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297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x

最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

第二单元《角》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29页:

 认识射线、直线。

 认识角的特征,学习角的分类。

 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使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和角的计量单位,

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和60度的角。

3、使学生通过折、画、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

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

木条做的角、钟面、量角器、直尺、教学课件

课时划分

共计7课时

角的认识1课时

角的度量2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角2课时

练习四1课时

怎样滚得远1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6--17页:

例1、例2、想一想、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学生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征。

4.学生在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认识角,并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木条做的角、直尺、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出示一条线段。

提问:

线段应该怎样画?

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

(教师板书线段,注意端点突出,让学生边观察边回忆线段的相关知识)

2、认识射线。

出示图,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了解射线。

说明:

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的图形,叫射线。

(教师板书师范将线段一段无限延长:

要先去掉一个端点,在对齐原来的线段所在的直线延长)

教师画一条射线:

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提问:

射线是怎样得到的?

它的长度可以确定吗?

说明了射线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

(板书:

无限长)

(体会无限长,可以借助延伸线段的板书让学生理解。

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教师示范用直尺画射线:

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

学生画一条射

线。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射线。

(注意辨别学生发言的正确性。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比较:

线段、射线和直线有哪些特点?

(补充板书: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提问:

怎样画一条直线?

学生试画。

4、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关系。

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板书:

图形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都是

直的

2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

1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

没有端点

无限长

5、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判断,说明理由。

6、

(1)出示一个点,你可以画出直线吗?

可以画几条?

学生动手操作。

说明:

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出示两个点,你能画出直线吗?

可以画几条?

学生动手操作。

说明:

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3)打开书16页,了解这个知识的实用性,并指名说说生活中的例子。

7、完成想一想

(1)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小组交流:

哪条最短?

(2)集体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8、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二、认识角

1、导入:

(出示角的图形)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

名称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2、认识角及其名称。

(1)演示,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先点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

(注意板书的顺序)

想一想:

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

(2)从角的组成过程看,画角时应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

教师示范画角。

(3)学生练习画角。

(画出不同方向的角)

(4)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5)提问:

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

能画多长?

为什么?

角的大小改变了吗?

(6)为了方便书写,通常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角,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

学生写五个,并举例写成“∠1”,读作“角一”。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数一数图上有几个角。

三、课堂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图形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都是

直的

2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

1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

没有端点

无限长

课后记:

这个端点擦还是不擦?

本课我没有使用原来的教学光盘,而是向同事借用了一个课件。

因为我发现在介绍射线的由来时候,是把线段的一端延长得到的,可是老师在示范时候,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原本画的线段被延长的那一端的端点怎么办?

是擦掉还是保留?

擦掉,似乎减少了线段一个组成部分;不擦,那么老师板书给学生射线的第一印象就会有“2个端点”,所以怎样给学生演示由线段得到射线的过程呢?

我请教一个同事,他说用课件来演示,动态呈现,没有擦端点的过程,然后直接板书射线:

由一个端点引出一条射线来。

的确,这样教学即能达到教学目的,又不会犯错误,但是我想着这个被跳过的细节究竟该怎样板书呢?

这个端点擦还是不擦呢?

课后,我请教了钱老师,她很耐心的告诉我画的时候那个端点不必擦,当然如果怕因为这样影响了学生对射线的第一印象,那最好是用课件演示或者是和线段分开画。

感谢钱老师,我觉得她就像一部法则,让我们青年老师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优化的。

比感谢更多的是欣赏她这样无私帮助我们青年人的好老师。

那年我开课她为借学具,奔走于各个学校,后来骨刺疼得她都不能走了;还有一次我要去镇江赛课,她正面临做手术,早晨空腹抽血后就陪我挑选合适的教具一直到中午12点多,匆匆赶回所住的医院;还有一次我上录像课她精心指导我备教案,还挤出宝贵的时间一字一句教我怎样上课,甚至包括语气,表情,教态……要感谢她的事太多太多,我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当好她的弟子,当她的好弟子,教好书!

我们可以避免错误,我们可以跳过难题,但是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呢?

我们究竟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学中为了避免错误跳过细节,那么这样的问题还是存在,只有明确真正处理方式才是从根本上的解决问题。

这样我们站在讲台上也才有底气,才会显得更自信!

                                                                    

 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8-19页:

例1,例2,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量角器、三角尺。

(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出示3个角

(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使它和第二个角相同,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

哪个角大?

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3)把第二个角和第三个角比较。

这两个角大小怎样?

是怎样比的?

能具体说出每个角多大吗?

(思考:

这样的导入似乎有点费时了,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出示活动角,提问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

变小呢?

说明:

角是有大小的。

把角的两条边叉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

那么角的大小可以怎样计量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分析:

这样简洁明了,而且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和两条边张开的幅度有关这个难点。

可谓一举两得。

3、要想知道角到底多大,就要会量角。

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

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量角器。

1、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汇报。

(1)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组织学生观察1度角的大小。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如1度就记作1○。

(板书:

度:

○)

(2)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对齐。

(3)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

它们都是从0○~180○。

(师指出:

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

(4)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20○、90○、135○、180○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再从左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

(这儿要仔细教学,引导学生慢慢教学。

3、用量角器量角。

(1)看课本第19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问:

量角要分几步?

哪几步?

师作具体指导。

(3)指出,在量角时,什么情况下读内圈刻度,什么情况下读外圈刻度。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教应该注意点什么?

(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线是多少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第1题,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在书上量一量。

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同学们量好后,交流结果填在括号里。

(2)小组内交流。

(3)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

说明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1)先估计一下,这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动手量一量。

(得出三个角一样大。

(3)说说自己的发现,师总结。

(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决定的,与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这三个角两条边所画的长短不同,但它们叉开的程度一样,所以它们的度数相同,三个角大小一样。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在量一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1)

量角的方法:

 两重合:

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

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教后记:

关于新知学生究竟已经会了多少?

教学这节课,我虽然将母案做了修改,调整了第一部分的导入内容,可是发现学生不等我“循循善诱”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面对教材设计的第一部分让学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角的工具这段内容,我只能是硬着头皮教下来的。

面对孩子们的认知实际:

已经知道要学量角器了(量角器在课前已经准备好了),这个又是个新鲜的事物,他们感兴趣,迫不及待想知道怎样使用这个工具,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工具那根本不在他们求知范围内。

我很为难,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教教材。

我割舍不了教材的内容,对教材我还是尊崇大于质疑,我感觉到这样的教并不好,阻碍了学生的学,但是我该怎样处理这种学生认知水平和新授知识之间的矛盾呢?

是顺着学生的情感跳过这段教材,还是就是把学生当作不知道的硬是教下来?

 

第三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0-21:

想想做做4-9,思考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位置变式角的度量)

教学准备:

1、量角器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

它有几圈刻度?

2、怎样量角?

3、量出下列每个角的度数。

(渗透:

直角的度数是90度。

二、指导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看书上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每个角是多少度?

(3)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4)提问:

仔细观察这几个角?

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不同位置的角,我们应该怎样来量?

(注意训练学生从内圈还是外圈找准刻度的方法)

2、“想想做做”第5题。

(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照着图示模仿着量出书上这几个角的度数。

(3)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

(4)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

(注意根据角的位置摆放量角器的技巧。

3、“想想做做”第6题。

(1)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

(2)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3)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

4、“想想做做”第7题。

(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请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标出的每个角的度数。

(注意:

左边两幅图要量一个角,右边两幅图各要量两个角)

(3)集体订正

 5、“想想做做”第8题

(1)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你认识这些图形吗?

谁来说一说?

(3)请同学们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

(4)指名口答

(5)看看自己量的角的度数,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想想做做”第9题。

(1)出示队旗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请同学们在小组时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

并把估计的结果填在书上表格里。

(3)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看看跟你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

(比较自己的估计与实际测量结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促进误差较大的学生对估计进行调整,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估计角的大小的技能。

三、完成思考题

1、自己先按要求画一画,再数一数,然后将自己的结果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3、看表格,找一找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

n×(n-1)÷2)

四、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因为风筝的线长度相等,因此离地面的角度越大,风筝就放的越高,所以只要量出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的度数,就能做出判断。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课后记:

感谢赵老师!

我是惴惴不安备这节课的,因为我去年就听过这节课,测量角很难,学生不易掌握。

他们有可能不会摆放量角器特别是角的位置“歪”时候,他们最有可能是不会看读数,明明是钝角会量出锐角的读数。

教学管理室的赵老师很关切地看出我们教学上遇到了难处,她很热心的指引我们说到她以前是运用儿歌让学生记住量角步骤的,一语点醒了我,我何不自己尝试呢?

我没有编儿歌的经验,本来想上网搜索,可是偏偏我的电脑那时正瘫痪了,于是我自己试试。

一边自己感受量角的过程一边推敲儿歌的用词,终于课上一试还蛮管用的。

一对中心

二对边

三看内圈或外圈

当我感受到学生学的津津有味时候,真的很感激赵老师的点拨!

近来越来越觉得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新体味生活,将是另一番滋味,我觉得许多时候我得到了别人的太多太多帮助,仿佛亏欠别人太多太多,我想回报,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其实教学是需要不断研磨的,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如果在遇到了教学的难题时候能得到有经验的老师的及时点拨那将会少走多少弯路呀!

 

第四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23页,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2、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

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量角器、钟面、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同学们说一说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

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2、任意画一个角。

(注意学生的画法,实物投影仪交流反馈)

3、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角的分类。

1、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

2、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了角可分为:

直角、锐角和钝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

3、请同学们再将这些角的样子画在本上。

4、大家觉得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锐角”?

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

钝角呢?

(我们以前学习过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现在你可以用今天的知识解释吗?

5、转动活动角成一条直线。

提问:

这还是角吗?

为什么?

(预想:

学生可能会认为不是角,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辩论,正好在争论中理解知识)

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告诉学生这样的角叫平角。

启发思考: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想一想,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呢?

为什么?

6、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重合。

提问:

这还是角吗?

为什么?

提问:

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们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可以得出1周角=2平角=4直角)

7、我们刚刚认识了哪几类角?

这些类别是根据角的什么来划分的?

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

你能按照大小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吗?

8、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大家先说说每个角的名称,再从小到大排一排。

(二)教学角的画法

1、我们已经知道角的分类,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可以让学生同桌讨论,在反馈交流)

2、请同学们尝试画一个60度的角,师小结画法并演示

①画一条射线

②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对准60○的刻度线点一点

③从射线的端点起,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④检验所画的角

 注意:

画角时要弄清,看外圈刻度,还是内圈刻度

三、练习

1、试一试:

(1)学生尝试用量角器画出书上的角

(2)指名上台演示画角的过程。

(3)画好后,同桌交换检查。

(用量角器检查,不能只用眼睛看,注意看内圈读数还是外圈读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下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再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角。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角按照大小可以怎么分?

3、怎样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和画角

(1)

锐角:

小于90○

直角:

等于90○

钝角:

大于90○,小于180○

平角:

等于180○         1平角=2直角

周角:

等于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课后记:

理清教材前后关系,总体把握教材

注意画角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角的开口在左边,另一种是角的开口在右边。

学习角的分类注意不能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

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对于钟面的那道习题一定要讲清楚,可以细化:

(1)钟面上每一个大格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

你是怎么判断的?

(2)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90度时候,它们之间一共有多少小格?

每一小格是多少度?

(3)钟面上除了9时还有几时整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也是90度?

(4)分针转动的轨迹形成周角需要多场时间?

(5)时针转动的轨迹形成周角需要多长时间?

这道题目教学透彻后,练习四第4题才会教学顺利。

 

第五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内容:

p.24~2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中线之间的关系;角的分类。

更熟练地掌握有关画角和量角的方法

2、在一些具体动手操作活动中,灵活掌握有关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中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圆形和正方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

(可以转动时针的钟面)

教学过程:

一、角的分类

1、完成p.24第5题:

分一分、填一填

填完后,交流结果,并追问:

这里有几个光杆司令,是什么?

指出:

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只有一种情况,比如89度就变成了一个锐角,而91度又变成了一个钝角。

所以它们三种情况都只有一个。

(追问:

为什么我们以前学习的直角都一样大?

除了直角都是同样大,还有什么角也是这样的?

2、折纸认识三类角之间的关系

(1)第24页第3题

教师示范,学生回答问题

(2)第26页第5题

a)课件演示折纸的过程,学生模仿

(老师亲自动手折纸示范,这样会更好,更亲切,也会体会学生折纸的步骤,及时给予知道。

b)填写∠1、∠2、∠3度数的填写

c)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

二、钟面上有关角的知识

1、出示一个钟面,想:

分针转一圈,该角是一个什么角?

多少度?

观察整个钟面,上面的12个数字其实也就是把360度平均分成了12份,那每一大格对应的角都是30度。

2、完成p.24第4题

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各组成了什么角?

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也组成直角?

最好能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判断方法。

(课题研究:

可以结合我个人申报的课题《小学数学科堂教学中体态语言运用的研究》让学生用手臂来表示3时和9时,借助自己的体态语言来理解和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研究)

3、完成p.25第4题

下面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各转动了多少分?

形成的角各是什么角?

分别是多少度?

注意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要和上面一题有所区别

(1)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先说说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各转动了几分?

再说说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及度数。

(先铺垫:

前面学习的钟面12个数字其实也就是把360度平均分成了12份,那每一大格对应的角都是30度。

一大格里有5小格,是把30度平均分成了5份,所以从12起分针转动1小格是6度)

(2)教师小结:

分针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