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415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完整版墩身脚手架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明确墩身脚手架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墩身施工,实现墩身施工安全及标准化的要求。

##########站前######标项目经理部#####分部施工的颍上特大桥DK######6-DK2#########9,全长####8km。

颍上特大桥墩台共####个墩台,高度5m-13.5m,最高墩位为4#墩,高13.5m,其中墩帽3m。

针对我分部特大桥的墩身现状,脚手架最高搭设高度达14.5m。

墩身外侧采用双排承插型盘式脚手架围绕墩身一周,脚手架十米以上外围满拉安全网,竖向每一层作业面满铺脚手板。

2、编制依据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碳素结构钢》(GB/T700)

《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

3、材料准备及质量要求

1、盘扣式脚手架立杆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345A钢,水平杆采用性能稍差的Q235B钢,其力学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中Q345A和Q235B钢的规定。

每批杆件进场时,要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扣件式脚手架钢管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

每批钢管进场时,要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盘扣式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60mm,壁厚3.2mm的各型钢。

立杆、水平杆的最大长度为3m,小横杆长度1.5m,斜杆最大3m*1.5m。

立杆每0.5m间距设有圆盘。

扣件式脚手架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

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5m,小横杆长度1.5m。

3、盘扣式脚手架楔形插销外表面与水平杆和斜杆杆端扣接头内表面吻合,插销连接锤击后自锁,抗拔力大于3kN。

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式脚手架的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

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小于1mm。

6、杆件扣件加工时表面已经镀锌处理,防止生锈。

7、脚手板部分采用杉木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200mm,长度为4-6m,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木结构设计规定》(GBJ5—88)中对II级木材的规定,不得有开裂、腐朽。

部分采用镀锌钢跳板,防燃、防锈蚀。

8、杆件及圆盘、扣件报废标准:

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圆盘、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4、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工艺

4.1、施工工序

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承台表面清理和承台外基坑处理回填→定位设置通长垫板、底座→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立杆→纵、横向横杆→外斜杆/剪刀撑铺脚手板→搭挡脚板和栏杆→支搭安全网→检查验收。

4.2、支架布置

4.2.1、支架布置

桥墩脚手架主要用于安装钢筋使用和浇筑混凝土通道,严禁施工时与墩台身模板相连。

墩身支架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具有节约木材,经久耐用,装拆方便,连接牢固,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钢管规格采用外径60mm、壁厚3.2mm的Q345钢管,整个脚手架系统由立杆、纵横水平杆、斜杆,脚手板、栏杆组成。

立杆通过立杆连接套管连接,纵向设长水平杆连系,并设置斜杆以增强稳定性。

在顶部横向水平杆上设短水平横杆,上铺脚手板。

脚手架布置要求如下:

内层脚手架距墩身边界纵桥向为0.5m,横桥向0.3m。

内层脚手架与外层脚手架距离为1.0m。

立杆的间距根据具体尺寸调整,横桥向间距为1.5m,纵桥向间距为1.5米,横杆层步距均为1.5m。

要求脚手架搭设高度(仅保留外侧排架部分)高于顶帽1.0m,内层与顶帽平齐,与顶帽同一高度处设置横杆,用于沿顶帽四周铺设工作平台,采用竹夹板满铺。

立杆垂直度偏差在20mm以内。

高墩身四个方向还应设置缆风绳。

支架搭设布置示意图如下:

4.2.2、转折爬梯

上人转折爬梯的宽度不得小于1米,坡度(高:

长)为1:

3为宜。

要求在爬架间设置转折爬梯,转折2~3次到达顶帽,转折处设置1m×1m休息平台(木板满铺),爬梯进口为临便道侧,爬梯台阶高度0.2m,爬梯采用木板,牢固固定于下方脚手架。

脚手板上应钉防滑条,防滑条厚度0.02~0.03m,间隔不大于0.3m。

爬梯两侧要搭设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防护栏杆1.2m,安全网必须绑扎牢固。

架体外侧满设竖向斜杆。

4.3、搭设的技术要求

4.3.1、地基处理与垫木板安放

(1)脚手架采用双排脚手架搭设在承台上,脚手架立杆之下必须设置垫木板。

如承台面积不能保证脚手架搭设要求时,对承台外的基坑回填素土,要求层层夯实,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并在垂直承台方向铺设木板,木板厚度30mm,保证脚手架基础稳定、牢固。

同时,在脚手架外侧1m处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脚手架基础。

(2)脚手架的排距按要求进行放线、定位;然后铺设垫板和安放底座,注意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设在土层地基的垫板长度不能少于两跨。

(3)部分地基高差较大,利用立杆0.5m的节点位差配合可调底座进行调整,

4.3.2、杆件搭设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模板支架搭设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再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

(2)可调底座和土层基础上垫板必须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保持水平。

垫板平整、无翘曲,发现开裂垫板应立即更换,不得采用。

(3)相邻立杆连接套管接头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不小于75mm,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时,错开高度不小于500mm。

(4)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要用铁锤打击紧密至规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线。

(5)每搭设完一步支模架后,要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立杆的垂直偏差不能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并且不能大于50mm。

4.3.3、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

(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铺设木板:

板宽为20c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墩身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脚手片须用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4.3.4、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1)、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0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在每层作业面的立杆的0.5m和1.0m的盘口节点处布置。

(2)、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

(3)四周的作业平台和全段的上人转折楼梯的下底面在钢管上系牢安全网,防止人和物的坠落。

(4)选用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4.3.5、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

(1)承载能力计算分析和基本数据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中5.1.3条规定,脚手架应进行以下计算:

1)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考虑风荷载时,按照压弯杆件计算;

2)纵横向水平杆的承载力计算;

3)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受弯构件还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由于纵向和横向水平杆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立杆稳定性验算不考虑偏心距的影响。

计算需用的基本数据:

Q345钢的强度设计值f=300N/mm2;

弹性模量E=206000N/mm2;

纵向、横向水平杆容许挠度l/150或10mm,取[v]=10mm;

立杆容许长细比[λ]=210;

其他杆件的压杆[λ]=230;

拉杆[λ]=350;

钢制脚手板自重:

0.30kN/m2;

栏杆、挡脚板线荷载:

0.14kN/m;

活荷载:

按均布荷载3.5kN/m2(包括施工人员和材料);

风荷载:

W=W0*k*k2(其中W0是基本风压查表,取0.4kN/m2,k取k1=0.6;k2=1.23);

钢管截面特性:

截面积A=5.71cm2,惯性矩I=23.10cm4,截面模量W=7.7cm3,回转半径i=2.01cm,查表

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变形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

永久荷载+施工均布荷载;

(2)立杆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

立杆la=1.5m,立杆lb=1.5m,步距h=1.5m。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2060kN/m。

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查表按1/2采用为2.475kN。

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立杆段风荷载作用弯矩设计值:

立杆的稳定性:

满足要求。

(3)水平杆承载能力,形变验算

水平杆采用的是Q235B钢,应符合强度设计值f=205kN/mm2。

水平杆的抗弯强度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

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

按标准值的最大反力值进行最不利荷载布置求其最大弯矩值,然后核算成等效均布值,按照下面计算公式进行挠度核算:

则横水平杆的最大挠度:

纵水平杆的最大挠度:

满足要求。

(4)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能力验算

立杆底座按Nk≤Rd验算,Nk为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平均轴向力的标准值,Rd为底座承载力(抗压)设计值,取40kN。

轴向力的标准值:

地基承载能力按:

脚手架搭设在承台外回填的地基上,地基载力不小于200KPa;脚手架搭在承台上,立杆支座直接放于承台上;fg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承台C30混凝土fg=30MPa。

立杆基础的计算底面积Ag=0.15×0.15=0.0225m2,

地基承载力:

符合要求,对于有需要在承台外回填土做支撑的承台,采用垫木板加大基础地面,木板的底面积应大于0.035m2。

5、扣件式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工艺

5.1、施工工序

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承台表面清理和承台外基坑处理回填→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搭设钢管支承桁架→竖立杆→搭设水平杆→连接支撑点→搭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搭挡脚板和栏杆→支搭安全网→检查验收。

5.2、支架布置

5.2.1、支架布置

本桥的桥墩脚手架主要用于安装钢筋使用和浇筑混凝土通道,严禁施工时与墩台身模板相连。

墩身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有节约木材,经久耐用,装拆方便,连接牢固,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钢管规格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整个脚手架系统由立杆、纵横水平杆、剪刀撑,脚手板、栏杆以及连接他们的扣件组成。

立杆用对接扣件连接,纵向设长水平杆连系,与立杆用直角扣件连接,并设置斜杆以增强稳定性。

在顶部横向水平杆上设短水平横杆,上铺脚手板。

由脚手架上至墩身采用短脚手架利用脚手架搭设行走人梯并设置栏杆。

脚手架布置要求如下:

内层脚手架距墩身边界纵桥向为0.5m,横桥向0.3m。

内层脚手架与外层脚手架距离为1.0m。

立杆的间距根据具体尺寸调整,横桥向为最大不大于1.8米,纵桥向最大不大于1.5米,横杆层步距均为1.8m。

要求脚手架搭设高度(仅保留外侧排架部分)高于顶帽1.2m,内层与顶帽平齐,与顶帽同一高度处设置横杆,用于沿顶帽四周铺设工作平台,采用竹夹板满铺。

立杆垂直度偏差在20mm以内。

杆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

高墩身四个方向还应设置缆风绳。

支架搭设布置示意图如下:

5.2.2、转折爬梯

上人转折爬梯的宽度不得小于1米,坡度(高:

长)为1:

3为宜。

要求在爬架间设置转折爬梯,转折2~3次到达顶帽,转折处设置1m×1m休息平台(木板满铺),爬梯进口为临便道侧,爬梯台阶高度0.2m,爬梯采用木板,牢固固定于下方脚手架。

脚手板上应钉防滑条,防滑条厚度0.02~0.03m,间隔不大于0.3m。

爬梯两侧要搭设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防护栏杆1.2m,安全网必须绑扎牢固。

架体外侧满设剪刀撑,剪刀撑不少于3只扣件且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脚手架立杆均搭设在水平大横杆外侧。

5.3、搭设的技术要求

5.3.1、地基处理与垫木板安放

(1)脚手架采用双排脚手架搭设在承台上,脚手架立杆之下必须设置垫木板。

如承台面积不能保证脚手架搭设要求时,对承台外的基坑回填素土,要求层层夯实,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并在垂直承台方向铺设木板,木板厚度30mm,保证脚手架基础稳定、牢固。

同时,在脚手架外侧1m处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脚手架基础。

(2)脚手架的排距按要求进行放线、定位;然后铺设垫板和安放底座,注意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5.3.2、杆件搭设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脚手架的搭设顺序如下:

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以下均按此顺序搭设。

(2)立柱的搭设

1)相邻立柱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在高度方向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得距离不应大于步距得1/3。

2)立柱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每根立柱均应设置底座或垫块、垫板。

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下不大于200m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3)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

1)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2)纵向水平杆的搭接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

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剪刀撑、横向支撑等的设置

1)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

2)剪刀撑斜杆搭接不少于3只扣件且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横向支撑的斜杆应在1~2步之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5)扣件安装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

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3)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3.3、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

(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铺设木板:

板宽为20c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墩身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脚手片须用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5.3.4、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1)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6m和1.1m。

(2)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

(3)四周的作业平台和全段的上人转折楼梯的下底面在钢管上系牢安全网,防止人和物的坠落。

(4)选用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5.3.5、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

(1)承载能力计算分析和基本数据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计算内容包括:

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等。

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受弯构件还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由于纵向和横向水平杆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立杆稳定性验算不考虑偏心距的影响。

计算需用的基本数据:

Q235钢的强度设计值f=205N/mm2

弹性模量E=2.06×105N/mm2

纵向、横向水平杆容许挠度[v]=10mm

对接扣件抗滑承载力Rc=3.2kN

直角扣件和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Rc=8kN

立杆容许长细比[λ]=230

剪刀撑中的压杆[λ]=250

拉杆[λ]=350

每m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为0.1723KN/m

直角扣件的自重:

13.2N/个,旋转扣件的自重:

14.6N/个,对接扣件的自重:

18.4N/个,人自重:

850N,木脚手板自重:

0.35kN/m2

钢管截面特性:

截面积A=4.89cm2,惯性矩I=12.19cm4,截面模量W=5.08cm3,回转半径i=1.58cm,每m长质量:

3.84Kg/m

栏杆、挡脚板线荷载:

0.14kN/m

施工均布荷载:

2kN/m2

脚手架的挡风系数

=0.105。

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变形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

永久荷载+施工均布荷载

立杆稳定性计算时荷载效应组合:

永久荷载+施工均布荷载,永久荷载+0.85×(施工均布荷载+风荷载)。

(2)水平杆承载能力验算

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公式如下:

计算水平杆弯矩,则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

按简支梁计算水平杆的挠度,公式如下:

则纵水平杆的最大挠度:

横水平杆的最大挠度:

纵向、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用直角扣件或旋转扣件,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

(3)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计算长度:

其中k为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μ为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其值取1.5;h为立杆步距。

那么立杆长细比:

查计算手册用插值法计算得,立杆稳定性系数

=0.393。

风载标准值:

其中μz为风压高度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其值取1.25;μs为脚手架风载体型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第32项和第36项得规定,其值取0.6;ω0为基本风压,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该地区重现期为100年的基本风压为0.40kN/m2。

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其中ωk为风载标准值,la为立杆纵距,h为立杆步距。

立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其中

NG1K为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7-17的数据按1/2采用为0.237kN;NG2K为构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7-18的数据按1/2采用为1.294kN;∑NQK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7-19的数据按1/2采用为3.42kN。

则:

(4)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能力验算

立杆底座按N≤Rd验算,N为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平均轴向力,Rd为底座承载力(抗压)设计值,取40kN,立杆底座轴向力按下式计算:

地基承载能力按N/Ad≤Kc·fak验算,脚手架搭设在承台外回填的地基上,地基载力不小于200KPa;脚手架搭在承台上,立杆支座直接放于承台上,Kc为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其值取1.0;fak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承台C30混凝土fak=30MPa。

立杆基础的计算底面积Ad=0.15×0.15=0.0225m2,则:

(5)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0.038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1.800/2=0.315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1.500/2=2.25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38+0.315)+1.4×2.25=3.574kN

R<6.4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6、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6.1、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1)把好验收关。

搭设的架子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

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

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项目总工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2)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架子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3)使用按3.5kN/m2考虑,因此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

(4)外架第一步(1.0m高)开始拉设兜网和立网,以后每隔4步架子拉设一道兜网,施工层脚手板和施工层临边必须设兜网和立网,以保证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

(5)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员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子与柱连接的拉杆和扣件。

(6)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7)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和大雨天气下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雨后上架前要防滑措施。

(8)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绑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

外架实行外挂立网全封闭。

外挂安全网要与架子拉平,网边系牢,两网接头严密,不准随风飘。

(9)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等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6.2、人员素质要求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岁以上,两眼视力均不低于1.0,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妨害登高架设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2)责任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