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案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2677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瘾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网瘾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瘾案例.docx

《网瘾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瘾案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瘾案例.docx

网瘾案例

一、网瘾成因——个人原因

1.PK少年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报复方式,一起悲惨的网络血案由此发生。

一个人能否在被多次杀死后还能再次复仇呢?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这却是完全可能发生的。

由此可以看出,现实与虚拟是泾渭分明的,话虽如此,但是在网络游戏中杀红了眼的玩家却往往对二者混淆不清,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前不久,四川省什坊市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因网络游戏而引发的血案,也许会为你提供一定的答案。

作为一起血案的见证人,刘洵至今也无法忘记那个可怕的深夜,正在他宿舍里休息的好友古世龙被四名少年用刀杀死了。

通过现场勘察和对目击者刘洵进行询问,警方初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四个年轻人,并且其中有人与死者古世龙相识,犯罪动机很可能是报复杀人。

那么古世龙与这四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过节儿呢?

据古世龙的同事和亲人介绍,古世龙平常除了上班以外就是玩网络游戏,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际活动,与别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就在办案人员对古世龙的遇害原因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个重要的信息显示,案发当晚,一个名叫唐亮的年轻人曾经在网上扬言要教训古世龙。

办案人员迅速将调查的重点集中到唐亮的身上。

通过调查,办案人员得知,唐亮在当地是有名的网络游戏高手,平时总是呆在网吧忙于厮杀,案发前与古世龙有过网上交手的经历,案发后,突然失去踪迹。

根据这些信息,办案人员认为唐亮具有重大犯罪嫌疑。

尽管不相信唐亮会因为网络游戏而杀人,但是唐亮的突然离家出走还是引起了父母的怀疑,因为唐亮平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基本上每天都呆在附近的网吧里。

只要一天不打电子游戏就心里不安逸,整天都是这个样子。

儿子放弃网络游戏而突然离家出走,真的是因为杀了人吗?

为了早日弄清真相,唐亮的父母答应,配合办案人员,想办法与儿子取得联系。

案发第四天,唐亮和其他三名涉嫌杀害古世龙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在办案人员对这四个人的讯问中,四个人虽然都承认古世龙之死是他们持刀行凶的结果,但是却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原本只是想教训一下古世龙,并没有真正想杀死他,现在的结果,完全是一个意外。

谈到自己想教训古世龙的动机,四个人的说法令办案人员深感意外。

唐亮是当地一所中学的学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他就想尽办法逃学,后来干脆退学不念了,全天候地呆在网吧里,一门心思地玩游戏。

由于日复一日在网吧里拼命地玩游戏,唐亮最终成为了当地一名网络游戏高手。

除了唐亮之外,在当地还有一位网络游戏高手,这个人就是本案中的死者古世龙。

古世龙之所以成为网络游戏高手,同样也是长期在网上厮杀的结果。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唐亮和古世龙是很好的朋友,唐亮最初开始玩网络游戏,还是跟着古世龙一起学的,应该说在网络游戏方面,古世龙还是唐亮的启蒙老师。

现实生活当中虽然如此,但是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二人却是谁也不服谁,相互随时等待着一场殊死较量的到来。

终于,在一次不期而遇的厮杀中,两个人在网络游戏当中的战争开始了。

唐亮的朋友田里说:

“因为唐亮在网中杀了古世龙的朋友,古世龙就帮他的朋友在网中把唐亮给杀了,唐亮就开始骂古世龙说我们是朋友你为什么要杀我,古世龙就说他还是我的朋友呢,如果你再杀他我们朋友也没得做,然后唐亮说不做就不做,就开始在网中杀古世龙的朋友,古世龙就开始在网中杀唐亮。

网络游戏中两人的战争之所以能够爆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网络游戏中唐亮娶了一个虚拟的老婆,然而这样的好事却遭到了古世龙的干涉。

在网中唐亮的‘老婆’被古世龙骂走了。

网络中的新仇旧恨终于在战争中爆发,然而第一次较量唐亮就输给了古世龙,第二次较量依然是唐亮告败,第三次唐亮还是没有赢。

在网络游戏中,唐亮被古世龙杀死过20多次。

屡战屡败之后,有些气馁的唐亮原本打算暂时退却,等以后有机会再卷土重来,然而古世龙在网上警告他,让他退出游戏世界,这让唐亮改变了自己的决定。

终于,在被古世龙在网络游戏中杀死23次之后,唐亮决定叫上几个平时一起玩网络游戏的兄弟,去找到现实当中的古世龙,好好教训他一顿。

一场虚拟世界里的厮杀终于演变成了一场现实当中的厮杀,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真实的世界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成就感、虚荣心

1.今年15岁的豆豆在父母的印象里,从小聪明又懂事,学习成绩也总在班里的前十名,外边人夸,家里人爱,他就是家里的希望和骄傲。

而现在他变得暴躁敏感,开始和家长顶嘴,让父母伤透了心。

豆豆的变化缘于两年前的一个暑假,那天一个同学来找他玩,同学说带他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于是豆豆随同学一起来到了一个小网吧,在那里他们玩起了一种叫《大话西游》的网络游戏。

刚开始豆豆觉得没有多大意思,可是玩着玩着就陷了进去,觉得在生活中得不到的一些东西,在虚拟的世界中可以满足自己。

豆豆发现,在网络游戏中只要他愿意什么都可以做,比如他喜欢谁就可以和谁去结婚,不喜欢谁就可以把他杀掉,完全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约束。

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豆豆扮演成了一个披着一头长发,手持兵器,武艺高强的女子。

她为所欲为,尽情地做着豆豆想做的一切事。

很快地,豆豆就成了众多玩家中的高手。

在游戏中他的等级也越来越高,他也从中获得了很大满足感。

豆豆到了中学以后,学习越来越紧张,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又让他觉得很枯燥,加上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又不是很强,豆豆感到压力越来越大,自信心也越来越不足,他常常为此感到苦恼。

而网络游戏似乎把他从现实的困境中解救了出来,于是豆豆去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一天上网一两个小时逐渐发展到一天上网七八个小时。

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豆豆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自从玩了网络游戏以后,固执、脾气暴躁,不愿意和家长亲友多交谈、多沟通。

以前豆豆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现在各门功课几乎都不及格。

聪明活泼的豆豆不见了,他开始说谎,逃课,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豆豆的变化使得家人焦急万分。

但是豆豆自己却说,他从来没考虑过家人,从来没考虑过学习,只是想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

豆豆觉得大人给他讲的都是大道理,空道理,至于自己的将来根本不愿意去想那么多。

与此相反的,游戏却像魔鬼一样难以从心里驱除,牢牢地控制着他。

无论是上课还是回家,脑子里除了游戏还是游戏。

在一个周末,他趁机钻进了一家网吧,一头栽进了游戏世界,完全没有了时间概念。

豆豆父母急得四处打听儿子的下落,可是直到凌晨三点多也没见豆豆回家。

这次,豆豆整整玩了一夜。

这个夜晚,他的家人也彻夜未眠。

爸爸召集了亲朋好友,跑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网吧,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家里象塌了天一样哭成一片。

在面对家长的担忧时,豆豆说他总会给自己找种种借口,可以心安理得地上网,让心中的愧疚感不那么强烈。

虽然内心也害怕,也矛盾,但最终还是游戏战胜了理智。

直到第二天,疲惫不堪的豆豆回到了家里,他看到的是一双双焦急的眼睛。

爸爸妈妈的脸色极其难看,可并没有出现豆豆想象中的场面,父母对他仍然是好言相劝。

豆豆妈妈甚至告诉他,如果实在控制不住了你可以在家玩,你每次在外面多呆一分钟,爸爸妈妈就揪着一分钟的心。

而豆豆的父亲为了他,不知已经哭了多少次。

父母和老师一方面劝阻,另一方面加紧了对他的看管。

中午老师不回家,陪他一起吃饭做作业,下午放学时父母到学校接他回家,不给他上网吧的时机。

可游戏的诱惑使豆豆聪明用尽,放学时看到爸爸在门口等他,他就从另一个门口溜出去,大网吧不让进就找小的。

反正,他总能设法摆脱大人的视野,进入能让他尽兴的网吧。

连豆豆自己都说,虽然心里很清楚这样做不对,但已经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了。

豆豆的世界里只剩下了两个字:

游戏。

他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这两个字,包括学习也是为了换取玩游戏的时间和钱。

为了游戏,他编造各种理由向家里人要钱,不给就找同学借,甚至偷偷拿父母的。

2003年的春节一放假,豆豆便一头扎进了网吧。

3天后,蓬头垢面虚弱不堪的豆豆才被快要发疯的家人找到。

这次,父亲终于忍不住了,用皮带狠狠打了他一顿。

然而,父亲的痛打和母亲的眼泪仍然没能触动豆豆痴迷的心,他反而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

豆豆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接受他,所有的人都在和自己过不去,游戏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

从此以后,豆豆从心里抛开了亲情,彻底不想家里人的感受,他更是无所顾忌了,甚至连续五天五夜泡在网吧里。

他说,那几天感觉是生活在人间炼狱,每天都没有喘息的时候,只有靠游戏来麻痹自己的神经。

渐渐地,豆豆感到越来越苦闷,因为游戏,他拒绝了亲人,远离了朋友,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倒数。

不仅如此,他唯一的精神乐园网络游戏也并非净土。

在游戏中,他常常无缘无故被别的玩家欺负,他信任的朋友也与他反目成仇。

各种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游戏中又重复地发生了。

在现实中找不到依靠,在虚拟中也得不到解脱,豆豆承受着来自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两种压力,双重痛苦,他感觉苦不堪言却又欲罢不能。

由于豆豆所在的学校是重点中学,而他所有的功课都不及格,并且他的行为也严重影响着班里的其他同学,豆豆成了不受欢迎的学生。

在学校的再三要求下,父母将他转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可状况依然没有改变。

2004年春节过后,无奈的父母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豆豆在家关闭一段时间,减少他和外界的接触。

就这样,豆豆被关在了家里,完全切断了与网络游戏的联系,他感觉像火烧一样的难受,他发疯似地喊叫,踹门,那时候,豆豆觉得自己就是一头困兽。

在那些孤独而又备受煎熬的日子,仔细回味让自己失魂落魄的网络游戏,他觉得自己得到的只是虚无一片。

2.这位“游戏狂人”据说曾是南京某重点大学学生,为打游戏半年内竟足不出网吧

连续六个月坐守同一家网吧,吃在里面,睡在里面,南京浦口靠近大学城浪淘沙网吧的81号桌将一名退学的大学生钉在了那里,他脸色苍白,头发裹着灰疯长着,脸颊上也长出了胡子,衣服上面的污垢可以量出厚度,手指细如鸡爪,下半身裹着条毛毯日夜不离身。

网吧老板承认,这是他们网吧接待的包机时间最长的一个顾客,从今年6月份就开始了,网吧老板因为害怕也试图劝其离开,但根本无法奏效。

网吧出了“游戏狂人”

昨天(8日)下午,记者接到某大学浦口校区一位男生的报料,他告诉记者,在泰西路浪淘沙网吧里有个“奇怪”的人,他和同学最近几个月每次去该网吧上网,总会碰到那个奇怪的人在里面上网,听说那人已经待在网吧几个月了。

报料的同学说:

“这个人特征很明显,20多岁,几个月没洗澡、没换衣服的样子,你想象得出来,随身还带着个皮箱和塑料袋,里面塞着几件很脏的换洗衣服。

”“听说他是南京某重点大学已经退学的学生,到网吧的人很多都知道他,而且仰慕他的人不少,因为他是游戏高手,我怀疑这人有点不正常了。

坐守网吧只为杀魔

记者随后赶到了这家网吧,网吧的规模颇大,拥有100台左右的电脑。

记者在网吧里转了一圈,没有发现这个“游戏狂人”。

记者问网吧的收银员,“是不是有个人在你们这儿待了几个月了?

”收银员有点诧异地点了点头,用手朝南边第二排电脑最里面的一个位置指了指,“81号。

记者挤到里面,很快确认了这就是那位男生报料所称的“怪人”,从后面看,这人的头发已经很长了,腿上裹着条毛毯,身后放着一个小皮箱和一个塑料袋。

“你是不是在这里玩游戏玩了几个月了?

”记者问他,他没有回头,眼睛仍盯着电脑上的一幕动画剧,过了一会儿,他回过头来应了一声:

“是的。

记者趁机仔细观察了他的打扮,他身穿一件灰白色夹克,袖口上沾着大片脏兮兮的黑灰,手背上的黑灰一点不比衣服上的少,胡子稀稀拉拉,却长得很长。

“听说你是某大学的,你不上课吗,是不是退学了?

为什么要退学呢?

”记者问道,他没有反应。

“你老家是什么地方的,你平时从不回宿舍吗,你住哪里?

”面对记者一连串的追问,他始终不语。

记者换了一个话题:

“你为什么要连续几个月守在网吧呢?

”他回答了,“我有个目标一定要完成,我要杀死拉格拉罗斯,他是炎魔。

”据了解,这个“炎魔”正是角色扮演类游戏中的一个虚拟人物。

默认自己是大学生

“听说你是天津的,是吗?

”“差不多吧。

”“那你的父母知道你退学这回事吗?

”记者追问,他又沉默了,过了一会说:

“我不是大学生。

”“我听人说你是大学生,你不要骗我。

”记者观察发现,尽管他满面污垢,但细看还算清秀。

这次他沉默了,算是认可了记者的说法。

“你父母知道你这样,会怎么想,你上大学多不容易啊!

”“要达到目标就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

”“可是你放弃的不是太多了吗?

”“我不觉得,你是记者吧,你要做记者不也要放弃一些东西吗?

我们是一样的。

”他强调,“我很清楚我在做什么。

你们不用管我,如果你想做报道,我现在不想出名,如果想帮我,那我告诉你,我不需要别人帮助。

”在整个对话中,这人始终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

半年吃住都在网吧

记者随后找到网吧的苏老板,并表明了身份,“这样下去怎么行,万一出事怎么办?

”记者直截了当地问老板。

苏老板显得很为难,“我们也劝过他,他不肯走,我们也没法子。

”苏老板告诉记者,他是几个月前来网吧的,当初是登记过的,但过了这么长时间,他一直不走,也就不需要继续登记了,以前的资料暂时找不到,所以现在他也搞不清这人叫什么,“听说他是附近某重点大学的学生。

”随后记者从其本人处了解到,他今年23岁,6月份就来到了网吧。

苏老板说,网吧有卖盒饭的,三块五块的都有,这人就买盒饭吃。

晚上他也睡在网吧里,裹条毯子。

平时他基本不出去。

网吧负责做饭的赵大妈说:

“这人早就来了,好像是五月底吧。

”她摇了摇头说:

“我送饭都不敢靠近他,他身上有一股臭味。

夏天的时候他也是这样成天坐在哪里,他身上的那套衣服你看到了吧,从那时起就没换过呢。

她担心地问记者:

“你们不会把他搞走吧,他还欠我80多块饭钱没给呢,要他把钱先还给我。

”她说,这人以前也是这样,基本都会欠一阵子钱,然后还清。

“唉,我儿子2002年从东南大学毕业,现在已经是工程师了,这孩子不知想干什么,听说还是大学生呢!

称游戏可养活自己

随后记者再次与这名男子进行沟通,不过他向记者表示:

“你不懂魔兽世界,根本没资格跟我谈游戏。

记者问他:

“你平时玩游戏的钱怎么来的,是跟父母要的?

”“不是,我自己挣的。

”他说在“魔兽世界”里可以赚钱的,“你放弃学业,是想靠这个来谋生吗?

”他对这个说法很不屑,“如果我*这个挣钱,每个月挣一千多块很轻松的,不过我一般每个月只挣五六百元,够用就行了。

记者问他:

“你是不是想获取一种成就感?

”他不作声。

记者问他离杀死“拉格拉罗斯”还有多长时间,“一个月吧。

”“那一个月后你是不是就要离开网吧了?

”他说:

“那也不一定,说不定到时我又有新的目标了。

”记者担心他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垮,他竟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

“我就是死,也要实现目标。

我什么都无所谓。

”他说:

“你不要想阻止我,我知道你们想做新闻,这没关系。

谁阻止我实现目标,就是我的敌人!

网吧管理员很无奈地告诉记者,“他很聪明的,口才很厉害。

”言下之意,他们的劝说对他根本不起作用。

记者问那名男子:

“难道你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吗?

”他说:

“我做的事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了,谁也管不了我。

”记者问:

“包括你的父母?

”他说:

“是的。

玩友称其技术很高

记者在网吧门口拦住了一位正准备回校上课的大学生,“你认识那个在网吧里几个月不走的人吗?

”这位同学说曾经就游戏的问题打过交道。

“他的游戏技术是不是很高?

”“是啊,魔兽世界里面七八种职业,他都会的。

”这位同学告诉记者,他们经常会去请教他魔兽世界中的难题,“他很热心,很愿意讲。

”不过他说:

“我觉得他精神好像有点问题,我们问完走了,他还在一个人继续说半天,真是奇怪!

”据这位同学说,他们也曾经问过那人的名字,但那个人就是不肯说,好像很不愿自己的名字被人知道。

 

3.22日见到小张的时候,记者发现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青年,他说,他今年28岁,在沙子口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已经成功戒掉了网瘾,现在已经是要当爸爸的人了。

说起自己的犯罪经历,小张点燃了一根香烟,沉思了一下开始说——我是2006年的10月份染上网瘾的,那时候我迷恋一种叫《梦幻西游》的网络游戏,原因就是在现实中我一事无成,而在网络中我是一呼百应的帮派老大。

现在想想那段上网的经历,我都无法相信那是真的,就好像是一场梦。

那时,我从家人的视线中消失了,时间最长的一次是3个月没下线。

那段日子,我没日没夜地泡在游戏当中,一天24小时,没有我不在线的时候,吃饭就叫盒饭,每个星期就睡一次觉。

睡觉就在网管睡觉的地方,每次睡觉最多就睡10个小时。

没钱了,就回家跟爸妈撒谎说,自己出事了,需要钱,开始的时候爸妈还给我,每次给六七百元,可是给了三次之后,就再也不给了。

”小张说,那次爸妈没有给钱后,他没有办法只能又回到了网吧,开始向网吧老板赊账,可是到了2007年5月份的时候,他已经欠了网吧1000多元了。

经过网吧老板的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该还账了。

网瘾把我“绑架”进监狱

能借的朋友都借遍了,他没有什么办法。

可是就在他绞尽脑汁想办法弄钱的时候,一个念头从他脑中闪过,“借不到,我为何不到亲戚家里去弄点?

有了这种想法后,小张来到了栲栳岛,他的一个姨住在那里。

在弄清楚家里没人后,小张翻墙进入了院子里,又破门而入。

在一个大衣橱里,小张找到了1000元现金,还有一张存折,存折上有3万多元。

随后的发现,让小张欣喜若狂,因为存折的密码跟存折在一起。

当然,他也发现了存折上的名字不是他的亲戚,而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那时,他的亲戚已经把房子出租)。

但是,拿到现金和存折后,小张已经失去了理智,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银行,取出了钱,直奔网吧。

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到,银行有摄像头,已经拍下他盗取别人钱财的犯罪事实。

在随后的时间里,小张开始了逃亡之路,他分别到了济南、沈阳等地,之后还找了承德、兰州、齐齐哈尔等地的网友,每到一地,他总是要先找到网友一起上网,连续上几天网后,他就上车奔赴另外的地方,路上的时间就是他睡觉的时间。

2007年的7月初,小张的钱花完了,他不得不回到青岛。

不过回到青岛后不久,他就落网了。

随后,他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好奇心

1.连日来,小威和他妈妈王丽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热心市民在为王丽娟支招的同时,不免提出疑问:

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诱惑到底有多大?

记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3个有网瘾经历孩子的家庭,记录下了这些家庭“不堪回首”或正在发生的故事。

因被制止上网,儿子竟然服农药

“这孩子可咋办呢?

谁能帮助我戒掉他的网瘾,倾家荡产我都愿意。

”14日晚9时许,在田浩家里,他的母亲林红霞不止一次地重复着:

我和他爸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16岁的田浩性格内向,因迷恋网络游戏,由逃学到辍学。

林红霞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开了个菜园,由于忙于菜园的管理,晚上又很晚回家,根本没时间跟儿子沟通,每天给他两块钱零花。

据田浩介绍,他在初二下学期时迷上了网络游戏。

第一次是在一个同学家,看同学玩一种叫“私服”的网络游戏,当时感觉特别好奇,并提出自己也要玩。

“玩过之后,特别上瘾,总想着继续玩。

在玩的过程中,还能与网友聊天,充当大侠的角色,用自己的武功和装备去救人。

”田浩说,在现实生活中,他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

“起初,田浩白天不上学,傍晚回家睡觉。

后来,晚上也不回家了。

”林红霞告诉记者,田浩有一次四天五宿没回家。

去年6月,因逃课,林红霞让田浩到学校向老师认错,谁知他一气之下,居然回家喝了“敌敌畏”农药。

“幸亏抢救及时,否则......”

为避家人视线,孩子居然学会反“侦查”

采访萌萌,是在文登市中心的一家网吧。

14日下午4时40分许,记者与城里分局民警一起来到一家网吧,萌萌正痴迷地玩着“梦幻西游”游戏。

尽管上身没穿校服,但从他幼稚的脸庞上,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名中学生。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萌萌迷恋上网的原因及经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是同学引路,加上好奇,由旷课发展到逃学。

“你为什么不穿校服?

”萌萌说:

“我穿了,但脱下来放在一家超市的存储柜里,防止被家长或老师发现。

”萌萌告诉记者,他是坐公交车从学校来到这家网吧的。

采访结束后,记者提出要把他送回学校,萌萌很为难地说:

“叔叔,我刚才骗了你,我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

“自行车放在哪里?

”他指着100米之外的一家超市告诉记者,自行车停在哪里。

萌萌解释说,如果把自行车停在网吧门前,很容易被家人发现。

萌萌还告诉记者,如果想多玩会儿游戏,又不被家人发现,最好的办法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下午5时,记者与萌萌的班主任刘老师取得联系。

她告诉记者,下午上课时,发现萌萌不知去向,她正为找不到萌萌而发愁呢。

当天下午,刘老师把萌萌逃学的情况,告诉了其在威海工作的父亲李某。

李某非常吃惊,立即驱车赶到文登。

他告诉记者,一个月前,萌萌逃学一天两夜,他开着车在文登各个网吧找了一天。

回到家里,萌萌表示保证不再到网吧上网了。

这才几天,他又犯起了混。

本是寻找快乐,孩子却变得更痛苦

“因为儿子宋建游戏打的好,网吧老板不仅不收他的钱,而且还倒找钱给他。

”13日上午,威海市民于女士气愤地说,这网吧真是太黑了,这不明摆着拉孩子下水吗?

于女士说,宋建刚上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好,也很有爱心。

自从迷恋上网络游戏后,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学习成绩下降,对待母亲、朋友也很冷漠。

“孩子年龄小,自控力差,哪能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

”于女士告诉记者,起初宋建玩游戏的时候,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孩子上网是时代的需要,等我警觉时,他已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轻则旷课,重则一个月不上学。

其实,孩子也一直在痛苦中挣扎。

一次于女士偷看了宋建的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

“玩游戏本身是为了快乐,但没想到的是,我不仅没有收获一丝快乐,反而变得更加痛苦,对自己看不到半点希望。

“宋建迷恋上网吧后,我被折腾得不像样了。

他晚上不回家,我彻夜难眠。

”我是个单亲家庭,宋建是我全部的希望,一旦儿子没有了,我这个家也就完了。

寻求刺激

1.平武县少年马强(化名),酷爱上网打《传奇》游戏,长期在网上扮演武士和法师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点小事,17岁的马强竟然对无冤无仇的女青年痛下杀手。

目前该案已进入起诉环节。

命案:

女青年身中20余刀

2月28日上午9时许,平武县110指挥中心接报:

电力公司宿舍楼4楼2号房内有一女尸。

警方勘察发现,房门未关,被害人身中20余刀失血而亡。

死者名叫张姗,据好友反映,2月27日晚11时许她打电话给张姗,突然听见电话里传来张姗的尖叫声,然后电话就断了。

警方初步判断要么是熟人作案,要么是尾随作案。

疑犯:

17岁的网络游戏迷

这时警方获得一条重要线索:

2月27日晚,在东大街有一个男青年把一个女青年撞了,通过反复核实,被撞的女青年就是被害人,撞人的男青年是龙安镇待业人员马强。

经调查,当晚马强和哥哥一起上网打游戏,10时许,他就离开网吧回家了,但哥哥晚11时回家却没看到他。

现年17岁的马强,性格孤僻,大多时候都在网吧玩《传奇》游戏。

3月21日,有人向警方反映,马强可能已前往新疆。

起因:

小纠纷让他失去理智

3月25日,绵阳警方赶赴乌鲁木齐,于当日凌晨3点50分在其出租房外将马强抓获。

马强对自己杀死张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他交代,2月27日,吃了晚饭后去网吧打《传奇》。

大概9时许,他出去找同学耍,走到会通桥下把张姗撞了,张姗骂了马强几句,马强就回家拿了一把刀,到处找她。

撞人、争吵,不过是小事一桩,然而,此时的马强却失去了理智……马强在开发区后街上看到张姗,一直尾随其后。

正上楼的张姗,一边和好友在电话里说笑,一边掏出钥匙开门。

张姗刚把门打开,马强就往她身上捅了一刀,接着又连砍20多刀。

直到张姗不动了,马强才到厕所把手上的血洗干净离去。

面对面网络里打打杀杀惯了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少年变成了可怕的冷漠杀手?

日前,记者面对面采访了马强。

马强的回答很令人吃惊。

他说,他平时酷爱网络游戏,打打杀杀惯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

你打游戏多久了?

马强(以下简称“马”):

两三年。

记:

你在《传奇》里是什么角色?

马:

武士和法师。

记:

在游戏里面是不是可以随便杀人?

马:

你杀了人,人家就喊要好的来杀你。

记:

你这样杀人和你打游戏有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