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197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docx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9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适用专业:

物流工程技术

学分:

4

总学时:

72(理论学时数:

36,实践学时数:

36)

考核方式:

考试

二、课程定位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物流工程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学习空间形体的图示表达;培养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基本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以及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为后继《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画法几何部分:

掌握投影的方法和理论。

(2)制图基础: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定。

(3)机械制图:

掌握一般机械设备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4)计算机绘图:

掌握计算机制图的原理和方法。

2.职业技能目标

(1)培养绘图的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读图能力;

(2)培养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3)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4)初步训练徒手作草图的技巧;

(5)掌握常用的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6)了解常用的绘图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7)掌握基本操作命令,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8)掌握图层、图块的应用和尺寸的标注方法。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

(4)加强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5)树立严谨治学、力求上进的学习态度。

四、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我们因材施教,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要强于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按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三线交汇”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即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方式,达到与普通高校相同的理论教学目的,而且培养更强的动手能力,以全面启蒙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这也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最需要强化的素质。

本课程分以下五个模块,:

1.工程技术简介(各工程技术领域简介、工程设计的步骤方法)

2.画法几何(点、线、面、立体、轴测图)实践教学:

模型制作、模型速画。

3.制图基础(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实践教学:

组合体认知测绘与速画、模型设计制作与速画。

4.工程图样(零件图、常用件、标准件、装配图);实践教学:

机械拆装、零件测绘、联结设计。

5.计算机绘图(计算机绘图技术、原理);实践教学:

零件图、装配图绘制。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课时安排

1.课程单元与教学目标

课程单元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以完成工作任务、获取职业知识或提高职业素质的形式描述)

学时

单元1

任务1.1

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中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定。

4

任务1.2

学会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铅笔等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任务1.3

能够绘制直线等分、圆等分、正多边形、圆弧连接、椭圆。

任务1.4

掌握平面图的绘制步骤,能够绘制手柄的平面图。

单元2

任务2.1

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投影特点。

6

任务2.2

掌握点、特殊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

任务2.3

能够熟练绘制一般位置直线、平行位置直线、垂直位置直线的投影图。

任务2.4

掌握各种位置平面投影图的画法。

单元3

任务3.1

掌握三面投影体系的形成原理及投影规律。

8

任务3.2

能够绘制棱柱和棱锥的三视图,以及表面上点的投影图。

任务3.3

掌握圆柱、圆锥、球的投影作图方法,以及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单元4

任务4.1

掌握平面立体表面截交线的一般求法。

8

任务4.2

掌握圆柱、圆锥、圆球上截交线的一般求法。

任务4.3

掌握两圆柱相贯线、圆柱与圆锥相贯线的求法。

单元5

任务5.1

掌握轴测图的一般画法。

4

任务5.2

掌握正等轴测投影的作图方法。

任务5.3

能够绘制斜二等轴测投影图。

单元6

任务6.1

了解组合的构成方式,以及形体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10

任务6.2

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任务6.3

掌握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任务6.4

熟悉组合图的读图方法。

单元7

任务7.1

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概念。

2

任务7.2

掌握剖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剖切方法。

任务7.3

了解断面图的概念、分类和画法

任务7.4

熟悉制图标准规定的一些常用简化画法,以及局部放大图的表示方法。

单元8

任务8.1

掌握螺纹的绘制和标注方法。

2

任务8.2

熟悉键连接图和销连接图的画法。

任务8.3

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任务8.4

掌握单个弹簧的画法,熟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步骤。

单元9

任务9.1

了解零件图中的内容。

2

任务9.2

理解轴承座的主视图选择方法。

任务9.3

熟悉常见的工艺结构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任务9.4

掌握零件图中尺寸标注方法。

任务9.5

掌握表面粗度的概念、评定参数、标记符号的画法。

任务9.6

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单元10

任务10.1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2

任务10.2

熟悉放松装置和密封装置的装配结构。

任务10.3

理解装配图的规格或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尺寸。

任务10.4

掌握装配工艺结构。

任务10.5

掌握装配图的画法和步骤。

任务10.6

熟悉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单元11

任务11.1

熟悉AutoCAD2007的绘图环境。

20

任务11.2

能够正确设置格式和精度、设置图幅大小、设置图层、设置线型和比例。

任务11.3

掌握常用的绘图命令。

任务11.4

能够正确进行尺寸标注。

任务11.5

能够正确绘制一般的机械图。

复习考试

融会贯通本课程的重要知识点

4

总学时

72

2.教学内容与安排

单元1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1.1

了解工程制图的重要作用;掌握图纸的幅面和边框格式,以及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法。

1

B506

任务1.2

熟悉常用的绘图工具,能够正确使用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铅笔等常用绘图工具。

1

B506

任务1.3

掌握直线等分、圆等分、正多边形、圆弧连接、椭圆的绘制方法。

1

B506

任务1.4

理解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的概念;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步骤。

1

B506

单元2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2.1

熟悉工程中常用的投影方法,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以及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投影特点。

1

B506

任务2.2

理解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掌握点、特殊点的三面投影,及点的坐标表示。

1

B506

任务2.3

理解直线的投影规律,直线投影的形成、直线的直观图和直线上点的投影;掌握一般位置直线、平行位置直线、垂直位置直线的投影方法。

2

B506

任务2.4

熟悉平面的表示方法,理解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掌握各种位置平面投影图的画法。

2

B506

单元3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3.1

理解三面投影体系的形成原理,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

B506

任务3.2

掌握常用的平面立体棱柱和棱锥的三视图画法,以及表面上点的投影方法。

2

B506

任务3.3

掌握圆柱、圆锥、球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熟悉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4

B506

单元4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4.1

了解截交线、截断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立体表面截交线的一般求法。

2

B506

任务4.2

理解曲面立体表面截交线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曲面立体圆柱、圆锥、圆球上截交线的一般求法。

2

B506

任务4.3

理解相贯线的概念、特点;掌握两圆柱相贯线、圆柱与圆锥相贯线的求法。

4

B506

单元5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5.1

熟悉轴测图的形成与分类,理解轴测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的概念;掌握轴测图的一般画法。

1

B506

任务5.2

理解正轴测投影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正等轴测投影的作图方法。

1

B506

任务5.3

了解斜轴测投影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斜二等轴测投影的绘制方法。

2

B506

单元6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6.1

熟悉组合的构成方式,形体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2

B506

任务6.2

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2

B506

任务6.3

了解组合体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熟悉常见基本体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法;掌握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2

B506

任务6.4

掌握读图的方法,及读图要点;能够正确补全三视图中所缺漏的图线。

4

E211

单元7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7.1

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概念。

0.5

E211

任务7.2

熟悉剖视图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剖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剖切方法。

0.5

E211

任务7.3

了解断面图的概念、分类,掌握断面图的画法。

0.5

E211

任务7.4

熟悉图标准规定的一些常用简化画法,以及局部放大图的表示方法。

0.5

E211

单元8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8.1

了解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机械加工结构;熟悉螺纹的形成、分类、加工方法、工艺结构;掌握螺纹的绘制和标注方法。

0.5

E211

任务8.2

了解键连接、销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0.5

E211

任务8.3

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0.5

E211

任务8.4

掌握单个弹簧的画法,以及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步骤。

0.5

E211

单元9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9.1

了解零件图中的内容。

0.25

E211

任务9.2

掌握轴承座的主视图选择。

0.25

E211

任务9.3

熟悉常见的工艺结构的画法及尺寸标注,掌握倒脚、圆角、退刀槽、钻孔、接触面的结构。

0.25

E211

任务9.4

掌握零件上常见的典型结构尺寸标注法。

0.25

E211

任务9.5

了解表面粗度的概念、评定参数、标记符号的画法、含义,以及标注方法。

0.5

E211

任务9.6

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0.5

E211

单元10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10.1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0.25

E211

任务10.2

熟悉放松装置和密封装置的装配结构。

0.25

E211

任务10.3

掌握装配图的规格或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尺寸。

0.25

E211

任务10.4

了解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熟悉接触面转角处的结构,滚动轴承和轴套的定位结构。

0.25

E211

任务10.5

掌握装配图的画法和步骤。

0.5

E211

任务10.6

掌握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0.5

E211

单元11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地点

任务11.1

熟悉AutoCAD2007中文版的安装、启动方法、基本图形界面的作用。

2

E211

任务11.2

掌握绘图环节的设置:

设置格式和精度、设置图幅大小、设置图层、设置线型和比例、;讲解绘图的辅助工具:

栅格、捕捉、正交。

4

E211

任务11.3

掌握常用的绘图命令:

Line、Pline、Circle、Arc、Rectang、Text。

6

E211

任务11.4

掌握尺寸标注的类型,标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样式管理器的功能。

4

E211

任务11.5

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与步骤,熟练绘制零件图。

4

E211

六、课程实施条件

1.教授方法

本课程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的重点,积极引导学生纵向、横向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如下:

(1)多元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堂授课,实训室的软件实操,案例导入和任务驱动。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互动式、问答式、课堂讨论式等多种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用开放的实验环境,将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合理结合,实现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全方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学习方法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分析、想象空间形体和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分析力;

(2)注意积累几何体、零件、部件等素材,熟练掌握投影规律,提高空间想象力;

(3)由虚拟到现实,不断训练,提高构型和分析能力;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资源

教材:

《工程制图与CAD》刘树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参考资料:

(1)《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焦永和,林宏 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2版)

(2)《工程制图》黄玲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3)《工程制图习题集(非机械类)》杨索君,马梦兰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版)

(4)《AutoCAD2007应用教程与实训》徐承意 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5)《计算机制图—AutoCAD》丁建春 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4.教学条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设备要求:

(硬件,软件)

硬件:

配置微型计算机60台,投影仪,功放音响,服务器一台。

软件:

AutoCAD2007

5.师资条件

本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工程制图有深入的研究,能够熟练操作AutoCAD软件。

课堂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目前的师资情况:

①张劲珊,副教授

②曹伟,副教授

③罗学强,工程师

七、课程考核要求

采取闭卷考核形式,考试内容包括笔试和机试两个部分。

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合作部门:

执笔人:

曹伟

审核人:

王莹

编写日期:

2013-9-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