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707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

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Ba—137

注意: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各组物质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H++OH-=H2O的是(  )

A.盐酸和烧碱溶液B.硫酸和氨水

C.氯水和氢氧化钾溶液D.氢氧化亚铁和稀硝酸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是(  )

A.Fe(NO3)3溶液B.FeCl2溶液C.BaCl2溶液D.FeCl3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间不应该接触的是()

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B.使用胶头滴管时,尖嘴与试管内壁

C.过滤时,盛被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棒

D.向试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4.某金属

的硝酸盐受热时按下列方式发生分解反应:

,加热3.40g该硝酸盐,完全分解生成NO2和O2共672mL(标准状况),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3B.40C.108D.201

5.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2KClO3

2KCl+3O2↑

C.

D.Zn+H2SO4(稀)=ZnSO4+H2↑

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⑦⑧B.⑥⑦⑧C.③⑤⑧D.③④⑤⑥⑦⑧

7、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小于水

C、钠的硬度较小D、钠的还原性强

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Cl2B.SO3C.SO2D.活性炭

9.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

10.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  )

  A.MgB.Cl2C.SiD.Al

11.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NH3  B.Cl2  C.NOD.HCl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OH-、K+、Fe3+、NO3-  

B.HCO3-、OH-、Cl-、K+

C.Mg2+、NO3-、H+、Al3+  

D.SO42-、Ag+、NH4+、Cl-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B.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是氯化钠是电解质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是氯化氢是电解质

14.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好药品

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后将导管插入水中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用排水集气法集满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D.结束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实验时,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H+==Al3++H2↑

B、硫酸铜与NaOH溶液反应Cu2++OH-==Cu(OH)2↓

C、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

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Cl-==AgCl↓

16.不能用排水收集法收集的气体是(  )

A.氨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氮

17、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和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SO42-为0.4mol/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B.0.2mol/LC.0.3mol/LD.0.4mol/L

18.1998年出现的全球温度大幅度升高,产生了显著的“厄尓尼诺”现象,干旱和暴雨危害了许多地区。

为了防止气候进一步变暖,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A、SO2B、H2SC、SO3D、CO2

19.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先变蓝后变红B、先变红后褪色

C、先变红后变紫D、先变紫后变红

20.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和②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②和③D.①②③④全都正确

21.常温下,能溶于浓HNO3的单质是()。

A.AlB.FeC.CuD.Au

22.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片并加热。

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

C.在0.45~0.90mol之间D.大于0.45mol

第II卷(共46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3.(8分)浓硫酸具有A、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难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

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

()

(2)浓硫酸能和生石灰反应。

()

(3)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

()

(4)浓硫酸干燥H2、O2、Cl2等气体。

()

(5)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

(6)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

()

(7)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Br、HI和H2S等气体。

()

(8)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

24、(4分)物质的用途和该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

请对照性质找用途(填字母)

物质特性:

(1)钨丝能承受高温,但一受热就会发光()

(2)钛制品非常轻,却非常坚固,不易变形()

(3)锡无毒,抗蚀能力又高()

(4)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性之间()

主要用途:

A、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

B、制造太空飞船和人造卫星的部件

C、制造灯丝

D、制造罐头筒

25.(4分)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够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它们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

人们从这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酸、碱、盐属于。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相互间发生的反应都有离子参加,这样的反应叫做反应。

四、实验探究题(26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6分)三位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

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试液中有SO42-。

足量稀HCl

BaCl2溶液

方案甲:

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足量稀HCl

BaCl2溶液

方案乙:

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Ba(NO3)2溶液

足量稀HNO3

方案丙:

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试评价上述各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27.(4分)请设计从硫酸钾中除去所含杂质碳酸钾的实验方案(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五.推断题(每空2分,共14分)

28.(8分)有X、Y、Z三种单质,X为金属单质,Y、Z为非金属单质,Y、Z通常情况下为气态,Y、Z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溶于水可得无色溶液E,E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X与E反应可生成Z和另一产物w,X、Y反应的产物F溶于水为棕黄色溶液,将Y通入w溶液也可得到F的溶液。

(1)Z的化学式是    。

  A、O2B、H2C、Cl2D、N2

(2)w的名称是       。

A、氯化铁B、盐酸  C、氯化亚铁D、铁

(3)棕黄色溶液F是         

A、氯化铁溶液B、氯化亚铁溶液C、盐酸D、氯水

(4)若往w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产生沉淀,此沉淀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现象是 

 A、红色→灰绿色→红褐色  B、红褐色→白色→灰绿色 

C、红色→红褐色→灰绿色  D、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29.(6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下列阳离子或阴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4+、Fe3+、Cu2+、Mg2+、Cl-、SO42-。

现做以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无现象;

(3)向混合溶液中滴入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

再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4)用铂丝蘸取少量粉末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时,火焰呈紫色。

试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

这包白色粉末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并写出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六、计算题:

(共6分)

30.(6分)现有一种泉水样品,0.5L这种泉水含有48.00mgMg2+。

那么,该泉水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为了使1L这种泉水所含的Mg2+全部沉淀下来,应加入1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多少?

答 卷

第I卷(一、二选择题)(共54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第II卷(共46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3.(8分)

(1);

(2);(3);(4);

(5);(6);(7);(8)。

24.(4分)

(1);

(2);(3);(4)。

25.(4分);。

四、实验探究题(26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6分)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27.(4分)

五.推断题(每空2分,共14分)

28.(8分)

(1)    。

(2)    。

(3)      (4) 。

29.(6分)      ; ;

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六、计算题:

(共6分)

30.(6分)

 

参考答案

第I卷(一、二选择题)(共54分)

9

10

11

A

D

B

C

C

D

C

B

D

D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

BD

AD

D

AC

B

D

B

D

C

A

第II卷(共46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3.(8分)

(1)C

(2)A(3)A、B(4)E(5)B(6)E(7)B(8)A、D

24、(4分)

(1)C;

(2)B;(3)D;(4)A。

25.(4分)电离;导电。

电解质。

离子。

四、实验探究题(26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6分)

方案甲:

不严密,因为含有Ag+而不含SO

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方案乙:

严密,因为含有SO42-的无色透明溶液才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方案丙:

不严密,因为含有SO

而不含SO

的无色透明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27.(4分)根据答题情况给分,合理但不完整的可给2-3分,合理且完整的给满分。

五.推断题(每空2分,共14分)

28.(8分)

(1) B   。

(2) C    。

(3)  A     (4)D 。

29.(6分)  K+、Cl-     ; NH4+、Fe3+、Cu2+、Mg2+、SO42-;

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g++Cl-=AgCl↓            

六、计算题:

(共6分)

30.(6分)0.004mol·L-1,0.008L或者是8mL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Mg24Al2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铝实验室中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的,不正确的是()

A.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硅酸钠溶液等碱性试剂,常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

B.保存浓硝酸及硝酸银溶液,常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

C.保存金属钠和液溴时,常在试剂瓶中加入煤油进行封存

D.保存氢氟酸时,常用塑料瓶而不用玻璃瓶

2.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C.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D.汽车排出的大量尾气

3.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

海水提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往海水里加碱使

镁沉淀出来,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单质镁。

试判断:

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

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A.2MgO2Mg+O2↑B.MgCl2Mg+Cl2↑

C.Mg(OH)2+2HCl=MgCl2+2H2OD.Mg2++2OH-=Mg(OH)2↓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晶有固定的熔点,而普通玻璃则没有

B.水泥、玻璃、陶瓷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不锈钢和普通钢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但耐腐蚀性能不同

D.氯化铵和单质碘在加热时有类似现象,但本质不同

5.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

下列元素中,被

称为“海洋元素”的是()

A.氮B.硫C.溴D.

6.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B.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铜在空气中加热D.铜与硝酸反应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可以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

B.硫可用于制造黑火药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氢氧化铝既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又能吸附色素,故可用于净水

8.SO2能使浸过溴水的滤纸退色,这说明了()

A.SO2具有漂白性B.溴具有氧化性

C.SO2具有氧化性D.溴具有挥发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B.3.6gC.2.7gD.1.8g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制取Cl2:

2Cl-+2H2O2OH-+Cl2↑+H2↑

B.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

2I-+Br2=I2+2Br-

C.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Na+2H2O=Na++2OH-+H2↑

D.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2Fe2++Cl2=2Fe3++2Cl-

11.海带中含碘,有人设计如下步骤从海带中提取碘:

①将海带焙烧成灰,在灰中加水搅拌;②加四氯化碳搅拌;③通讯入氯气;④过滤;⑤用分液法分离液体混合物。

合理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③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④③②⑤

12.已知非金属单质A2、B2、C2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A2+2B-=2A-+B2,B2+2C-=2B-+C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A2>B2>C2B.还原性:

A->B->C-

C.单质活动性:

C2>B2>A2D.反应:

A2+2C-=2A-+C2不能发生

13.把表面有氧化物的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铁片一起放入少量盐酸中充分反应,有固体剩余,则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A.Fe3+和Cu2+B.Fe2+和Cu2+C.Fe2+和Fe3+D.只有Fe2+

14.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高温下,二氧化硅与氧化钙B.常温下,硅与氢氟酸溶液

C.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固体D.常温下,二氧化硅与浓硝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5.(7分)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是否绝对不支持燃烧?

(填“是”或“否”)。

16.(10分)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探究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亚硫酸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实验室中现有以下试剂:

①溴水②硫化钠溶液③亚硫酸钠溶液④盐酸⑤浓硫酸⑥浓硝酸。

试从其中选出一些试剂进行实验:

(1)若要证明“+4价的硫”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是(填相应序号,下同)。

实验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要证明“+4价的硫”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是,实验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17.(6分)为防止碘缺乏病,通常有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和碘化钾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请标出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

其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8.(6分)根据右图反应及其变化,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D: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E→B:

②E→A:

19.(8分)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O2、HCl、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该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少;使剩余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干燥管后,得到红棕色气体;再将红棕色气体通入盛满水且倒立在水槽中的试管内,最终液体充满试管。

由此可以推断:

(1)原气体一定含有;

(2)原气体一定不含有;

(3)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

(以上现象均在相同状况下观察)。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20.含镁3%~5%的镁铝合金,现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现有一块已知质量为m1g的镁铝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1:

镁铝合金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2g;

实验设计2:

镁铝合金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L.

实验设计3:

镁铝合金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实验设计1中单质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实验设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判断这几种实验设计能否求出镁的质量分数,能求出的用题目提供的数据将镁的质量分数表示出来,不能求出的就空着不填。

并列出其中一种的求解过程。

①实验设计1

②实验设计2

③实验设计3

求解过程:

实验设计产(填1、2或3):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3分×8=24分)

1.C2.B3.A4.C5.C6.D7.A8.B

二、(4分×6=24分)

9.A10.C11.D12.A13.D14.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共17分)

15.(7分)木条熄灭(1分);镁条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有白色固体生成,集气瓶内壁上有黑色固体附着。

(3分)

2Mg+CO22MgO+C(2分);否(1分)

16.(10分)

(1)①③(2分);溴水橙色褪去(1分)

Br2+SO32-+H2O=2Br-+SO42-+2H+(2分)

(2)②③④(2分);出现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1分)

SO32-+2H+=H2O+SO2;S2-+2H-=H2S;2H2S+SO2=3S↓+2H2O

(或2S2-+SO32-+6H+=3S↓+3H2O)(2分)

四、(共20分)

17.(6分)

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2分)

KIO3(1分),KI(1分),1:

5(2分)

18.(6分)

(1)D:

H2SiO3(2分)

(2)①SiO2+2NaOH=Na2SiO3+H2O(2分)

②SiO2+2CSi+2CO(2分)

19.(8分)

(1)NH3、NO、CO2(2分)

(2)HCl、NO2、H2(2分)

(3)CO2、NO;3:

2(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