6

60%

合计

160

133

83%

几年的观测数据表明,特别在2005年9月11日经受水库高水位173.64米的考验后,各水工建筑物未发现异常情况,坝体的沉降和位移均在充许值内,变化符合规律,并趋于稳定,渗流量稳定在3-5L/S,大坝、溢洪道等水工建筑物运行正常。

2.5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白溪水库洪水调度由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调度,在进入汛期后,通过合理调度发电和供水,保持水库处于合理低水位运行。

根据省防办的批复,白溪水库在汛期的不同阶段,可以根据实时库水位、天气预报、预报降雨量等情况在洪水入库前进行预泄;洪水入库后,洪水前期和洪峰前后按照补偿调度原则进行调节,洪水后期及汛末视天气和水库实际水情合理调蓄运用。

洪水调度原则为:

(1)分级预泄。

在接到台风或大暴雨警报后提前进行预泄,第一级先预泄到163.5m,视后期预报再以较小流量预泄到162.0m,控制最大预泄流量(含发电流量)不超过600m3/s,预泄开始时间为预计大暴雨影响前16—24小时;

(2)当库水位低于173.42m(20年一遇洪水位)时,根据预报降雨量的不同量级进行控泄,即从预报250mm的200m3/s一直到500mm的1340m3/s。

当库水位超过170m时应按下游河道安全泄量进行补偿调节控制;

(3)当库水位超过173.42m低于174.20m(50年一遇洪水位)时,水库按不超过2100m3/s控制下泄;

(4)当库水位超过174.20m低于174.30m(100年一遇洪水位)时,水库按不超过2900m3/s控制下泄;

(5)当库水位超过174.30m时,水库由控制泄流改变为按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自由泄流;

(6)以上各级控制下泄流量不超过入库流量;

(7)洪水过后,应根据天气预报情况,通过满发电等方式尽快将库水位降到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8)泄洪闸门采取3孔均匀局部开启方式运行。

2.6历史灾害及抢险情况

2.6.1建库前灾害情况

建库前白溪流域曾发生过4次有印象的大洪水,分别发生在1877年、1911年、1956年和1988年。

这4场洪水中,以1988年的“88.7.30”洪水为最大,1877年和1911年洪水为次大,1956年洪水为第三位。

前三场洪水由于年代已久,洪水规模无法推测,据调查测算,“88.7.30”洪水洪峰流量为3510m3/s,重现期约150年。

1988年7月29日晚上开始下雨,至30日凌晨,骤降暴雨,洪水下去,受白峤港潮水顶托,水车一带村庄一片汪洋,水深达6—7米,沿溪两岸群众受灾惨重,死亡人数达一百多人。

2.6.2建库后灾害情况

白溪水库2000年10月18日下闸蓄水后,水库工程安全运行,未发生险情;2005年8月4日的“麦莎”台风和9月11日的“卡努”台风时,在水库的调节下,大大减轻了下游的洪涝灾害。

3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3.1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白溪水库是新建水库,工程质量优良,现阶段还未发生过险情。

根据水库功能划分和工程运行实际情况分析,导致水库工程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百年一遇以上超标准洪水;②库水面附近山体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③超过设计标准的地震灾害;④战争或恐怖事件。

根据上述分析,白溪水库工程可能出现的重大险情主要是漫(溃)坝、地震造成的坝体出现裂缝等。

白溪水库大坝为钢筋砼面板堆石坝,不允许发生洪水漫坝是白溪水库工程设计和度汛的最重要原则,一旦洪水漫坝,即使水量不大,对坝体冲刷破坏难以预测,对坝后厂房将造成严重灾害;如果冲刷严重,进而导致发生溃坝,将对下游造成毁灭性灾害,涉及的岔路、前童、跃龙、越溪等的沿溪镇乡街道、乡村。

坝体如果出现横/纵向裂缝,会导致坝体大量进水,破坏坝体的密实性,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溃坝等工程灾害。

3.2大坝溃决分析

3.2.1溃坝原因及形式

白溪水库大坝是钢筋砼面板堆石坝,根据初步分析,导致水库发生溃坝的主要因素可能是超标准洪水造成的漫坝(含库区内山体滑坡塌方等造成坝前水面浪涌至漫坝)及进一步的溃坝等,溃坝形式可能会是逐渐部分溃决。

3.2.2溃坝洪水计算

溃坝洪水与发生溃坝时的水库水位、决口大小、决口形式、决口距下游坝脚高度等因素有关,一旦大坝发生决口,由于大坝主体为堆石,一般会导致整个大坝发生溃决,而这时,水库水位往往较高,整库洪水下去,将形成特大洪水,沿溪两岸河床以上50米范围内将有可能被淹。

3.2.3溃坝对下游区域影响分析

白溪水库大坝下游右岸附近分布有白溪水库水电厂、管理局办公区,下游有岔路镇、前童镇、跃龙街道、越溪乡等沿溪村庄及有关行政、经济、居民生活区等。

当水库发生溃坝时,水库下泄洪水规模将会远远超出水库设计标准洪水,这些区域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产生毁灭性灾害,损失将无法估计。

溃坝洪水影响情况详见附图7“白溪水库上下游洪水风险图”。

3.2.4溃坝对上游区域影响分析

一般来讲,受库水位的迅速下降而影响的区域主要是分布在沿库水面四周分布区域。

由于水库上游库岸由熔结凝灰岩和凝灰岩组成,岩体结构较好,渗透性微弱。

坝址上游1.2km范围内,岸坡多为基岩裸露,岩层为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岩体较完整,自然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水库水位陡降,大范围的滑坡可能性不大,但是,在部分坡段可能存在裂隙和破碎带,形成不稳定体,这些不稳定体在水库蓄水或库水位迅速消落影响下,易产生塌滑,但它们的体积均不大,与大坝有一定距离,因此整体影响不会太大,不会危及大坝安全和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

3.3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

3.3.1下游社会经济情况

白溪水库下游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岔路镇、前童镇、跃龙街道、越溪乡等多个乡镇街道,区域内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总量较大。

下游乡镇社会经济情况见下表。

白溪水库下游沿溪乡镇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

乡镇名

户数

(户)

人口

(万人)

农田

(亩)

农业年产值

(万元)

规模以上工企业年

产值(万元)

岔路镇

9431

27560

10200.7

7415

28758

前童镇

5741

24342

11918

6388

38100

城关镇

41621

101927

18048.3

6920

262821

注:

户数、农田两项为2004年底数据,其它为2005年底数据;

3.3.2防洪重点保护对象

白溪下游两岸村镇较多,宁海县跃龙街道也在保护范围内,因此,保护重点为岔路镇、前童镇、跃龙街道、越溪乡等多个乡镇街道的居民聚集区。

3.3.3下游防洪标准情况

白溪水库下游防洪保护区防洪安全主要依托于溪道两岸的防洪堤工程。

根据白溪水库相关设计文件,下游河道堤防工程原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洪水(相应白溪水文站处洪峰流量1340m3/s),水库建成后经水库调节并结合河道整治,可将下游河道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即现在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20年一遇以下洪水的坝址泄流量控制在1340m3/S。

4险情监测与报告

4.1险情监测和巡查

根据浙防汛[1999]40号“关于颁发《水库大坝巡查视检办法》(试行)和《汛期堤防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结合白溪水库工程实际情况和防汛职责分工,主要由工程管理科负责对工程险情进行监测和巡视,个别部位的监测巡视需运行调度科配合。

主要监测巡查内容及工作原则是:

⑴当水库水位处于正常蓄水位(170.00m)或以下时,对水库挡水建筑物、溢洪道、弧门及启闭设备的供电情况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并把监测和巡查的内容记录在案,巡视时间每天一次。

⑵当水库水位处于正常蓄水位(170.00m)和防洪高水位(173.50m)之间时,巡查人员要对水库挡水建筑物、溢洪道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时巡视检查,并把监测和巡查的内容记录在案,对重点部位(弧门及启闭设备)实行24小时监测。

⑶当水库水位位于173.50m以上时,对可能发生险情的部位实行24小时监测和巡查。

⑷若水库遇地震时,根据地震烈度不同,对坝体、厂房和其他建筑物进行24小时监测和巡查。

根据巡查情况,工程管理科负责人会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后,必要时请分管局长参加,提出处理意见,将巡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及时上报管理局防汛领导小组,局防汛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及时向市县防指汇报。

4.2险情上报与通报

在监测和巡视中发现险情后监测巡视人员应按《水库险情及抢险情况统计表》(见附表1)要求及时向工程管理科负责人上报险情,随时发现随时上报,并在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险情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工程管理科负责人接到险情汇报后需马上向管理局领导和防汛领导小组汇报险情具体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案。

防汛领导小组应根据险情情况及时制定、组织实施应急抢险措施,并迅速上报上级有关部门,通报宁海县防办。

相关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详见附表四。

5险情抢护

5.1抢险调度

根据水库功能划分和工程运行实际情况分析,导致白溪水库工程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是超标准洪水、库区上游山体滑坡塌方、地震、战争或恐怖事件等。

根据险情出现的不同原因,水库抢险调度方案如下:

第一、当水库遭遇超标洪水或库区上游山体出现滑坡塌方等情况从而造成库水位超过或即将超过174.30m时,溢洪道三孔弧门全开,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

超标洪水调洪成果见下表:

超标洪水调洪成果表

洪水标准

洪峰流量

(m3/s)

最高库水位

(m)

最大出库流量

(m3/s)

100年一遇

3300

174.3

2925

2000年一遇

5270

176.2

4560

第二、当预报水库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烈度大于Ⅵ度时,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水库开闸泄洪降低库水位,泄洪流量原则上不能超过下游河段的行洪能力,确保库水位降至险情发生部位以下。

第三、遇战争或恐怖事件时,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水库开闸泄洪,泄洪流量原则上不能超过下游河段的行洪能力,根据战争或恐怖事件发展的事态、形势临时调整,确保不发生严重的工程灾难。

5.2抢险措施

5.2.1由暴雨引起的超标准洪水,按以下措施处理:

(1)由于水库上游强降雨,为保证大坝安全,水库需要泄洪,泄洪期间,管理局做好管理范围内的泄洪管理工作,县防指组织做好下游的泄洪管理工作,确保行洪期间安全;如有特殊情况,县防指及时与管理局沟通;

(2)如上游来水过大,管理局向市防指报批加大泄流方案,当流量大于河道的安全泄流能力时,水库或下游可能出现险情时,启动该应急预案,白溪水库应及时通知县防指,县防指根据河道情况,组织做好相应撤离:

(a)当水库水位超过173.42m低于174.20m(50年一遇洪水位)时,下游按水库2100m3/s泄流量撤离;

(b)当库水位超过174.20m低于174.30m(100年一遇洪水位)时,水库下游按水库2900m3/s的泄流量撤离;

(c)当库水位超过174.30m时,水库由控制泄流改变为按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自由泄流,由县防指发布特级转移警报,下令凡88.7.30洪水淹没带以上10米以内的所有群众都必须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3)当大坝出现险情时,管理局及时向市防指报告情况,通知县防指,县防指及时做好下游有关村庄群众的全部撤离;

(4)泄洪过程中,如下游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通知管理局,管理局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市县防指;

(5)当入库洪水量减少,管理局向市防指请示减少泄量,经批准,闸门操作完成后,及时将信息报县防指;

(6)当水库泄洪完成,管理局向市防指请示关闭闸门,经批准,闸门全关操作完成后,管理局通知县防指,县防指解除泄洪警报。

5.2.2库水面范围内山体塌方等引起浪涌或库水位迅速攀升,遭遇恐怖袭击或地震超过VI度以上地震,水库大坝出现险情,按以下方案实施应急抢险:

(1)拉响紧急泄洪警报,信号为三长一短,持续时间1分钟,准备十五分钟后开闸泄洪,同时紧急告知市县防指,通报水库情况、预计泄洪时间和泄洪流量等;

(2)十五分钟后准时开闸泄洪,根据水库险情情况,确定泄洪流量,如险情有可能危及启闭机操作电源,第一次宜开较大一些流量,如险情危及厂房安全,则停止厂房内工作,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撤离到坝顶配电室和溢洪道弧门启闭机室,其他人员通过绕坝工路撤离到叶岙村;

(3)宁海县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发布紧急泄洪警报,并组织沿溪群众按预计路线撤离转移。

(4)水库泄洪后的水位应控制在险情水位以下。

水库泄洪完成,管理局向市防指请示关闭闸门,经批准,闸门全关操作完成后,管理局通知县防指,县防指解除泄洪警报。

5.2.3当有可能发生恐怖袭击、战争、小于VI度的地震,有可能危及大坝的安全的,按以下方案处理:

(1)发现情况后,及时向市县防指报告,汇报水库水位及相关情况,请示处理方案;

(2)按市防指的指示,如要泄洪,执行市防指的指令,组织做好相应的泄洪工作,并通知县防指水库的泄洪安排,做好相关工作。

5.2.4在泄洪过程中或泄洪结束后,如水库下游发生二次(次生)灾害时,采取以下措施:

(1)泄洪时溢洪道下游消能区右岸防护墙如出现裂缝或坍塌,则应迅速派出防汛抢险突击队用沙包等在险情区外围筑堤,防止洪水漫灌入发电厂区;

(2)其它区域出现险情时亦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险;

(3)泄洪结束后,为防止灾区出现疫情等,应由行政保卫科组织对相关漫水区域和出现死禽畜区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灾区发生疫情等次生灾害;

(4)联系环境检测部门对水库水质进行饮用水化验,确保生活等用水安全;

(5)其他二次(次生)灾害视具体情况亦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进行排除,防止受灾数量、范围扩大。

5.3应急转移

当发生险情,水库下泄流量将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白溪水库管理局防汛领导小组根据市防指的命令发布水库的抗洪抢险紧急动员令,并根据有关预报和水库水情提出建议措施,报告市、县两级防汛部门及主管部门;由县防指根据市防指的命令发布特级转移警报,组织白溪下游的岔路、前童等地凡“88.7.30”洪水淹没带以上10米以内的所有群众都必须按宁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预设线路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当可能发生二千年一遇及以上频率洪水时,坝后厂房建筑物及水工建筑物可能遭到破坏,厂房进水,下游乡镇将要严重受灾。

此时,白溪水库管理局防汛领导小组根据市防指的命令下令停止发电,组织全体人员和重要仪表设备由左岸上坝公路向坝上叶岙村撤离;水库下游沿溪两岸的各乡镇的人员由宁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按预设方案组织有序转移。

人员财物转移至安全区域后,白溪水库防汛领导小组应安排相应人员在水库工程险情发生区域巡视,防止发生不明情况人员的回流和其他险情的发生。

宁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安排相应人员在防洪堤、险情发生地等区域进行巡视,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6应急保障

6.1组织保障

白溪水库的应急指挥机构由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宁海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白溪水库管理局、下游乡镇组成,网络图如下。

白溪流域防洪调度网络图

当气象部门预报可能有台风特大暴雨发生时,白溪水库防汛领导小组应迅速向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汇报实时有关信息和建议,与宁海县防指保持联系,并根据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命令,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水库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专家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抢险的职责按管理局的《防汛与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制》分工负责。

白溪水库的防汛抗台工作内部分工如下:

(一)、防汛领导小组及防办

(1)防汛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及防办正、副主任现场办公,组织、领导整个水库的防御特大洪水工作,小组其它成员坚守各自岗位,指挥一线工作;

(2)根据市防指的命令发布水库的抗洪抢险紧急动员令,并根据有关预报和水库水情提出建议措施,报告市、县两级防指及主管部门;

(3)实时了解、掌握流域雨情、水情、工情,保持同市、县两级防汛部门及主管部门的不间断联系;

(4)核实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合理调配使用防汛物资;

(5)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并上报、发布泄洪调度方案,并现场监控方案的实施;

(6)指挥抗洪抢险突击队驻守易于发生险情的区域附近如坝顶、泄洪消能区、厂房周围等,随时准备排除险情;

(7)当可能发生二千年一遇及以上频率洪水时,坝后厂房建筑物及水工建筑物可能遭到破坏,厂房进水,水库此时下令停止发电,组织全体人员和重要仪表设备向坝上叶岙村撤离;

(8)积极组织作好灾后卫生防疫、安全检查等工作,组织检查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等的运行状况,对缺损部分及时制定修复计划;

(9)及时掌握水库灾情,总结抗洪抢险工作经验和教训,报上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