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故障排除表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260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OPP故障排除表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OPP故障排除表1.docx

BOPP故障排除表1

1.挤出机

2.激冷辊

3.铸膜

4.纵拉机

5.横拉机

6.牵引机

7.废边循环

8.电晕处理

9.收卷机

10.最终薄膜

 

1.挤出机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电机启动后,达到电流极限,螺杆不转动

-机筒温度太低

 

-机筒预热时间太短

-检查机筒温度(应大于230℃,如有必要,再对机筒加热升温)

-检查温度,根据操作说明,机筒须逐步加热至少6-10小时

2.启动过程中,挤出压力达到压力极限

-原料在连接器、过滤器或模头内未熔化

-过滤器很脏

-压力控制没有正常工作

-检查机筒温度,选择较长的预热时间

-更换过滤器

-检查压力控制器功能

3.过滤器前后压力差超过极限,故障报警装置显示“压力差过大”

-熔体太冷

-过滤器太脏

-升高挤出温度和过滤器温度

-更换过滤器

4.压力波动

-料位供应不稳定

-边料与粒料混合得不够好

-温度设置不对

 

-传动装置振动

-压力控制器没有正常工作

-挤出机给料不稳定

-回收边料太多

-检查混合机及料斗下料段,看是否有雍塞

-检查混合机上料料斗的充填程度

-改变挤出机每一段的温度设置,一次改变10℃,尤其为挤出机1、2段

-检查传动装置的电气设备

-检查压力控制器功能

-改变1段与2段的温度设置

-减少TDO出口边料宽度(最宽为150mm)

5.生产过程中厚片总有不均匀流体从模头流出

(似“瘤子”或“鸡爪”)

 

-滤料网坏了

-滤网破裂物影响熔体管道畅通

-挤出系统温度太低

-更换过滤网

-更换过滤网

-升高挤出系统温度,直到流体均匀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6.挤出机螺杆在转动,却没有流体从模头流出(似P1掉压)

-连接器、过滤器或模头被冷流体阻塞

-料位供应在所谓“雍塞效应”下阻塞

-挤出机连接器故障

-检查压力及温度设置,如要重新启动,须升高挤出系统温度

-检查边料回收系统,破碎机应用小一点的网

-检查电机和螺杆的传动

装置或连接器

7.机筒段的温度超过控制器设置的温度

-冷却系统或冷却风机有缺陷

-温度设置错了

-检查冷却系统并维修

-比较所设置的温度与生

产厂家所建议的温度

8.听见给料段有较大的噪音,螺杆转动缓慢

-给料段温度太低

-如不是这一原因,立即与挤出机生产厂家联系

-升高温度

-停止生产线

9.进料段(水冷却)温度很大幅度升高(含挤出机)

-冷却系统有缺陷

-冷却孔被沉积物阻塞

-检查冷却系统并维修

-建议适当时候清洗或酸

洗该区

 

2.激冷辊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铸片上有厚边

―气刀或吹边位置不对

-气刀与熔体间距离不对

-激冷辊温度太低

-模口间隙或边部螺栓设置不对

-重新调整气刀或吹边

-重新调整气刀与CR距离

-检查温度,可能需要升高

-重新设置模口间隙(可

能要减小边部模口间隙)

2.激冷辊与厚片间有气泡

 

-气刀位置不对

-气刀气流太小

-激冷辊温度太低

-排水后激冷辊上仍残留有小水

-CR转速过低

-重新调整气刀

-检查并重新调整气刀

气流

-检查激冷辊温度,可能要升高

-重新调整排水系统

-适当升高CR转速

3.铸膜上有横线

-除水风机风口位置不对

-气刀气流太大或位置不对

-重新调整

-气流减小或调整位置

4.铸片水冷却后的表面产生气泡

-水槽喷水管位置不对

 

-水槽温度太高或过低

-喷水管中有空气出来

-水中溶有气体或水质太差

-斜、背向调整上部的喷水管,以在薄膜浸入水的地方产生涡流或只

用水槽中间进水管

-降低或升高水槽温度

-检查水槽管道系统接

头,看是否密封

-检查水处理系统

5.厚片上有雾线或明显雾度差别

-厚片纵向宽度上水冷不均

-使水槽中产生更强的

紊流或增大供水温度

提高循环量

6.激冷辊和厚片间有水

-排水不充分

-激冷辊温度太低(尤其是启动

时)

-水槽温度太高

-重新调整排水系统

-提高激冷辊温度(一般20℃-35℃)

-降低水槽温度(20℃-35℃)

7.薄膜在模唇及送膜点抖动

-从气刀口到模头的气流太强

-减小气流角,便气流指向薄膜传动方向

3.铸膜

问题

可能的问题

应采取的措施

1.厚片中有杂质异物(线、黑点、油污等)

 

-挤出机熔体不够均匀

-过滤器有缺陷

 

-由于在太高的温度下滞留时间

太长,模唇里颗粒降解

 

-气刀或除水风机风口较脏

-提高挤出系统温度

-用较致密滤网的过滤

-更换过滤器或过滤器

设计不合理

-用铜丝棉、紫铜刮刀清洁模唇内、外部,如清洗不干净,把模唇拆下来清洗

-清洗气刀或除水风机

的内、外部

2.共聚物层厚度不均

-共挤出机中原料不合适

-共挤出机熔体温度与芯层熔体

温度配合不合理

-换用标准型知名品牌

原料

-调节挤出系统温度

3.产生大量烟雾

-热降解

-原料不能承受高挤出温度

-降低挤出温度

-换用标准型原料

4.“鲨鱼翅”效应(热封膜可见)

-均聚物与共挤出机中材料的粘

度相差太大

 

-共聚物层太薄

-换用另一种原料混合

-提高挤出机的挤出温

度,一次提高10℃(最

高280℃)

-检查挤出系统并作相

应调整

铸膜尺寸如:

共挤出薄膜厚度20μm

共聚物层2X50μm

均聚物层1X900μm

共挤出膜厚度30μm

共聚物层2X65μm

均聚物层1X1370μm

 

4.MDO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厚片穿MDO时,绳或薄膜断裂

-绳强度不够

-穿膜链张力太大

-换用高强度耐热绳

-降低离合器的气压(一

般1-2巴)

2.无法启动穿膜链

-拉伸辊间隙未完全打开

-MDO未工作

-穿膜链的气压太低

-生产线未打联动状态

-拉伸比未调至1:

1

-移动拉伸辊间隙,直到触动限位开关

-启动MDO

-提高离合器的气压(约

1.0bar-2bar)

-调至联动模式

-将拉伸比调至1:

1

3.无法启动MDO

-拉了紧急拉绳吗?

-故障报警未消除

-松开(复位),按下

reset按钮

-消除MDO故障报警

4.纵拉薄膜上有斑点(异物)

-辊子上有异物

-薄膜粘在辊上

-停止机器运行,清洗辊子

-降低温度

5.纵拉薄膜上有刮痕

-拉伸辊间隙位置不对

-夹辊没装好

-泰佛隆涂层的预热辊上有杂质

或异物

-调整间隙

-重新装好

-清洁预热辊

6.在拉伸辊区域薄膜断裂

-拉伸比太大

-拉伸温度太低

-厚片边部不规整

-减小拉伸比

-升高预热温度和拉伸

温度

-将铸片边部调好(一般边子要手感无粗糙感、平滑)

7.MDO出口处薄膜不规则(边部晃动)

 

问题

-薄膜在拉伸辊打滑

 

-拉伸辊较脏

-薄膜在定型辊上跳动

-气刀调整不合理

 

可能的原因

-夹辊未合上

-提高预热及拉伸辊温

度几乎接近薄膜粘辊点

-清洁拉伸辊

-重新调整定型温度(一

般是要升高)

-提高夹辊压力

-重新调整气刀角度

应采取的措施

8.薄膜不均匀拉伸

―拉伸比太小

-预热、拉伸温度太低

-提高拉伸比

-适当升高

9.纵拉薄膜上有雾点

或雾线

-薄膜粘在辊上

-拉伸辊间隙不对

-观察并降低预热辊的

温度

-适当调整拉伸间隙

10.MDO中有喀啦声

-薄膜牢牢地粘在了辊上

-薄膜在辊上打滑

-降低辊的温度

-升高辊的温度,加大拉伸辊的间隙

11.从MDO出来后,有波浪形膜边(似荷叶边)

-MDO与TDO间张力太小

-提高MD-TD张力

 

12.MD-TD之间拉断

-边子状况太差

 

-厚片纵拉预热过低或过高

 

-机头侧边连续漏料

-边部是否过厚或CR未到位

-调整气刀压边,直到边子平滑、稳定、无严重曲边

-结合CR/WB温度适当升高或降低MD预热温度(取样如边部断升

MD温度;中间断则降MD温度)

-检查模头侧边;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调整边部厚度,检查

CR是否到位

 

5.TDO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无法启动TDO链

-链张力未正确调整

-拉了紧急拉绳

-检查警报系统

-检查并重新调整张力

-松开,按reset按钮

-排除报警

2.薄膜不能很好夹持

 

-探边系统未正确调整

-探边未工作

-薄膜位置高了或低了

-厚片扭动过于厉害

-检查并重新调整探边夹

持量(一般1.5-2cm)

-检查并启动它,如有必

要,进行修理

-校正TDO入口导辊与薄

膜位置

-重新调整链夹闭合器

-调整见MDO

3.TDO内薄膜断裂(噪音很大)

-拉伸温度太低

-一个或多个风扇关闭了

-油掉到了薄膜上

-厚片上有缺陷,比如有气泡或降解颗粒

-留在TDO熔化的材料滴在薄膜上

-薄膜未正确夹持

-在一个或多个夹具上有膜片

-检查设置的温度,升高预热及拉伸温度

-将它们打开

-停止生产线检查TDO

-使滴漏停止(尝试调节

TDO链宽,避开TDO滴油处)

-见“铸膜”及“激冷辊”

这两节

-停止生产线,清洗TDO

-检查边料,清洗夹具

4.TDO内薄膜断裂(无噪音)

-拉伸温度太高

-薄膜上有缺陷,比如气泡或降解颗粒

-降低拉伸温度

-见“铸膜”及“激冷辊”

这两节

5.模糊或松驰的薄膜

-MD拉伸比太低

-温度太高

-将拉伸比重新调整,便其达到要求

-检查温度设置,相应降低温度

6.薄膜上有粗的未拉伸的线

-铸膜允差很差

-拉伸温度太低

-重新调整允差

-相应升高温度

7.在拉伸段,薄膜从夹具滑出

 

问题

-薄膜在夹具不够深

-有膜片阻塞夹具

-在夹具台上有添加剂沉积物或

者油

可能的原因

-重新调整边料跟踪

-清洗夹具

-用一种溶剂将其清洗掉

 

应采取的措施

8.薄膜夹持后收缩

-薄膜温度太高

-TDO与牵引辊间张力太大

-打开冷却扇

-减小牵引辊1的张力

9.TDO撕边破膜

-边部偏薄

-厚片温度偏低

-张力过大

-夹持量偏少或夹子故障

-链条运行不平稳或链张力不够

-松边部螺栓

-适当提高厚片温度,如升EX或其它部分

-调小TDO预热区链宽,

(MD-TD张力等)

-检查TDO夹子或夹持量

-检查链条运行或链张力

10.TDO中间破膜

-原料质量

-厚片内有明显缺陷

-过滤器故障

-主辅层熔体温度相差较大

-TDO内塌膜或纵拉压辊故障

-检查原料水份、灰份或鱼眼指数等是否超标

-改善厚片质量

-检查过滤器是否存在压

差过大或网子破裂等

-调节EX系统温度,每次10℃或熔体温度较接近

-检查TDO内或MD压辊

11.TDO中间破膜

 

-薄膜被设备、废料等划伤

-MDO压辊是否串动

-气刀位置不合理或风压偏低,

-拉伸速率太大

-检查设备,如辊面、TDO内、划膜刀等

-检查MD压辊

-调整气刀位置或风压

-降低生产速度或调整Gap

12.TDO出口擦痕

 

-辊筒不洁

-料位波动

-速度太高或速率太大

-MDO温度偏高

-气刀位置不适合

-薄膜被设备、原料划伤

-主辅层结合不良

-厚片运行不良

 

-停机擦辊筒CR、WB

-请设备维修

-降生产线速度,下移拉伸间隙

-升CR/WB,降MD预热温度

-调整气刀位置

-检查设备看是否有辊筒不转或有异物擦膜

-调节主、辅机温度(一般EX升高5-10℃)

-检查CR各导辊、MD压辊、TDO入口导辊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3.TDO出口有梗子

-拉伸比偏小

-温度偏低

-边子未调好

 

-边部过薄

-气刀风量偏小

-控制纵、横向拉伸比之积为45-50

-如:

升高MD、TD温度

-气刀边部滑块太向外,一般向内调节使边子弯曲、整齐、平滑

-适当调厚边部

-增大气刀风量

14.TDO出口有油污

-设备运转过程中有油/油水混合物

 

-生产现场环境卫生差

-拉伸系统温度设置不合理或纵、横向拉伸比过大

-气刀、除水风机区域环境太脏

-MDO润滑油偏多、溢出

-TDO接油盘过多或导油管堵塞

-TDO冷却风机区域环境卫生太脏

-调整拉伸系统温度和拉伸比

15.脱夹

-温度太低

-张力太小

 

-边部状况太差

-TDO夹子或导辊状况

 

-探边失灵或损坏

-模头两边是否漏熔体

-升高EX系统、MD、TD温度尤其为EX、MD温度

-调大MD-TD之间张力和TDO链宽

-调大MD锥辊之间张力

-调节气刀压力或吹边,适当调节边部厚度

-检查TDO夹子或夹持量,TDO入口导辊最高母线与TDO夹子夹台是否水平和夹台本身是否水平

-检查或修复探边

-检查DIe两边

 

6.牵引辊架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辊上有的薄膜有皱纹

-薄膜张力不对,平整度不好

-展幅辊或剪辊位置移动

-夹辊不均匀下压

-检查薄膜平整度,重新调整薄膜张力

-重新调整

-重新调整

2.边料易断或PR易断

-剃须刀片钝了或坏了

-膜幅及边料张力不均匀

 

-展平辊或剪辊位置错位,或展平辊或剪辊边料压辊的涂橡

胶辊磨损了

-边料是否贴辊运行或本身薄膜

平整度有差异

-更换剃须刀片

-调整张力,使薄膜各处张力相同(在边料区

域,薄膜不能有任何折痕或边料刀口处不抖动)

-更换

-检查边料运行区域和

薄膜平整度

 

7.边料回收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边料未被清除

-边料回收风机气流不足

-边料破碎机堵塞了

-打开边料回收风机节

流阀

-清洗

2.边料破碎机阻塞

-刀钝了

-气流未合适调整

-滤料网盘太小

 

-一边料太宽

-将其移开,磨利(大约每4周一次)

-调整气流

-用一粗网格滤料网

注意:

粒料-边料破碎料混合物的松密度下降!

-将宽度减小,边料最大宽度为150mm,不然就会有太多边料破碎料

 

8.电晕处理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电晕处理不均匀

-电极距离随薄膜厚度不同而

变化

-电晕处理辊温度偏低

-调节电极与电晕处理辊

间距离(距离2-2.5mm)

-升高电晕处理辊温度

2.表面张力下降或达不到规定值

-发生器调整错了

-跟踪电流造成电源功率损失

-原料中添加剂含量过大(尤其GMS)

-处理辊不清洁

-电极不清洁

-检查并重新调整

-检查、清洗这一系统,

并/或换掉坏的部分

-检查配方,改变添加剂

含量

-清洗

-清洗

3.背部或后部处理

-处理辊与薄膜有空气

-装好夹辊

-调整张力,使处理辊上的薄膜既无波纹也无皱纹

4.在生产区域有臭氧味道

-排气系统未很好工作

-检查排气扇并清洗

-重新调整节流阀

 

9.收卷机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薄膜表现所谓“望远镜效应”(薄膜横向移动)

-边料太宽

-收卷张力太小

-薄膜上静电高

-接触辊突然回转

-收卷间隙太宽

-调整模头,控制厚度

-相应改变收卷张力

-如可能,用电晕处理

-通过调整节流阀减小速度

-减小设定值(间隙约为1-5cm)

2.时效处理架上大膜卷贮存几个小时后成蛋形

-收卷张力太低

-提高收卷张力,使芯层

收卷硬而外部收卷柔软

3.薄膜长度与纵切机计数器所计长度不符

-纵切机计数器未正常工作

-大膜卷上薄膜收缩(通常收

缩1%-1.5%)

-相应调整

-适当提高大卷膜长度

4.收卷断面不整齐

-薄膜间摩擦系数不合理

-收卷张力曲线设置不合理

-加入适当防粘剂或用多

个电极处理薄膜表面

-合理设置张力曲线

 

10.薄膜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1.薄膜模糊,雾度大

-原料与添加剂不匹配

-防粘连成份过多

-TDO中温度设置错了

 

-MD拉伸比太低

-熔体在激冷装置冷却得太慢

-分别改换原料或添加剂

-重调防粘连成份

-重新调整

原则:

-预热温度高

-拉伸温度低

-相应提高拉伸比

-降低激冷辊及水槽温度建议:

激冷辊25-30℃、

水槽15-25℃

2.薄膜上有印痕(烫伤)

-薄膜粘在MDO上

-激冷辊及铸膜间有空气

-拉伸速率太大

-见“MDO”一节

-调整喷气刮刀,见“铸

膜”一节

-调节生产线速度和拉伸

间隙

3.热封效果差或完全没有

-热封层太薄

-适当提高热封层厚度,一般保证热封层须有1μm厚

-如果已达到调整极限,

换一种热封效果好的共聚料

4.最低热封温度依然太高

-电晕处理过强

 

-迁移添加剂剂量过大,如GMS

或Erucamide

-降低电晕处理系统

注意:

电晕处理会影响添加剂迁移

-改变配方或改用其它厂

家的添加剂

5.薄膜贮存几天后便粘连

-电晕处理过强,双面电晕处理更是如此

-用了添加剂(主要是抗静电

剂)

-展平辊上出现收缩

-合理降低电晕处理强度

-减少添加剂含量

-进行更多热定型处理,扩高薄膜尺寸稳定性

-减小收卷张力

6.热封强度过低

-共聚物层太薄

-相应增加共聚物在最终薄膜上厚度,比如:

20μm表层达到1μm

30μm表层达到1-1.5μm

问题

可能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7.大卷膜有横向条纹

-MD温度偏高

-气刀角度不合理

-激冷辊水槽温度偏低

-拉伸速率偏大

-降低MD预热温度

-调节气刀角度

-升温CR/WB

-调节拉伸间隙或拉伸比

8.薄膜中有硬点(鱼眼、颗粒)

-原料不合适

-添加剂不合适(尤其是防粘连剂)

-边料或回收粒料中有灰尘

-原料降解物等通过过滤网

-更换原料种类

-更换添加剂种类

-保持现场清洁,特别是破碎机房与送风口处

-检查设置的温度,改换

过滤器料网目数

9.薄膜纵向厚度不一致

 

-挤出系统压力波动大

-CR、MDO、TDO速度波动

-薄膜在拉伸辊打滑

-见“挤出机”一节

-通过监控器检查短期速

度常数变化趋势

-将MDO温度升至几乎达到薄膜粘辊点

10.薄膜横向厚度不一致

 

问题

-由于TDO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拉伸不均匀

-挤出系统压力波动大

-横向拉伸比太小

-边料回收量过大

-生产线上温度波动大,不稳定

-模唇开口调整不当

 

可能的原因

-相应升高或降低预热及

拉伸温度

-见“挤出机”一节

-适当提高横向拉伸比

-适当减少边料回收量

-检查并重新调整温度控

制器

-开至

20μm:

2.2-2.8mm

30μm:

2.6-3.2mm

40μm:

3.0-3.5mm

 

应采取的措施

11.试验室测试中热收缩率超标

 

-MDO与TDO中定型温度过低

-冷薄膜过分拉伸尤其在MD、牵引辊架或收卷机上

-薄膜在定型辊间松驰不够

 

-在TDO定型薄膜松驰不够

-升高MDO和TDO的定型温度

-适当降低MD、PR和WB区域张力

-将定型辊2与定型辊1

间MDO速度差重新调至约-2到-4%,将MDO与TDO间速度差重新调至约-3到-5%

-TDO:

定型段尾部链轨间宽度应比端部的小8-10%左右

12.薄膜拉伸强度太小

-拉伸比太低

-TDO中拉伸温度太高

-适当提高拉伸比

-降低拉伸温度

13.大卷膜暴筋

-收卷过程中,薄膜死点较明显

-纵拉压辊压合不好

-模头螺栓调节不灵敏

-用铜刮刀仔细清洁模口

-重新调整纵拉压辊,便

压辊与拉伸辊紧密贴合

-重新调整模口间隙和模

头螺栓

14.薄膜平整度差

-由于薄膜张力过大,导致薄膜在牵引辊架冷拉伸

-由于TDO定型段、冷却段气流不平衡

-适当减小牵引辊,重新

调整展平辊

-重新调整TD链宽和冷

却风机风压(一般6小时后大卷膜三区周长中

间大两边1-1.5%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