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027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docx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前言

一、瓦斯治理原因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我矿瓦斯治理,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和瓦斯防治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原则,贯彻执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的二十四字方针,建立健全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三、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瓦斯治理工作到位。

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化、开拓开采正规、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为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健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

1.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2.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

3.瓦斯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

4.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

5.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抽采达标),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

6.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有效),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7.严格管理(管理到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行、严格监督。

8.排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

9.加大瓦斯综合利用工作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推广瓦斯综合利用新技术。

五、瓦斯治理目标

1.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瓦斯事故与重大瓦斯事故;

2.防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

3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

瓦斯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矿各系统实际情况分析,治理方案应以通风系统改造为重点,以瓦斯综合治理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抽放等安全系统为目标,配合各项保障措施来达到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

(一)政策法规

1.《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2.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4.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5.煤矿瓦斯抽采标准(AQ1027-2006)及瓦斯抽采指标((AQ1026-2006));

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09】2号;

(二)主要技术资料

1.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矿初步设计。

2.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和安全专篇说明书。

3.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4.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

5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

6.煤矿“三个鉴定报告”(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煤尘爆炸性鉴定、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

 

第一章矿区概述

第一节概述

一、交通位置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新密市来集乡王堂村境内,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13°28´30"~113°31´44",北纬34°29´46"~34°30´17"。

矿区西距新密市约18km;新密支线裴沟煤矿专用线和宋(寨)~大(冶)铁路专用线相连从本矿区南部1.0km处通过,

东北距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分别30、20km,北距郑(州)~密(县)(S316)公路3km,东距宋楼车站3.0km。

南邻登封~杞县地方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二、矿区范围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新密市来集镇王堂村境内,新密煤田裴沟井田的东部。

井田范围北部为F22郭庄断层,南部为F48和F17显应寺断层;东、西部分别由3、4座标点和1、8座标点的连线为界。

矿井范围的划定,主要依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函[2007]473号《关于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矿区范围的批复》,划定的井田范围由8个座标点圈定。

设计依据这8个座标点的连线,作为该矿井的设计边界。

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详见附表2-1-1。

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表

                       表2-1-1

拐点编号

X

Y

拐点编号

X

Y

1

3819050

38452000

4

3819530

38454120

2

3818900

38453088

5

3819430

38453740

3

3819000

38454120

6

3819520

38452000

全井田东西走向长2.1km,南北倾斜宽0.45~0.6km,井田面积约1.35km2。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

根据地层时代、岩性及富水程度,矿区内共划分了七个含水层组和四个隔水层段。

1、主要含水层

⑴寒武系上统长山组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为灰白色、灰黄色中厚层状隐晶质白云质灰岩,裂隙发育,岩心破碎,含岩溶裂隙承压水;揭露厚度为0.52~51.89m;最大漏水量为12.5t/h。

⑵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为灰白色、浅灰色厚层状隐晶质灰岩,揭露厚度为4.10~62.71m,钻孔涌漏失水量为0.45~0.67t/h;裂隙岩溶发育,但不均一,赋水性强、导水性好。

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1341L/s.m,渗透系数为0.4218m/d,为HCO3-Mg-Ca型水,矿化度为0.391~0.333g/L。

⑶太原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由L1~L4四层灰岩组成,为深灰色中厚~厚层状、隐晶质结构,厚度为10~20m,岩溶裂隙发育、赋水性强,钻孔涌漏水现象明显、多集中在L1-2石灰岩附近、涌漏失量为0.90~54.00t/h,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40L/s.m,渗透系数2.4715m/d,为HCO3-Mg-Ca型水,矿化度为0.351g/L。

⑷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为二1煤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由L7~L9等三层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组成,厚度多在10m左右,岩溶裂隙发育极不均一。

原始水位标高为+171.55~173.99m,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956~0.3077L/s.m,渗透系数为1.163~3.635m/d,经裴沟煤矿多年排泄、目前O2含水层静止水位标高为+101.44~108.56m,为HCO3-Mg-Ca型水。

⑸二1煤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

系指二1煤以上100m范围内灰白色中粒或粗粒砂岩,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砂岩一般厚4.20~15.60m,静止水位标高+169.91m,含水不均匀,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988L/s.m,渗透系数0.3832m/d,为HCO3-Ca-Mg-Na型水,矿化度为0.332g/L,为弱的裂隙承压水含水层,正常情况下对开采二1煤层影响不大。

⑹第三系泥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为白色、浅灰白色泥灰岩,裂隙不发育,局部有小溶洞,地表蜂窝状溶洞发育。

下部为黄灰色含粒灰岩。

平均厚度179m,一般为100~200m。

⑺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含水层:

呈二元结构,上部为黄色亚粘土夹棕色亚粘土;下部为卵石层,卵石直径为2~10cm、大者为20~30cm,主要为金斗山砂岩、平顶山砂岩的砾石,分选性差,次棱角状,松散孔隙发育,含孔隙潜水,赋水性强,静止水位标高为+165.62m,钻孔单位涌水量0.02L/s.m,渗透系数0.1659m/d,为HCO3-Ca-Mg-Na型水,矿化度为0.30g/L。

2、隔水层

⑴本溪组铝质泥岩隔水层:

位于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之上,为灰白色铝质泥岩、深灰色炭质泥岩和泥岩,结构致密,裂隙不发育,厚2.49~35.56m,平均9.00m。

隔水性能良好,但在变薄处或断层破碎带部位隔水性能差,起不到隔水效果。

⑵太原组中部砂泥岩隔水层:

系指L4~L7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粉砂岩等,厚20.37~42.83m、平均32.00m。

该层位于太原组上、下段灰岩高承压水头含水层组之间,隔水性能良好。

⑶二1煤底板隔水层:

系指二1煤底至L9顶的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粉砂岩等,为主的隔水层,一般6m。

该层虽有一定的隔水作用,但局部地段太薄或被断层切割,隔水性差,因此开采二1煤层时要特别注意其造成的水患。

⑷二叠系砂泥隔水层:

系指二1煤上100m起到上部基岩剥蚀面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主要包括泥岩、砂质泥岩、细粒砂岩、粉砂岩等,厚度一般在300m以上,其间夹有数层中、粗粒砂岩含水层,但被隔水层阻隔,水力联系较差,总体上表现为隔水性,能有效阻隔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进入矿井。

3、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⑴充水水源:

包括地表水、顶板水、底板水和老窑老塘水。

地表水:

矿区及附近丘陵及岗地,大气降水除少数消耗于蒸发、其余都汇入双洎河,由于地表迳流快,大气降水对矿井一般无影响。

顶板水:

第三系溶裂隙潜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赋水性强,因距二1煤层较远、有较厚的隔水层,一般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但遇断层时,会沟通其它含水层、对其进行补给,给开采二1煤层产生不利影响。

二1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水量不大,赋水性弱,一般不会对二1煤层开采产生影响。

底板水:

底板直接含水层(C3tL7-9)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赋水性强,但不均一,其水量占矿井充水量的80%以上。

底板含水层(C3tL1-4)为开采二1煤层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量丰富、但不均一;底板间接含水层(O2m)水,水量大、来势猛,但由于距二1煤层较远,一般不会给矿井生产带来影响;遇断层或地层薄弱带时,会对矿井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矿井生产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老窑老塘水:

在矿区四周不同深度积累了大量的老窑水,在靠近老窑采掘时,必须边探边采,保证安全。

⑵充水通道:

断层裂隙带和封闭不良钻孔都可能成为矿井涌水通道。

矿区南部的F17等断层为导水断层,可能会沟通煤层与其它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给煤矿生产带来极大危害,是安全的大敌,应提前作好防范措施。

其次当二1煤层底板水压力增大,底板隔水层较薄时,会引起底鼓,突水;在裂隙发育处,突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封闭不良钻孔可能会沟通矿坑和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给矿井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⑶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按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特征进行矿床水文地质类别划分,矿区应属第三类二亚类,即以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按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及补给条件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型别划分,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三型,即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中的第一种情况。

综合考虑二1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三类第二亚类第二型,即以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

根据目前矿井涌水量观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0m3/h,最大涌水量为130m3/h。

二、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性

1.瓦斯

根据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编制的该矿井《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邻近裴沟煤矿矿井瓦斯涌出量和煤层埋深、煤层厚度成正相关关系;根据裴沟煤矿2005年7月进行的鉴定结果,绝对涌出量为25.75m3/t.min,相对涌出量为6.25m3/t,为高瓦斯矿井。

矿区内二1煤沼气成分CH4+C2-8占0.14~96.12%、平均55.97%,CO2占2.81~38.91%,N2占0.12~83.20%、平均29.41%;沼气含量CH4+C2-8为0.002~20.53ml/gr、平均5.01ml/gr,CO2为0.18~0.84ml/gr、平均0.30ml/gr,N2为0.30~1.33ml/gr、平均0.55ml/gr。

根据瓦斯分带标准,以瓦斯成分80%为界,矿区为瓦斯风化带和瓦斯沼气带。

根据河南省煤炭工业局豫煤安[2005]456号关于对郑州市所属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桧树亭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84m3/t,生产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由于该矿井经资源整合后,扩界延深,井田范围扩大,本设计按该矿井《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提供的资料,按高瓦斯矿井设计。

2、煤尘爆炸性

二1煤以粉状煤为主,生产中煤尘一般较大。

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4年4月10日和2005年10月18日对该矿井二1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二1煤火焰长度为20mm,煤尘爆炸指数为14.32%,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倾向性

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4年4月10日和2005年10月18日对该矿井二1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二1煤层自燃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概况

矿井采用三立井开拓方式,单水平上下山开采,主井井深339m,净直径3.5m,装备一对2.5t非标准箕斗,钢罐道。

选用2JK-2.0×1.0/20型双滚筒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主要提升煤炭,同时兼作辅助进风井。

井筒装有梯子间作为矿井应急避灾的安全出口;副井井筒净直径3.5m,深度212m,提升方式采用单罐笼提升。

提升容器为1t非标罐笼,主要用于提升人员和物料,兼作矿井的进风井;风井直径2.6m,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

安装有两台FBCDZ-№18(2×132kW)型防爆轴流式风机进行通风,一用一备。

井底车场布置为刀把式车场,副井井底为双侧进出车,便于空、重车调度。

全矿井划分一个开采水平,即-125m水平,该水平划分为13采区和11采区,目前13采区已开采结束,11采区为生产采区。

第二节主要生产系统概况

一、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副井进风,主井辅助进风,风井回风,风井安装有两台FBCDZ-№18(2×132kW)型防爆轴流式风机进行通风,一用一备。

矿井总进风量为3155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3267m3/min,矿井通风负压1595Pa。

矿井需风量3088m3/min,有效风量2953m3/min,有效风量率87.5%,矿井等积孔1.62m2。

矿井采用风机反转进行反风,10分钟内能够改变巷道风流方向,并且反风量达到正常供风量的60%,符合规程要求。

各种通风设施完好齐全,通风系统稳定可靠,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二、运输系统

大巷运输方式及主要运输设备

采用胶带输送机连续运输的方式。

工作面采用人工装煤,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运煤,经运输顺槽、运输下山和胶带运输机上仓斜巷B=800mm型的胶带输送机,将煤炭运入主井煤仓,由主井箕斗提升到地面。

一轨道、二轨道下山辅助提升设备:

提升方式均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提矸、下料一次串2辆非标准1t矿车,均选用JTKB-1×0.8w型矿用单滚筒防爆提升机,配套YB280S-6型防爆电机,660V,55KW,平均绳速0~1.23m/s。

一轨道下山运送人员采用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型号RJY22-22/238-00,运行速度1.0m/s,驱动轮1.2m,输送量255人/h,钢丝绳6×19S+FC-Φ20-1570-右交、线接触、无油。

驱动电机型号YBK200L2-6,功率22KW,转速980r/min,减速机型号TB3SV06-56,速比I=56。

电控部分PLC编程控制,中文操作台具有沿线急停、过速、欠速、打滑、语音提示等保护。

二轨道下山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垂深不超过50m,不再配备机械运送人员。

采区内所需材料和设备,由副井下放到井下,经-3m水平轨道大巷,运送到采区上部车场,由一轨道下山绞车下放到采区二轨道下山中部车场,经轨道顺槽到工作面。

轨道顺槽采用矿车运输,由JD-25型调度绞车牵引。

三、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0m³/h,最大涌水量为200m³/h。

主井底施工有内外环水仓,容量为1680m3。

在-125m水平建有井下中央泵房,安装了三台MD155-67×6型离心式水泵,配两趟直径Φ219×10mm的排水管路,沿主井筒敷设,直接排至地面。

四、压风系统

已建成地面压风系统,在地面空压房安装有2台4L-20/8型号空气压缩机主管路(D108×4无缝钢管)通过主井井筒入井,在井下大巷、采区下山及采掘工作面巷道等地点安装有压风管路系统,主要用于压风自救,可满足井下发生灾变时向井下供风。

五、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取自距矿区2.3km处的宏达10kV开关站,主井工业广场建有10kV变电所,矿井供电为双回路。

井下中央变电所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安装九台PBG-10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

三台QBZG高压启动器控制三台主水泵,选用二台KBSG-500/10/0.69KV500kVA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

低压选用KBZ真空馈电开关向各采掘工作面、上仓皮带输送机、工作面的转载刮板机、顺槽胶带机、乳化液泵站等低压设备供电。

选用两台KBSG—10/6/0.69KV.100KVA隔爆型干式变压器专供两个掘进头局扇供电,实现了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供电的“双三专及两闭锁”装置,保证停风及瓦斯超限后能切断停风区内所有的非本安型电源。

井上下供电系统完善,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六、防尘系统

本矿属于高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

工业广场地面构筑有容量为600m³的蓄水池,安装有一趟Ф108×4mm管路经主井筒向井下各地点供水。

主管路每隔100m安装一个三通阀门,其它管路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

井下各采掘地点采取湿式钻眼、定期冲冼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坚持超前煤层注水等综合防尘措施,作业场所按规定进行粉尘浓度测定,粉尘浓度符合有关规定。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主要进、回风巷均按规定安装有净化水幕,雾化效果达标。

井下各运输转载点、溜煤眼、风门过皮带装置等地点安装喷雾降尘装置。

采掘工作面、主要进、回风巷均按规定安装有隔爆水棚

七、通讯系统

矿井安装一套JSY-2000-06D型数字程控调度系统及配套的耦合器,该系统容量为96门调度电话。

机房配备有备用电源,机房在外部断电情况下能够保证调度交换机24小时持续供电。

矿井调度指挥中心电话为8000、9,调度员能随时与矿区井上、井下任何一部电话建立联系,不受被叫摘机、占线等限制,其强插、强拆、群呼、紧急呼叫、通信历史记录查询、录音等功能齐全可靠。

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及有关要求在井底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井下各中段采区、主要泵房、主要通风机房、提升机房、各采掘作业场所等地点均安装有通讯电话。

现井下共安装内线电话35部和外线电话一部,平地安装42部内线电话,调度室安装外线电话3部。

目前矿井通讯联络系统功能齐全可靠、设备安装到位、系统运行正常,矿井内部实现了各办公室、作业场所、重要部门、调度室拨号互通。

矿井内外通讯系统均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八、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采用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目前矿井地面中心站安装一套。

井下共安装了10台监测分站(KJF16B/KJF16A),15台甲烷传感器(KGJ16B),2台风速传感器(KGF3--15),2台CO传感器(KGA5)、4台温度传感器(KG3007A)、6台馈电传感器(GKT127-1140)、10台开停传感器(KGT9-A),7台风门开关传感器(KGE22),1台负压传感器(KGY2)。

主扇、井下主要排水泵、运输设备安装10台设备开停传感器;各类传感器均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及《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使用、维护,安全监控系统按照要求配备井下维修人员以及地面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装备齐全,数据准确,系统能实现声光报警,曲线、报表打印,瓦斯电闭锁、故障闭锁、风电闭锁等功能齐全,断电灵敏可靠,目前,监控系统各类传感器已全部安装到位、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九、瓦斯抽放系统

矿井在主井工业广场北部建有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安装两台水环式真空泵。

型号:

2BEA-303,最大流量62m3/min,电机功率110kw。

目前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抽放管路通过钻孔通到井下,主管路采用DN425mm无缝钢管,已经敷设到工作面,抽放系统经过联合试运转,运行正常,矿井具备瓦斯抽放能力。

由于目前矿井瓦斯较低,暂未进行瓦斯抽放。

第三节矿井“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通风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矿井的开拓布置和采区巷道布置、矿井生产能力、瓦斯情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抽出式,即主、副井进风主平硐进风、立回风斜井回风。

局部通风机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

风井作有引风道,井口安设有防爆门。

主要存在的问题:

矿井采掘布局合理,通风系统简单,通风可靠,但矿井回风系统通风路线长,回风巷局部地方断面小、通风阻力大。

为治理矿井瓦斯,必须编制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设计,优化采掘布局,今后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及时维护巷道,扩大回风系统回风断面,确保风路正常畅通,通风构筑完整、完好。

使之达到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目的。

二、防尘供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矿属高瓦斯矿井,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4年4月10日和2005年10月18日对该矿井二1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二1煤火焰长度为20mm,煤尘爆炸指数为14.32%,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但从职工身体健康考虑,二1煤以粉状煤为主,生产中煤尘一般较大。

尽管井下防尘系统设施、喷雾装置配置,隔爆设施已按规定安装,但仍需从技术角度做好各施工地点的减尘措施。

三、防灭火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2004年4月10日和2005年10月18日对该矿井二1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二1煤层自燃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矿井火灾危害为外因火灾,外因火灾容易引起瓦斯灾害,比较危险。

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设备的防暴、身检制度及采掘工作面实行“双三专两闭锁”供电。

防灭火供水管路与防尘供水管路共用,井下消防栓设置不全,防灭火器材储备不足,且品种不全。

四、瓦斯抽放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矿井设置了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泵房配备了2台水环式真空泵,低负压两台,型号为2BEA-303,电机功率110KW,用于采空区瓦斯抽放。

由于矿井投产以来煤层瓦斯含量较低,一直未有进行瓦斯抽放。

瓦斯抽放系统符合规程、规范、标准等有关规定,打钻设备及人员配备齐全。

但瓦斯抽放系统总体能力较低,如遇局部高瓦斯带实施本煤层抽放时,现用瓦斯抽采系统不能满足矿井瓦斯抽采需要。

第三章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瓦斯治理的必要性

煤矿瓦斯事故是制约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地区和全省安全稳定好转的突出问题,煤矿必须认识瓦斯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矿属高瓦斯矿井,矿区内部断层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