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083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x

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a:

40C:

12O:

16H:

1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纯碱氢氧化钠NaOHB.生石灰氧化钙CaO

C.胆矾硫酸铜CuSO4D.干冰水H2O

3.下列防止铁生锈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表面刷漆B.常用水冲洗

C.表面涂油D.表面镀防护金属

4.右图是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

比较①肾静脉、②肾动脉、

③输尿管、④膀胱四处结构内尿素的浓度,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水果电池接入电路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核电站发电是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流星摩擦生热,机械能不守恒但总能量守恒

6.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落水几个阶段,若不计空气阻力,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中

A.动

能一直增加,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少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先减少后增大,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7.如图所示是研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对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取等质量干燥的花生仁、牛肉干、大米并尽量切碎

B.每次实验试管中所装水的质量可以不同

C.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比较水温的变化量来判断

D.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8.A、B、C三种金属,当A和B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时,A溶解并产生氢

气,而B不反应;当将B和C分别放进硝酸银溶液时,不一会就发现在B的表面有银析出,

而C不反应.由此可知A、B、C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B>AB.B>A>CC.A>B>CD.B>C>A

水分流失

9.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

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

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

D.调节水分平衡无需神经系统参与

10.将铁粉加到一定量AgNO3、Cu(NO3)2、 Zn(NO3)2的混合溶液中,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含有的物质是

A.铁、铜和银B.锌、铁、铜和银C.锌、铁和银D.铁和铜

11.如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B

硫酸钾溶液

氢氧化钾

适量的稀盐酸

C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二氧化锰

氯化钾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速度分别为V1和V2;拉力做

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

A.P1<P2,W1=W2B.F1<F2,W1=W2C.P1>P2,W1>W2D.F1>F2,W1=W2

13.下列对于图中器官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能分泌胆汁

B.②能彻底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4.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15.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NO3→HClB.Al→Al2O3C.ZnCl2→ZnD.BaCl2→BaSO4

16.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应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可以控制电流与时间相同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只要左右两容器的电阻大小不同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小

D.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

17.如图,A物体在大小为5N的拉力F作用下,以0.6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滑轮与细绳的摩擦及重力),若A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1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

B.B物体的质量是1.5Kg

C.B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2m/s

D.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率不是3W

18.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冲程的循环顺序为乙丙甲丁

B.该汽油机转速6000转/分,则每秒钟做功100次

C.甲冲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水瓶盖子蹦出时的能量转化相同

D.乙冲程中气缸内的物质内能增加主要方式是热传递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

剂及其有效成分,NaClO+2HCl=NaCl+Cl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洁厕灵”与“84消毒液”可以混合使用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金属表面

C.“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D.“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

20.某一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氯化钠、氯化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现向该混合

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不含稀硫酸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稀硫酸,不含碳酸钠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不含氯化镁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不含氯化钠

二、填空、解答题

21、(4分)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

根据图示回答:

(1)肺泡内的B气体进入血液后,能够与甲细胞结合,则甲细胞是▲。

(2)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①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后转变为C,则C为▲。

(3)①②过程主要在小肠中完成,这是因为▲(填序号)。

a.小肠很长,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b.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d.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

e.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22.(5分)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我们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

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

质所致。

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填序号),痛痒便会缓解。

(①米醋②肥皂水③食盐水)

(2)在人的新陈代谢中,部分的氯化钠通过人的汗液排出,手摸过物体后,手指纹线上的汗液

就留在物体上。

因此,法医做指纹鉴定时,常用硝酸银溶液定影指纹。

请写出该化学反应原理:

▲。

(3)某人的血型是AB型,因大量出血,若需要输血,最好输▲型。

(4)当电热水器的插头插入

插座,一段时间后发现电热水器很烫,而导线却基本上感觉不到烫,

原因是导线的▲(选填“电流”或“电阻”)较小。

23.(4分)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

现有石墨、甲烷、氧气、乙炔(C2H2)、

水、丁烷(C4H10)等六种物质,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常根据组成来对物质进行分类,上述物质中的石墨和氧气归为一类,甲烷、乙炔、水、

丁烷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2)甲烷、乙炔、丁烷三种物质都具有可燃性,据此性质,它们常用来作燃料。

在运输储存时,

需将这些气体加压液化。

已知它们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降低,若使这三种气体在

常温下液化,则需要施加的压强最大的是▲。

24.(4分)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

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

(2)若实验中还观察到▲现象,就可以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25.(3分)如图25-1所示,小雨在轻质杠杆的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使其水平平衡。

小雨刚好感知地面与脚底无挤压,已知OA∶OB=3∶2,物体M的重力为600N、体积为0.02m3,则小雨质量为▲Kg;

如图25-2小雨的拉力为240N,则液体的密度ρ液=▲;那么从图25-1变化到图25-2,支点上连接部分对天花板顶的拉力▲(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6.(4分)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电源工作的一种新型动力车.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6m2,天气晴朗且接收板正对阳光时,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钟能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1000J,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2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10A.  

(1)太阳能由太阳内部核▲产生的. 

(2)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3)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能.若转化效率是80%,且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所获得的牵引力是160N,则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m/s. 

三、实验探究题

27.(6分)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温度、酸碱度(pH)的影响。

小柯同学联系所学知识,又提出了一个假设:

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属。

2金属钠的密度为0.97克/厘米3,铜的密度为8.9克/厘米3。

3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ml)

1%NaCl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1

3

2

变蓝色

2

3

1

1

不变蓝

3

3

1

1

不变蓝

4

3

1

1

变蓝色

【实验结论】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根据小柯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柯同学提出假设的依据是:

▲。

(2)在看了小柯的设计及实验后,小温同学提出应该将实验中的1%CuSO4溶液更换成1%CuCl2溶液才更有说服力。

如果你也同小柯一起探究,你还可以建议小柯作怎样的更换?

▲。

(3)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常见,

若有人误食被电镀厂废水(含铬、镍、镉等重金属离子)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急性中毒,

为解毒,下列四种供选物质中你不应该选择的是▲。

①生蛋清②鲜豆浆③鲜牛奶④蔗糖水

28、(8分)兴趣小组在进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如下图。

于是,他们对两次实验得到的蓝色固体和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蓝色固体只含Cu(OH)2。

猜想二:

蓝色固体含Cu(OH)2和Cu4(OH)4SO4。

猜想三:

绿色固体只含▲。

猜想四:

绿色固体为Cu(OH

)2和Cu4(OH)4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蓝色固体和绿色固体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均加热至100℃,都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蓝色固体和绿色固体中均存在▲。

②另取少量蓝色固体和绿色固体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均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分别滴加Ba(NO3)2溶液,只有装绿色固体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正确。

29、(10分)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2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图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

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

探究实验。

【假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_____▲__(填“酸”、“碱”或“盐”)。

【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证明该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该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实验】

(1)装置C内的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    。

(2)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该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

当有该气体通过时,试纸的颜色变红,此现象说明  ▲  。

(3)装置E的作用是处理尾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结论】原假设       ▲      。

(填“成立”或“不成立”)

30.(8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图,既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又可以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

(1)前者的实验原理是▲;后者

的实验原理是▲。

(2)小明同学按实

验原理连接好电路。

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最终,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表指针均几乎不动。

请你指出电路的故障▲。

(3)在这两个实验中,都要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那么当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除了滑动滑片,最好眼睛还需盯住▲表。

31.(8分)为了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有如

下猜想:

猜想一: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为探究猜想一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方案如下(以下所有弹簧被压缩后都未超过其弹性限度):

①将A、B两根外形完全相同,材料不同的弹簧分别按图甲安装好;

②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3cm(见图乙),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1;

③将小球置于弹簧B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3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在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2;

④比较S1、S2得出结论.

(1)比较以上实验数据,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无关.

(2)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请你按要求举出两个在探究中用转换法的实例:

①热学:

▲;

②电学:

▲.

32、(6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侯氏制碱法”,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即可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后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即得纯碱;再往滤液中通入氨气并加入磨细的食盐粉,就可析出化肥氯化铵。

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

③2NaHCO3=Na2CO3+H2O+CO2↑。

(1)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食盐磨细的目的是▲;

(3)在第②步反应中,NaHCO3析出的原因是▲。

四、分析计算题

33.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m,高2m,将重为100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N,需要的时间是5s。

那么,

(1)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分)

(2)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多少?

 (2分)

34.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分别作用于水泥板的长或宽的一侧,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1)F甲  ▲ F乙(选填“小于”、“等于”、“大于”);(2分)

(2)你的理由是?

(请证明).(3分)

35.

李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只具有高、低温两挡调节功能的自制电加热器,并告知其内部电路由电阻丝R1、R2、和开关S1三个元件组成,两根电阻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均为1A,R1=10Ω,在不拆解加热器的情况下,小军用图35电路对其进行探究:

他先闭合S2,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再闭合S1,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9A,所用电源电压为6V. 

(1)请判断两电阻丝的连接方式为▲,(1分)

(2)电阻丝R2的阻值为 ▲ Ω; (2分)

(3)若电源电压可调,闭合S1和S2后,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此电加热器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3分)

36、(5分)某化肥厂需大量CO2生产化肥,欲购

进一批石灰石(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厂家到产地取样分析以确定价格。

他们取样6克,并把8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每次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4.0

2.0

1.2

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已过量的实验次序有▲。

(2)6g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克。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7.(10分)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质量轻、电量大等优点.锂电池内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如图所示是某手机电池铭牌,观察可知

(1)它充足电后所储存的电能是▲kWh.

(2)若待机时该手机的电流是10mA,则充足电的该电池可供手机待机的时间是▲.

(3)Li的化学性质与Na相似,则LiMnO2中Mn的化合价为▲。

(4)上述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

(5)原来镉铅电池的镉对神经系统危害很大,则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016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假期科

学检测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A

c

c

B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A

A

D

B

C

D

A

二、填空、解答题

21、(4分)

(1)红细胞(1分)

(2)氨基酸(1分)(3)abcde(2分)

22、(5分)

(1)2 (1分)

(2) NaCl+AgNO3==AgCl↓+NaNO3(2分)

(3) AB型(1分)(4)电阻(1分)

23、(4分)

(1)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是单质还是化合物(2分)

(2)甲烷(2分)

24、(4分)

(1)CO/一氧化碳(2分)

(2)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2分)

25.(3分)401.2g/cm3变小

26.(4分)核聚变20%机械能6

三、实验探究题

27、

(6分)

(1)酶是一种蛋白质,而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2分)

(2)将1%NaCl溶液更换成1%Na2SO4溶液(1%可不要求)(2分)(3)④(2分)

28、(8分)Cu4(OH)4SO4(2分)①Cu(OH)2(2分)②BaSO4(2分)一、四(2分)

29、(10分)假设酸(2分)

实验

(1)SO2本身不能使石蕊变色(2分)

(2)S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2分)

(3)SO2+2NaOH=Na2SO3+H2O(2分)

结论成立(2分)

30.(8分)

(1)

R=U/IP=UI

(2)小灯泡开路,(3)电流表

31.(8分)若S1不等于S2 ,若S1等于S2 ,

(2)①热学:

在清水中滴入红墨水,通过扩散现象证明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

②电学:

通过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说明磁性的强弱

32、(6分)

(1)置换反应(2分)

(2)加快溶解/加快反应速度(2分)

(3)溶液中NaHCO3已经超出饱和状态所能溶解的量(2分)

四、分析计算题

33.(4分)200J64W

 

34.(5分)

(1)等于(2分)

(2)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阻力臂都等于动力臂的二分之一.

∵FL动=GL阻,

∴F=

×G=

G.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

故答案为:

等于;两种情况下,阻力相同、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2倍.

 

35.(6分)

(1)并联(1分)

(2)20欧姆(2分)(3)15w(3分)

 

 

36、(5分)

(1)3、4(1分)

(2)4.8g(1分)

(3)设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10073

2gX

100/2g=73/x

X=1.46g(1分)HCl%=1.46g/20g=7.3%(1分)

37.(10分)2.7X10-375+3化合神经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