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151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docx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张蕴兮

对象年龄:

3岁5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时间:

2021年9月2日

观察目的:

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的的适应程度

观察内容:

晨间来园小桃子的情绪表现

观察背景:

小班幼儿第二天来园,第一天小桃子来园表现非常好,一切正常.

事件:

晨间区域游戏时间,小桃子和妈妈告别后,坐在小椅子上玩串珠游戏。

右手抱着娃娃,站在照片墙前面.不时用左手摸一下照片,然后抽泣几下。

我:

小桃子,你怎么啦?

小桃子右手拽紧娃娃,右手在眼睛处揉:

想妈妈。

我:

等下午妈妈来接好吗?

小桃子继续用左手不停揉眼睛:

好.

我:

好,那不哭了,去玩一会吧。

小桃子:

不要,我要看妈妈.

我:

那你拿纸擦一擦吧,眼睛都肿了,不能再哭了啊。

小桃子:

我想妈妈,我要再看一会.

我:

可以看一会,但是不能再哭了,眼睛肿了就看不清妈妈了.

持续如图动作直到整个晨间活动结束.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

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健康:

目标2,情绪安定愉悦.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为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小桃子第一天来园时表现的非常正常,没有哭闹的现象,完全像一个已经上过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能够跟着老师进行集体游戏活动,也能安慰一些哭泣的小朋友。

第二天来园后,进教室前也是开心的和妈妈告别,但是游戏一会之后就开始站在照片墙前默默地哭泣。

班级的老师都在关注那些哭闹的比较厉害的小朋友,因此等关注到她时,她已经哭红了双眼。

分析原因可能是第一天来园觉得XX个方面都很新鲜,接触到的人或者事,游戏也觉得很有意思,第二天来园后当发现一切还是这样,班级又有哭闹的小朋友的时候,开始觉得孤单,没有安全感。

跟进策略:

观察孩子的一起在园哭闹情况,发现,孩子只要在没有老师带领下的游戏活动时会显得比较焦躁,发生抽泣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多为孩子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

与家庭成员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且和家庭成员了解好孩子的喜好,针对孩子的喜好着手,为孩子提供更多有趣好玩的游戏。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柳玘澄

对象年龄:

3岁7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时间:

2021年9月10日

观察目的:

幼儿来园情绪表现

观察内容:

晨间来园选择区域与游戏的情况

观察背景:

柳玘澄来园比较早,但是他真正的游戏活动会在班级有小部分孩子来园后才会进行,之前一直在教室的角落进行游晃。

事件:

晨间来园时间,柳玘澄和妈妈告别后,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躲在教室靠窗的门边上,旁边放置了小朋友的椅子。

蹲在交叠的角落处.

师蹲下来拉着柳玘澄的手:

柳玘澄,你今天想要玩什么游戏?

姜说:

我不想玩,我想回家。

师往前一步蹲着旁边:

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呀,你看教室里有这么多区域呢.试着去玩一玩呀。

柳玘澄又往里面缩了缩:

我不要玩,我要回家。

师往前伸出右手递向柳玘澄,左手指了指区域:

柳玘澄,你搬个椅子去玩积木吧。

今天的积木课特别了,又可以插又可以。

柳玘澄没有握住老师的手:

好吧。

说完搬起一张三排椅子中第三排第四张小椅子.

师:

柳玘澄,我们搬椅子的时候从边上开始搬好吗?

柳玘澄:

为什么呀?

师:

这样看起来整齐一些啊。

从边上搬也能更方便旁边的小朋友搬椅子呀.

柳玘澄:

可是我想要搬这个椅子.

师顺势坐在他想要搬椅子上:

柳玘澄我希望你可以接受我从边上开始搬。

柳玘澄看了看老师,眼泪在眼眶打转:

我不要。

见老师没有妥协的意思,哭出声:

我不要玩了,我要回家.我想回家。

师:

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如果你一定要搬这张椅子,那老师希望你搬走后可以把边上的椅子搬过来填在这里。

做很多事情不能只凭自己想要。

柳玘澄一边哭一边搬着小椅子走到剪纸区进行游戏。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

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原因分析:

柳玘澄是一个规则意识特别强烈的孩子,他认准了自己的座位、自己的椅子、小桌子,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觉得在自己座位上的就是自己的,很强的自我意识.观察中发现,他有规则意识,但不懂得变通。

教师给孩子们调整座位时,他也是不愿意离开。

有这样的规则意识很好,但是过于执拗就显得有问题。

跟进措施:

1。

与孩子一起商量班级XX项工作的开展步骤,如何实施等,让孩子参与其同制定。

2.多在集体活动时询问班级的孩子,玩具要怎么玩,大部分孩子会说:

一起玩.建立起意识:

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

3.给孩子比较的量,让孩子明白与不同事物相比,标准量的差异。

学会选择参照物。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刘屹

对象年龄:

3岁8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教师

观察时间:

2021年10月9日

观察目的:

幼儿角色游戏时的角色意识

观察内容:

在角色游戏时的行为表现

观察背景:

早上区域游戏时间,喝完牛奶……

事件:

:

老师我要玩后面(角色区)

师:

好的,去吧。

一边走一边拿着自己的区域卡嘴里说着:

我喜欢插小医院。

走进区域里拿起一盒药,翻转看了看,扔在地上,随手有拿起一个听诊器,将它挂在身上,右手拿着听诊器的前端。

嘴里咕哝着:

我是医生,我喜欢看病。

一会之后出现在小厨房。

师:

你怎么不玩小医院了?

:

我不当医生了,没有药。

等人来当,我来煮菜。

一手拿着一个大馒头,一手拿着一个大丝瓜,丝瓜滑落在地后,把另一个手上的西也扔掉,然后左手扶住一个玩具保温壶,右手拿起一个勺子在保温杯里搅拌,然后从里面捞出一个饺子,装在盘子里递给了和和。

和和:

我吃完了,服务员来端走吧.

走过来,结果盘子端到煮饭的地方放在了旁边的架子上。

随后从下面的柜子里找出一条玩具鱼放进了保温壶里,继续用勺子搅拌。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

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

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典型行为

人际交往

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

1。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倾听与表达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有一些角色意识。

知道自己扮演的医生、厨师.但是对每个职业每个角色的职责却不是很清楚。

不理解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不当医生了,没有药"。

在他的理解里,不做医生是因为没有药,而不是因为区域中没有人扮演小病人.“等人来当”等的是而非小病人,可见对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不理解。

知道医生这个角色却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和请服务员来收拾餐盘,从的动作来看,他应该是作为厨师角色的,但是却做了服务员的工作。

再次可见他对角色任务意识并不明晰。

将保温壶当作锅子,在里面做菜,扔掉手中的游戏材料,可以看出他并不懂得游戏规则,角色意识比较薄弱。

后期跟进策略:

1.交流时和孩子演示每个角色的职责.

2.游戏时作为陪伴角色纠正他的行为。

3.帮助他明晰不同场景中的几个角色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4.请他回忆去餐馆和小医院的生活情景.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邹洋

对象年龄:

3岁6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教室内及操场

观察时间:

2021年10月19日

观察目的:

幼儿的秩序感

观察内容:

排队及午睡前座位的选择

观察背景:

邹洋身体不适两天没来幼儿园

事件:

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在教师里排队外出做操。

邹洋站在男生队伍的旁边,不听走动,看着旁边的小朋友,然后哇的哭了。

老师:

邹洋,你怎么了?

不舒服吗?

邹洋一边哭一边说:

没有,我不知道自己排在哪里了.老师:

你排在天天的前面.你认识天天吗?

邹洋:

认识的。

老师:

那你快去排队吧。

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走到了队伍的中间。

做操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集合,邹洋再次开始抽泣,老师:

邹洋,你怎么了?

不知道自己排哪里吗?

邹洋哭着不说话,老师一边引导他排队一边说:

你排在天天的前面呀,他是天天。

邹洋一边抹眼泪一边:

可是天天……小声嘀咕着。

原来天天站的位置不是在教室里排的位置,走到了队伍的中后段。

午睡前,小朋友的椅子摆在电视机前面,邹洋拿着拖鞋站在开心的旁边:

你做错了!

开心低着头不说话,自顾自的换鞋子。

邹洋又说了2次,开心依旧不回应。

邹洋开始抽泣:

你不是坐在这里的!

这是我的位置!

开心抬头看了看他,继续进行自己的动作。

邹洋:

我一直坐在这里的,你是旁边那个!

老师介入:

开心,你之前做的是旁边那个座位哦,你现在坐的是邹洋的位置。

开心让开后,邹洋才坐下来换拖鞋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邹洋是班级一个比较执拗的幼儿,观察发现现在正处在秩序敏感期。

每个小朋友吃饭的座位是固定的坐在每个小组的固定座位,他便将座位当成自己唯一可以活动的地方,早上来园的区域游戏时间他也一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且不愿意离开。

想要玩别的游戏时也总是找老师询问:

老师,你可以把玩具拿到这一组吗?

当老师告诉他,他可以自己选择游戏,坐到别的地方时,他总是说:

算了,那我就玩这个吧。

班级其他小朋友做事有少许偏差时,他也总是说:

老师,他没有…….在遵守行为规范上几乎不用教师提醒,就能够达到,并且还能够主动提醒他人,但是相对的他的这种秩序感在与自己的兴趣相冲的时候,他会选择遵守规则而不是遵循自己的兴趣爱好,尽管这样的规则变动是被允许的.

跟进措施:

可以适当的改变家中和幼儿园玩具所在的位置,告诉他,可以自由选择,给他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其次,在园活动中,让他能够理解规则与自由之间不是绝对的,是有一个可调试的范围的,适当的要求他去别的小组进行游戏等。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骆奕铭

对象年龄:

3岁4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时间:

2021年9月17日

观察目的:

幼儿自理能力情况

观察内容:

骆奕铭的睡觉前准备行为

观察背景:

午餐过后孩子们散步回来,盥洗睡觉前准备……

事件:

场景一:

师:

请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准备睡觉啦!

孩子们陆陆续续往盥洗室走去,骆奕铭在办公室桌前徘徊,师:

骆奕铭去小便准备睡觉了。

骆奕铭笑了笑往盥洗室走去,站在小便池的前面,两手拽着口袋两边旁边的大腿位置,嘴里发出“额额额"的声音。

然后抬头看看其他小朋友,发现老师在看着他,对着老师继续重复上述动作,嘴里“额额额”的声音变得更大了。

师:

你用手拽住最上面的部分往下脱会更好。

一脸茫然的看着老师,老师指了指自己的裤腰部分,骆奕铭开始试着拽住自己的部分往下拉,这时旁边的小朋友走过来帮助他快速的脱下。

场景二:

骆奕铭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拉住膝盖部分的往下拽。

一边拉一边嘴里说着:

谁来帮帮我呀?

旁边的小朋友想要上前去帮忙,师:

骆奕铭你坐在小椅子上,也没有先拉下来怎么能拽得下来呢?

先把脱到膝盖的位置。

待骆奕铭把脱到膝盖部分,躺在地上:

谁来帮帮我呀?

旁边的小朋友帮他将脱下来。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典型行为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

在帮助下能穿服或鞋袜。

倾听与表达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对照指南中3-4岁幼儿的行为要求,骆奕铭基本能够达到指南中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在的提醒下完成脱的行为。

但是从孩子的表现来看,更多的是依赖他人,从他对着老师发出求助的声音,对着小朋友请求帮助可以看出。

在他人的语言帮助下能够找到正确穿物的方法,只是还不能熟练的运用。

对于倾听和表达,他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向他人寻求帮助,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只是方法还不是很熟练,重复相同的一句话.

后期跟进策略:

1、建议他换上比较宽松的.后期观察了骆奕铭的,裤管比较小,裤腰比较紧。

宽松一些的,相对而言会比较好穿脱一些.

2、在方法的知道上,更具体一些。

更多的用儿歌的形式来指导.和骆奕铭的交谈中发现他并不是很理解裤腰、裤管这样的词语,需要教师用手势才能够准确的知道。

3、家园合作。

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在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多尝试练习.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邱海圻

对象年龄:

3岁8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时间:

2021年11月13日

观察目的:

幼儿动作协调程度

观察内容:

 晨间来园喝牛奶小胸靠桌的具体行为表现

观察背景:

早上邱海圻来园较早,开始喝牛奶.用餐时要求孩子们小胸靠桌,这样食物不容易翻到身上,于是有了下面的一连串动作.

事件:

步骤一:

左手拿着一袋牛奶,起身用右手扶着椅背,右脚靠着椅子脚,将小椅子往桌子底下塞,塞到很紧时又用同样的动作将小椅子往外拉。

步骤二:

调整好椅子背与桌子的距离(椅子在桌子底下大约3cm)后将椅子往桌子左边平移,留出桌子右边部分.将牛奶袋换到右手,左手扶着椅子背。

 

步骤三:

从预留的右边部分将左脚先跨进椅子和桌子的间隙,左手扶着椅子背。

左脚移到椅子的左边部分,同时用左手和左脚调整椅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

步骤四:

当左脚能完全站立在椅子和桌子之间时(膝盖微微弯曲),将扶椅子的左手离开椅子背,同时将右脚跨进椅子和桌子的中间,然后坐在椅子上,两手拿起牛奶和吸管开始吃早点.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

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

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健康领域目标二:

动作

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小班幼儿调整椅子和桌子之间的距离时,常常是站起来离开座位后用目测的方式将小椅子调整到与桌子之间一个合适的距离,即:

椅子背与桌子之间刚好一个身体扁度的距离,椅子脚与桌子脚刚好一条腿的宽度,然后跨坐进去。

幼儿目测时常常拿捏不好合适的距离,要么离得比较近,要么离得比较远。

孩子们坐下来之后会发现距离的问题,然后再重新开始调整距离。

从案例中邱海圻的表现来看,他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目测出自己需要的距离,并且用自己的手和脚进行微调。

一连串的动作进行下来也比较流畅自然,可见其动作比较协调。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陈圣予(予予)

对象年龄:

3岁7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户外棒球区

观察时间:

2021年12月5日

观察目的:

幼儿对户外混龄的接受程度以及加入游戏的方式

观察内容:

予予选择户外区域活动时的行为表现

观察背景:

混龄孩子们持续适应了有半个月,孩子们对于混龄接纳到一定的程度,情绪状态也趋于稳定。

和予予的妈妈交流后得知予予很想要玩棒球区.

事件:

予予进入区域和老师打招呼,双手抱住老师说:

老师我想玩你这个区。

我:

你要玩棒球吗?

好的呀!

去拿一个的棒球,帮我赢比赛吧!

予予双手抱的更紧一些了。

我:

棒球棒在那个框里哦,自己去拿,我在这里等你。

予予拉住我:

我不敢.

妈妈:

予予,你去试试呀,这么多小朋友在玩呢!

予予:

我要你陪我一起去.

我:

好吧,我带你去.

予予拉住我的手去拿起一根棒球。

拄着棒球棒在球门停留了很久不动.

我:

你怎么不去打球啊?

予予拉住我的手抱着我说:

我要去白老师那里玩了。

我:

你不是说要在我这里玩吗?

我现在输掉了,你快来帮帮我吧!

予予拿起仍在一边的球棒,往前挪了一小步,又转过身:

老师我想去找高老师.

我:

这么好玩的棒球你要放弃了啊?

予予:

我打不到啊.

我:

你都没试过你怎么知道?

你要追上去才行呀,站在这里等不到呀.

予予:

我追不到.我要去白老师那里玩了。

说完快步走开了。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

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目标2

在观察中可以发现幼儿很想要加入游戏,但是却不敢加入其中一起游戏,平时予予也很喜爱运动,但是却不怎么愿意在人多的地方游戏,喜欢安静的游戏。

一旦周围有很多人,区域不再安静就会变得胆怯,甚至放弃离开.

分析原因可能是:

1.第一次接触这个游戏,不知道怎么玩,想玩又不敢尝试。

2.对区域中的中大班小朋友有畏惧感,不敢同台较量。

3.不能和中大班的小朋友公平的竞争,在体力上不及。

   根据目标中的常模,在后期根据策略中可以给出适当的指导:

1。

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聊一聊棒球这项运动,熟悉规则和方法.

2.告诉孩子们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会帮助小弟弟妹的,不要害怕.

3。

和孩子说明体育游戏的精神是参与并得到锻炼,而不是获得胜利。

银河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李萱

对象年龄:

3岁8个月

观察者:

张阿花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时间:

2021年12月18日

观察目的:

幼儿对益智游戏的探索兴趣

观察内容:

如何完成螺丝和螺帽的一一对应

观察背景:

游戏投放的第三天,部分幼儿愿意玩,部分幼儿没有兴趣。

事件:

萱萱选择了一个白色的螺丝帽对着盒子最下面部分的绿色螺丝往上套,用力往里旋紧,螺帽纹丝不动,拿起螺帽看了看,又继续往同一个螺丝上拧,螺帽掉下来之后,拿在手里往放螺帽的小盒子里一扔,重新选择了一个绿色形螺帽,往上面的绿色螺丝中套,套上去之后,往里旋转时发现旋不上,于是重新拿下螺帽,然后在往上套,同时往左旋转。

螺帽一直在上面打转,并不能往里.然后换了旋转的方向,往右旋转,螺帽一点点往里前进,同时固定住,然后用右手指尖自上而下拍打螺帽,螺帽快速旋转进入螺丝底部.完成一个配对。

重新选择粉色螺帽往相同的螺丝中旋,失败,然后选择了另一个螺丝,螺帽很快进入底部,嘴里咕哝着:

太大了。

拿出来之后选择一个稍大一点的螺丝进行旋转,发现同样直上直下,于是又选择了一个更大一些的螺丝,成功旋紧配对.

评述:

(结合纲要、指南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评述包括两个部分

1.纲要或指南中相关的常模要求(以表格的形式);

2。

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幼儿行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常模

科学探究

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1。

对感兴趣的是去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能用多种感活动做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科学探究

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2.经常问XX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数学认知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1。

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分析:

在活动中,萱萱能够坚持较长的时间,专注于探索.对活动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平时萱萱比较内向,不轻易尝试游戏,只在一旁观看.在游戏时能够用大、小来表示螺丝和螺帽之间的关系。

在旋转螺帽时能够发现朝不同的方向旋转螺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往里或者往外)。

在选择螺帽时能够通过估量的方式选择比较接近的进行配对,然后调整。

策略:

1.在游戏交流时请她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自己的发现和同伴分享,得到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2。

鼓励她多进行游戏,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3。

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好奇心、探究欲进行表扬,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