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1875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0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docx

初中化学试题第四单元

2016年10月26日asd611215的初中化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

C.水结冰属于化学变化D.淡水资源丰富不需节约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镁B.空气C.硝酸钾D.二氧化锰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五氧化二磷B.石油C.硫粉D.空气

4.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将于今年9月试射,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电解产物有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

2H2↑+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B.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C.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D.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1

6.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时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C.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

2

7.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B.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

1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8.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9.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B.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

C.实验②不能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两个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

10.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4个氮原子:

N4B.氦气:

He2

C.氢氧化铁:

Fe(OH)3D.五氧化二磷:

O5P2

1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铝离子:

Al23+B.硫酸铁的化学式:

FeSO4

C.+2价的钙元素:

D.K+的结构示意图:

14.某混合物由Na2SO4和Na2SO3组成,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62%B.25.09%C.35.38%D.无法确定

15.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

2,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X与Y的质量比为7:

3,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2Y3B.X3Y2C.X2Y7D.X3Y7

16.推理是重要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C.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7.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3个原子,表示3个分子的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A3B.3A3C.A3+D.3A

18.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做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

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足量﹣﹣防止测量结果偏大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

D.探究催化剂性质的实验要称量两次质量﹣﹣目的是为了证明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19.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有利于遏制污染的是(  )

A.农业上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

B.将废旧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C.机动车用压缩天然气替代汽油

D.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20.已知CaO、CO2、Na2O、N2O属于氧化物,HCl、CH4、NH3、H2S等属于氢化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化物的可以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

B.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C.硫酸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D.在NaH中,氢元素显﹣1价

 

二.填空题(共9小题)

21.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B.河水C.自来水.

(2)我省皖北地区部分农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病菌.

22.水是人及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用右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正负极所的气体体积比的理论值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写出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

(2)硬水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②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明矾

C.步骤④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23.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空气③铁粉④氯酸钾⑤液态氧⑥冰⑦氯化钾⑧海水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

2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磷元素  ;

②2个氢原子  ;

③碳酸根离子  ;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在符号“2NH3”中“2”表示  ;“3”表示  .

25.在如图给出的A、B、C、D四种气体中,“○”、“●”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请用代表四种气体的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

26.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C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①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  来鉴别.

②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

碳酸氢钙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27.如图是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的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指滤纸与  ,否则会  .

(2)如果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其后果是  .

(3)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在烧杯  ,作用是  .

(4)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28.实验室有下列实验仪器

在过滤操作中除了铁架台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  、  (用字母填写).

29.单氟磷酸钠(Na2PO3F)易溶于水,有杀菌作用,防龋齿效果好,是牙膏行业常用的活性添加剂.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含量若达到0.76%,就可使龋齿减少17%~38%.

(1)单氟磷酸钠中F为﹣1价,则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单氟磷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若使用一支质量为200g(净含量)的某种牙膏达到使龋齿减少17%~38%的功效,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氟的质量为  g(精确到0.1).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0.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泽河中去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水样

沉降→过滤→吸附

自来水

(1)向水样中加入的絮凝剂是  ,搅拌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操作,除去固体小颗粒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图1)不需要的是  .

(2)为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向滤液中加入  ,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反应如下:

Cl2+H2O=HCl+HClO(次氯酸),其反应的围观过程如图2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

③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

(5)用图3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2016年10月26日asd611215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徐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

C.水结冰属于化学变化D.淡水资源丰富不需节约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B、根据“澄清的河水”的组成分析;

C、根据水结冰变化的特征分析;

D、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

【解答】解:

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A说法正确;

B、澄清的河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不正确;

C、水结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

D、淡水资源很少且分布不均,有些淡水受到了污染,应节约用水,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题.

 

2.(2016•衡阳)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镁B.空气C.硝酸钾D.二氧化锰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

A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

B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C错.

D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3.(2016•百色)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五氧化二磷B.石油C.硫粉D.空气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化合物,抓住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

A、五氧化二磷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硫粉是由硫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4.(2016•台州)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将于今年9月试射,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

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故选A.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5.(2016•贺州一模)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电解产物有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

2H2↑+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B.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C.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D.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1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来判断本题的正误.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再根据方程式来看分子个数比和质量比.

【解答】解:

A、要熟记电解水实验时: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即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故A正确

B、通过方程式可知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

1(即氢分子和氧分子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故B正确;

C、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即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8,不是2:

1,故C错误;

D、由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

1可知,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1,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通过解答本题要知道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

2,质量比为:

8:

1.

 

6.(2016•陕西校级三模)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时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C.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

2

【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及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

A、电解水实验时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故A正确;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故B错误;

C、由电解水是的实验装置可知,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故C错误;

D、由电解水是的实验装置可知,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即是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是8:

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了解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及生成物的性质等至周四即可分析解答.

 

7.(2016•莒县一模)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B.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

1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分析】A、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回答;

B、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C、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D、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解答】解:

A、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

1,故B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的不溶性杂质,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的组成净化、电解水的实验、硬水软化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8.(2016•广东模拟)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实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解答】解: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硫酸解离出的离子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故描述正确;

②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比为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

1,故描述正确;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故描述正确;

④乙试管内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描述不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的知识,了解电解水试验实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及生成气体的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判断.

 

9.(2016•徐州校级二模)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B.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

C.实验②不能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两个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

【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和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分析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

A、实验①是电解水,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

2,故A错误;

B、实验②不能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故B错误;

C、实验②中氢气燃烧生成了水,能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

D、两个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及氢气燃烧的反应即可分析回答.

 

10.(2016•潍坊模拟)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B、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C、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D、根据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

A、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软化,故A错误;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

8,故C错误;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本题的考查目的,体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016•临清市二模)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

A、图中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图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中的物质是由同种的原子直接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图中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2016•宝安区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4个氮原子:

N4B.氦气:

He2

C.氢氧化铁:

Fe(OH)3D.五氧化二磷:

O5P2

【分析】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

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

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

A、4个氮原子:

4N,故选项错误;

B、氦气:

He,故选项错误;

C、铁正三价,氢氧根负一价,故选项正确;

D、五氧化二磷:

P2O5,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2016•寿光市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铝离子:

Al23+B.硫酸铁的化学式:

FeSO4

C.+2价的钙元素:

D.K+的结构示意图:

【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

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D、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可表示为:

2Al3+,故选项书写错误.

B、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SO4)3,故选项书写错误.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选项书写正确.

D、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正确.

答案:

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离子符号、化学式、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4.(2016•武汉校级自主招生)某混合物由Na2SO4和Na2SO3组成,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62%B.25.09%C.35.38%D.无法确定

【分析】本题按常规进行计算,因缺少数据,无法计算.通过观察分析Na2SO4和Na2SO3组成就会发现:

其中的钠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2:

1,也就是说不论Na2SO4和Na2SO3以任意质量比混合,混合物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都是定值,并能求出质量比,混合物的组成元素有钠、硫、氧三种元素,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为40%,那么,钠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是1﹣40%=60%,由此可以求出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分析比较Na2SO4和Na2SO3组成特点可知,不管混合物中各组分以任意质量比混合,其中的钠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

2:

1;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可得,该混合物中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

(32×1)=23:

16

又因为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所以该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40%)×

×100%═35.38%;

因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不但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而且考查了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