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6108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docx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习题练习

第八章金属及金属材料

课时1金属及金属材料

1.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焊锡B.黄铜C.生铁D.石墨

2.在金属铝所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还原性

3.以下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水银B.钢、24K金C.蒸馏水、汽油D.大理石、金刚石

4.圆明园兽首是由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铸造的。

铜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5.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C.金缕衣D.塑料器具

6.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核心筒。

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

7.2009年2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声明:

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

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青铜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

8.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课时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

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B.金C.银D.铜

2.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A.金箔B.铁丝C.木炭D.氢气

3.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A.镁B.银C.铜D.铝

4.下列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B.都能被磁铁吸引

C.都能与氧气反应D.都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

5.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含有Mg、Al、Cu、Ag等金属。

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部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Cu、AgB.Mg、AgC.Al、CuD.Mg、Al

6、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B、Cu;C、Fe;D、Mg和Cu

7.下列物质中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AgB.FeC.NaOH溶液D.HCl溶液

8.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甲>乙C.乙>甲>丙D.甲>乙>丙

9.请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⑴形状、大小相同的Zn、Mg、Fe三种金属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最剧烈的是;

⑵把金属浸入相应的溶液中,就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铜和稀盐酸B.银和硫酸锌溶液C.铁和硫酸铜溶液

10.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

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FeCu(选填“>”、“=”或“<”)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是氧化剂。

请你指出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课时3金属的防护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先放一些水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C.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能使之光亮、耐用

D.钢铁闸门浸入水下的部分比靠近水面的部分更容易生锈

2.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②③①D.③①②

3.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4.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金属的活动性:

Zn>Ag>Cu

C.合金属于纯净物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6.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问题:

⑴某地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储量丰富。

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当地炼铁厂应选用的铁矿石是;

⑵为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常将块状铁矿石,从而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

⑶从炼铁废气中分离出来的CO,(填“能”或“不能”)再用于炼铁;

⑷金属制品表面的保护膜可隔绝空气中的和水蒸气,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第九章溶液

课时1溶液的形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B.冰水混合物  C.稀盐酸D.75%的酒精溶液

2.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

  A.稀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  C.碘酒D.硫酸锌溶液

3.溶液具有的特征是( )

A.透明的B.无色的  C.浑浊的D.均一稳定的

4.溶液一定是( )

  A.化合物B.单质 C.混合物D.纯净物

5.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

  A.浮在水面B.沉在底部C.浮在中间D.不会析出来

6.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碘酒B.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C.石灰水D.生理盐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  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8.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二、填空题

 1.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体积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2.所谓溶液的稳定性是指在溶剂________(填“蒸发”或“不蒸发”)、温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的条件下,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

 3.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课时2溶解度

一、填空题

1.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时溶解在水里达到时的气体体积.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

3.理解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涵义,按题意要求填空.

(1)溶解性通常是指把溶解在里的.溶解性的大小跟和

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里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种物质在同种中的溶解性也不同.室温时,把固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粗略地描述为、、、

和;

(2)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按溶解度概念要素填空:

要素

温度

溶液状态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单位(通常)

条件

(3)室温时,固态溶质的溶解度与其溶解性之间的关系,为了方便记忆,可用数轴表示:

 

20℃时,固态物质溶解度的几个数据,将数轴粗略地分为4个区域,分别表示物质溶解性强弱:

①为,②为,③为,④为.

(4)在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时,则碳酸钙的溶解性为;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硝酸钾的溶解性为.

4.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5.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b的溶解度为;t2℃时a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6.依据图中给出的固体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物质的溶解度与相应温度的互查.

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约为g;当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时,相对应溶液的温度为;

(2)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3)判断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大小.温度范围为0℃~20℃,在图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最大的是,变化最小的是;

(4)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80℃时,所涉及的6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70℃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

二、选择题

1.打开汽水瓶,气体从瓶中逸出的原因是()

A.气体蒸发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随之减小C.温度改变D.碳酸分解

2.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D.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

3.下图是A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情况属于30℃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是()

A.30℃时,5g水中溶有1.5gA

B.50℃时,80g水中溶有4.5g的A

C.30℃时,30g溶液中溶有4.9g的A

D.30℃时,65g溶液中溶有10g的A

4.现在有五种物质:

①氢氧化钙;②氧气;③食盐;④二氧化碳气体;⑤硝酸钾,这五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

5.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是()

A.改变温度B.增加溶质C.增加溶剂D.增大压强

6.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该物质()

A.在溶液中溶质的克数B.在100g水中溶解的克数

C.在相应温度下溶质的质量D.在相应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所溶解溶质的最多克数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20℃时,下列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1gA物质溶解在10g水中达饱和B.15gB物质溶解在2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

C.10gC物质溶解在50g水中达饱和D.74gD物质溶解在10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

9.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氯化铵D.氢氧化钙

课时3溶质质量分数

一、选择题

1.在30℃时,将10g食盐溶解在40g水中,该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A.10%B.25%C.40%D.20%

2.从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5g,所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1000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A.0.9gB.9gC.90gD.18g

4.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10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②在110份质量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

③在100份质量溶剂中含有10份质量溶质④在90份质量溶剂中溶有10份质量溶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在一定温度下,往某饱和溶液中加入原溶质,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不变B.减小C.增大D.无法判断

6.当溶液被水稀释时,如温度不变,则下列诸量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欲使100g5%的硝酸钠溶液浓度增大到20%,需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A.18.75gB.19.75gC.20gD.25g

8.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所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A.40%B.28.57%C.36%D.26.47%

9.20℃时,100g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掉20g水后,又冷却到原来温度,则

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10.在两份质量为100g的水中分别加适量的氯化钠;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9%和18%,则两份溶剂中所加溶质的质量比约为A.4∶9B.1∶2C.2∶3D.13∶30

二、填空题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溶液50g,一般可用________称取________g食盐,再用________量取________毫升水,倒入已盛有食盐的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搅拌即可。

2.向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10g氢氧化钠或蒸发掉1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或________。

3.100g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4.在某温度下,把某物质Wg完全溶解在水中,制成V毫升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cm-3,那么,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实验室要配制360g10%的盐酸,需要36%的浓盐酸________g

第十章酸和碱

课时1酸和碱

一填空题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色,遇碱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色,遇碱变色。

2、纯净的盐酸是色,有气味的体。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瓶口有,这是因为盐酸具有性,产生的气体会与空气中的结合,形成小液滴的缘故。

因此,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3、硫酸是色味的体。

浓硫酸具有性,在实验室中可做干燥剂。

因此,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4、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可看到写过字的地方变,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5、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沿着慢慢注入里,并用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注入里。

6、一根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没在稀盐酸中,刚开始会看到,逐渐,溶液由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会看到,铁钉表面有产生,溶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7、下列物质:

①NaCl②NaOH③HCl④Ba(OH)2⑤H2SO4⑥Na2CO3⑦H2O⑧Cu(OH)2⑨H3PO4⑩CuO,属于酸的是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8、现有生石灰、锌、水、稀硫酸、苛性钠溶液,用以上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浓盐D、大理石

3、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石灰石    B.烧碱     C.碳酸钠      D.熟石灰

4、袋装饼干的包装中,常装有一包干燥剂,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A.石灰石B.生石灰C.熟石灰D.烧碱

5、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

6、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稀硫酸

7、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A.SO2 B.NH3C.H2 D.CO2

8、 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   )

A.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B.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酸溶液能导电          D.酸溶液中含有H+ 

9、物质的性质不仅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

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

①有腐蚀性;②易吸收水蒸汽而潮解;③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室中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大理石雕像很容易被酸雨腐蚀,下列材料代替大理石做雕像比较耐腐蚀的是

A.铁     B.铝       C.铜   D.表面镀锌的金属

三推断题

1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

(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几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2酸碱中和反应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反应是指与作用生成和的反应,其实质是。

3、由和组成的化合物叫盐,如,但有一类化合物尽管不含有金属离子而含有,可把这种离子看作金属离子,称为盐。

4、下列化合物Na2SO4、CO2、、KCl、CuSO4、(NH4)2SO4,其中不属盐的是。

5、生活中所说的盐特指食盐,化学上所学的盐也是食盐吗?

6、有人说只要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发表你的看法。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

氢氧化钙与盐酸氢氧化钙与稀硫酸

氢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铝与稀硫酸

氢氧化钠与硝酸氢氧化铁与硝酸

氢氧化钙与硝酸氢氧化亚铁与硝酸

8、人的胃液中含有,所以呈性,,若胃酸过多,可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进行治疗,这里用的是原理,反应方程式为。

9、一般地,中和酸性土壤可以用,其化学式为。

10、写出对物质分类的框架图.。

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按要求分类:

(1)盐酸

(2)硫酸(3)碳酸(4)硝酸(5)氢氧化钠

(6)氢氧化钙(7)氢氧化钾(8)氯化钠(9)硫酸铜

(10)硝酸铵(11)碳酸钙(12)氧化碳(13)水()氢气

(填序号)其中属于酸的有,属于碱的有,属于盐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

二、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盐的是()A、CO2B、HClC、NaOHD、(NH4)2SO4

2、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H2SO4、Na2CO3、NaCl、CuOB.H2O、Ca(OH)2、HCl、Na2SO4

  C..H2SO4、NaOH、Na2CO3、Fe2O3D.NaOH、H2CO3、NaCl、CO2

3、小明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明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⑴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另设计一个

第十一章盐和化肥

课时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Cu+2HCl====CuCl2+H2↑B.2KNO3+MgCl2====Mg(NO3)2+2KCl

  C.CuSO4+Zn====ZnSO4+CuD.2Fe+3H2SO4====Fe2(SO4)3+3H2↑

 2.下列溶液混合后,不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HCl和NaOHB.Na2CO3和H2SO4C.KNO3和NaClD.NaOH和FeCl3

 3.将下列物质分别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明显增加的是( )

  A.浓盐酸B.烧碱溶液C.食盐水D.硫酸铜

 4.能将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三瓶无色溶液一次鉴别的一种试剂是( )

  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

 5.不含氢、氧、碳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 )

  A.酸B.碱C.有机物D.盐

 6.把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最终有沉淀残留的是( )

  A.Ba(NO3)2、Na2CO3B.BaCl2、H2SO4C.KNO3、NaNO3D.FeCl3、NaOH

 7.在硫酸溶液中滴入下列溶液,可使其导电性几乎为零的是( )

  A.NaOHB.Ba(NO3)2C.Na2CO3D.Ba(OH)2

 8.只用石蕊试剂就可将组内的三种溶液鉴别开的是( )

  A.H2SO4、NaOH、NaClB.KOH、NaOH、HCl

  C.HCl、HNO3、Ba(OH)2D.Ba(OH)2、HCl、H2SO4

 10.用盐酸和酚酞混合液浸过的滤纸,分别在滤纸上滴入下列溶液,滤纸上不会出现红色的是( )

  A.石灰水B.氢氧化钾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钠

 二、填空题

 11.某种酸的镁盐的化学式可定为Mga(RO4)b,这种酸的钠盐的化学式写为____________.

 1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蓝色.

  

(2)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13.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SO4杂质,其方法是:

加入适量的________溶液,反应后生成________白色沉淀再经过滤,即可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