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271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docx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条文说明

1范围

本规范适用范围是从气源外输总站到用户站间的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针对引用条款的用词说明:

“参照”指基本引用原文;“综合”指原文之间表述差距不大,经简单地对比汇总;“依据”指原文表述差距较大,按照重复规定优先国家标准优先强制标准优先的原则,经过分析和整理。

3术语和定义

所列术语,其定义及范围,仅适用于本规范。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分类主要考虑了人口密度,人口聚集程度,建筑、场所用途,周边设施、环境保护、发生灾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4.1人口密集区

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

围内禁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将占压分为永久占压和临时占压。

永久占压指不可移动的建筑、构筑物、固定设施。

临时占压指临时性的工棚,随季节拆建的大棚,停放卡车及其它重物。

B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五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

如果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与潜在影响区域有重叠,应将该文物保护单位纳入高后果区。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第八条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确定及其范围的划定,以及军事禁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的划定,依照军事设施保护法和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办理,及第十四条未划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作战工程应当在作战工程外围划定安全保护范围。

作战工程的安全保护范围,根据工程部署、地形和当地经济建设情况,由省军区或者作战工程管理单位的上级军级以上主管军事机关提出方案,报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如果军事设施安全保护范围与潜在影响区域重叠,应纳入高后果区。

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2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B3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涵洞的穿跨越输气管道发生泄漏,可燃气体在有限空间聚集,一旦引燃就会爆炸,本条规定从安全角度考虑。

B4输油管道(埋设)与公路并行时,参照[78]交公路字698号《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规章的规定:

现有油气管道附近新(改)建公路时,油气管道的中心线与公路用地范围边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天然气管道,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0m。

该规定实施多年,期间未进行修订,与目前长输管道保护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5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3条(原油、液化石油气、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气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

考虑50m范围内输油管道(埋设)与铁路并行的情况,参照铁道部在2009年11月11日发布了《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1525号,其中关于石油天然气等管道与其间距要求进行了修订,第3.1.5条修订为:

与铁路并行埋设或架设的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和可燃气体管道,与邻近铁路的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桥梁外侧,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铁路车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3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4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

输油管道(埋设)与公路交叉时:

a.综合GB50369-2006第13.1.1条SY/T407995第7.1.2条,认为:

穿越管道的管顶距公路路面不得小于1.2m,在路边低洼处管道埋深不得小于0.9m。

b.综合GB50423-2007第7.1.6条GB50424-2007第8.1.2条,认为:

穿越管道的管顶距公路顶面路面不得小于1.2m;在路边沟底最低处埋深不得小于1.0m;路边沟为主要水渠时,距水渠最低处的埋深不得小于1.5m间距的起算点为管道外壁或套管顶部

c.参照[78]交公路字698号规章第三条中的规定:

管道在公路路基下穿越(或路基填压管道)时,管道(或套管)顶面距公路路面顶面不应小于1.0m,距公路边沟底面不宜小于0.5m。

d.参照SY/T03252001第6.7.3条的规定:

公路下的套管应按规定的最小覆盖层安装,其最小覆盖层(从套管顶至路面的距离)应符合公路路面层下1.2m,在公路界限范围内的其他所有表面下0.9m。

e.参照JTGD20-2006第12.5.6条的规定:

穿越公路的保护套管,其顶面距路面底基层的底面应不小于1.0m。

f.综合GB50251-2003第4.3.10条GB50423-2007第7.1.10条GB50424-2007第8.1.3条,SY/T0015.1-98第5.1.3条,认为:

带套管穿越时,套管端部伸出路基坡脚外路堤坡脚和路边沟外边缘不得小于2m。

输油管道(埋设)与铁路交叉可参考如下规定:

a.综合GB50369-2006《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13.1.1条SY/T4079-9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7.1.2条,认为:

穿越管道的管顶距铁路轨枕下边缘不得小于1.6m,路边低洼处管道埋深不得小于0.9m。

b.综合GB50423-2007第7.1.5条,GB50424-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第8.1.2条,[87]油建字第505号铁基[1987]780号规定第七条,认为:

穿越管段的管顶距铁路路肩下面不得小于1.7m,在自然地面或路边沟底最低处埋深不得小于1.0m,路边沟为主要水渠时,距水渠最低处的埋深不得小于1.5m间距的起算点为管道外壁或套管顶部。

c.综合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第4.3.10条,GB50423-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第7.1.10条,GB50424-2007第8.1.3条,SY/T0015.1-98《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第5.1.3条,[87]油建字第505号铁基[1987]780号规定第七条,认为:

带套管穿越时,套管端部伸出路基坡脚外路堤坡脚和路边沟外边缘至少2m。

d.参照[87]油建字第505号铁基[1987]780号规定第七条第十二条:

管道涵洞内顶点至自然地面高度应为1.8m;当套管穿过铁路路堤时,套管应长出路堤坡脚护道至少2m;当穿过路堑时,应长出路堑顶至少5m;套管引出的排气管至最近铁路中心线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0m;排气管端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5m。

e.参照SY/T0325-2001《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第6.7.1条的规定:

铁路下的套管应按规定的最小覆盖层安装,其最小覆盖层(从套管顶至铁路路基表面的距离)应符合:

轨枕下(次要的铁路线或工业专线除外)1.7m,次要的铁路线和工业专用铁路轨枕下1.4m,在铁路界限范围内的其他所有表面下或排水沟底下0.9m该标准参照美国石油学会相关标准,相关表述和数据与上述各项规范不同,可作参考。

B5输油管道与其他管道埋设并平行时,综合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9,两者外壁距离不宜小于10m;受条件限制,当距离小于10m时,该范围内后施工的管道及其两端(各延伸10m以上)应做加强级防腐层;埋地输油管道同其他用途的管道同沟敷设,并采用联合阴极保护的管道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施工和维修的需要确定,其最小净距不应小于0.5m。

输油管道与其他管道埋设并交叉时,综合GB50251-2003第4.3.12条,GB50369-2006第13.2.2条第13.2.5条,GB50424-2007第3.0.5条,GB/T214472008第6.1.6条,SY040198第10.2.1条第10.2.2条和第10.2.3条,认为:

其他管道应在输气管道上方通过,两者外壁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3m;如受条件限制,当小于0.3m时,两者间应设置坚固的绝缘隔离物,同时两管道应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上做特加强级防腐层;但在任何情况下,两者外壁垂直净距不得小于50mm。

 

4.3环境敏感区

C1水下穿越管道。

C2(针对水上)跨越。

C3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地、河流、湖泊、水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版)第四十八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总则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盒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C4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自然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版)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二条:

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200m参照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地区等级的规定。

5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数据收集及描述

高后果区的起止点为区域(或建筑物)向管线做投影形成的边界,用桩号+距离或对应管道位置坐标描述。

6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

属性评分为各项识别依据中量化指标敏感程度的度量,距离评分为与输油管道远近受影响程度的度量。

以属性评分与距离评分的乘积衡量管道周围区域受输油管道影响的严重程度。

A1管道危害的效应随距离增加而降低,住宅类距离评分根据前述规范分为两档,第一档距离管道5~15m的评分为4分,第二档距离管道15~200m的评分为1分。

考虑建筑物包括的大致户数,将每档距离评分的属性评分根据低层、中高层、高层住宅数量划分为两类。

表住宅类高后果区距离、属性评分表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距离评分

识别对象

数量

属性评分

5-15m

4

低层住宅(1-3层)

20-40

100

多层住宅(4-9层)

1-5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

1-2

低层住宅(1-3层)

>40

200

多层住宅(4-9层)

>5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

≥3

15-200m

1

低层住宅(1-3层)

20-40

60

多层住宅(4-9层)

1-5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

1-2

低层住宅(1-3层)

>40

120

多层住宅(4-9层)

>5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

≥3

A2特定场所类距离评分根据前述规范分为两档,第一档距离管道5~15m的评分为4分,第二档距离管道15~60m的评分为1分。

对于200m内的特定场所,人口密集程度较高,综合考虑活动频繁程度和已疏散程度,建筑物(或区域)每处300分;人口多、活动频繁处每处100分;人口较多、活动一般每处20;其他情况每处20分。

表特定场所距离、属性评分表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距离评分

识别对象

数量

属性评分

5-15m

4

难以疏散的建筑区

每处区域

100

15-60m

2

人口流动场所:

人数较多(超过100人)、每月聚集4次及以上

50

人口流动场所:

人数较少(20-100人)、每月至少2次

20

B1管道占压可能造成管道破坏引发重大事故,并给管道管理和维修带来不便,距离评分为6分。

占压分为长期占压和临时占压两类。

占压长期占压指不可移动的建筑,固定设施属性评分为每处区域10分。

临时占压指临时性的工棚,随季节拆建的大棚,停放卡车,堆放砂石等可移动物体,属性评分为每处区域5分。

表占压距离、属性评分表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距离评分

识别对象

数量

属性评分

<5m

6

长期占压

每处区域

10

临时占压

5

B2与管道中线规定范围内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等主要考虑经济损失,距离评分设置两档,第一档5~20m距离评分3分,第二档20~200m距离评分1分。

属性评分为每个区域5分。

表工厂、加油站等基建距离、属性评分表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距离评分

识别对象

数量

属性评分

5-20m

3

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水工构筑物、仓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保护地

区域数量

5

20-200m

1

B3密闭空间主要考虑管道失效破坏隧道、暗涵带来的经济损失影响,隧道、暗涵的属性评分为5分,距离评分给定为2分

表密闭空间距离、属性评分表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距离评分

识别对象

数量

属性评分

/

2

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等

数量 

5

B4与管道中线规定范围内并行的公路、国道、省道、铁路距离评分为2分。

与公路、国道、省道、铁路按交叉方式分为定向钻和其他交叉方式两类,从安全性考察定向钻的距离评分为1分,其他交叉方式的距离评分为3分。

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属性评分为每条4分。

表公路、铁路的距离、属性评分表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距离评分

识别对象

数量

属性评分

5<D≤20

2

两侧各20m内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

每条

4

3<D≤50

2

两侧各50m内与铁路并行

每条

定向钻方式

1

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

每条

其他方式

3

B5油气管道的距离分两档,第一档少于6m距离评分为4分,第二档6-20m距离评分为2分。

5-50m内的其它类管道的距离评分为2分。

管道交叉方式两类,从安全性考察定向钻的距离评分为1分,其他交叉方式的距离评分为3分。

从安全后果考虑油气管道属性评分为每条8分,其他管道为每条4分。

表其它管道的距离、属性评分表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距离评分

识别对象

数量

属性评分

<6m

4

油、气管道同沟敷设

每条

油、气管道8分

其它管道4分

6<D≤20m

2

油、气管道并行

5<D≤50m

2

50m内并行的地下管网如污水管、暗河、暗渠等

定向钻方式

1

与管道交叉

其他方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