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481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ocx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

GIS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于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建设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种突变,使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产生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规划和管理的强烈需求,经济建设的高潮也使得地方政府有了一定的财力来支持新技术的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城市已使GIS达到了初步实用的阶段。

目前已初步见效并能正常运行的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大都是为土地管理服务的,最基本的是把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地许可资料记录到图形、属性数据库里,可随时查询、统计,给用地管理——规划部门最核心的工作带来不少的便利.但是,就城市规划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来说,GIS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还未达到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内容,针对GIS在我国规划行业的应用现状,本文将对GIS应用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功能定位、城市规划公共设施规划、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进行一系列分析,并通过对昆明市公共设施现状规划的分析为例,来介绍GIS支持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关键词:

GIS城市规划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又称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系统。

GIS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

人员,是GIS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发人员必须定义GIS中被执行的各种任务,开发处理程序。

熟练的操作人员通常可以克服GIS软件功能的不足,但是相反的情况就不成立。

最好的软件也无法弥补操作人员对GIS的一无所知所带来的负作用。

数据,精确的可用的数据可以影响到查询和分析的结果。

硬件,硬件的性能影响到处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输出方式。

软件,不仅包含GIS软件,还包括各种数据库,绘图、统计、影像处理及其它程序。

过程,GIS要求明确定义,一致的方法来生成正确的可验证的结果。

GIS属于信息系统的一类,不同在于它能运作和处理地理参照数据。

地理参照数据描述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和教浅的地表下空间)空间要素的位置和属性,在GIS中的两种地理数据成分:

空间数据,与空间要素几何特性有关;属性数据,提供空间要素的信息。

地理信息除了局用信息的一般特性,如共享性、客观性外,还局用如下特性:

1、区域分布性—地理信息局用空间定位的特点。

现定位后定性,并在区域上表现出分布式特点,不可重叠,其属性表现为多层次,因此地理数据库的分布或更新也应是分布式。

2、数据量大—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属性特征,并保留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段,因此其数据量特别大。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地理信息的第一载体是地理实体的物质和能量本身,除此之外,还有描述地理实体的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响等符号信息载体以及纸质、磁带、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应用好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水文信息系统,符合现代水文发展的趋势,对其它水利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成为今后水文服务社会的基础。

1.2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1.2.1地理信息系统起源

35000年前,在Lascaux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CroMagnon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

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线条和符木。

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

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

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例如,科学方面或户口普查资料。

20世纪初期世纪将图片分成层的“照片石印术”得以发展。

直至60年代早期,在核武器研究的推动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导致通用计算机“绘图”的应用。

1967年世界第一个投入实际操作的GIS系统由联邦能量、矿产和资源部门在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开发出来。

这个系统是由RogerTomlinson开发的,被称为“CanadianGIS”(CGIS)。

它被用来存储,分析以及处理所收集来的有关加拿大土地存货清单(CLI)的数据。

CLI通过在1:

250000的比例尺下绘制关于土壤,农业,休闲、野生生物、水鸟、林业,和土地利用等各种信息为加拿大农村测定土地能力,并增设了了等级分类因素来进行分析。

CGIS是世界的第一个“系统”,并且在“绘图”应用上进行了改进,它具有覆盖,测量,资料数字化/扫描的功能,支持一个跨越大陆的国家坐标系统,将线编码为具有真实的嵌入拓扑结构的“弧”,并且将属性和位置的信息分别存储在单独的文件中。

它的开发者,地理学家RogerTomlinson,被称为“GIS之父”。

CGIS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才完成,但这花费了太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它最初发展期,不能与如Intergraph这样的销售各种商业地图应用软件的供应商竞争。

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使得象ESRI和CARIS那样的供应商成功地兼并了大多数的CGIS特征,并结合了对空间和属性信息的分离的第1种世代方法与对组织的属性数据的第2种世代方法入数据库结构。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产业成长刺激了应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飞速增长。

至20世纪末,在各种系统中迅速增长使得其在在相关的少量平台已经得到了巩固和规范。

近年来,GI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已日臻成熟,GIS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也被人们接受和确认。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GIS由于自身的特点,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数据源采集技术的发展和GIS应用的日益扩大,使得GIS在理论研究和技术上不断得到突破,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

GIS正以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

1.2.2地理信息系统的几个发展阶段

六十年代初,加拿大的Tomlinson等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CGIS。

稍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出SYMAP系统软件。

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使得GIS功能极为简单,带有更多的机助制图色彩。

这一时期有许多与GIS有关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对于传播GIS的知识和发展GIS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GIS朝实用方向迅速发展。

不同专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GIS在世界各地纷纷研制,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其它如加拿大、联邦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国也相继发展了自已的GIS。

与此同时,一些商业公司开始活跃起来,软件在市场上受欢迎。

据统计,在70年代大约有300多个系统投入使用。

这期间,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重视GIS软件设计及应用的研究。

因此,GIS技术受到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大学的普遍重视,其发展得到了巩固。

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阶段。

由于计算机硬件技术、GI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发展,使得它的应用从解决基础设施的规划(如道路、输电线)转向更复杂的区域开发,例如土地的农业利用,城市化的发展,人口规划与安置等。

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GIS开始用于全球性问题,例如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区的评价,厄尔尼诺现象及酸雨,核扩散及核废料,以及全球变化与全球监测。

80年代中,GIS软件的研制和开发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仅1989年市场上有报价的软件达70多个,并且涌现出一些有代表性的GIS软件,如ARC/INFO、IGDX/MRS、TIGRIS、Microstation、SICAD、GENAMAP、SYSTEM9等。

它们可在工作站或微机上运行。

可以说,80年代是国际上GIS发展具有突破性的年代。

1.2.3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是起步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广电子计算机在测量、制图和遥感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国际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在1974年开始引进美国地球资源卫星图像,开展了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工作。

1976年召开了第一次遥感技术规划会议,形成了遥感技术试验和应用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先后开展了京津唐地区红外遥感试验。

新疆哈密地区航空遥感试验、天津渤海湾地区的环境遥感研究、天津地区的农业土地资源遥感清查工作。

长期以来,国家测绘局系统开展了一系列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测图,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和数字测图、机助制图、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和使用也同步进行。

1977年诞生了第一张由计算机输出的全要素地图。

1978年,国家计委在黄山召开了全国第一届数据库学术讨论会。

第二是试验阶段。

进入80年代之后,我国执行“六五”、“七五”计划,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很快对“信息革命”作出热烈响应。

在大力开展遥感应用的同时,GIS也全面进入试验阶段。

在典型试验中主要研究数据规范和标准、空间数据库建设、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以农业为对象,研究有关质量评价和动态分析预报的模式与软件,并用于水库淹没损失、水资源估算、土地资源清查、环境质量评价与人口趋势分析等多项专题的试验研究。

在专题试验和应用方面,在全国大地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1:

100万地留数据库系统和全国土地信息系统、1:

4见万全国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及1:

250万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并开展了黄土高原信息系统以及洪水灾情预报与分析系统等专题研究试验。

用于辅助城市规划的各种小型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也获得了认可。

第三是GIS全面发展阶段。

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我国的GIS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全面发展阶段。

国家测绘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数字化测绘信息产业。

1:

100万地图数据库已公开发售,卫:

25万地图数据库也已完成建库,并开始了全国1:

10万地图数据库生产与建库工作,各省测绘局正在抓紧建立省级1:

1万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应用从典型试验逐步走向运行系统,这样就可保证向GIS源源不断地提供地形和专题信息。

进入90年代以来,沿海、沿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土地的有偿使用和外资的引进,急需GIS为之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交通、电力及各种基础设施管理的城市信息系统在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建立。

在基础研究和软件开发方面,科技部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综合应用”列入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在该项目中投入相当大的研究经费支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发我国自主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GIS基础软件与国外的差距迅速缩小,涌现出若干能参与市场竞争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GeoStar,MapGIS,OityStar,ViewGIS等。

在遥感方面,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已建立全国基于IK4遥感影像土地分类结果的土地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国家这一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1.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交叉的产物。

它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最先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中获得应用,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规划部门中得到应用;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与城市规划业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建设进行辅助性规划工作。

1.3.1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报批

按照规定,城市规划区内任何建筑项目施工前都必须履行“一书两证”的程序。

而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城市规划业务的急剧膨胀,靠以前的技术手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城市规划电子报批是一种全新的规划报批模式,它将传统规划报批图件采用的纸介质转变为电子介质,并通过贯彻一套计算机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使电子文件符合一定的规范标准,可以输入计算机处理,这样,规划审批的一部分工作就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审批报批图件。

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电子报批过程,将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气象与变化。

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规划审批手段电子化、标准化规划结果、提高设计结果入库速度等。

1.3.2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城市规划

随着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使得城市规划中可使用的技术手段更加丰富。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可为规划决策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直观地提供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感觉。

通过此种技术,规划师与决策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多维虚拟环境中,回溯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交互观察城市建筑的风貌,审视城市规划布局。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主要用在各种规划方案的比较、构建逼真城市环境、构建时态逼真城市、查询及分析等方面进行使用。

重庆市勘测院2006年开发了三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该平台具有三维浏览,光照分析,容积率分析,视线分析、空间量算、规划方案比较等功能。

由于城市规划信息的多元化及信息量非常庞大,给存储、继承和共享这些信息提出了新的挑战。

多媒体网络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为城市规划的社会化、大众化提供了必要途径。

可以通过网络让用户了解规划审批的进展状况及发布城市规划方案,让用户参与评估,尤其是网络与虚拟现实技术及多媒体的结合,可提供快速、方便、直观的规划方案展示,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1.3.3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

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移动通讯及无线互联网设备(包括掌上电脑、PDA和手机等)集成,可快速提供与位置信息相关的信息服务,具有动态性、移动性等特点。

城市规划中有些业务需要快速获取用户环境的各种信息,如为科学管理和利用规划红线资料,详细规划现场踏勘设计,加强城市规划监察,实时机动地对违规建设用地案件进行处理,为这些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要职能提供现场移动办公的平台等。

以规划红线为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主要根据以文字及表格的形式提供信息资料作出决策,但用地单位名、项目名称、地点、面积、国土文号、城规文号、调查情况和建议等,这些抽象的文字资料,难以全面反映红线情况,如红线形状、附近街道、邻近大型机构、现场拆迁状况等,缺乏直观性和可视化,另一方面,规划管理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随时随地将红线信息以电子地图、幻灯片、照片、录像等多种媒体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的决策支持系统,使决策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现场办公速度和决策准确度。

采用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开发辅助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信息子系统,利用它实现城市规划红线设计和管理的现代化,真正提高红线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更好地建立与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3.4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结合

以城市规划为监测对象,基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快速获取与处理城市现状空间信息,采用遥感、地形、总规和分规数据比对和专家判读的方法,实现大范围、可视化、短周期的动态监测效果,为政府宏观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科学依据。

这种监测是长期的和制度化的,具有定量和客观的特征,能有效地威慑城市违法建设活动,并且监测目标比较广泛,包括建设工程、城市用地、城市水系、城市道路等多个方面。

1.3.5其它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进行城市规划用地评价,快速城市规划专题图的制作,历史文化保护及风景保护。

另外,可把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进行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如城市扩展研究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区逐步形成了大型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区域中的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双重关系。

面对全球化、城市化、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区域合作逐步成为一个新趋势。

另外,随着中国提出“城乡统筹”规划,利用城乡一体化解决二元化矛盾,建立和谐社会也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城市群地区的区域规划管制,地理信息系统大有用武之地:

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为研究解决城市(区域)的空间问题提供了工具支持;借助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尝试提供解决方案;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参与者之间相互了解,共享信息和知识,形成共识和共同行动

2市公共设施规划

2.1公共设施分类

共设施用地分类(按使用性质分8类):

(1)行政办公用地,包括政府、各党派、团体、企事业的管理机构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用地:

包括三大部分:

商场用地:

商场、商店、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馆所类:

宾馆、招待所、度假村等;金融类:

各种银行及下属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等。

(3)文化娱乐用地,也包括三部分:

报社、出版社、广播、电视台、差转台等新闻单位用地;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图书科技舘等舘所;影剧院、音乐厅、文化宫、俱乐部、老年人活动中心。

(4)医疗卫生用地、各种医院、防疫站、急求中心、卫生检验中心、疗养院、休养所等。

(5)体育类用地、体育场、游泳池、体育训练基地(不包括学校和其它单位的体育用地)。

(6)大专院校及科研类用地:

主要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用地。

(7)文物古迹类用地:

指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

(8)其它公用设施,如宗教用地,各种庙宇、社会福利院、军事用地等。

在现代都市社区管治施政过程中,都市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实施成为重要的环节。

所谓公共设施,顾名思议就是由公共政府提供属于社会的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或劳务。

按经济学的说法,公共设施是公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从社会学来讲,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

城市公共设施不同于农村公共设施,具体来说,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道路、城市桥梁、港口、市政设施抢险维修、城市广场、城市路灯、路标路牌、城空防空设施、城市绿化、城市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

城市公共设施按收费与否,有收费和不收费之分。

从空间布局来分,有全市性公共设施、区域性公共设施、邻里性公共设施三种,具体来说:

(一)设施是指大区的公共设施,空间范围较广,由全社区成员共享。

主要的设施有区域大型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区域历史文物馆、国际展演中心、专门医院、区域体育场馆、区域文艺中心、区域文化中心、旅游观光咨询服务中心等。

(二)性公共设施是指小区的公共设施,空间范围较窄,距离部分社区成员很近。

主要的设施有户外开放广场、邻里公园绿地或街心公园、小型运动设施、社区活动中心、儿童游戏场地、地方传统表演舞台、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重要公交站牌、公共厕所、消防站、变电所、垃圾站等。

2.2公共设施规划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的生活、休闲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

都市社区公共设施是整个都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表明,社区政府依托社区公共设施,提供的公共服务,只是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不同于具有社会导向的公民个人服务或私人服务(如心理咨询治疗、职业咨询、家政服务、身心保健等)。

无论是区域性公共设施,还是邻里性公共设施,它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有着公共需求或者共同偏好的群体,如社区的老人群体、儿童群体、妇女群体、外来流动人口等。

从分类项目来看,在都市社区公共设施的构成中,由社区自办的社区公共设施,如社区大学、社区医院、社区图书馆、社区博物馆、社区公园、社区剧院、社区绿地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将会不断增加。

凭借和依托都市社区公共资源,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会愈来愈普及,社会成员的受益面会更广、受益人数会更多。

生活在一个公共设施完备的都市社区,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培育将得到充分的保障。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都市社区公共设施作为手段和载体,满足社区公共空间需要的都市社区发展将是一句空话。

扩张都市社区公共设施的量,提高都市社区公共设施的质,在未来社区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都市社区公共设施问题是都市社区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愈来愈受到都市社区政府乃至现代公共政府的关注与重视,而社区公共设施规划的合理不合理直接影响着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

每一种公共设施都有一定的服务影响范围,或远或近的影响着一个城市群体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

比如在一个城市中,各类公共设施零零星星的散步在城市中,这样,许多居民生活社区附近都缺乏设施,就要跑很远的路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享受到这一种服务。

相反,要是一个城市中各类公共设施密集在城市中,虽然,居民生活都很方便,但是却是浪费了资源。

而不管是那一种情况,都会给城市带来不同的影响。

布局得零星一点,那么在有公共设施的地方,许多人都要来享受这一种服务,人多了,首先一个就是交通问题;还有就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人多啦,肯定得挤、排队!

而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的问题。

而布局密集吧!

就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问题啦,可是,资源的浪费啊!

建这么多的公共设施,肯定得花不少的钱,而花了钱却让资源在浪费。

所以说,公共设施规划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生活。

2.3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服务区位近几年在GIS研究中非常引人注目,近年来在公共设施规划分析中GIS建立了许多的区位分析的模型和算法,为决策者提供了实用的分析技术,随着GIS发展,GIS的空间分析模型推动了理论分析方法向使用工具分析发展,GIS的发展可为公共设施空间分析提供需要的空间数据和相关数据支持,分析结果的地图化表达等,而且GIS得空间分析技术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公共设施区位分析方法。

更有意义的是,在GIS的支持下,主要用于理论分析的复杂的区位分析模型逐渐成为简单直观的分析模型,成为公共设施、商业领域的基本分析工具.受传统的详细规方法的影响,我国在居住区、居住小区级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建分类控制,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配置应遵从事物的空间分布机理,从城市的空间结构角度来看,一家商店,一所学校以及其它各种城市公共设施的出现,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近邻或远邻。

2.3.1人口密度与公共设施的空间相关分析

计算设施密度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益线和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求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以确定设施分布密度是否与人口分布密度相适应。

2.3.2设施总量分析

在总体规划中进行设施的宏观控制分析,采用的另一方法便是设施总量分析,即通过统计某类公共设施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而后与有关指标标准(国际或国家标准)比较,从而了解城市该类设施的供应总量或总的供需平衡情况。

2.3.3服务半径的供给与需求模型

城市公共设施最首要和最本质的属性是满足居民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困此,利用服务半径的概念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分析与设计,必须考虑地块的人口分布、组成等。

同时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均应有台理的服务半径。

(1)服务半径的供给模型:

即从供给方(服务设施)来计算人均指标。

这涉及到地块总人数按面积分配的问题,可采用GIS的Overlay分析与属性平均分配功能进行研究开发。

通过计算出的人均指标可以分析并发现设施规划设计中的合理与否。

(2)服务半径的需求模型:

即从需求方的每个地块重心来计算公共设施的人均指标。

然而这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公共设施的重复计算问题。

图2-1 昆明市公共设施布局图

3昆明市公共设施规划分析

3.1昆明市概况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一级口岸,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性商贸旅游城市,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绚丽多采的风土人情,是世界上少有的全天候的旅游城市。

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为全省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富集区、先进生产力的密集区,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昆明是全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