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50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英语学习方法和北京四中学习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归类联想,即将同类单词集中在一起记忆。

如由red联想到各种颜色:

green,yellow,brown,white,purple,blue,orange,black,pink;

由eye联想到身体各部分:

head,face,ear,nose,arm,heel,elbow,hand,finger,leg,foot,toe等。

形义联想,就是对单词的结构赋予一定的形象。

eye可以认为单词中的两个e就是两只眼睛,y是一个鼻子。

音义联想,设法把单词的音和义联想起来。

把cab想象为“汽车开吧”。

对比联想,即把读音相似或形状相似的单词进行比较记忆。

如由see联想到sea,由sing联想到thin,由house联想到horse,由grass联想到glass等。

类推联想,即由一个单词联想到一个以上词组或句子。

如学了put,会想到putup,进一步可以想到“Putupyourhands”;

学了play可以联想到playfootball,playbasketball,playtabletennis,playwithadog等。

单词——复合词联想,由一个单词联想到由其组成的复合词。

如由book联想到bookcase,由under联想到understand,由tooth联想到toothache、toothbrush等。

总之,联想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视觉联想,名词的单复数联想,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分词联想,形容词的比较级联想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3)嘴、眼、耳、手并用记忆法。

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觉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四个:

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

而且刺激的渠道越多,大脑中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忆也就越牢固扎实。

因此,读、看、听、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当我们在超市看到“香肠”时,应该尝试着说出单词“sausage”;

当我们学到“long”时,嘴巴里说“long,long”,同时可以伸开双臂,用动作表示“long”;

当我们听到一个单词时,可以跟读几遍,也可以边读边写。

2.复习策略

英语老师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记忆单词困难。

今天背的单词,明天一早就忘了。

其实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

常言道:

复习为记忆之母。

记忆单词难,学了又忘。

这种现象符合“记忆——遗忘——再记忆”的客观规律。

我们往往会发现,课堂上使用频率高的句子,同学们就掌握得比较好。

这是由于多次复习与使用的缘故。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没有经过复习和巩固的知识迟早都要被遗忘。

日本学者上冈光雄通过“英语单词保持率曲线”证明:

背过的英语单词,如不加以复习巩固,时隔一天就会被忘记10%,但是如果学后3天不复习巩固,就会忘记40%,如果4——7天不复习,就会忘掉60——70%,时隔3周,所记的单词就所剩无几了,留在脑海中的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

因此,学习英语必须坚持课后及时复习与有计划地循环复习相结合,即开始时复习时间间隔要短,然后间隔逐渐加大。

3.时间分配策略

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他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在各种非正式的场合里大量接触语言。

儿童每天都接触母语,而且是在任何场所,但是,英语学习仅仅局限于教室,课堂以外一般很少接触英语。

在课堂上,大家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差无几,差别就在于课后的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业余时间。

小学生课后学习英语一般每天应保证半小时。

我们知道,分散记忆优于集中记忆。

例如,一天集中一小时学习英语不如上午花半小时,下午花半小时。

同样,在家集中半小时复习英语不如饭后花20分钟,临睡前花10分钟。

小学生在家学习英语的时间以每天不超过一小时为宜,包括收看英语节目、听英语歌曲等。

为了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我们也可以在每天早上刷牙、洗脸、吃饭或平时做家务时,播放一些课文录音或自己喜欢的英语歌曲。

虽然你没有集中注意力听,但可以在潜意识中培养一定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二、认知策略

小学生接收英语的听与读方面,形式单一。

绝大部分学生停留在听老师讲课和跟老师朗读这个层面。

这固然重要,但是老师以外的信息更加丰富,而且又有选择性。

如同学发言、录音磁带、广播电视等,但首先要利用好配套的录音磁带。

我在班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开学初就买了与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但回到家真正听过录音磁带的同学为数很少,其中包括一些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

好学生的理由是录音太简单了,我不用听。

一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抱怨录音带朗读快,听不懂,所以以后就不听了。

其实,能够听懂也好,不能够听懂也好,都应该听,只不过是程度不同导致了听的次数多少的差异。

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先逐句听,再整体听,多听几次。

最好先不要打开课本对照地听,只有听了几次还没听清楚时方可看看课本。

我们学习英语就怕说。

很多学生说英语时,是先想中文,再译成英语,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因此,平时应在课堂上逐步训练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能力。

在我国,课堂是说英语的主阵地。

我们正是因为没有说英语的环境而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

在家与父母说英语或与老外交谈确实是英语学习的好机会,但都有很大局限性。

唯一不受时空限制的练习方式就是自问自答、自言自语。

三、学用结合

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

“学语言不能忽略巩固阶段,要不断地用它。

”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与用是密不可分的。

英语学习者要善于模仿,勇于实践。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际。

儿童刚学会“爸爸”、“妈妈”两个词时,他们就能大胆地使用,看见所有的男性都叫“爸爸”,看见所有的女性都叫“妈妈”。

小学生学习英语就要像孩提时那样敢于在犯错误和使用中学习英语。

在启蒙阶段,英语词汇有限,可混合使用汉语与英语,如说“谢谢”时就要想到“Thankyou!

”,刚学习apple后,可以回家对妈妈说:

“Mum,我要吃apple”。

练习使用英语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同学之间英语对话,参加英语角,网上英语聊天,写英语日记等等。

教无定法,同样,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

学习策略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同。

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必然也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好的方法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总结方法,同时多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主动、持续地学习,如果对英语没有兴趣,就要想方设法培养兴趣,让它变成你所喜欢的事情,让你总想去学,把它学好。

好的方法和浓厚的兴趣,英语的学习效果与所花时间成正比,所以要持之以恒。

终能学好英语。

一、读,每天都应坚持读。

 

1、一般文章读2~3遍,带着理解去读。

2、好的文章也应背熟,以记住好词好句,同时培养自己的语感。

3、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并熟悉语法结构,加深单词记忆。

4、提高自己的阅读。

如果想记忆单词,则可查词典,多次查阅记忆便能记住单词。

二、多听,每天都应坚持听。

1、从最初级的听力入手,听懂每个单词、每句话、每段话及每篇文章。

逐步增加难度。

2、跟读英语,一方面加强听力,一方面训练口语,同时还能培养语感。

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三、说,每天都应坚持说。

多说,尽量找英语好的人或者外教,有条件也可以到聊天室。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方法。

祝学习成功!

北京四中学习方法(强烈推荐)

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朋友们,这是一种非常符合中国教育的学习方法。

虽然我不太推崇,但还是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种教育,应付中国式的考试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的业余爱好和兴趣;

得与失之间,请自己衡量把握。

最后祝天下的父母都有一个好儿女!

素质教育21年,升学率100%,重点大学90%以上,一半考入清华、北大。

高考中基础题不失分,高考复习知识点命中率100%,题型覆盖率100%,直接命中高考题70%,贴题率90%。

高考中分值差异低于100分。

研究北京四中的模式发现自学是解决学习成绩问题唯一出路。

高考状元不上辅导班、不请家教,北京四中3:

25放学,强迫学生养成自学能力

1.“自学是解决学习成绩问题唯一出路”

做个游戏,家长用筷子喂孩子吃一顿饭,直到他厌烦为止,他要吃咸的就给他吃淡的,要吃甜的就给他苦的。

自学,就是要养成自己吃饭的能力。

2.学习是有规律的思维劳动,不是体力劳动。

与时间不成比例例如王涣生,第一个网络中学生,六年的中学课程有三年在病床上渡过,就这样一个病魔缠身的中学生,06年高考528分,考入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可见自学能力的高低很关键。

问题:

1)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是造成学习成绩差异的根本原因

2)被动学习是造成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

从初中开始要求每天自学占40%以上。

3)学习盲目是中游学生最困惑的问题。

尖子生与中等生根本差别是什么呢?

基础不差,主要是学习方法。

尖子生就说:

“小考之前小玩,大考之前大玩”。

中等生考试前搞了考前突击也没考第一,原因是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并没有多大差别。

3.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是学习成绩的构成要素

学习成绩下滑后,家长给孩子找个辅导班,短期内学习成绩得到改善,实际上只是改善了孩子的基础知识,而学习方法在辅导班是学不到的。

辅导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致命的摧毁。

特别是初一年级,是方法教育的关键一年。

孩子学习如盖一栋楼,这栋楼第一层没盖好的话就会越盖越歪。

在初一先忍住不上辅导班,实在不行再改正还来得及。

比如,孩子得了感冒,到了医院不管不顾就给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花很多钱,打最好的药,很快感冒好了,可结果发现孩子的抵抗力没有了。

家长通过补习班补知识来补知识,可是丢了孩子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方法去改善基础知识

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系数,得到认知策略:

小学三年级和高二的认知相关系数0.82,初一与高二成绩相关系数达0.90。

也就是说:

学生高二成绩在8年前有82%是可以预测的。

看的就是学习习惯。

一个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的习惯教育时是否养成学习习惯,在初一方法教育时是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直接决定高二的学习成绩。

还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25%变化有取决于非智力性因素:

意志力是否坚强,是否喜欢学习,是否喜欢老师教的课等

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原因:

动机与兴趣

如果孩子表现为,学习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差、懒惰、摊玩、应付作业,那么他的学习成绩下滑原因就是动机和兴趣的原因。

动机和兴趣的原因辅导班是纠正不了的,只有家长能解决。

如果是这类原因就不要上辅导班。

高中学习下滑原因:

学习方法和基础的原因

表现为:

学习刻苦,题海战,学习力不从心,学习无计划

有好多高中生,由于初中基础没学好,高中想学学不动

性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小学时外倾向的孩子成绩好,初中生性格影响比较模糊。

一般内倾向的男生和外倾向的女生会成为尖子生。

初一年级,高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对中高考成绩起决定性作用,初一年级是方法教育的第一步,很关键,一定要走好。

而性格因素不是直接的。

智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正常孩子智商是100~115,智商超过130的孩子属于智力超常的孩子,智商达到160的是天才,那是爱因斯坦,智商低于90的孩子是弱智的孩子,中国智商研究报告显示:

智商低于90高于130占所有学生的2%,在一个40人的班级里按照2%的比例很难找出一个智商低于90高于130的学生。

也就是说全班孩子的智商相同。

我们能不能为自己和尖子生有着相同的智商而给自己先鼓一下掌好不好啊!

(掌声)

你和尖子生有一样的智商,为什么学习成绩不一样呢?

我们来看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可以预测的。

小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达到0.6~0.7,小学的尖子生是靠智商优先的;

到中学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达到0.5,而到大学,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只有0.4~0.5。

所以我们发现一些天赋不太好的孩子为什么能成功呢?

中国古话讲:

勤能补拙。

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

现在可以想象小学一年级,开学了,我们有七个东西是相同的。

拥有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智商、相同的作业、相同的课堂、相同的试卷、相同的学校,经过3个月后,同班同学一个学生比另一个学生多考3分原因是什么?

短短的3个月一个学生比另一个学生少考3分,这就是桶底的裂缝出来了。

小学一年级就有3分的差异了,到了高三,就会差300分。

下面通过一个故事来论证一下:

在安徽的农村有一个叫赵培生的孩子,他小学三年就因贫困失学了,由每个月只挣100块钱的,当民办教师的爷爷抚养。

失学后在爷爷的培养下,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自学完高三的课程,199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赵培生成功后,国内许多专家研究赵陪生的现象发现一个问题:

赵陪生的英语问题。

城市里的孩子3岁上双语幼儿园,上英语辅导班,有钱的请英语家教,买“好记星”、买复读机、买个一百分……我们的孩子学习英语的条件太好了。

而赵培生这个孩子,他没有经过一天英语启蒙教育,高考前可怜到没上过一节英语课,但是高考时英语成绩令人不可思议地得了126分。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的孩子教学的硬件很强大的时候,他们的软件是不是出问题了?

用四个公式解释一下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规律:

1.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

1997大连中学生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起诉理由是:

父母不能辅导他学习,要求通过法律的手段,更换一对父母。

2.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你打算给孩子用补课的方法、题海战的方法、苦学的方法解决学习成绩问题。

3.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基础知识:

4.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学习成绩

越小的孩子解决方案越好,如果是高三学生恐怕只有最后一付药可吃了,就是6个月时间改善基础知识来提高成绩。

给高三学生将学习习惯来不及了,讲学习方法来不及了,给家长讲改进方法也来不及了。

造成学习差异的三种现象:

1.从笨鸟先飞说起:

有一次,孩子考试回来,考试成绩下滑了,90%的家长指责孩子:

指责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刻苦、指责孩子不好好学。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都是孩子的原因造成的,但从教育的观点来看,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属于学习习惯不好,而学习习惯不好与家长有直接关系。

所以在家长的指责下我们亲手把孩子推进两个深渊:

一个是苦学的深渊、一个是题海的深渊,你的孩子将永远无法自拔、永世不得超生。

建议家长陪孩子做第二个游戏,时间是明年5月份地点高三教室,在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把初中学生领到高三教室,看看高三的学生在做什么,99%的高三学生在做题,所以他们99%的高三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

他们都是深受笨鸟先飞思想毒害的孩子。

希望你们不要成为下一个。

2.人的心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葡劳夫教授给他的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老师让10个同学们手拉手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10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走了过去。

然、走过去之后,老师打开灯,学生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他们走过的是一条独木桥,桥下挖了很深的一个坑,坑里面放满了毒蛇,然后老师让10个学生们再走回来,结果只有三个学生走回来。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可以考北大、清华的,都具备走过去的能力;

为什么若干年后只有三个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了,绝大多数孩子都没考上呢?

不是孩子能力出问题了,而是心态有问题了。

3.学习习惯划分的三个层次:

一.小学到初二以前是不自觉阶段

二.从初二到高二半自觉阶段

三.高二以后为自觉阶段

做第三个游戏:

测试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放暑假了,家长上班了,临走时对孩子说:

“在家好好学习呀。

”家长离开家门以后5分钟以内把作业扔到一边去打游戏机了,这种孩子属不自觉学习习惯。

还有的孩子苦苦坚持40分钟后,实在忍无可忍也去打游戏机了,这种孩子属半自觉学习习惯。

有的家长在回家后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打游戏机后开始骂孩子。

其实有个专家讲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做错事的孩子,只有做错事的家长”。

为什么要讲着句话呢?

家长下班回来你要看见你的孩子在玩游戏机,你千万不要生气,你应该感到高兴,恭喜你,你培养了一个诚实的孩子。

你要是看见他在家里学习的话,那他一定是装出来的。

4.教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处罚

处罚是什么意思呢,处罚就是打骂的意思,这招很管用。

为什么这招管用呢?

对一个初中的学生说道理,他们比家长说得还深刻,给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都是脑袋管不住手脚的人,只有打骂是最管用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

但家长在处罚时一定要注意五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烂杀无辜了:

1.处罚是最高级别惩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家长说:

“我的孩子已经成了滚刀肉了。

”为什么呢?

他的孩子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却一直承受最高级别的刑罚,

2.处罚的最高境界是爱自己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孩子,当家长准备动手的时候,要是发现自己孩子已经哭了就不要再打骂了。

点到为止,起到威慑力就可以了。

3.处罚前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规矩,当周末家长看见孩子看电视时说:

“你,写作业去。

”有很多孩子离开电视机时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

第一个是为什么家长可以看而他不可以看;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

因为你的家里没有规矩。

4.就事论事的原则,犯了错误以后要就事论事,不要数罪并罚的原则。

5.立即处罚的原则,有的母亲当孩子犯错误后心软了,总是说:

等你爸回来收拾你。

二.陪读

紧密式陪读,适于不自觉的、注意力长度低于10分钟的初一以下的孩子。

方法是孩子做作业,家长坐在孩子同桌,以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松散式陪读,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孩子。

方法是,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要求他把门打开,家长把电视机关掉,保持家里安静。

这扇门必须打开,有的家长说孩子房间的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都打不开。

有的孩子关着门,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学就是两个小时,你相信吗?

可能吗?

他们把门关上以后肯定发生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一个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关上门以后形成的。

三.表扬表扬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表扬。

举个例子,一个初一的孩子家长听完赏识教育以后说:

听了赏识教育,我把我的孩子整整表扬了一年,也没有把学习表扬上去。

所以,表扬只对弱智和小学生适用对于一个智商正常的初中生,家长滥用表扬的话,他们是很容易看出家长的阴谋诡计的。

四.监督学习计划做好以后,家长要陪伴孩子做好监督工作,以前讲过坚持21天,就可以使量变到质变,孩子学习不好,习惯没有形成,第一个放弃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家长能坚持21天学生也能坚持21天。

单一的教育方法都会导致学习习惯的失败,知子者,莫若父也。

只有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将这四招融汇起来使用,不能只批评不表扬,也不能只表扬不监督。

5.初中三年怎么学呢?

一句顺口溜“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

初三,天上地下。

”用教育的方法分析一下,初一是预赛,完成两个项目:

适应和调整;

初二称为关键期和分化期,是学生贫富差距最大的一年,初中课程的一半要在初二完成,也就是把初一和初三加起来等于初二,是最繁忙的一年,也是留级最好的一年;

初三是选择期和提升期,“用九个月的时间把三年的学习内容复习完”很少有人能读懂这句话。

现在到初三教室看一下,还有不少人在做题,如果做作业的时间大于复习的时间,如果想提高中考成绩,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

6.学习方法解决方案:

有学生问,说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象《九阴真经》一样的,我们念一遍就可以成为天下第一呢?

中国练武的讲过这样一句话,叫做“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武与功之间的关系相当于这里所讲的基础于方法的关系。

方法是武,基础是功。

解决学习方法需要解决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问题。

解决学习内容问题学什么?

这里没法讲,按照“因材施教”的方法,60个学生要有60个不同的学习内容。

解决学习过程问题怎样学的问题:

一个试验,证实知识点的分散复习和整体复习的分析。

找两个班的学生,A班的学生老师每天加一节课复习当天的知识,这种方法叫分散式。

B班的学生每周末进行集中复习,这种方式叫整体复习。

实验前两个班的成绩是相同的,经过三个月后在期末考试时统计成绩,A班不及格率是0,B班6.4%;

A班良好率是36.6%,B班是36.6%;

优秀率A班31.6%,B班是9.6%。

结果说明分散复习好于整体复习。

也就是每天复习当天知识好于统一集中复习。

北京四中就一直用分散式复习,老师上午讲课,下午就期末考试,不给学生留出一周时间做集中复习,逼着学生平时做分散复习,化整为零。

另一个个体实验,两个学生,在作业的正确率一样的情况下,一个学生做了7次分散复习,一个学生做了18次集中复习。

第二,两个学生考试时犯了相同的错误,一个学生做了4次分散复习,另一个学生做了9次集中复习。

由此可以证实搞考前突击确实很愚蠢

做一个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过程问题,每天下午回家第一件事先做什么?

很多学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做作业。

这是很错误的,而且是极端错误。

建议家长做以下游戏:

用相同的作料做的两道菜。

怎么呢?

第一道菜是先把油烧热在放菜,另一道菜是先把菜烧热再放油。

两道菜能一样好吃吗?

为什么不一样呢?

就因为放作料是先后顺序不同。

所以一定要记住:

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复习,复习永远排在作业前面,不复习,不作业。

7.“3”就是三个学习过程的排列规律

1)学校学习过程:

主要完成听读看记,在学校老师那里获取知识(10元钱,只得7元钱,拣钱)

2)家庭学习过程放学回家的学习过程,把学校学习的知识完成理解,发现没有学好的地方。

3)周末把一周学习过程完成回顾,整理,对知识查缺补漏。

现在我们来分析清华、北大是怎样把你淘汰的。

早晨到学校上课,老师很高兴,发给学生每人10块钱。

在重点学校的一些尖子生中调查,发现老师发的10块钱,尖子生只能得到7块钱。

其余的3块钱,掉到地上了。

可是他们很狡猾,在回家后把掉在地上的3块钱拣了起来,在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的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