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29535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docx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总文85页)——

欢迎下载

 

2015年7月

 

第一章建筑行业概述

一、建筑行业定义及分类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行业,主要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

其产品包括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按照《2011年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建筑业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图表5:

建筑行业四大类及其说明

代码

类别名称

说明

47

房屋建筑业

指房屋主体工程的施工活动;不包括主体工程施工前的工程准备活动。

470

4700

房屋建筑业

48

土木工程建筑业

指土木工程主体的施工活动;不包括施工前的工程准备活动。

其中,海洋工程建筑是指海上工程、海底工程、近海工程建筑活动,不含港口工程建筑活动;工矿工程建筑是指除厂房外的矿山和工厂生产设施、设备的施工和安装;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是指建筑物外的架线、管道和设备的施工活动。

481

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4811

铁路工程建筑

4812

公路工程建筑

481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

4819

其他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482

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

4821

水源及供水设施工程建筑

4822

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

4823

港口及航运设施工程建筑

483

4830

海洋工程建筑

484

4840

工矿工程建筑

485

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

4851

架线及设备工程建筑

4852

管道工程建筑

489

4890

其他土木工程建筑

49

建筑安装业

指建筑物主体工程竣工后,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安装活动,以及施工中的线路敷设和管道安装活动;不包括工程收尾的装饰,如对墙面、地板、天花板、门窗等处理活动。

491

4910

电气安装

492

4920

管道和设备安装

499

4990

其他建筑安装业

50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指对建筑工程后期的装饰、装修和清理活动,以及对居室的装修活动,房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前的准备活,提供的施工设备服务,以及未列明的其他工程建筑活动。

501

5010

建筑装饰业

502

工程准备活动

5021

建筑物拆除活动

5029

其他工程准备活动

503

5030

提供施工设备服务

509

5090

其他未列明建筑业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二、建筑业企业资质分类和分级

建筑业企业是指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企业。

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1)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

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

(2)获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

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3)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

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劳务分包资质序列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

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等级。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三、建筑业行业特点分析

1.行业具有周期性,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一般与工程所在行业密切相关;

2.行业具有地域性,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特征较为明显;

3.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中国的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

4.行业是耗能大户,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还会产生建筑垃圾。

与此同时,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源。

此外,由于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

四、建筑行业的经济地位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与钢铁、汽车工业并列为三大支柱产业。

我国建国以后,一直将建筑业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合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目前建筑业已与机械电子业、石油化工业、汽车制造业成为振兴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这充分说明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

1.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生产部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村镇建设、住宅建设等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已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所创造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在社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内,分别占到10%和6%左右的份额。

此外,建筑业的发展是影响经济增长与衰退、繁荣与萧条的重要因素之一。

2.建筑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

从整体看,我国建筑业目前仍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成为主要的就业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的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对国民生产总值有重大影响的前十五个行业的统计,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约为5.28%,仅次于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3.建筑业对关联产业得发展有巨大带动力。

建筑业的生产带动相关产业的影响较大,其波及效果系数为1.1至1.3,从而促进了建材、冶金、有色、化工、轻工、电子、森工,运输等5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建筑业能够吸收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的物质产品,建筑生产可以带动许多相关部门的生产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

4.建筑业可以吸收大量的消费资金。

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表明,把社会消费资金(包括储蓄)吸引到住宅消费上来,使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从而刺激生产,就有利于使经济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这一方面为社会消费资金提供了良好的出路,另一方面也为建筑业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金,从而达到引导消费、调整消费结构,促进生产的效果。

同时,由于住宅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在居住面积数量基本满足需要之后,还会出现对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因而住宅建筑市场容纳社会消费资金的能力是相当巨大的。

5.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由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最能灵敏地反映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萧条。

当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处于繁荣期时,全社会对固定资产和住宅消费的需求增加,建筑业自然同样处于兴旺时期;当国民经济处于萧条期时,工厂开工不足,固定资产大量闲置,私人资本投资锐减,建筑业的任务来源减少,从而处于衰落时期。

因此,对应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或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实现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6.建筑业的生产有效地改善了工作和生活环境,满足了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

在这四大生活要素中,“住”所需要的房屋建筑是由建筑业建造的;“行”的基本条件如铁路、公路、码头、桥梁等,也是由建筑业开拓建造的。

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越来越多地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体育场所。

所有这些空间都是通过建筑设计的创造劳动和建筑施工实现的,是建筑业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7.建筑业有着走向国际创收、创汇的巨大潜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国际建筑承包市场中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走向国际承包市场,既能发展经济,扩大影响,又可以带动资本、技术、劳务、设备及商品输出创收外汇。

建筑业为国家出口创汇工作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国家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引导、扶持。

第二章2011年中国建筑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建筑业是投资拉动下的周期性行业,美国、日本、中国历史数据表明,建筑业总产值与一国GD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通过1994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走势图可以看出,两者周期性保持一致。

在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大幅回落,2009年受益于四万亿投资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回升,但国内生产总值在下半年才止跌回升。

2010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向好,但是投资动力减弱,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平稳。

2011年,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较2010略有下降。

分析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房地产和交通建设投资回落的前提下,我们推测2011年建筑行业增加值增速将相应放缓,维持在12%左右的水平。

分析认为,建筑业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市场总的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繁荣仍将继续。

2012年国家政策将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建设、建筑节能产业等细分领域。

图表6:

1991-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建筑行业增加值增速(%)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二、宏观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建筑行业作为固定资产的生产实现环节,与各行业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政策具有高度敏感性。

宏观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都会对建筑行业产生相应的影响。

该部分我们重点阐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国家对公共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调控主要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进行,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受财政政策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建筑行业的整体市场容量。

从财政支出来看,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比上年增加19056亿元,增长21.2%。

其中,与建筑相关的住房保障支出3822亿元,比上年增加1446亿元,增长60.8%;交通运输支出7472亿元,比上年增加1984亿元,增长36.1%。

在现阶段,“民生”和“转型”对我国而言是高度关联的两个概念。

在财政部统计的民生支出中,也涵盖了部分明显具有“调结构,促转型”性质的领域,如农林水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

而这些既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同时又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领域的财政支出规模在近年来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对于货币政策来说,货币政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资金需求量大,较为依赖银行贷款,货币政策工具趋于宽松,比如利率下调,会缓解行业融资成本以及因垫资而引致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会影响房地产开发等建筑行业的关联产业的资金筹集压力,并将资金压力传导给建筑行业。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政策工具,合理运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同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加强国家重点在建继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

综上所述,2012年政策基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由于货币政策的逐步缓慢放松与滞后效应,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拉动效应在2012年将会更早、更加明显的得以体现。

2011年国家反复强调的水利建设、文化产业、保障房建设等,这些领域将在2012年得到重点支持,实现快速发展。

三、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正式公布了《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份规划将指导我国建筑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文件,不仅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还透露出诸多信号,将对建筑业上下游产业带来积极影响。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有利于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与此同时,建筑节能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表7:

2011年中国建筑行业重点产业政策汇总

时间

部门

政策

主要内容

2011/2/21

住建部

《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

住建部要求自2月21日起,住建部将陆续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签订《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分配任务。

2011/3/15

财政部、城乡和住房建设部

《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

十二五期间,财政部、住建部将选择在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方积极性高、配套政策落实的区域,实行集中连片推广,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率先实现突破,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的比例达到10%以上。

2011/5/10

住建部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十二五”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2011/8/18

住建部

《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将达15%以上;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

2011/12/7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建筑防水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严格控制新建防水材料生产项目,主要防水材料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015年,主要防水材料总产量达到16亿平方米。

2012/1/19

住建部

《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2012年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新的补贴政策和申请要求,补贴政策向绿色生态城区和一体化程度高的专案倾斜。

资料来源:

银联信整理

四、区域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2011年,中国批复了8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东北地区的《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华北地区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华东地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南地区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西南地区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西北地区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国性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总体来看,8个区域规划兼顾全国6大行政区域,形成“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格局,以及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区,东、中、西三路同步协调发展同时带动一大批建设项目上马。

分析认为,众多区域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将会迎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电网以及城市市政等新一轮投资建设的热潮,每一地区的战略布局与投资都将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

建议银行重点关注沿海地区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以及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规划建设。

图表8:

2011年国家批复区域经济规划及对建筑业影响

批复日期

区域规划

核心内容

对建筑业影响

2011/1/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有利于海洋工程建筑的发展;打造三个城镇组团,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011/3/1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

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工程建筑的发展。

2011/3/1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成渝经济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布局,推动与此相关的配套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1/6/1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在国家层面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明确了各自的范围、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

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

推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地区城市化建设,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谨慎。

2011/9/16

《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即十大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城际连接带38座新城建设。

2011/10/8

《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我国将采取提供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等10大措施,加大对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将这两个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策优惠措施的倾斜,推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化建设。

2011/10/7

《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要以具备一定建设基础的中原城市群为核心,把中原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密切联系的城镇化体系。

2011/11/10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定位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滨海新城,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推动形成沿海城市带;加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综合性港口群为龙头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资料来源:

银联信整理

第三章2011年中国建筑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一、中国建筑行业整体规模增长情况分析

(一)建筑行业总产值增速放缓

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表明,1985年至2010年25年间,中国建筑业迅速发展,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较大提高。

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96031.13亿元,比1985年增长140余倍,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6714.4亿元,比1985年增长60多倍,劳动生产率提高20多倍。

中国建筑业正向技术提升、结构优化、质量安全、低碳环保迈进。

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完成总产值117734亿元,比上年的95206亿元增长22.6%;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62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5%。

但从最近几年增长情况来看,从2008年起中国建筑业增速呈缓慢上升的态势,到2011年,由于房地产和交通投资的放缓,使得建筑业增速明显回落。

图表9:

1998-2011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分析认为,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平稳增长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国建筑行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总体产值增速仍将维持在20%以上,行业整体规模继续扩大。

此外,在“十二五”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中国建筑业将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的建造材料、信息技术等来优化结构和服务方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二)建筑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1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2010年增长23.8%,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主要受资金约束,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较2010年下降4.2个百分点至20.3%。

其中,国内贷款增速创出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低增速。

2011年1-12月,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52.75亿元,同比增长42.9%,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投资占全行业比重的1.08%。

图表10:

2006-2011年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二、中国建筑行业整体经营水平分析

(一)中国建筑行业收入情况分析

2006年以来,我国建筑业经营状况良好,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2010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实现总收入93636.58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133.19%,年平均增长26.64%。

从变化趋势来看,2010年建筑业实现收入增速略有放缓,但总体上仍然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我们预测,2011年建筑业收入增速在24%左右。

图表11:

2005-2010年中国建筑业总收入累计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二)中国建筑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近三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利润总额保持平稳增长。

据前瞻数据中心监测,2011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241亿元,增长24.4%,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72亿元,增长36.0%。

图表12:

2006-2011年中国建筑企业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2011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总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60.85亿元,占比为83.92%,其中总承包企业中一级和二级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最多,分别为983.49亿元和778.58亿元。

同期,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8.22亿元,占比仅为16.08%。

图表13:

2010年不同类型承包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单位:

万元

企业类型

合计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及以下

总承包建筑业企业

28608532

5258491

9834941

7785849

5729251

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5482209

——

1878683

1438061

2165465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银联信

(三)中国建筑行业规模效益分析

2010年中国建筑企业总收入9.36万亿,净利润约2727亿,其中行业规模最大公司中国中铁收入4731.22亿,净利润74.88亿,收入占比5.05%,利润占比2.75%;行业前六大企业都是国资中央企业,2010年收入和利润的市占率都基本低于5%(中国建筑超过利润50%来自房地产业务,中交建超过50%利润来自地产和机械业务)。

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工程行业企业生产规模经济不明显。

但由于铁路、水利、专业工业工程几个集中度较高的子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垄断因素,央企规模较大在一定程度缘于行政因素。

图表14:

六大建筑央企2010年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比例

序号

公司

主要业务

收入

净利润

规模(亿)

占比(%)

规模(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