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计划Word格式.docx
《县农业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业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计划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X年分别实现农业生产总值7.7亿元、9.06亿元、12.4亿元、13.75亿元;
XX年预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4.68亿元,比XX年增6.89亿元,增长89.48%;
全县五年累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7.59亿元,年均增长率17.51%。
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XX-XX年分别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35元、2259元、2621元、2998元;
XX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298元,比XX年增1263元,增长62.06%;
五年年均增长率12.83%。
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五年来,以“泸选一号”、“滇粳优系列”、“楚粳优系列”等为主的优质米逐年有所扩大,品种更新日新月异。
累计推广优质稻24.076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57.69%,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益,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五年来,全县按照“上规模,上档次,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启动以中枢镇小龙甸为中心规模上万亩、亩产值超万元的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基本形成了四大蔬菜产业带:
一是以中枢为代表的精细蔬菜产业带,打造我县现代农业示范村;
二是以金马、旧城、白水为代表的时鲜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莴笋、青花、番茄、茄子、荷兰豆等;
三是以三塘、向阳等东部山区为代表的高山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大白菜、甘蓝、白花等;
四以永宁、舞街等为代表的加工型蔬菜产业带,重点发展小米辣、生姜、青刀豆等。
全县累计种植32.27万亩,产量64.51万吨,实现产值3.34亿元。
特别是XX年我局积极争取到省州项目资金支持900余万元,新建设施大棚1650亩,完成大棚建设3800余亩,简易大棚即将完成15000亩,积极开展工厂化育苗,免费为菜农提供蔬菜苗450万余株。
为我县蔬菜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全县水果产业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XX年设计注册了“云露”牌高原梨商标,XX年通过了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云露”牌高原梨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外销势头日益强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今年全县大部分高原梨果园亩产值均达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XX年全县水果栽植面积累计达12.2万亩,投产面积8万亩,总产60100吨,实现产值15737.5万元。
以油料、啤酒大麦、脱毒马铃薯、灯盏花等优势产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中,油料、啤酒大麦在冬季农业开发中,突显效益。
五年来,累计种植油料53.86万亩,总产6578.55万公斤,实现产值2.3亿元;
累计种植啤酒大麦70.68万亩,总产35340万公斤,实现产值3.5亿元,既缓解了粮食压力,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时推广种植的脱毒马铃薯为山区农民的增收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灯盏花、“三七”、草乌、万寿菊等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XX年九月以来,百年不遇的特大持续干旱,给我县农业生产带了了严峻考验,面对灾情,我县抓住机遇,充分估计困难,科学制定水改旱。
一是扩大水改旱面积。
水稻播种面积由XX年的9万亩调减到5.8万亩,减少的3.2万亩主要改为种植烤烟、蔬菜和玉米等耐旱粮经作物。
玉米播种面积由12万亩增加到15万亩,马铃薯面积由3.5万亩增加到5万亩,并坚持标准进行水改旱。
二是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
晚秋作物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中:
秋荞2万亩,秋马铃薯3万亩。
使全县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全面完成了XX年粮食生产各项任务。
三、科技推广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得以较大发展
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五年来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15000人次,绿色证书培训6774人,发证4521人;
乡土人才培训6923人,认定5953人;
白玉兰远程教育培训16100人;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756人;
劳动力转移培训65403人,转移就业41900人,创劳务输入48180万元;
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1148人,毕业240人。
农机技术培训预计至XX年底,培训驾驶操作人员将达到11000人,其它职业技能培训将达4500人。
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50期25500多人,印发宣传资料150000多份;
进行宣传教育10次,印发法律法规等资料3000多份;
举办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培训6期,培训监管人员40人次。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不断深入,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五年来,水稻品种完成了从低产低质到高产高效、从楚粳-合系-楚优、滇优系列的更新;
杂交玉米已完全淘汰了老品种,实现100%的杂交化、包衣化、良种化,并从人畜混食型到饲料专用型、蔬菜型的过渡;
油料全面推广“双低”型、高产型、高出油率的“花油3号”、“花油6号”等杂交优良品种;
其它作物品种也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实现了品种的良种化、优质化、效益化、市场化。
在推广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配套以水稻旱育秧、水稻生物多样性间栽、山区玉米高效立体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脱毒马铃薯高垄栽培等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措施。
同时,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面开展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品种抗性监测,针对各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适时进行防治,把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
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上,五年来农机总动力累计达160.733万千瓦,逐步实现了从小型机械逐步过渡到大中型机械,提高了我县的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建设,在全力推进各类中低产田地改造,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出台了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政策补助措施。
XX年,在这县建设连片面积在50亩以钢架大棚的每亩在州级补助XX的基础上,县级每个亩补助1000元,同时,部分乡镇也相继出台了补助政策,如中枢镇除州、县补助外,连片面积在50以上钢架大棚每亩补助1000元,50亩以上水泥桩大棚每亩补助500元。
设施农业大棚从零星分散到形成规模,从简易大棚到钢架大棚,面积从几百亩上升到上万亩,全县设施农业大棚建设发展迅速,XX年以前建设大棚面积500亩,XX年建设大棚1120亩,小棚3500亩;
XX年全县累计建设大棚达3740亩,建设小棚达20900亩,大小棚累计面积达到24640亩。
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
聘请省、州多家农业专业规划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拓展性的专业规划,计划以州级50万元设施农业大棚建设项目为支撑,积极以XX邦达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行商讨,决定在中枢镇文笔山周围建设“XX县农业科技示范园”。
该示范园占地面积1380亩,计划总投资5700万元,一期工程建设计划总投入1271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土地综合整治、设施大棚、育苗工厂。
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拟建占地面积53360㎡,建筑面积20560㎡的现代标准化水果、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目前,已完成租地、初设和大棚建设的协议签定,计划今年12月底完成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四、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实惠得以彰显
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
五年来,共争取上级支农惠农资金9621.485万元。
特别XX年,共争取上级支农惠农资金2856.4万元。
其中:
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353.4万元,分别是:
水稻补贴资金87万元,玉米补贴资金150万元,麦类补贴资金116.4万元;
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总额1773万元;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0万元,分别是:
大中型轮拖73台299.66万,手拖25台5.65万,微耕机121台21.78万,微耕起垄机278台58.38万,装机8台16.2万,植保机械101台3.23万,农用水泵1036台36.26万,组合米机117台13.48万,设施农业大棚面积488.8亩260.8万。
真正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减少,支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广大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
五、严格农业行政执法,农民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
为了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按“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从抓源头治理入手,积极开展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药残留监测和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农资市场整顿、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严格农业行政执法,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
切实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执法力度、案件查处力度和曝光力度。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生产上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大程度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
工作经费短缺,给市场开拓,信息网络建设,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等方面带来较大困难,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一是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慢,无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同程度地存在,集约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优质、高效益农产品的比重小,难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产销远未形成有序对接。
三是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弱,名、特、优农产品少,品种杂,进入市场的份额小。
重点产业特色虽明显但不稳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领域仍处于空白,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七、十二五工作计划
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搭建提升粮食产能的综合平台,持之以恒增强XX农业发展支撑能力。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提高新优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
抓好“基地、品种、技术、市场”四大工程,大力开展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形成稳定的产地市场;
抓好农村土地管理,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加大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力度;
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设施农业步伐,做精做优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自然灾害、病虫害防治监测。
使XX县走上“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力争到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6908万元,农业总产值2181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93元。
三项指标分别按照8%、8%、10%幅度递增,农业机械总动力40万瓦特。
按照3.9%递增。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