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1758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ocx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讲义第2部分第6单元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17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对应学生用书第137页)

考点1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伟大的历史转折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标志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轻巧识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改革

(1)开端: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

(2)推广: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

(1)依据: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3)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措施:

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易误警示]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设立经济开放区:

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并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开发浦东:

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格局

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意义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轻巧识记]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一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史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

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强调了农村改革的迫切性,也说明了农村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2)史料二中“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说明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3)史料三中“某些尝试”主要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农业的痕迹”指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提示] 没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中率先“尝试”变革的“中国最贫困的省份”有哪些。

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

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省份:

安徽、四川。

问题:

针对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史论归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

(1)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对外开放的进程

史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史料二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

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创办经济特区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它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2)史料二说明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促进了浦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

[提示] 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根据史料二,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提示] 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史论归纳]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1.开放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具体形式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3.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

(2)第二阶段:

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3)第三阶段:

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79年起,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油脂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涨幅35%,同时还对粮食和油料超过政府征购部分加价50%。

这一举措

(  )

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打破了旧经济体制的束缚

C.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宣告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

A [提高农产品价格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此时已经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粮食价格为政府定价并非市场定价,故D项错误。

]

2.1979年,北京东风电视机厂以“散件加工”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益,被国家广电总局认为是打乱了国家计划,挤压了民族工业。

某领导则批示:

“看来,这个厂要给洋人做加工厂。

”这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B.引进国外技术造成竞争加剧

C.对外开放政策尚未真正执行

D.体制和观念的变革任重道远

D [材料中某领导认为东风电视厂引进外国技术后就是为洋人加工,这说明当时人们对引进外国技术发展国内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保守的思想阻碍企业发展,因而需加强体制和观念的变革,故D项正确。

]

3.邓小平曾说:

“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下列直接得益于该讲话精神的举措是

(  )【导学号:

61600076】

A.闽、粤等省创设经济特区

B.国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C.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的政策只有特区才能实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的改革问题,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式,但出现较晚,比特区的时间晚,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

]

4.到1990年底,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已由1978年的将近400种逐渐减少为9种;同时,将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变为市场调控。

这表明我国(  )

A.经济体制已明显转型B.政府干预日趋过时

C.计划经济时代已终结D.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A [结合题中数据信息可知,1990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经济领域中由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越来越少、由市场调控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客观上体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特征,A项说法正确。

]

考点2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历史性跨越

1.背景

(1)国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标志

(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

①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易误警示] 正确认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成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

(1)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

(1)内容

①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

①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1)内容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3.初步建立

(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轻巧识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史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

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史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史料解读]

(1)由史料一“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和“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信息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根本区别在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

(2)史料二从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由“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得出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史料运用]

(1)史料一论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

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 问题:

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区别:

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后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史料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

根据史料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的特点。

[提示]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从原因上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

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③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2)从特点上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

具体表现为:

①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②分配制度上: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③宏观调控上:

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3)从实践意义上看:

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C [根据材料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国家允许在公有制经济外存在私营经济,但“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说明此时的个体经济规模是较小的,不可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C项正确。

]

2.有学者认为:

“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

【导学号:

61600077】

A.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B.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A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借鉴了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故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苏俄实行固定粮食税,故B项错误;固定粮食税为产品分配,相比之下所有制形式更为根本,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故D项错误。

]

3.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这一过程可知,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是(  )

A.不断深入层层递进 B.其有渐进性与阶段性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

B [材料中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大飞跃而非深入和递进,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2年”“2003年”表明阶段性,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到“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表明有渐进性,故B项正确;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是经济转型的内容而非特点,故C项错误;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与题中“从这一过程可知”“转型的特点”不符,故D项错误。

]

4.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它(  )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

B.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

C.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A项错误;作为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门户是上海,故B项错误;雄安新区对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故C项正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

]

(对应学生用书第141页)

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国卷Ⅰ

2013·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20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全国卷Ⅱ

——

——

——

全国卷Ⅲ

20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全国卷

——

——

20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情分析 全国卷在本讲中的命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三个点上,试题呈现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面临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新经济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的做法,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B项符合题意;两国实行的政策相距半个多世纪,国内外经济状况尤其是国际经济状况明显不同,A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前没有出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C项错误;苏联为促进工业化取消了新经济政策,D项错误。

]

2.(2012·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年”和数据信息“12万人”“超过1000万人”。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1992年以前,故排除B、D两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理清了人们对姓“社”姓“资”问题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的现象,故选A项。

]

[名师点拨]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本讲中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曾经的命题点所在。

试题重在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准确阅读历史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3.(2016·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