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12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16 兵车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x

高中语文16兵车优化设计大纲人教版第5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6兵车优化设计大纲人教版第5册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生死离别之情,实质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

(2)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

因为第二、三段的内容极其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2前人说: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

并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

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的主旨。

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

1试分析“走”“牵”“顿”“拦”“哭”这些动词中所蕴涵的感情。

提示一个家庭的支柱被抓走了,这不啻一个家庭的塌天大祸,剩下的老弱妇幼怎不奔走相送呢?

亲人突然被抓兵,又急促出征,眷属们奔走呼号去作一刹那的生死离别,何等仓促悲愤。

这几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给读者以触目惊心的感觉。

2“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跟上文有什么联系?

提示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把视线从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千村万落,沃野千里,变成田园荒芜,满目凋敝。

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象,由一点推及到普遍,扩大了诗的容量,加深了表现的广度。

3“生男恶”“生女好”这种在封建社会里反常的社会心理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4结尾写古战场有什么含意?

提示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天怒人怨之意。

“君不闻”与“君不见”相照应,这些都是“开边意未已”所导致的恶果。

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1.实词

2.虚词“而”的用法

(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然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谓语。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渐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掩口胡卢而哭。

(《促织》)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翁归。

(《促织》)

同步阅读

1下列各组诗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车辚辚,马萧萧(lín)

B.千村万落生荆杞(qǐ)

C.哭声直上干云霄(ɡān)

D.天阴雨湿声啾啾(qiū)

解析D.“啾”应读为“jiū”。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B.耶娘妻子走相送

C.尘埃不见咸阳桥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解析A.“山东”:

古,函谷关以东的州;今,山东省。

B.“妻子”:

古,妻子儿女;今,男方的配偶。

D.“县官”:

古,官府;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

耶:

通“爷”,父亲。

B.边庭流血成海水

庭:

通“廷”,屋前空地。

C.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匪:

通“非”,不是。

D.禾生陇亩无东西

陇:

通“垄”,耕地上的土埂。

解析B.“庭”无此通假现象。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A.均为副词,相当于“只”。

B.①不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②不定代词,相当于“有时”。

C.①代词,相当于“他”,指征夫;②副词,相当于“互相”。

D.①副词,相当于“怎么敢”;②副词,相当于“敢于”。

答案A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①道旁过者问行人

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A.“长者”即“道旁过者”,“役夫”即“行人”。

B.“长者”即“道旁过者”,“役夫”不是“行人”。

C.“长者”不是“道旁过者”,“役夫”不是“行人”。

D.“长者”不是“道旁过者”,“役夫”即“行人”。

解析“长者”就是“道旁过者”,即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役夫”和“行人”都指的是同一人物。

答案A

6对《兵车行》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三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小处着眼,大处落笔,勾勒了一幅悲恸凄惨的出征图。

B.第二部分由“道旁过者”的询问而引起“行人”的两层悲诉,由“点行频”诉说前方役夫久戍,后方田园荒芜之苦。

C.“行人”的答话,有夸张,如“边庭流血成海水”,也有比喻,如“被驱不异犬与鸡”,有描写、叙述和议论。

D.第三段在七言中突然插入几个五言诗句,短促有力,更能传达出役夫们怨恨激愤的感情,表达诗人的悲愤之情。

解析A.应为“大处着眼”。

答案A

7对课文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由突兀展现的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和道旁过者设问征发士卒倾诉两部分组成。

B.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为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和铺垫,与第三段并无情节联系。

C.这首叙事诗前后照应,如前文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就回应了后文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D.全诗语言参差错落,舒得开,收得起,其中行人答话最多,其目的是要反映诗人的意见。

解析B.有情节联系;C.照应举例不当,前后颠倒;D.不是为了反映诗人的意见。

答案A

8下列关于《兵车行》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行频”三字是全诗的诗眼,全诗的内容是围绕它展开的。

B.“走相送”中的“走”字既表明队伍行走很慢,又表明难舍难分,此去凶多吉少,生离死别。

C.“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巧用顶真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D.“咸阳桥”指出了送别之地。

“耶娘妻子”一词表现了送别的人之多。

解析B.应为“走得很快”。

答案B

9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今存《杜工部集》。

B.杜甫的“三吏”指《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均为杜甫诗中的名句。

D.杜甫的诗歌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他曾自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由此可见一斑。

解析C.“明月”句是王维的诗句。

答案C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谢公亭注

李白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

谢公亭:

位于宣城城北,南朝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

“愁”字储满情思:

思古人而恨不见,想今日备觉孤独。

B.颔联把怀斯人而不见的怅惘情绪融合在景物中,景物空寂清冷,诗人的心情也空寂清冷。

C.颈联由冷色过渡到暖色,对春花秋竹的描写,说明诗人已经得到解脱。

D.尾联表述了作者与谢公在精神上的契合,更表述了作者自身的高远志趣。

解析C.颈联的暖色只是作为冷色的反衬,风景虽佳,人却寂寞。

答案C

2这首诗的颔联“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营造了空寂清冷的氛围,下列诗句表现了类似氛围的一项是()

A.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郑谷《席上贻歌者》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解析A.繁华热闹;B.宁静幽美;D.雄浑阔大。

答案C

阅读下面一4首唐诗,完成3~4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①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

①蚕丛:

传说中的蜀国开国君主,此代指蜀国。

②君平:

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从蜀道之难写起:

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重峦叠嶂,不易通行。

本联语意平缓自然,似娓娓交谈。

B.颔联具体描绘蜀道之险峻,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旁重叠而起,云气仿佛傍着马头升起翻腾。

C.颈联近景与远景上下配合,上联写山岩峭壁上“芳树”枝叶浓茂,笼罩栈道的近景,下联则写山下春江环绕蜀城奔流的远景,从而构成了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

D.尾联告诫朋友个人的进退升沉早有定局,不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表现了对世事的深刻洞察,读来意味深长。

解析C.“芳树笼秦栈”是从远处观看到的景色,秦栈便是由秦地入蜀的栈道,在岩石间凿石架木建成,路面狭隘,道旁不会长满树木。

“笼”字准确地描绘了栈道林阴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

答案C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与李白在《蜀道难》中的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迥然不同,这里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迹。

B.诗人在颈联以浓彩重墨描绘了蜀道的优美景色,这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和鼓舞。

C.尾联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朋友要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不要受一些莫须有的原因干扰。

D.本诗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又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突出主旨,更富韵味。

解析C.尾联用典委婉地启发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情谊,其中不乏对自身身世的感慨。

答案C

5默写。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天阴雨湿声啾啾。

答案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一、课文悟读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从课文的注释看,诗人的描述是有事实基础的,但诗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几件历史事实,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东西。

诗中借役夫之口道出“点行频”,也就是说不是一时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经历的事,否则,“二百州”“千村万落”“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广阔图景就反映不出来。

连年战争,连年征兵,用兵时间之长,服役地域之广,尽由“行人”口中道出,这便是诗人的艺术概括。

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穷兵黩武、开边不已的扩张战争,给国家、人民(包括少数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强烈、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其一。

其二,在艺术概括的反映中,诗人并非冷眼旁观,纯客观地转述见闻。

诗人对所述事件的态度、感情也不是通过他直接出面议论或抒情来表现的,而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表现出来的:

一是表现在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上,如诗的开头不是欢乐的出征,而是凄惨的诀别;二是在此基础上对人物的肯定或否定:

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语语辛酸,字字血泪,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结构安排及句式节奏的处理上,强调突出某些内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如诗中有些内容的前后呼应,五言七言的交错运用,都是为渲染战争造成的灾难,强调突出役夫们的怨恨激愤。

所以说诗人饱含深情的叙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深情,鲜明而强烈地显示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二、亮点探究

1.“耶娘妻子走相送”(《兵车行》)、“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为杜甫的诗,同有“妻子”之语,意思是否一样呢?

探究学习:

在古汉语中,“妻子”是两个单音节词,指老婆和儿女,“子”读重音;现代汉语中,“妻子”专指配偶,“子”读轻声。

在《兵车行》中,确实可解释为老婆和儿女。

而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妻子”应理解为偏义复词,即单取“妻”之义,因杜甫的“子”当时年纪尚小,尚不知“愁”。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岁,可是他的儿子年龄却很小。

上元二年(7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娇儿恶卧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较小。

由此可知,循文探意,具备古今语言文字知识是必要的,但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2.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探究学习:

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

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

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

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

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

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

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词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

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

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

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4.《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探究学习:

先说一下“行”。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

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

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句式,富于变化。

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

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

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

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诗中还运用了通俗的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给诗增添了感染力。

5.《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探究学习:

《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

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

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

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

第一段的描写为第二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

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

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

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6.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

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探究学习: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

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

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

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

因为如果都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

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6报任安书(节选)名师导航语文版必修1

内容感知

这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曾复信。

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本文通篇是在抒愤懑、鸣冤屈、辩事理、表心志,是一篇泣泪含血、深沉激愤的明志之作。

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著名人生格言。

这种观点,充分显示了他对生命权利的尊重,体现了他对实现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

而他本人也正是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头,他毅然忍辱求生,“就极刑而无愠色”,为了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著,为后人留下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彪炳千秋的文学历史巨著。

基础梳理

一、字音字形

1.字音识记

曩者(náng)阙然(quē)伏法受诛(zhū)诎体(qū)

被箠楚(chuí)槛阱(jiàn)定计于鲜(xiān)暴肌肤(pù)

圜墙(yuán)头枪地(qiānɡ)强颜(qiǎng)赭衣(zhě)

贪生恶死(wù)缧绁(léixiè)羑里(yǒu)系狱(xì)

占卜(bǔ)囹圄(língyǔ)放失旧闻(yì)前辱之责(zhài)

闺阁(gé)剌谬(là)愠色(yùn)倜傥(tìtǎnɡ)

2.通假字

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屈曲)

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剃光)

被箠楚受辱(“箠”通“棰”,木杖)

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以”通“已”,已经)

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概,大都)

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显露)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散失)

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债务,指下狱受宫刑)

二、重要词语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

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曷足贵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

3.文言虚词

(1)于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表对象,相当于“对”)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介词,表时间,相当于“在”)

(2)者

且勇者不必死节(代词,指人,相当于“……的人”)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代词,指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4.古今异义

5.相关成语

画地为牢:

在地上画一小范围,作为监禁犯人的监牢,使犯罪的人站在里面。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李斯,相也

季布为朱家钳奴

2.倒装句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介宾短语后置句)

教以慎于接物(介宾短语后置句)

灌夫受辱于居室(介宾短语后置句)

四、文学常识

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先世为周代史官,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司马迁十岁时随父移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开始诵读经书,曾从当时的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

二十岁时开始漫游生活,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大地。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为太史令,遂饱览皇家藏书和中央政府档案,并在此基础上于太初元年(前104)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

天汉二年(前99),因替孤军奋战而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宫刑。

在狱中,司马迁忍辱负重,仍然写作不辍。

出狱后任中书令,更加发奋著述,终于在征和初年(前92)左右完成这部巨著。

不久即去世,年约六十余岁。

2.《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前后三千余年的历史,凡五十二万余言,一百三十篇。

其中“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二篇。

它不但是一部历史杰作,为我国史学纪传体奠定了基础;而且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

《史记》中的许多篇章都极具文学价值。

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五、名篇名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句段分析

一、疑难妙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剖析:

人固然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

司马迁认为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人在生死关头要慎于选择,要死得重于泰山,万不可死得轻如鸿毛。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因此在生死关头必须慎于选择,既不能无原则地苟且求生,也不能糊涂一时地随便轻生。

司马迁这种生死观、价值观是贯穿《史记》全书的。

这句话是作者全文议论的核心,作者叙述的事例和自己的情感观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剖析:

作者用八个叠句的对比,列举了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这些句子两两各自对偶,事实相因,不仅不使文章显得冗长,而且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气势的表达,令人感情激荡不已。

作者长久郁积在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

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3.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剖析:

因此,(痛苦之情)一日中要在肠子中倒腾无数遍,坐在家里恍恍惚惚,好像丢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自己要到何处去。

每当想起这件耻辱的事,未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