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2657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docx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考纲点击】1.生态因素及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种群的特征、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3.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4.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5.生态系统的成分。

6.食物链与食物网。

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其关系。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生物圈的概念与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

10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与保护。

----------------------------------

【体验高考回归本源】

---------------------------------------------------------------------------------------------------------------------------

一、生态因素、种群与群落

【重温高考经典】

1.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2.(2010·浙江·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3.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2009·广东,15B)

②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2009·广东,11BD)

③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2009·全国Ⅱ)

④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2010·全国Ⅱ)

⑤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2011·全国)

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2011·海南,24B)

⑦次级演替的速度比初级演替的速度快(2011·海南,24C)

⑧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011·安徽)

【回归命题本源】

1.什么叫生态因素?

海拔高度、水域深度、季节性气候属于生态因素吗?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在不同海拔高度和纬度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在同一纬度上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3)同纬度、同经度上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4)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导因素。

3.用坐标系来表示下列种间关系:

4.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以及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和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5.“J”型曲线分析

①条件:

②公式:

Nt=N0·λt(N0为该种群的,λ表示。

若λ1,种群密度增加,为增长型种群;λ1,种群密度减小,为种群;)。

③特点:

增长率(λ)不变

6.“S”型曲线分析

①达到K值不再增加的原因:

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天敌数量,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最终达到平衡。

②特点:

a.种群数量为时,增长率最大b.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

二、生态系统及稳定性

【重温高考经典】

4.(2009·重庆卷,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向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2010·全国Ⅱ,3C)

②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2011·海南,21C)

③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2010·江苏,11B)

④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能进行合理分析

⑤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⑥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009·福建)

【回归命题本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其中自养型生物属于,异养型生物(寄生或捕食)属于,异养型生物(腐生)属于。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食物链(网)中只有和两种成分。

在食物网中,种间关系一般包括和,。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和。

(1)能量流动特点: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2)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的循环,具有特点。

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或而实现的。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当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它的

三大功能类群齐全,能量和物质的达到相对平衡时才表现出来。

4.联想拓展

①森林、草原、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在分布、特点、生物类群上区别有哪些?

②生产者与最高营养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去路分别有哪些?

③能量的单向流动与逐级递减的原因是什么?

④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及在生物群落内部分别以什么形式进行循环的?

⑤生态农业的优势是什么?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

【重温高考经典】

5.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2011·江苏,20A)

②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2010·北京卷,5A)

③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2010·北京,5D)

④某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招引灰掠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09·福建)

【回归命题本源】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保护层次:

、物种和。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潜在价值、;其中,直接价值包括。

4.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5.为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人类需转变产模式,即由“原料-产品-肥料”改变为

模式。

---------------------------------

【核心考点难点突破】

--------------------------------------------------------------------------------------------------------------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曲线

典例1: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变式训练1:

(2010·山东理综)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错误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不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典例2:

(2011·山东卷)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kJ和________kJ。

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和竞争。

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只。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引起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变式训练2:

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

J/cm2·a)。

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为________。

考点三 环境保护

典例3: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

【限时训练】

----------------------------------------------------------------------------------------------------------------------------

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2.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速率越大

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

D.曲线②表示每12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3.(2009·天津卷,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级演替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1·海南卷,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4%

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6.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单位:

102千焦/(m2·年)

GP

NP

R

15.91

2.81

12.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能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7.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8.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

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储存有最多的能量

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着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9.生态工作者对我国北方东西方向三种类型的草原(甲、乙、丙)进行调查。

下表是对不同调查面积(cm2)内物种数量的统计结果。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面积

10×10

30×30

60×60

90×90

100×100

120×120

140×140

3

6

9

11

13

13

13

3

8

10

15

19

20

20

2

2

4

5

5

5

5

A.三类草原由东向西依次为乙、甲、丙

B.三类草原中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乙

C.完成此项调查的方法为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

D.调查甲草原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最佳样方面积为100×100cm2

10.(2011·安徽卷,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级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11.下图为北太平洋海水中无机盐含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图。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3代表生产者,2为初级消费者

B.经2、3的作用,完成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9月份无机盐的增多是由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D.一年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

12.(2010·山东卷)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13.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B.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是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14.如图表示一个牧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A的能量分配是:

约20%流向B,其余大部分流向E。

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E从A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捕食

B.E―→F和F―→E是该生态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营养关系

C.C是该生态系统的一种分解者

D.减少B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能有效提高牧场产量

1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

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

摄入量

16.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17.(2009·浙江理综,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18.(2011·新课标,31)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

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19.(20分)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按a曲线增长。

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______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

(2)除上述影响外,在一定环境中,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____________的影响,生物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_______。

(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即该种群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

20.(20分)(2010·海南生物,23)请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行。

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的太阳能。

(2)分解者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3)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________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___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21.(09理综Ⅰ)(10分)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

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

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

22.(10新课标)(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

,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参考答案:

典例1:

A变式训练1:

A典例2:

(1)自动调节 抵抗力 分解者

(2)10 400 增加 生物多样性(3)捕食 900 偏高(4)升高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变式训练2: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