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2417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docx

家具行业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

家具检验常用不合格述语

1.1备料:

离层、拼缝大、未封边、湿度超标、拼板开裂、材料缺陷、翘曲变形、木皮鼓泡、木皮透胶、拼花错误

1.2机加:

孔位漏打、严重破裂、刀形错误、尺寸错误、弧度错误、孔位错误、孔位不良、跳刀痕、焦黑、快口

1.3组装:

溢胶、透胶、少胶、脱胶、出钉、凸钉、结构不牢、漏装配件、组装错误、组合不密、落差不均、五金装错、调桶不顺、组装不良、落地不平

1.4精磨:

钉孔、倒边不良、砂光不良(锯痕、压伤、刀痕、波浪、砂穿、横砂、机砂痕、砂焦、棱线、余土、余胶、毛刺、倒刺、砂凹、变形)

1.5油漆:

流挂、过楞、胀边、污渍、回粘、油漆不干、漏喷、桔皮、起泡、色差、色花、颜色错、渗色、咬底、露底、发白、白化、油白、变色、发黑、光泽不均、失光、雾光、倒光、剥离、层间剥离、龟裂、刷痕、刷毛、余土、粒子、粗糙、砂痕、砂不够、擦穿、露白、针孔、缩孔、沉陷、穿心眼、鱼眼、划伤、碰伤、手印、补土不良、喷点不良、五金污染、破坏不良、灰尘漆不良、裂纹不良、海拉不良、布印不良、漏做旧(毛刷、干刷、牛毛、虫孔、敲打、锉痕、拉沟、布印、喷点等)

1.6总/包装:

凸钉、溢胶、灰尘、碰伤、开裂、漏标签、标牌反、抽门缝不均、压条不良、漏放说明书、漏装五金、装错五金、规格不符、KD试组不良、

装配不良、扶手高度不良、拉手色差、纸箱规格不符、包装方式不对、包装不良、门抽拉动不顺畅、大理石断裂不平、门抽缝隙不匀

1.7共用:

崩烂、材料用错、规格错误、榫结开裂、五金生锈、缝隙不均、木皮凹陷、接角不良、工艺线不顺、划伤(压伤、碰伤、刮伤)。

1.8进料

1.8.1雕刻:

清底不平、砂磨不良、圆弧不顺、花形不对、规格不符、漏雕、深浅不一、不对称、线条大小不匀、线不顺、毛边、刀印。

1.8.2泡沫:

规格不符、质量不符、脏、崩烂。

1.8.3大理石:

断裂、磨边不良、不平、尺寸不符、底板离层、红色斑、底不平、修补不良、亮度哑

1.8.4五金:

颜色不对、划伤、生锈、氧化、掉漆、拉伸不顺、规格不符、做旧效果差、崩烂、没丝牙、变形、快口、底不干净、断裂。

1.8.5外协件:

颜色不对、尺寸不符、砂光不良、透胶、崩烂、车型错误、漏打沉孔、不平、修补不良、起泡、拼缝不密、倒刺、木皮离层、

板件离层、木皮方向贴反、拼花错误。

1.8.6纸箱:

崩烂、脏、露白、压痕、唛头印刷错误、打反钉、规格不符、箱型不对

1.8.7玻璃:

划花、不平、发白、崩烂、不对角、磨边不良、露白、掉水银、喷砂不良、蚀酸不良、尺寸不符、气泡、透光、裂痕、麻点、破边。

1.8.8木材:

湿度超标、生虫、死节、钝棱、裂纹、弯曲、斜纹、规格不符、内裂、暗裂、腐朽。

1.8.9木皮:

透光、崩烂、厚度不一、起皱、鱼鳞纹、斜纹、虫孔、腐朽、变色、水波纹、黑线、倒刺、半山纹、活节、死节

1.8.10板材:

离层、空心、蓝斑、鼓泡、木皮脱落、砂光不良、黑线、不平、针孔、崩烂、边角松软

 

名词解释

1.1不合格项目

活节:

由树木的活枝条所形成。

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或与周围木材连生部分大于其横断面周边长度的3/4,质地坚硬、构造成正常。

死节:

由树木的枯枝条所形成。

节子四周可与周围木材连生或连生部分仅为其横断面用边长度1/4或不到1/4。

质地坚硬或松软,有时脱落形成空洞。

树脂囊:

木材中呈扁豆状的空腔,其中含有或曾含有树脂类物质。

木材变色:

因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的称为变色,可分为化学变色和真菌性变色两种。

虫眼:

蛀虫或其幼虫在木材中蛀成的孔和虫道。

腐朽:

由于木腐菌侵入,使细胞壁物质发生分解,导致木材松软,强度和密度下降。

木材组织和颜色常发生变化。

压痕: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板面局部凹凸不平的缺点。

啃头:

铣、刨加工时,刀具撕裂木纤维留下的局部凹陷。

炭化:

由于纤维组织的过度降解,使板部呈棕黑色,并引起强度明显下降的缺点。

边角松软:

板边角部分粗糙松软,强度明显下降的缺点。

快口:

工件加工后未经修磨处理,边缘粗糙锋利的突出部位。

离缝:

同一层内相邻二片单板之间拼接不严密。

也指零、部件配合处的缝隙。

叠层:

同一层单板中相邻二片单板互相重叠。

分层:

相邻二层单板因缺胶或胶合不良造成的分离。

砂穿:

因板砂磨过度,局部磨透处露出胶层或下一层单板。

透胶:

胶粘剂渗透出表板,使面板受到污染。

干湿花:

干花指产品表面存在的不透明白色花斑,湿花指水迹,是产品表面存在的雾状痕迹。

脱胶:

斜看面板、薄皮凸起,轻轻一按就凹下去的现象。

鼓泡:

由于热压工艺掌握不当,板内部出现空穴,造成板表面局部凸起缺点。

起泡:

指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鼓形泡。

涂装

流挂:

涂在被涂物表面上的部分涂料在重力作用下,呈现泪状或垂幕状的现象。

桔皮:

涂层在干燥过程中形成桔子皮状的凹凸表面。

皱皮:

漆膜表面收缩向上,膨胀形成弯曲棱背的状态。

粒子:

粗粒是漆膜表面颗粒状的凸起物。

回粘:

涂层干燥结膜后,手感不滑,仍有粘手现象。

色花:

在漆膜某些部位出现与整体色调不一致的斑点、条纹而使漆膜色相混乱的现象。

发白:

挥发性涂料在成膜后,漆膜呈浑浊/乳白色/白雾状的现象。

白化:

沟槽、导管内出白色或灰色的霉状物,也即“发霉”。

油白:

由于底层油性物质的影响,漆膜水磨抛光后出现的白雾。

失光/雾光/倒光:

漆膜固化后,没有光泽或不光的现象称失光。

光泽不明亮略呈雾状时雾光。

光泽减退称倒光。

针孔:

在底漆或面漆喷涂后,涂层表面呈现出透底的密集针尖状小孔。

缩孔:

漆膜表面呈大小不等的圆形凹陷。

鱼眼:

面漆喷涂时,涂层表面出现一粒粒凹凸不平类似鱼眼的麻点。

砂纸痕:

涂层表面呈现一道道类似人的皮肤被抓伤的痕迹。

光泽不均:

涂层表面的光泽呈现不均匀。

龟裂:

涂层表面出现类似乌龟背上纹路的不规则的裂痕。

剥离:

涂膜或涂层间附着力不强,出现剥离或自然剥落的现象,惯称“脱皮”“掉漆”。

污染:

环境因素,使产品涂膜模糊不清或染色、脏、手感不好。

沉陷:

涂料渗入管孔,导管毕露,使漆膜表面不平整。

漏喷:

涂膜表面有一段或几段不够油或没有油,干燥燥的现象。

刷痕/起筋:

在涂膜内层呈现毛刷刷后余流在一起的涂料。

变色:

漆膜因老化或接触化学物质改变原来颜色叫变色。

浅色或白色涂膜呈现泛黄的现象叫“黄变”。

油漆不干:

涂装后超过待干时间,油漆表面或内层仍不干燥。

砂痕:

对涂层砂磨时,残留的砂磨伤痕。

非顺纹砂磨的痕迹叫“横砂痕”。

穿心眼:

木材表面漏填的局部管孔。

刷毛:

粘附在漆膜表面上的排笔毛或漆刷毛。

渗色:

底漆的颜色透过面漆沾污表层的现象。

过楞:

涂料超过棱边,结集在棱边的相邻表面。

胀边:

漆膜周边结成条状增厚部分。

露底:

色漆不能均匀遮盖底层的漆膜颜色。

磨白/露白:

局部漆膜被磨尽后显露木材。

咬底:

因底层漆膜受强溶剂面漆的浸蚀,使漆膜膨胀鼓起。

擦穿:

抛光时磨损局部面漆,显露底漆。

层间剥离:

面漆与底漆间的分离。

普通平板玻璃:

用垂直引上法和平拉法生产的板状的硅酸盐玻璃。

浮法:

平板玻璃成形方法。

玻璃液从熔窑经流槽流到并浮在有保护气体(如氮气和氢气)的金属液面上(如锡液),形成厚度均匀,两表面平行、平整和火抛光的玻璃带,再经退火。

波筋:

玻璃表面呈现出与拉引方向一致的条纹。

波纹:

玻璃表面微小起伏不平的纹理

裂口:

垂直引上生产中,原板出现的裂纹、裂痕,较小的裂口为压口,较大的裂口为裂子。

结石:

玻璃中的固体物质。

有原料结石、耐火材料结石、析晶结石等。

较小的结石称砂粒。

疙瘩:

完全或部分熔化成玻璃态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节状结石,往往有波及范围。

气泡:

玻璃中的气体夹杂物。

呈圆形、椭圆形、线状和点状等,玻璃表面泡壁破裂的气泡称开口泡。

集中气泡指在100mm直径圆面积内超过6个气泡。

线道:

玻璃上呈现的明显细的线条。

辊子伤:

玻璃在拉引过程中因辊子所造成的擦伤。

轴花:

在垂直引上过程中塑性玻璃带被石棉辊子挤压后表面呈现的压痕。

麻点:

用平拉法生产平板玻璃,玻璃带经过转向辊时,由于转向辊精度不高或腐蚀、变形等原因,而在玻璃带上造成的小压痕。

沾锡:

玻璃带经锡槽时,其下表面沾上的锡膜。

光畸变点:

在浮法玻璃的表面能产生光学变形的斑点。

雾斑:

浮法玻璃的表面存在雾状的斑点,在显微镜下观察,是一些密集的开口小泡。

发霉:

玻璃表面发生化学变化,出现白色或彩虹状的斑痕,严重时引起粘片。

破边:

玻璃表面局部剥落的现象。

偏斜:

玻璃板切裁形状与规定形状发生偏差造成歪斜的现象。

边部缺陷:

玻璃板边局部凸出或残缺等现象。

1.2检验述语

型式检验:

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出厂检验:

是产品出厂或交货时必须进行的各项检验。

木材含水率:

木材中水分重量与木材绝干重量的百分比,也称绝干含水率。

在一定温、湿度环境下,木材能达到的稳定含水率称平衡含水率,南方一般为16%~18%,北方一般为12%~14%,南、北方平均为15%左右。

翘曲度:

翘曲度是指产品(部件)表面上的整体平整程度。

平整度:

是指产品(部件)表面在0~150mm范围内的局部的平整程度。

表面粗糙度:

加工表面上所具有的较小间隙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邻边垂直度:

是指产品(部件)外形为矩形时不矩程度。

位差度:

是指产品中门与框架、门与门、门与抽屉、抽屉与框架、抽屉与抽屉相邻两表面间的距离。

外表:

是指产品外部的涂饰或其他表面处理之处。

内表:

是指产品玻璃门内或其他空格(如搁板)内的涂饰或作其他表面处理之处.

内部:

是指产品内或抽屉内的可见表面。

隐蔽处:

是指产品内部外在一般使用中不易见之处。

水平偏差:

是指折叠桌产品与地面的平行程度。

圆度:

是指产品圆管弯曲处的挤压或拉伸的变形程度。

光泽:

漆膜表面反射出的亮光。

漆膜硬度:

干燥后的漆膜表面,对作用其上的另一更硬的物体所表现的阻力。

冲击强度:

漆膜能经受外加冲击的能力。

柔韧性:

漆膜抗弯曲的能力。

附着力:

漆膜在涂饰表粘附的牢度。

耐磨性:

漆膜抗机械磨损的能力。

吸水厚度膨胀率:

试件浸入一定温度的水中,经过规定时间后,其吸水后的厚度增量与原厚度的百分比。

握螺钉力:

采用规定的螺钉,拧进材料内一定深度,将螺钉拔出时的最大拉力。

静曲强度:

材料在最大破坏载荷作用时的弯矩和抗弯截面模量之比。

结合强度:

垂直于板面使试件破坏的最大拉力和试件材料面积之比。

静载荷试验:

检验产品在可能遇到的重载荷条件下所具有的强度。

耐久性试验:

检验产品在重复使用、重复加载条件下所具有的强度。

冲击试验:

检验产品在偶然遇到的冲击载荷条件下所具有的强度。

点光源法:

普通平板玻璃外观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用强集中光源,透射玻璃样品使其在屏幕上成像,与普通平板玻璃标准样板相比较,测量玻璃的波筋、轴花等缺陷。

确定玻璃等级。

1.3零部件

零件/部件:

用以组装部件或产品的单件称零件。

由零件组装成的独立装配件。

旁板:

柜体家具两侧的板件,又名芯板、旁芯板、侧板、山板。

抽屉的叫屉旁板或桶侧、斗旁。

中隔板:

分隔柜内空间的垂直板件,又名中旁、中板、中山板。

搁板:

分隔柜内空间的水平板件,又名层板、撑板。

顶板:

高于1.5米的顶部板件。

面板:

低于1.5米的的顶部板件。

抽屉的叫屉面板或桶面。

底板:

柜体底部的板件。

抽屉的叫屉底板或桶底。

背板:

封闭柜体的背面的板件,又名背架、后壁板。

抽屉的叫屉后板或桶尾、斗尾。

望板:

连接脚(或腿)和面板(或底板)的水平板件,也称裙板、走司、走水、围板。

立水:

指餐桌、茶几上连接脚与脚之间起平衡稳固作用的零件。

口横:

连接侧板之间的水平零件。

立挺:

框架两边的直立的零件。

帽头:

框架上、下两端的水平零件,一般指柱端的饰块。

塞角:

用于加固角部强度的零件,也称固木、卡木、撑角、木角、三角卡子。

竖档:

框架中间的直立零件。

横档:

框架中间的水平零件。

拉档:

望板下面连接脚与脚(或腿与腿)的横档,也称拉方、锁脚、横呈。

导轨:

引导、限制门(或抽屉)活动方向的部件。

活动柱:

增加门开合活动角度的零件。

开门:

沿着垂直轴线启闭的门,又名拉门。

翻门:

沿着水平轴线启闭的门,又名翻板。

移门:

横向移动的门,也称躺门、扯门。

卷门:

能沿着弧形轨道置入柜体的帘状移门,也称软门、百页门。

银镜SGM:

在优质浮法玻璃或磨光玻璃基片上镀一层反光的银层,银层上镀一层铜,再以镜背漆为保护层的镜子。

1.4木工述语

毛料:

锯截后留有加工余量的工件。

净料:

毛料经切削加工后,达到规定尺寸的工件。

包镶:

木框一面或两板胶贴人造板的板件,分别称单包镶、双包镶。

开榫:

在工件端头加工规定的榫舌。

按榫的外形分直角榫、燕尾榫、圆棒榫。

封边:

板部件边沿用封条或其他材料处理称封边。

涂层:

涂在工件表面的液态涂料层。

漆膜:

涂层经过干燥固化形成的膜。

底漆:

工件表面起到遮盖、着色、封闭和防锈等作用的底层涂料。

面漆:

覆盖于底漆表面的涂料。

填孔亚光:

“填孔”指漆膜填平木材表面管孔;“亚光”指光泽近视似蛋壳,侧视柔光。

紫外固化:

光敏涂层在紫外光线照射下交联固化。

表面干燥:

漆膜表面干到不沾尘土或手指轻触不留痕迹。

实际干燥:

手指揿压漆膜不留指痕。

木纹:

木材中因纤维排列方向所形成的纹理。

分直纹(木纹通直并近似平行于单板的主要方向之一)、斜纹(木纹与单板板边不垂直)、不规则纹。

单板:

由旋切、刨切或锯制方法生产的木质薄片(0.5~10mm)状材料。

胶合板:

由三层及以上的单板按对称原则、相邻层单板纤维方向互为直角组坯胶合而成的板材。

中纤板:

密度为450~880kg/m3的纤维板(以植物为原料,经分离成纤维,成型热压制成的板材)。

做虫孔:

是仿古涂装的一种手工技术工艺,它仿制家具长时间存放后木材虫蚀、虫蛀后留下的痕迹,虫蛀既有散落的个别地方也有密集的成团现象。

锉刀痕:

是仿古涂装一种手工技术工艺,它仿制家具在长期使用或存放过程中被带锯齿形的物体拉划出的痕迹。

马尾、蚯蚓痕:

是仿古涂装一种手工技术工艺;马尾痕也称划痕,它仿制家具在使用过程被划伤、刮伤的痕迹;蚯蚓痕是仿制家具长期使用或存放过程中被虫蛀、虫爬过后留下的痕迹。

铁锤痕:

是用铁锤倾斜一定角度敲打后留下的痕迹,是仿古涂装的一种手工技术工艺,它仿制家具长期使用过程被压伤或被其它器物掉落下来砸伤的痕迹。

喷点:

也叫苍蝇黑点,点多为黑色、深咖啡色,是一种透明或不透明的着色漆是仿古涂装的一种技术工艺。

它主要仿制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苍蝇遗留在产品上的排泄或一些有色物溅落在产品上留下的痕迹,是仿古效果较强的一道工序。

布印:

也称造影,是仿古涂装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项工艺,其主要作用是增强产品的层次感,加深产品的颜色。

层次:

是仿古涂装的一项重要工序,它是在产品着色过程中用钢丝绒按一定规律抓出一些颜色较浅的部分或布印后整理出一些颜色较浅的部分,使产品颜色呈现出明暗对比层次

脲醛树脂:

尿素与甲醛经缩聚反应制得的树脂,属氨基树脂

游离甲醛含量:

甲醛类树脂中未参加反应的甲醛质量占树脂总质量的百分数

固化剂:

能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可加速树脂固化速度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