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416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9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2微生物问答题.docx

第12微生物问答题

第一章

1.何谓微生物?

与发酵工业有关的微生物有哪些类群?

自然界中细胞构造简单、体型甚小、肉眼看不见,需在显微镜下观察之微小生物,被称为微生物。

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由于发酵工程本身的发展以及遗传工程的介入,藻类、病毒等也正在逐步成为工业生产的微生物。

2.从对人类有利有害角度论述微生物有哪些特性?

有些微生物能在厌氧的条件下生长。

有些微生物能够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满足自身的生长。

有些微生物能进行复杂的代谢。

有些微生物能利用较复杂的化合物。

有些微生物能在极端的环境下生长。

3.从应用与研究上论述微生物学分科的必要性。

可以更好地认识微生物分析微生物更好地应用微生物在工程方面为人类造福。

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交流。

4.请你总结十项微生物学发展上最重要的事件。

1制成显微镜2创立独特的研究方法3建立应用性分支科学4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5柯赫法则6否定自生说7灭菌技术的应用8青霉素的发现9纯种分离和培养技术建立10提高发酵工程

5.下列各人在微生物学发展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巴斯德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创立巴斯德消毒法等。

柯赫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6.为什么在列文虎克死后微生物研究停滞不前?

因为微生物其个体微小而为人眼所不可见,但其群体形态则可以长得很大形成特征鲜明人眼易见的菌落、菌苔或子实体,可是在微生物学创建之前,这些形态仍属平淡无奇,无法激起人们去深入研究它的好奇心。

“自然发生学说”深入人心。

7.什么是“自然发生学说”?

为什么说这是错误的?

该学说认为生物可以从他们所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生,而没有上代。

因为生物是有其特有的胚种而代代相传。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

8.Pasteur是设计怎么的实验来否定“自然发生学说”?

巴斯德利用自己设计出的鹅颈烧瓶,将将煮熟的肉汤置于其中,空气中的尘埃因为重力作用被阻挡在鹅颈处,精巧的实验装置既保证了空气流通,有阻隔了小小的微生物的侵入。

肉汤没有变质,此后将鹅颈打破肉汤很快变质了,加入沉淀也可以肉汤变质。

完美的科学思想创造了完美的方验方法。

9.什么是巴斯德灭菌法?

通过这一操作可杀灭哪些类型的微生物?

巴斯德灭菌法是一种加热食品,或其他食用原料,以消灭细菌,或防止食品变坏的方法。

杀灭乳酸杆菌,酵母菌,霉菌等。

10.什么是Koch原则?

柯赫原则又称证病律,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包括:

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2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11.酒精发酵醪液发生酸败,现怀疑为乳酸杆菌污染所致,请根据柯赫原则设计

一实验进行检验。

⑴在酒精发酵醪液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的存在;⑵该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⑶所得到的纯培养物能接种到新的酒精发酵醪液,并能在新的酒精发酵醪液表现出相同的病害症状;⑷从新的酒精发酵醪液再分离到这种病原生物的纯培养,且其性状与原来分离的相同。

12.生物工程新产业出现的基础是什么?

举例说明。

基本所有的生物工程产业最起始的步骤都是发酵,因此说发酵技术是基础地位,因为实验室的成果,要拿来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放大,而放大在生物工程产业化上的第一步,就是发酵!

这样才能实现后续的处理。

13.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如何?

它包含那些微生物?

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入,近一百年来,生物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甚至六界系统,最后又有了三界原系统。

若依照六界系统分类,微生物涉及四个界:

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病毒界。

从各种生物界级分类系统的发展来看,除了动物界和植物界以外,其他各界都是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深入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这也充分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级分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如果按内共生学说来分析,表面上与微生物无关的动物界和植物界,实际上在其身上还是携带着微生物的“影子”。

它包括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细菌等。

14.解释双名命名法,并举例说明。

双名法则又叫双名命名法,是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创立的。

每种植物的学明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

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属名一般用名词单数第一格,种加词一般用形容词,并要求与属名的性、数、格一致。

15.微生物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写出其拉丁语的尾缀并举例说明。

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变种、亚种(小种)、型、菌株(品系)

16.微生物学中“个体”指什么?

能以它来分类吗?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了。

不能。

因为微生物细胞构造简单、体型甚小、肉眼看不见,所以不好分类。

17.写出种、变种、菌株的定义。

种: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

变种:

指在单一互相交配而生育的种群中具有不连续变异的个体。

菌株:

可以通过从自然界中纯种分离、或通过在实验中诱变而获得的、具有较稳定遗传性的同一菌种的变异类型。

18.为什么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新世纪贯彻始终的任务?

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资源,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是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微生物多样性与其他高等生物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包括:

生存环境多样;生长、繁殖速度多样;营养、代谢类型多样;生活方式多样.微生物多样性的揭示为科学发展,解决危机,为人类服务。

19.为什么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是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核心?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能够揭示其全部的遗传背景,是深入研究和认识生命本质的前提。

人的认识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微生物的基因组大小与人的基因组相比,小而简单。

先期着手研究微生物基因组,可以积累经验完善技术,为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做好准备工作,不可忽视。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具有目标明确、相对投入少、收效快、成果易于转化为产品等许多优点。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成果转入开发应用周期短,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微生物基因组及其功能的研究将导致一场影响深远的生命科学的革命。

因为这一研究成果将从本质上揭示和分析大量迄今未被认识的微生物的新基因,以及它们所编码的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质和一大批新的基因调控元件。

通过发现新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也将为微生物及其产物的利用开辟新天地。

微生物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在医药及工农业领域中,进行创新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机遇,因此这是我国人口与健康基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阵地,可以大有作为。

第二章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大小如何?

发酵工业上常遇到的细菌主要为何种状态?

细菌按其形态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个体很小,通常用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

测量球菌大小只测量其直径。

一般球菌直径在0.5—5um之间。

测量杆菌和螺旋菌则需测量其长度和宽度。

但测量螺旋菌长度时,一般只测量其弯曲形长度,而不是测量其真正的总长度。

杆菌一般长1—5um,宽为0.5—1um。

2.绘制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并注明各种结构。

3.细菌细胞壁、细胞膜、核质、间体、核糖体等结构的化学组成、结构要点及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化学组成

结构要点

主要生理功能

细胞壁

含有肽聚糖,还含有一定量的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

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维持外形、抗低渗、物质交换、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细胞膜

70%为蛋白质,30%为脂类,少量多糖,不含固醇类物质。

柔韧致密,富于弹性,细胞膜呈现3层结构,即在上下两层暗的电子致密层中间夹着一较亮的电子透明层。

物质转运、呼吸作用、生物合成与分泌作用、细胞分裂、

核质

核糖

由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成的松散网状结构。

遗传信息的传递

间体

脂类、蛋白质

由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

与DNA的复制、分配以及与细胞分裂有关

核糖体

RNA占70%,30%蛋白质

游离于胞质的微小颗粒,直径15—20nm

进行蛋白质合成

4.荚膜与粘液层的区别何在?

荚膜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荚膜与粘液层的区别是荚膜向外一面有明显的界限,质地均匀,是细胞构造的一部分;而粘液层在靠近细胞处比较稠密的,远离细胞处比较稀疏,且无明显边界,可看作是细胞的一种分泌物。

荚膜的生理功能:

①抗吞噬作用:

荚膜因其亲水性及其空间占位、屏障作用,可有效抵抗寄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②粘附作用:

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处于细菌细胞最外层,荚膜犹如盔甲可有效保护菌体免受或少受多种杀菌、抑菌物质的损伤,如溶菌酶、补体等。

④抗干燥作用:

荚膜多糖为高度水合分子,含水量在95%以上,可帮助细菌抵抗干燥对生存的威胁。

⑤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利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作氮源。

5.产芽孢为何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芽孢在化学组成、结构及生理上有哪些特点?

因为芽孢只是细菌的另一个存在形式,此形式下细菌的消耗达到最低,且可以很强的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

所以产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芽孢的特点:

芽孢抗性强,有很强的折光性,含有耐热的小分子酶类,富含大量特殊的吡啶二羧酸钙和带有二硫键的蛋白质,芽孢的含水率低、芽孢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含有耐热性酶、芽孢不易着色,但可用孔雀绿染色。

自由存在的芽孢没有明显的代谢作用,只保持潜在的萌发力,称为隐藏的生命。

一旦环境条件合适,芽孢便可以萌发成营养细胞。

6.为何芽孢对干燥、热、辐射及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性?

因为芽孢的含水率低、芽孢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含有耐热性酶、还富含大量特殊的吡啶二羧酸钙和带有二硫键的蛋白质。

7.研究芽孢和伴孢晶体有何意义?

研究细菌芽孢和伴孢晶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等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②这类菌种芽孢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藏;③是否能杀灭一些代表菌的芽孢是衡量和制定各种消毒灭菌标准的主要依据;④许多产芽孢细菌是强致病菌;⑤有些产芽孢细菌可伴随产生有用的产物。

伴孢晶体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特点:

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

伴孢晶体对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幼虫有毒杀作用,因而可将这类产伴孢晶体的细菌制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物农药——细菌杀虫剂。

8.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如何?

球菌为何会有各种聚集形式?

细菌一般是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个别细菌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分枝方式繁殖。

因为球菌的细胞壁粘连性比较强,分裂后不分散.而且分裂轴向基本不变,只往一个方向分裂。

9.什么是菌落?

什么是菌苔?

菌落(colony)是单个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的群落。

菌苔是细菌在斜面培养基(增大接种面积)接种线上有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

10.写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北京棒状杆菌的拉丁名字。

Escherichiacoli、Staphyloccocusaureus、Bacillussubtilis、Corynebacteriumpekinese.

11.放线菌的菌丝有哪几种类型?

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放线菌的菌丝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类型。

基内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气生菌丝主要功能是向空中生长,有些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孢子丝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12.简述放线菌的各种繁殖方式及代表属。

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借菌体为裂片段繁殖。

放线菌长到一定阶段,一部分气生菌丝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成熟便分化形成许多孢子,称为分生孢子。

孢子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方式。

凝聚分裂形成凝聚孢子。

其过程是孢子丝孢壁内的原生质围绕核物质,从顶端向基部逐渐凝聚成一串体积相等或大小相似的小段,然后小段收缩,并在每段外面产生新的孢子壁而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孢子。

孢子成熟后,孢子丝壁破裂释放出孢子。

多数放线菌按此方式形成孢子,如链霉菌孢子的形成多属此类型。

横隔分裂形成横隔孢子。

其过程是单细胞孢子丝长到一定阶段,首先在其中产生横隔膜,然后,在横隔膜处断裂形成孢子,称横隔孢子,也中节孢子或粉孢子。

一般呈圆柱形或杆状,体积基本相等,大小相似,约0.7-0.8×1-2.5微米。

诺卡氏菌属按此方式形成孢子。

有些放线菌首先在菌丝上形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子,孢子囊成熟后,破裂,释放出大量的孢囊孢子。

孢子囊可在气生菌丝上形成,也可在营养菌丝上形成,或二者均可生成。

游动放线菌属和链孢菌囊菌属待均民些方式形成孢子。

孢子囊可由孢子丝盘绕形成,有的由孢子囊柄顶端膨大形成。

孢囊孢子形成过程。

某些放线菌偶尔也产生厚壁孢子。

放线菌孢子具有较是的耐干燥能力,但不耐高温,60-65℃处理10-15分种即失去生活能力。

放线菌也可借菌丝断裂的片断形成亲的菌体,这种繁殖方式常见于液体培养基中。

13.图示并叙述链霉菌的生活史。

从链霉菌的无性孢子开始,孢子萌发、生长形成基内菌丝;基内菌丝向培养基外部生长为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成熟、特化为孢子丝;孢子丝分化、发育生长为孢子。

简单来说,就是孢子→菌丝→孢子的循环过程。

14.试比较细菌与放线菌的异同点。

细胞结构

群体特征

繁殖方式

细菌

原核细胞

菌落光滑,湿润

有些透明

放线菌

原核细胞

菌落表面丝绒状,干燥

不透明

15.酵母菌的形态及大小如何?

何谓假菌丝?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

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或5~20微米。

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子母细胞不立即分离而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称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为假菌丝。

16.图标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

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或5~20微米。

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17.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工业上常用的酿酒酵母是以哪种方式进行繁殖的?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包括:

芽殖,裂殖,芽裂;有性繁殖方式:

子囊孢子。

工业上常用的酿酒酵母是以芽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18.试述酿酒酵母的生活史。

酵母的细胞有两种生活形态,单倍体和二倍体。

单倍体的生活史较简单,通过有丝分裂繁殖。

在环境压力较大时通常则死亡。

二倍体细胞(酵母的优势形态)也通过简单的有丝分裂繁殖,但在外界条件不佳时能够进入减数分裂,生成一系列单倍体的孢子。

单倍体可以交配,重新形成二倍体。

19.写出酿酒酵母、葡萄汁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粟酒裂殖酵母、球拟酵母、白地霉等的拉丁名字。

Saccharomycescerevisiae、S.uvarum、C.tropical、Schizosaccharomycespombe、S.Torulopsis、Geotrichumcandidum

20.名字解释:

游动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膜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游动孢子:

具有鞭毛可以游动的孢子。

多见于某些藻类和真菌。

既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在某些条件下进行有性生殖。

孢子囊孢子:

某些真菌(如根霉)在进行无性繁殖时,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有鞭毛,不能游动的一种内生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

指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

多为单细胞、色较深、不运动、抗干燥。

节孢子:

即菌丝依靠隔膜裂断而产生的孢子,故又称裂生孢子。

数量多,外生,外型呈柱形,各孢子同时形成。

厚膜孢子:

不是直接由菌丝细胞隔裂而成或分裂而成着生在顶端的一种孢子。

卵孢子:

一种接合孢子。

在形成藏卵器的藻菌类和藻类等生物中,藏卵器或其中的卵子与藏精器或精子相接合,由卵接合结果所形成的结构。

接合孢子:

两个形态相似的配子或菌丝体融合产生的合子。

子囊孢子:

指产生在子囊菌子囊内的孢子。

担孢子:

真菌界,担子菌门的有性孢子。

由担子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

21.何为子囊果?

有哪些类型?

为子囊菌类产生子囊的子实体。

子囊果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闭囊壳,球形,无开口,子实层被封子囊果的类型;(2)子囊壳,烧瓶状,顶端有1个小开口,子实层在子囊壳的里面;(3)子囊盘,盘状或杯状,子实层生于子囊盘的上面,完全暴露。

22.何为同宗配合?

何为异宗配合?

绘出根霉、红曲霉和青霉的生活史。

同宗配合是有些真菌单个菌株就可以完成有性生殖称为同宗配合。

异宗配合是真菌中在进行有性生殖的两条菌丝体相互作用。

根霉的生活史

红曲霉的生活史

青霉的生活史

23.试比较霉菌与放线菌、霉菌与酵母菌。

个体形态

菌落形态

细菌

单细胞球状、杆状或螺旋状 。

圆形或不规则,边缘光滑,表面光滑或皱褶;颜色不一,常见颜色为灰白色、乳白色,湿润粘稠。

放线菌

呈分枝丝状体,宽度与细菌相似,为无隔膜核菌丝,在固体基质上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之分。

 

呈干燥细致的粉末状或茸毛状,与培养基结合较紧。

酵母菌

呈圆形或卵圆形或形成假菌丝,个体比细菌大。

颇似细菌菌落,但比细菌菌落,而且厚,湿润粘稠;多为乳白色;一般圆形;表面光滑。

霉菌

呈分枝丝状,分枝丝状体,宽度比放线菌大;有隔膜菌丝和无隔膜菌丝之分;在固体基质上也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之分。

与放线菌比较,表面呈绒毛状或棉絮状,如呈粉末状者则不及放线菌细腻致密,与细菌比较,则差异显著。

24.试绘出根霉、毛霉、青霉、曲霉的个体构造图,并标明结构名称。

根霉

毛霉

青霉

曲霉

25.何谓担子菌的初生、次生、三生菌丝体?

担子菌的初生菌丝体是担子菌中由担孢子发芽所生的单倍体菌丝的聚合体称作初生菌丝体。

担子菌的次生菌丝体是它是担子菌中由相应的异性的初生菌丝进行体细胞接合而形成的菌丝的具有分枝状者称为次生菌丝体。

担子菌的三生菌丝体是当二次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互相扭结成团,形成子实体原基,然后发育成子实体.这种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次菌丝体,或称为结实性菌丝体。

26.图示并叙述担子菌双核菌丝体发育的锁状联合过程。

在锁状连合的过程中,细胞内二核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由分裂到融合,形成一个二倍体(2n)的核,此核经二次分裂,其中一次为减数分裂,于是产生4个单倍体(n)子核。

这时顶端细胞膨大成为担子,担子上生出4个小梗,于是4个小核分别各移入小梗内,共发育成4个孢子——担孢子。

27.藻类的重要性?

藻类可作为维生素、γ—亚麻酸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素的补充;是一种高蛋白营养资源;藻类中叶绿素含量极为丰富,是普通蔬菜含量的10倍以上。

所含营养物质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而且不含任何毒副作用。

28.藻类的一般形态和构造如何?

藻类一般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的形态、构造很不一致,大小相差也很悬殊。

藻类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光能自养型生活的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体中,但多无真正根、茎、叶的分化。

29.常见的淡水藻和海水藻有哪些?

淡水藻有:

水绵,衣藻,小球藻、绿藻、蓝藻。

海水藻有海带,紫菜,石花菜,鹿角菜,马尾藻,石莼,裙带菜。

30.噬菌体有哪些特点?

噬菌体具有病毒特有的一些特性:

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

噬菌体分布极广,凡是有细菌的场所,就可能有相应噬菌体的存在。

噬菌体颗粒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一般可分成三种类型。

噬菌体颗粒感染一个细菌细胞后可迅速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每个子代颗粒又可感染细菌细胞,再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

31.以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例说明噬菌体的构造及繁殖过程。

T4噬菌体属于T-系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

具有典型的蝌蚪状外形:

六角形的头部和可收缩的长的尾部。

头部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折叠的DNA分子;尾部的蛋白质外壳为一中空的长管,外面包有可收缩的尾鞘。

头部大小为9060纳米(nm),尾部10020纳米。

繁殖过程:

1.附着:

是病毒与寄主之间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病毒外部的蛋白能与寄主表面的特殊好受体结合.2.侵入:

(各种噬菌体还不一样,好难说.)大概都是先与细胞壁特异性结合,释放溶菌酶溶解细胞壁成一个小孔,将DNA注进细胞内.有的噬菌体壳体也可以进入细菌.3.复制:

侵染开始后,细菌的DNA合成停止,几分钟后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中止.噬菌体以本身DNA为模板,有寄主RNA聚合酶催化,复制形成噬菌体mRNA,翻译而形成噬菌体所需酶类,可以修饰寄主RNA聚合酶,被修饰过的RNA聚合酶能进一步转录噬菌体的基因.4.装配与释放:

噬菌体与壳体蛋白质装配为成熟,有侵染力的噬菌体颗粒.释放时能产生两种蛋白质,一是破坏细胞质膜的噬菌体编码蛋白质,另一是噬菌体溶菌酶.前着破坏细胞膜,后者破坏细胞壁,然后寄主细胞破裂,病毒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32.何谓潜伏期、何谓裂解量?

潜伏期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到疾病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裂解量是指菌体裂解的数量。

33.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敏感性细菌、溶源性细菌、原噬菌体、溶源化。

烈性噬菌体:

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的一种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感染细菌后能使宿主细菌溶源化而不裂解的一种非烈性噬菌体。

敏感性细菌:

对某些药物等过敏的细菌。

溶源性细菌:

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原噬菌体:

整合到溶源性细菌染色体中的温和噬菌体DNA,与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诱导后能增殖和裂解细菌。

溶源化:

有些噬菌体侵入寄生细胞后,将其基因整合与细菌的基因组中,与细菌一道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传给后代,不形成病毒粒子,不裂解细菌。

34.绘图并叙述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史。

温和噬菌体在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后,将噬菌体基因组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细胞内),随宿主DNA复制而同步复制,随宿主细胞分裂而传递两个子细胞中,宿主细胞则可正常繁殖,以上过程称为“溶源周期”。

但在一定条件下,噬菌体基因组可进行复制,产生并释放子代噬菌体,即“裂解周期”。

因此温和噬菌体既能进行溶源循环,还能进行裂解循环。

35.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性?

第一,溶原性细菌在被噬菌体感染并溶原化后,不会被同种噬菌体再次感染,这是超感染免疫性。

第二,经过若干世代后,溶原性细菌会开始进入溶菌周期,即溶原性细菌的诱发。

36.如何检查细菌是否感染了噬菌体?

噬菌体有烈性的和非烈性噬菌体。

烈性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快速造成细菌菌体裂解,培养液呈现清凉透明有破碎残渣。

非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