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266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5(本)……5(元),最多能买5本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有时根据需要,须把余数舍去,这种方法叫作“去尾法”

“去掉余数,商进一”的实际问题

20人租船游玩,每条船限乘3人,求至少要租几条船,列算式为20÷

3=6(条)……2(人),至少要租7条船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有时根据需要,须在求出的商的基础上加1,这种方法叫作“进一法”

易错集锦

易错点1:

用竖式计算除法,商是一位数时,错把商和被除数的十位对齐。

误区点拨:

(1)由于对竖式掌握不牢,在列竖式时,不会确定商的位置,从而导致错误。

(2)用竖式计算除法时,商是一位数,要把商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易错点2: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比除数大。

当余数比除数大的时候,说明剩下的部分还可以继续分,因而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易错点3:

有余数的除法的试商。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试商的时候,商与除数的乘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

易错点4:

解决问题时,对“进一法”和“去尾法”不会合理地选择。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余数的“取”“舍”,有时必须在求出的商的基础上再加1,有时则不用加。

如:

在解决租车问题时,不论剩下几个人,都要再租一辆车,这时候就要用“进一法”;

在解决用布料做衣服这样的问题时,不论剩下的布料是多少,都不够再做一件衣服,这时候就要用“去尾法”。

 

第二单元总结

认识

东、南、

西、北

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

面南背北、左东右西

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

1.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

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

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

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南针来辨认方向

 易错点1:

八个方位判断易发生错误。

(1)在平面图上一般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在判断图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时,要按照这个方法判断。

(2)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方向时,先找图上的方向标,如果没有,就要利用图中的隐含条件辨别。

根据一个方向判断另外七个方向时,易发生错误。

给出一个方向,判断其他方向,先要明白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然后把已知的方向和实际方向对应后,就能判断出其余的方向。

第三单元总结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约八千八百四十四米

(1)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和几个万组成的

万以内数的读写

9054 读作:

九千零五十四

二千零六 写作:

(1)读法:

从最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末尾有0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写法:

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万以内数

大小的

比较

1873>

575 <

2160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

估计

估计物体的数量,可以按行、列来算,也可以先圈出一部分,以圈出的部分为标准进行估计

区分不同数位上的相同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同。

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354千位上的5表示5个千,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错误地认为所有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只有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不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是10,如:

一(个)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0。

含有0的数的读法。

(1)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在读万以内的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在读万以内的数时,不论末尾有几个0,都不读。

含有0的数的写法。

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按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用0占位。

第四单元总结

分米、

毫米

一根筷子长约2分米。

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认识千米

运动场跑道1圈是400米,2圈半是1千米

测量较远的距离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

1000米就是1千米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填写长度单位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填完长度单位后,可以再检验一下

与它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看看还有没有比它更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位不统一。

进行单位的计算时,要注意前后的单位是否统一,单位不统一的两个

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应该先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再计算。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受毫米、厘米、分米和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影响,

误认为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1千米=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第五单元总结

三位数

加法的

笔算和

验算 

589+146=735

 589

+11416

 735 验算:

 146

+51819

 735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验算方法:

(1)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

减法的

1000-468=532

 

- 468

  532 验算:

- 532

  468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1)差+减数=被减数

(2)被减数-差=减数

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没有对齐。

(1)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尤其在计算三位数和两位数加减的时候,很容易把两个数的首位对齐,导致计算错误。

(2)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相加减,因此相同数位必须对齐。

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容易忘记加进上来的“1”。

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从个位加起,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

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1”。

在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时,容易忘记减去退位的“1”。

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被借走“1”,计算时,要先减去这个借走的“1”。

计算每一位时,都不要忘记减退位的“1”。

第六单元总结

认识角

  记作:

∠1

读作:

角1

由一个顶点和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角的分类:

直角、锐角、钝角

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特点: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对边相等,容易变形

欣赏与

设计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不同的图形有规律地排列,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图案;

把相同的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图案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边所组成的,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要根据角的特点去判断;

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跟它所放置的位置没有关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因此,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点。

数图形的个数。

数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先数单个的图形,再数组合在一起的图形,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不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去判断,平行四边形是由四条边组成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第七单元总结

时和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1时=60分

时间

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分针从12开始,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秒的

小明跑50米用了9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1分=60秒

比较带

单位

的量

1分=60秒

100秒

>

1分

比较带单位的量时,先看左右两边的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换算,再比较

经过的

时间的

计算

一场羽毛球比赛,上午9:

40开始,10:

30结束,经过50分

方法一:

分段计算,9:

40至10:

00经过20分,10:

00至10:

30经过30分,所以9:

30共经过50分

方法二:

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10时30分-9时40分=50分

时、分、秒单位间的进率易和其他单位间的进率混淆。

(1)根据已有经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是10或100,受已有经验的影响,认为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或100。

(2)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60。

时、分、秒之间的转换,比较大小。

(1)时间的大小比较,直接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导致错误。

(2)进行时间的大小比较时,既要看清数,又要注意单位,单位不同,应先换算成相同单位后,再比较。

表示时间时,格式错误。

(1)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在分是一位数时,容易在“分”前不写0。

例如,表示3时05分时,表示成3:

5。

(2)时间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汉字描述,如3时05分,几时就在“时”前写几,几分就在“分”前写几。

另一种是用数表示的方法,例如,3:

15,冒号前是时,冒号后是分;

如果分小于10,几分就在后面一位写几,前面的0不能省略。

例如,3时05分,写成3:

05。

第八单元总结

整理数据时容易漏数。

(1)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2)整理数据时,要仔细观察有序地数,可以边数边做好标记,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时容易数错。

(1)没有认真数“正”字的笔画。

(2)一个“正”字有5笔,代表这种物体有5个,先算出完整的“正”字有几个,再加上其他的笔画数就是物体的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